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登月先鋒》在鐵棺材中和機率賽跑

作者: grafishbanet (鬼廢墟貝內特)   2018-10-26 02:45:01
1.影片名稱 : 登月先鋒
2.觀影時間 : 2018.10.17
3.觀影地點 : 美麗華大直影城
4.觀影方式 : 試片
網頁版文章:
https://sosreader.com/n/@XXY2018/5bcd936efd8978000151bd8f
https://www.movier.tw/post.php?SID=144432
影音導讀 | 120秒評電影:
https://youtu.be/ZFyWPNx9XsE
《登月先鋒》First Man
在鐵棺材中和機率賽跑
by XXY
這不是一部完全描述太空探險的電影,而是一部描寫尼爾阿姆斯壯的「傳記電影」:登陸
月球只是他人生中一件重要的事,也讓他在人類歷史上留下重要的一刻;但他同樣也做過
許多改變人類歷史的事情,包括X-15測試機飛行、雙子星計畫,在《登月先鋒》這部電影
中也有非常多詳細的描述。
與其將「First Man」翻譯為《登月先鋒》,倒不如直接稱之為「第一人」,因為整個故
事對阿波羅11號的登月過程篇幅只佔一小部分。當登月小艇的艙門被打開,聲音陷入寂靜
的那一剎那,我們才知道:原來我們為了這個片刻,是犧牲了多少人、花了多少心血才換
來的成功?這等奇妙的時刻,怎麼不讓人感動呢?整部電影就是透過阿姆斯壯的故事,對
這些太空先烈們獻上最美的情書。
達米恩查澤雷的導演觀點十分明確,他將整部電影的焦點集中於阿姆斯壯身上,其主觀的
敘事角度,以大量第一人稱視角與運鏡,讓觀眾們感受太空人在狹窄的太空艙內,那種處
於密閉空間的恐懼,在生死之際的緊張、壓迫又無助的氣氛,是我對本片相當感動的地方

那種被人塞進鐵棺材中,等待放手一搏的心情,正巧與當年不斷在太空競賽裡,在失敗中
重新試了又試的科學家們一樣,與時間賽跑,追求那機率渺茫的成功。太空人們也像是和
死神玩著骰子遊戲,和失敗機率競賽般,沒人敢保證每次任務是否成功?也沒人能夠保證
他們還能不能回到家中,再次見到自己心愛的家人。
太空探索或是歷史題材的電影,一向都是我個人相當感興趣的類型。《登月先鋒》可說是
目前在太空題材作品中,最能夠讓觀眾感受到太空人心理壓力的觀影體驗。這些過去總是
被塑造成英雄形象的人物,背後其實隱藏著更多不為人知的一面,電影挖掘了更多英雄們
的私人生活,進而讓我們更加認識和親近如此有血有肉的角色。
而雷恩葛斯林渾然天成的憂鬱感,也確實讓本片的尼爾阿姆斯壯注入了另一種我們過去無
法想像的感傷氣息。電影在阿姆斯壯執行X-15測試機的緊張橋段中拉開序幕,再將劇情推
展到他面對喪女之痛後的心境,以及呈現了許多阿姆斯壯本人在過去面對媒體時,不苟言
笑的嚴肅形象。
到底阿姆斯壯是否因為逃避喪女之痛而埋首於太空任務之中呢?他是否將他迷惘的心情,
帶上月球呢?我們不得而知。但達米恩查澤雷的故事設定將太空探索,科學家們追求理性
科學的極致,背後的感性面所散發的無限惆悵表現地相當淒美動人。這是在過去如《阿波
羅13號》等太空電影,僅對事件本身描述的記錄/實型態的電影而言,是讓人感到耳目一
新,又具人性溫度的關懷。
除了電影中用了以往不同的敘事手法,建立阿姆斯壯的英雄形象外。片中諸多還原歷史場
景的編排也令人感動。包括阿波羅1號三位犧牲的太空人,或是在登月過程中所發生的警
告提示、阿姆斯壯踏出人類一大步前,對月球表面狀況的描述;其實都有非常詳盡又細膩
的考究。這群太空人其實不需要什麼煽情的戲劇編排,或是刻意的氣氛營造,就能夠讓人
感動,就是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對人類而言就是值得被記住的英雄事跡。
人類越往外走,就會越顯得渺小。在片中以IMAX全規格的畫面呈現登月場景,光是瞬間完
全靜默的編排,就足以讓觀眾們感受我們滄海一粟的震撼感。不論你是用什麼角度來看《
登月先鋒》,不論你是否對阿姆斯壯是否熟悉;人類自古以來對宇宙的好奇,對未知領域
探索的渴望,往往與現實發生衝突,需要一直克服這些困難來達到目標。追求夢想是一段
痛苦卻美好的掙扎,相信看完《登月先鋒》後,體會到阿姆斯壯以及過去這些太空探險先
鋒的衝勁,對生命或是夢想的執著會有另一種不同的體悟。
延伸資料:
YAHOO懶人卡:
《登月先鋒》 美蘇太空競賽的重要里程碑:https://pse.is/B9H7B
《登月先鋒》 真實 VS 虛構:https://pse.is/BDZWN
影片介紹:
《登月先鋒》 電影冷知識:https://youtu.be/Em3FhfHvCrI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