[好雷] 誰先愛上他的-愛的張狂與無力

作者: simplemurmur (節骨眼)   2018-11-15 13:28:45
雷文防雷資訊頁
~*-*~*-*~*-*~*-*~*-*~*-*~*-*~*-*~*-*~*-*~*-*~*-*~
1.影片名稱 : 誰先愛上他的(Dear Ex)
2.觀影時間 : 2018.11.10
3.觀影地點 : 威秀影城
4.觀影方式 : 自行購票
§其他防雷說明(非必要) : 無雷與有雷心得,文長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先說說無雷心得。——
《誰先愛上他的》我很難說它是一部闔家觀賞的電影,因為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家人的接受度與喜好,但如果,想讓家人理解關於同志電影的話,這是一部比較好入口的國片。
那是在大街小巷穿梭時熟悉的台灣模樣,讓人有一種,這是真實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故事的感覺,不管對同志電影有沒有興趣,也不管是支持平權或反對平權,在看完這部電影後,能夠忍心苛責誰呢?
同志電影可以拍得很壓抑、痛苦、深入,用相當具有渲染力的手法來呈現那種撕裂與拉扯,這部電影一樣很具有渲染力,也一樣有很多拉扯(身體上的拉扯XD),但它用符合大眾口味的喜劇片,包裝了一個實際上可以讓觀眾哀傷的故事(不說哭泣是因為我自己就沒哭了)。
電影好看但也有缺點,整體來說,我很喜歡男女主角飆戲、把角色融入到骨子裡的那種張狂與無力感,他們愛上了同一個人,卻也同時要面對他的離去,誰都捨不得。但要說劇情有多深入嗎?並沒有,有些細節並未交代,而是這樣輕輕掠過。
愛情裡的先來後到就像這部電影的名字,誰先愛上他的?
這是劉三蓮(謝盈萱飾)與高裕傑(邱澤飾)的戰爭,到最後,劍拔弩張的戰爭不是要爭得你死我活,而是回歸到愛,愛才是本質,才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無雷心得結束。——
以下是有雷心得,請小心服用。
先講缺點或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好了,如果可以多點著墨或是用更明顯的呈現手法,觀眾能更容易理解導演風格,列舉幾點:
1.剪輯跳接:
因為要穿插宋正遠死前與死後與劉三蓮和阿傑的相處過往,電影是用拼湊方式來呈現的,這樣的手法可以讓觀眾認真看電影,想要把劇情串接起來,得到究竟「是誰先愛上他的」的看電影疑問。
但有時候剪接跳得太快了,當我還沈浸在上一秒的情緒,下一秒就回到了以前主角們的相處時光,我會稍微停頓一下,懷疑這個時空脈絡現在在講的故事是什麼。
例如,有一場戲是劉三蓮回到家,發現玄關多了一雙鞋子,她走進了一間房間,椅上坐了一個人,那時候我以為坐在房間裡的是終於決定要回家的宋呈希,結果一轉過來是宋正遠XD
或者是,
幾幕在舞台劇的戲,有時候講的是現在式的、在排練中的《假期愉快》,但畫面一轉過去,會看到捲毛阿傑坐在舞台邊,傻笑看著宋正遠,過場有點突然。
還有,
阿傑跟宋正遠在浴室的那場戲,情緒累積的很濃厚,然後畫面斷開,到某個片段的時候再次接上了劉三蓮按門鈴,而阿傑笑著開門但宋正遠在哭泣的畫面,其實這幕我是有銜接起來的,但同行友人表示黑人問號,因為這畫面很不協調,浴室那幕會容易讓人感覺到情緒高點,而高點到這裡結束,說明阿傑有多愛宋正遠不願他這樣自暴自棄,結果後面又再冒出一聲門鈴,說著宋正遠的不是,事實證明,劉三蓮才是小三(笑)
但電影中有些片段剪得很好,尤其是阿傑跟宋呈希說吉他是宋正遠教他的那一段,燈光一轉暗,阿傑的眼神就變了,從小野狼變成了含淚的小狗,我個人很愛這幕的張力與揪心。
2.阿傑媽媽:
我沒有看過舞台劇版,所以只對電影來說,阿傑媽媽出現的鏡頭太少,轉折卻很大,前面說著懷疑阿傑性向,中間被劉三蓮撂了真相,最後就抱了一束花來擁抱阿傑,這真的可以再多一點描述,我應該就會爆哭。
3.宋呈希與宋正遠的相處:
電影中我所記得父子兩人有關係的畫面就是,一句話帶過的爸爸的信、小時候玩玩具車的畫面、以及最後偷看宋呈希下課的宋正遠了,即使宋呈希說他早就知道爸爸是同性戀,但我還滿好奇他是什麼時候知道的、怎麼知道的;更令人好奇的是那封信啊,身為觀眾只好自行腦補了。
以下來說好雷的原因:
有謝盈萱就給好雷(被毆飛)
愛的巨大
這部片裡的愛很深很痛很用力,他們總大聲咆哮著好像誰也無法滿足自己所需。
劉三蓮無法接受宋正遠的外遇及宋呈希的不理解、
宋呈希無法接受宋正遠的外遇及媽媽的情緒勒索、
高裕傑無法接受宋正遠的「正常婚姻」及離開。
對劉三蓮和高裕傑而言,宋正遠都外遇了。
對劉三蓮來說,高裕傑是第三者;對高裕傑來說,劉三蓮是第三者,
而誰先愛上誰的,後來劇情推演,原來是阿傑先與宋正遠在一起的,那麼,誰先誰後就能夠證明誰愛得比較多嗎?
