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雷] 金馬系列:《影》2大看點鄧超和鄧超對戲 張藝謀再創

作者: ghooh (諾亞)   2018-10-29 11:47:07
影評來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708598769365313&id=2526392554252603
(入圍:最佳劇情片、男、女主角、改編劇本、攝影、美術、造型、動作設計及音效、原創
音樂)
張藝謀早期的《紅高梁》到《大紅燈籠高高掛》,十分講究文學底蘊;他也能拍出商業規模
浩大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將影像色彩美學玩到極致的《英雄》也讓人印
象深刻;但他的新作《影》,有點尷尬,介乎這些其中,此片2大看點:一是中國水墨畫風
及太極意象融入武俠與美術,二是鄧超1人分飾2角的表演難度。
張藝謀繼《長城》設計讓景甜一躍而下的「蜻蜓點水」自殺殲敵法後;《影》再度發明「沛
傘」,一種鐵片編織組裝的傘,可與刀矛抗衡,更能冷不防大力旋轉射出迴力標式鐵刀,重
點是,還能張開2支傘上下組裝,包成「人體鐵陀螺」衝進敵方,老謀子創意真是源源不絕
呀。
《影》改編自《三國.荊州》,取其概念,但刻意模糊史實角色人物。鄧超飾演「沛國」都
督子虞,違背鄭愷所飾的主君想求和之打算,主動前往收復境州,遭境州之首楊蒼(胡軍飾
)刀傷成疾,體乏憔悴不願被見弱態,於是隱身躲在房內別有洞天的密室。鄧超飾演的另一
角色「境州」,從小被子虞叔父撿回家鞭策調教,他忍辱負重,只為能與失散多年的母親團
聚,此時正好派上用場,答應做子虞在外的「影子」,作牛作馬,勤練破解楊氏功夫,代子
虞復仇;子虞操控影子,其實更想竄位成王;這一切,孫儷飾演的子虞妻子都知,她也知影
子只是棋子,完成任務就會被滅口,但她日夜對著影子,憐惜影子,日久生情。
電影前半段的節奏緩慢不太緊湊,多以對白交代劇情脈絡,最大看點就在「鄧超VS鄧超」對
戲。長髮佝僂的子虞病入膏肓、陰邪、顛妄、急躁暴烈;「境州」外表俊帥健壯,在假扮1
年影子後,從容得體。分飾2角,以妝髮造型做出明顯區隔是一大利器,但性格演繹也確有
反差對比,只不過,若單看任何其一,皆非鄧超最精湛表演。躁狂的子虞面向太單一,沉穩
的境州偶爾質問「我到底是誰」乍閃一絲懦弱,但他最大的表情變化應該是每回受傷或搽藥
的各式痛苦面部扭曲哀嚎。
不過,鄧超演此角的另一大難度是拍攝過程,他其實必須對著「空氣」演戲,且轉換角色再
拍一次,必須精準密合搭配先前分身的表演。至於真實體態20公斤落差的轉換,此前吳慷仁
也曾為《白蟻》1個月狂瘦14公斤犧牲,最後仍以遺珠之姿未獲提名,可見為角色做外在體
態調整,實是敬業基本功,但非全然演技考量。
孫儷全片以旁觀者的視角看著故事推進,但前七成的戲,她的表演僅只流暢,尾聲面對生離
死別終於有了不捨不安,進而產生情慾撩動與按捺的掙扎,以及一場無法言喻隱情的張惶,
才施展了些許戲劇張力,但這些可能都不如她《後宮甄嬛傳》來得扣人心弦。更可惜的是,
胡軍和吳磊的父子對話戲簡直乏善可陳,互動乾乏。
《影》最精彩的還是在美學,清幽宮殿上,水墨暈染的屏風架出氣勢,水墨點綴的衣裳與布
幔被微風徐拂;轉換成動態的書法與武術,在偌大太極圖上陰陽兩極對決,雨滴被傘旋轉成
珠玉,水花隨腳步馳濺,伏仰或飛躍都在慢格速裡優雅舞動,讓攝影捕捉得令人看出神;鏡
頭也游移在室內圍幔透視角色,無論內景暗或明,光影運用唯美呼應,這是部極美的作品。
可惜,武打場面沒有想像得多,鄧超的招式不斷重複就那幾招,看得不夠過癮。故事情節幾
乎是平舖直述,沒有太多懸念,到了結尾總算有一回曲折翻轉,但仍不足以叫人拍案。這部
片,在形之外,講得是爭鬥,終究還是爾虞我詐;太極的兩端是相對立,還是互調和;人與
人,該利用或輔助?貪嗔痴總會毀了一切。當影子不再是棋子,影子也會成自身。《影》再
美,勾出的人性還是醜陋。(文/張哲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