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吸特樂回來了

作者: kusakawa (草川)   2018-09-23 01:52:25
1.影片名稱 : 吸特樂回來了
2.觀影時間 : 2018.09.22
3.觀影地點 : iTunes
4.觀影方式 : iTunes 購買
夾銗L防雷說明(非必要) :
無雷推薦,即使充滿譏諷,但並非是一部純喜劇片,
大部分的梗都在嘲諷德國政治議題,觀影者可能對於德國需要一些瞭解,
若一開始帶著看喜劇的心情去觀影,也許會因為反差而獲得不錯的觀影體驗 XD。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Medium:https://goo.gl/J55xcp
在觀看這部電影前我完全是用《大獨裁者落難記》那種主喜劇、副譏諷的眼光去看它,
沒想到他對於議題的反諷、演出是如此的赤裸且大膽,
前半段我還能夠跟片中的觀眾一起大笑,
後半段片中觀眾的笑聲反而讓我嚇出了一身冷汗,
在希特勒造訪友人家被猶太老婦趕出家門後,在車上的那段談話,
越聽我心裡的罪惡感越是沈重,如同自己也像片中的媒體受眾一樣,
助長了希特勒再臨的氣焰。
電影的主題是希特勒在史實上自殺後,不但沒有死成,還穿越到了現代柏林,
一邊熟悉現代世界的同時,也遇上了苦苦等待機會的小導演薩瓦斯基,
兩人一起遊遍德國、和群眾接觸、登上大螢幕的故事。
這部電影用路訪民眾的視角,大剌剌地展露出一般媒體受眾容易受議題操弄的特性。
且在「政治正確」處於主流風向的時代中,保守民眾心裡的民粹、
反建制想法因無法拿出來攤在陽光下,而將期待轉向擁抱民粹的政治人物身上,
認為他們說出人民不敢說的真話,是「真正為民眾謀取福利的人」。
只要擁抱民粹的政治者展現出高度的領導風範,往往能夠得到一定族群的死忠支持,
即使他的言論、行徑是違反自由民主,這些支持者都能夠以「民主」、「主流民意」
來為其行為開脫。
薩瓦斯基作為貫穿全劇的角色,在劇中開始對希特勒感到懷疑,
諷刺的是,是哪個關鍵點讓薩瓦斯基驚醒,從「懷疑」到「反希」呢?
是在希特勒的言論開始傷害到薩瓦斯基所愛的人以及家人時,
這令人想起「當納粹來抓共產黨人,我保持沉默,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
遠觀野火縱燒似乎容易,而當自身將被濃煙吞沒時,才會感受到姑息的恐怖之處。
電影中不斷提醒「姑息」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在片中有許多的角色懷疑著希特勒的價值,
像是剛剛提到的薩瓦斯基、前來與貝里妮嗆聲的電視台製作,甚至是貝里妮本人,
他們都曾經懷疑過,但除了薩瓦斯基外,沒有一個人實際採取行動,
沒有去求證、思考,使得希特勒的演說如病毒般在網路上傳播。
片中重現了一些網路 Meme 如 Nyan Cat,或是 Youtube 上常見的二次創作,
其中一位 Youtuber 更評論希特勒「他是個喜劇演員,但他說的有道理。」
民族主義便包裹著幽默的糖衣,被群眾爭相含入口中。
《想像的共同體》裡面提到了印刷資本主義對於民族主義凝聚的影響,
而資訊蔓延快速且即時的全球資訊網路豈不是更為龐大嗎?
若資訊受眾本身不具備過濾資訊的基本技能,這個平台即會變成政治宣傳最合適的溫床,
廣大且豐富的「懶人包」有時能方便吸收資訊,但也使你因看到片面的資訊而滿足,
去放棄理解全觀的機會。
當一件錯誤的思想蔚為主流,我們對於普世價值的真正評斷最後也只能像薩瓦斯基一樣,
受囚被困在不見天日的病房裡了。
最後,就如同記者對貝里妮拋出的那個問題:「歷史會重演嗎?」
不久前的「Wir sind das Volk」行動,以及片尾熟悉的面孔 — 勒龐、瑞典民主黨,
也許就已拋出了警訊。
片尾出現的一些事件:
1. 愛國歐洲人反對西方伊斯蘭化 (PEGIDA)
2. PEGIDA運動的追隨者舉牌「歐洲拒絕伊斯蘭化」
3. 德國弗賴塔爾,右翼人士抗議難民庇護所
4. 奧地利極右翼自由黨入閣
5. 瑞典民主黨
6. 法國民族陣線 - 勒龐
7. 荷蘭極右翼政客 Geert Wilders
作者: Kar1sneezin7 (秋意濃 離人心上秋意濃)   2018-09-23 09:46:00
推~
作者: bloodartanis (阿特尼斯)   2018-09-23 19:19:00
小說跟電影最後完全不一樣
作者: milanochuang (Extramilanary)   2018-09-23 20:52:00
這部是恐怖片啊啊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