高裕傑
阿傑的聲嘶力竭絲毫不輸給劉三蓮,劉三蓮可以用媽媽對兒子的愛來包裝來宣洩,但阿傑呢?有誰能理解他失去摯愛的那種痛?
阿傑在宋正遠面前多麽溫柔與輕聲細語,他的狂野不羈被收服得好好的,他照顧生病的宋正遠、他在遠處看著宋正遠的婚禮笑著、即使家裡亂成一團但宋正遠看到一半的《人間失格》仍好好安放著。
阿傑記得他們曾經的那些樣貌,那些相識的最初以及宋正遠離開的樣子。阿傑說著一萬年多麽長、多麽令人心痛,當宋正遠在昏黃燈光下站著回到他身旁時,他的那一拳是憤怒,憤怒於你怎麼能讓我等待、怎麼能就這樣離開、怎麼能說回來就回來、怎麼能讓我在醉生夢死之後又給我希望?
他堅持著舞台劇,就算腳斷了還是要演啊,他根本不在意什麼保險金的受益人,他只想保護他對宋正遠的回憶而已。
不得不稱讚邱澤飾演的阿傑,他罵人的方式比在《小資女孩向前衝》以及《必娶女人》中進步,他溫柔的方式又跟《滾石愛情故事—最後一次溫柔》中不一樣,阿傑這個角色帶著反骨又不服輸,卻願意為了宋正遠奔走,為了他去跟地下錢莊借錢,又為了他愛吃的小籠包,特地跑到醫院裡,卻發現宋正遠是真的離開他的那種慌張與不知所措。
這樣的愛,很真誠、也很動人,更讓人心疼的是,最後一幕阿傑打電話告訴劉三蓮來見宋正遠的哭與笑,他好捨不得,可是,宋正遠終於解脫了。
劉三蓮
電影前半的焦點都在劉三蓮身上,我彷彿看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媽媽綜合版,她歇斯底里、哭喊、永遠都處在憤怒與皺眉的狀態,她的情緒勒索可怕到讓我都想逃跑,電影院所營造的環繞音效更讓這些「你為什麼要這樣子」的尖刺更加兇猛,她多麽努力想要扮演好一個媽媽,多努力就有多失落。
印象很深、我很喜歡的兩場戲分別在廟前以及諮商室裡,她的堅強可以有一萬種理由,可以是為了保護兒子、可以是為了討回公道,但她內心最深最深的恐懼卻是自己,她不知道自己究竟對宋正遠來說,是不是只是一個替代品,「全部都是假的嗎?沒有一點點愛嗎?」
這才是她最想問的問題啊,她追著保險金跑,只是想證明自己曾被愛,幾百萬的保險金只是一種現實層面的證明,她想用來確認自己在宋正遠心中的份量,過去多美好的情節現在想起來就有多諷刺,她能夠守護的就只剩下宋呈希了,這是宋正遠所留給她的,於是,她把她曾想給宋正遠的愛都放到宋呈希身上,卻太多太重了。
可是能夠怪罪劉三蓮的瘋狂嗎?
沒有辦法,這是一個媽媽叨叨絮絮的愛。
宋呈希
就像最緊繃的弦最後會斷掉一樣,宋呈希可以頂嘴、可以把房鎖黏起來,但當劉三蓮把宋正遠的東西拿走時,他就爆氣逃家了。
電影裡,宋呈希是旁白,他用不在乎的態度面對自己情緒起伏的媽媽,他想要定義究竟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而小王和小三是誰會獲得勝利?
畫面的塗鴉從一開始的濃厚到後來只剩下了稀疏的線條,他也不再用監牢或鎖鏈把媽媽綁起來了,他對媽媽的反抗就像諮商師所說的是「無能為力」,他不是真的討厭媽媽,他只是也跟媽媽一樣,想知道後來在他生命中缺席的爸爸有沒有愛過他,他守著爸爸留給他的東西,想找出一點什麼。
所以,我說那個醬汁呢(誤),那封信呢?那是一個轉折,一個宋呈希知道了究竟誰先愛上他的以及媽媽和阿傑的付出有多少的轉折。卻沒有提到內容我覺得很可惜。
結語
後半段,再次重現的《假期愉快》,劉三蓮一句輕描淡寫的「百日」,把之前的喧囂都瓦解了,語氣像是消氣的皮球,很淡、很輕,卻有一個結被打開的悵然。她所回顧的那些與宋正遠相處的時光,都不是假的。
劉三蓮的愛是真的、宋正遠的愛是真的、阿傑的愛也是真的。
即使我們都曾受過傷,而且傷痕很深很難痊癒,但那是被愛過的證明,一個人的到來與離去,留在心中的,不都還是他或她笑著看自己的表情嗎?
這部電影我一直在衡量要給好雷還是普雷,有些細節沒有說明清楚太可惜了,那會是很好的著力點跟共鳴之處,而既然我不是什麼專業影評人,那就還是忠於我當下看完想再看一次的情緒,給它好雷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