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一屍到底 顛覆你的觀影經驗

作者: DryYourTears (with love)   2018-09-24 18:29:22
雷文防雷資訊頁
~*-*~*-*~*-*~*-*~*-*~*-*~*-*~*-*~*-*~*-*~*-*~*-*~
1.影片名稱 :一屍到底
2.觀影時間 : 9/23
3.觀影地點 : 長春國賓
4.觀影方式 : 自行購票
§其他防雷說明(非必要) :
~*-*~*-*~*-*~*-*~*-*~*-*~*-*~*-*~*-*~*-*~*-*~*-*~
此區為發文防雷頁
可選擇性提供上列 1~4 資訊 或不提供亦可
觀影心得於分隔線下方發布即可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開始發表心得前先聲明我不是工讀生,
只是熱愛電影且自身也從事拍片行業的30歲大叔。
以下純分享個人觀影經驗,不代表任何立場,
也請大家可以開心看電影,不喜歡就發負雷,喜歡就寫個好雷文,
理性,勿戰。看電影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哦。
在看這部片之前,我也只在網路上看過預告,
沒有先查太多資訊,以為又是部純搞笑的B級血腥虐殺片而已。
想不到進入戲院後,帶給我的卻滿是驚喜。
以拍片的流程來說,我們可以將這部片分為四個階段章節。
第一章 拍攝成果。一鏡到底的37分鐘本片
電影一開始,男主角變成殭屍攻擊女主角,
兩人笨拙的演技,讓人看得實在出戲,
直到導演喊卡,非常不悅地對男女主角導戲。
眼看衝突一觸即發,化妝師跳出來圓場,導演怒氣沖沖地離開後,
三人一面休息,一面討論廢墟場景背後的都市傳說。
慢慢將觀眾帶入接下來即將發生的活屍劇情。
如果第一章你還夠認真看,能忍受頭暈目眩的運鏡方式。
其實會發現整體是拍得不錯的,無論影片節奏、場面調度、鏡頭運鏡、配樂。
真的,如果你夠認真看,還算是能讓人進入狀況,
最屌的是一氣呵成的拍片手法,不靠剪接以及後期特效,
前面37分看完,我覺得整體雖然略顯粗糙,但執行的結果已經能令我肅然起敬。
但是,不知怎麼的,就是覺得哪裡怪怪的,又說不出個所以然。
觀眾就帶著這樣複雜困惑的情緒,待正片roll card上完,還理不出個頭緒時,
緊接著便帶我們進入了下一章節。
第二章 前製期。拍攝本片的來由。
劇情回到一個月前,劇中導演正導著一場不怎麼用心處理的橋段,
演員不清楚自己在演啥,眼淚用眼藥水造假就可以不需太講究。
劇中導演有一句自己的座右銘:迅速、便宜、品質尚可。
看在我眼裡真是會心一笑,現階段在台灣的影視製作環境中真的是如此。
也就因為這樣的個性,出資人和製片人找上了他,問他要不要做些新的嘗試。
one cut+直播+活屍,綜合這些拆開來看很屌,但合再一起卻不明所以的爆點元素,
出資人一面手舞足道地說著自己的點子,
一面露出好像撒尿牛丸一樣把什麼厲害的元素都參雜在一起就對了的表情。
本片起源就這麼誕生了。
這一章節還帶出了本劇另一個核心人物-導演的女兒。
女兒和導演爸爸一樣,都是從事拍片工作,
不同的是,女兒對所有拍攝細節都相當堅持與講究,但在業界卻不被認可。
也許年輕時的導演也是如此,但在經過社會殘酷的消磨後才會變成現在的模樣,
父女的狀況形成強烈對比,也因此爸爸在看女兒照片哭的時候,
內心不由得也是一股心酸。
這一階段其實算是說明解釋,一屍到底這部片的成因,以及是由哪些人來製作。
同時也帶出幾位重要角色的個性與特質,諸多伏筆埋藏與此章節,
為第三章拍攝的真相鋪路。
第三章 拍攝期。拍攝本片的真相
觀眾到了這一階段,前面很多很多的困惑,總算都得到解答了。
為什麼導演會狂罵女主角,打臉男主角
為什麼化妝師和男女主角會脫稿演出,講著不相干的防身術練習
為什麼收音師莫名其妙地一個勁想要離開
為什麼攝影鏡頭拍攝方式會突然靜置在地上許久
為什麼攝影機突然有一段變超晃
為什麼有一個殭屍的動作這麼刻意誇張不自然
為什麼導演不會被殭屍咬
為什麼那隻可怕的活屍小腿只出現那一幕
為什麼女主角會意外撿到一把斧頭
為什麼畫外音講這麼多次『碰!』
為什麼化妝師突然站起來說:『那是什麼?』
為什麼Crane(搖臂攝影)會這麼晃
看完電影後,我試著在繼續回想這些片段。嘴角仍然會不禁上揚。
這一章,我看得笑中帶淚,
無論是劇情中荒謬的合理,或者是現實中合理的荒謬。
太多細節在這一階段中發生,也被處理的天衣無縫。
在這麼多令人發笑的橋段中,
最令我感到暖心的是女兒將自己小時候拿著攝影機坐在爸爸肩上的照片遞給導演。
前後呼應,更增添這部片的小巧思。
第四章 花絮。真正的本片拍攝狀況
玩後設的電影如口白人生、楚門的世界。在當年放映時都掀起不小反應與迴響。
一屍到底更讓觀眾清楚地看見了拍電影的真實情景。
最後片尾的這段花絮,才是真實拍攝的所有狀況,
演員真的跌倒,攝影師在拍攝同時工作人員在旁遞水,
一個砍頭的畫面,不藉由特效處理,是以好幾位工作人員協力完成。
攝影機旁邊實際上就是會有這麼多工作人員隨時在旁Stand by應付突發狀況。
所有場面調度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反覆演練而成。
(第三章有些片段是為電影效果而做比較誇飾的演出)
因為自己的工作關係,看了之後真的很有感觸,
也許導演是在勉勵我們,不要窩在框框裡看事情,
應該跳脫既有的框架,真實面對自己的想法。
願台灣電影從業人員,共勉之!
碰!
作者: noknow801011   2018-09-25 00:57:00
拍片人路過 電視台那邊太有感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