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一屍到底—一種樂觀的現實主義(有雷)

作者: sean8398 (SEAN)   2018-09-24 21:45:46
《一屍到底》一種樂觀的現實主義
開場的一場戲,飾演當男朋友成了殭屍面臨追殺到角落的女主角,努力地想呈現所謂「瀕臨死亡」前的恐懼倒底是什麼,卻被導演一聲「卡」無情謾罵到底懂不懂得死亡的恐懼是什麼?女演員害怕回應她會努力表演的,導演更加生氣了「電影不是用演的,我要的是真實的感覺,真實,因為妳的人生一點都是虛假,你懂得真實的臨死是什麼?」所以,電影到底是被演出來的現實呢?還是一種從來都不可能真實的形式,僅是機械的複印現實在膠卷之上?或是得如同紀錄現實一樣的真實?但真實的一瞬可能被紀錄嗎?
-
從1895年電影這項藝術被發明至今,關於電影到底是不是現實的問題從未停歇。從巴贊對於「完整電影神話」的質疑拋出思索,對能重塑世界形象現實的電影保持一種樂觀的態度。當電影隨著各種思潮與創作形式的蓬勃,電視也出現了、膠卷被數位取代、連手機都能錄上幾秒鐘的影片,作為一種傳播媒介的功能更顯得複雜,有許多人認為「電影已死」和一種與完整現實的差距不斷模糊了視線。然而,電影到底成了什麼?
-
回到這一部拍攝關於「拍電影」的電影《一屍到底》之上,我們買票認為進電影院觀看的是96分鐘長度的《一屍到底》(在此稱作長版),但當前30分鐘銀幕呈現的卻是一部明顯製作粗糙的短片《一屍到底》(稱作短版)包含在其中。短版《一屍到底》無來由直接上演一齣仿真的故事,幾個工作人員與演員正在郊外廢墟拍攝殭屍片,卻突如其來遇上真的殭屍來襲,殭屍說強一點也不強、傳說要恐怖也一點都不恐怖、過程荒謬至極,這樣的攝影晃動與畫質、情節長度、鏡頭場景調度,甚至出現擦拭鏡頭的手
或是說這是一部符合電影感(cinematic)影像嗎?當30分鐘度過,才發現原來是一位導演接到了電影台的委託要創作一部開台慶直播電影,在此短版《一屍到底》的現實仿真性(在此指的並非寫實主義論述下的現實仿真,而是大多劇情電影為了建構影像世界的再現)首先被打破,為了重構長版《一屍倒底》所要現實這是一群電影拍攝的過程。拍攝過程中,觀眾才發現原來去完美計畫一個電影世界根本是一個難如登天的事情,突發狀況一件接著一件來,臨時上場的導演、醉倒真吐了出來的攝影師、拉肚子莫名其妙出走的錄音師、還有入戲太深走火入魔的妻子,劇本空了一塊괊咩O處補上,工作人員閃到腰倒地趕緊下一位上場,一切只能硬著頭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要停下攝影機就好。
-
直到長版《一屍到底》完成了拍攝過程,觀眾才明白原來前30分鐘裡那些感到尷尬與莫名的背後有什麼樣的「現實」狀況,拍攝幕後一切非在意料之內的也成了電影的真實再現。這樣談論拍電影的電影並不無少見,比如楚浮、高達,以至於費里尼早已利用這樣後設的套層結構,讓觀眾藉著去思考並反思電影作為一種中介質被反射打破的意義,但多數的是一種嚴肅且政治性強烈的,將電影作為一種以現實主義(先驗的目的)製作的符號悲觀地打破革命。像是當我們走出了電影院,難道不會發現,無論是長版《一屍到底》還是短版,都不過是一種為了再現現實而現實的電影。
-
回到巴贊提出的問題,電影到底是什麼?經過了時代的演進,我們或許可以發現如同短版《一屍到底》這樣看似成本廉價製作粗糙的電影,原來源自三零年代美國兩片映演(Double bill)產物下的B級片,這些以當時不主流的恐怖、科幻題材異想天開的小成本電影,逐漸被一群影迷圈子喜愛及推崇成邪典電影(Cult
Film),類型的更加多元與繼承四零年代黑色電影,甚至六零年代時的好萊塢後這些題材成為了新興電影浪潮,電影之所以為電影在於藝術裡枝繁葉茂,對於現實與超現實的/形式與實驗的/各種復古與前衛的,永無止盡的展現一個影像世界給人們。《一屍到底》其實就是一部非常簡單的電影,也許根本沒有上述各種問題的延展,就是一部樂觀的現實主義,說拍電影是開心的,看電影也是,哈哈大笑!
作者: elapseregret (不知何往)   2018-09-24 23:54:00
碰! \ ( ‵ A ′ )/
作者: smiletwister (微笑風暴)   2018-09-25 01:24:00
碰! \ ( ‵ A ′ )/
作者: chingman1115 (larman)   2018-09-25 15:07:00
碰! \ ( ‵ A ′ )/
作者: salvador1988 (Mr.Owl)   2018-09-25 22:34:00
碰! \ ( ‵ A ′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