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高達《影像之書》等片在台首映影展索票免

作者: sheepkafka (到處存在的場所)   2018-09-26 00:44:29
新聞網址: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921insight001/
高達《影像之書》等片在台首映 影展索票免費看
文|項貽斐
集合大師級名導高達、阿巴斯、阿比查邦等人作品的「X+3=1:影像的削去法」影展,將
於9月29日至10月14日於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前空軍總部)的中正堂推出。備受矚目的
法國導演高達新片《影像之書》,將在影展中於台灣首映,此外還有以日本食人罪犯
佐川一政為主角的紀錄片《食人錄》、入選釜山影展廣角紀錄競賽的洪子健紀錄片
《潰爛 癒合 掩藏》等 13部影片均是首次透過影展在台亮相。
「X+3=1:影像的削去法」影展的名稱來自高達的話,強調對影像的重新思考辯證。今年
坎城影展高達的《影像之書》入圍競賽單元,高達雖未現身,但卻藉由手機視訊「出席」
首映記者會,接受訪問。受訪時高達表示,他曾說過電影並不像史匹柏等人認為的「一定
要有故事,且有故事的開場、中段與結局」。高達說,「當我們要製造一幅影像時,無論
是過去、現在或未來,為了能找到第3幅,也就是即將開始會是真正的影像、或聲音的那
一幅,就一定得『削去』另外兩幅。所以,X+3=1,就是電影的鑰匙。」
高達進一步解釋,X+3=1,X等於-2,藝術家努力就是要去創造這個「-2」,虛位以待觀眾
到來。因為是永不確定的X,觀眾要不斷去填補這個「-2」,最後也只會得到1,且是同樣
永不確定的1。
策展人王派彰以高達提出X+3=1的獨特影像方程式為策展精神,精選20部來自國內外的影
片,希望觀眾在觀影過程中並非被動地接受,同時也能思考與體會創作者的用意與影像聲
音背後的訊息。王派彰強調,這20部影片的導演並非在賣弄高深,而是在拍片同時警覺到
大眾對影像的認知,如何被電視、網路影片或商業片馴服,因而提出更深層的反思。
參展作品不乏得獎之作,包括獲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特別獎的《食人錄》、獲美國國家
影評人協會最佳實驗電影的Ben Russell《祝好運》、獲馬賽紀錄片影展國際競賽首獎的
Albert Serra《路易十四》等。還有伊朗名導阿巴斯探索影像與聲音的《五》、泰國名導
阿比查邦第1部長片《正午顯影》。此外入選今年柏林影展的趙德胤紀錄片《十四顆蘋果
》、黃信堯《雲之国》、陳界仁《殘響世界》等,也都在片單之列。
參展片中的導演多數曾是錄影、或裝置藝術家,也有電影導演轉從事裝置藝術。王派彰指
出,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對電影語言強烈敏感,對他們而言,怎麼說故事永遠比故事本身
重要。不把電影當成對觀眾說故事的工具,而是一個怎麼讓觀眾發現自己場域的過程。
「X+3=1:影像的削去法」影展是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舉辦的第一次影展,活動免費入場
,開演前1小時現場索票。
影片放映地點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中正堂展演空間
(前空軍總部: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177號)影展相關訊息可上官方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TCCLAB.ORG/
https://goo.gl/eUFG86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