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明天,最後一天》,浮生一日,蜉蝣一

作者: a122239 (Sharp)   2018-09-20 20:45:02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3408250
(手機排版抱歉)
談論生死議題的電影從未少過,《明天,最後一天》選擇聚焦在死亡前的24小時,但卻非
是常見的那種橋段-「假設我只剩一天可活會是如何呢」,沒有刻意安排劇情去設定死亡
,而是從日常角度出發去看生命的無常,在毫無徵兆之下見著每個人是如何度過生命最後
一天,六段故事皆是如此,減去後續應該會有的、那些死者身旁的親朋好友、愛人的悲慟
畫面,講著他們生前是怎樣怎樣的一個人,反而是刻意留下空白,讓觀眾得以在段與段間
稍作歇息,反覆去思考活著與死亡這兩件事。《明天,最後一天》更為巧妙的是,它安排
兩位無關的角色、一位高齡80多歲的老人以及一位年僅11、12歲的小男孩,用著近似紀錄
片的方式去訪問他們,在他們眼裡是怎樣看待生死的。
過往相關題材的作品總是給人沉重又嚴肅的印象,可《明天,最後一天》並不會。在敘事
上也沒有過於強勁的安排,僅淡描著生與死的邊,畫出大約輪廓而已,整體來看導演就是
用一種非常平淡的方式在處理電影,因為平淡才最能凸顯平靜、平凡的人生,若善用得當
是會給予觀眾最直接的感受,至於本片有沒有做到就交給各自判斷、見仁見智。雖然知道
兩位導演風格不同,但在看《明天,最後一天》的時候,一直忍不住去想到以非常規的敘
事結構、作品充滿濃厚超現實主義風格的阿比查邦,對多數觀眾來說,例如我,是滿難去
吞嚥並且吸收完全這樣的作品的,你會很明確知道導演的想法與想傳達的部分,可就是不
知道從哪裡食起,再加上毫無起伏的劇情,更是會讓人昏昏欲睡、或者是坐立難安。《明
天,最後一天》其實已經比阿比查邦的作品好多了,但就是需要時間去習慣。
「蜉蝣是地球生命週期最短的生物,牠們的生命朝生暮死,只有24小時。」
《明天,最後一天》中的六段故事,是不同的六段人生,在不同的人生裡自然面對生活會
有不同的心態、與各種可能性的未來。有即將畢業正相聚狂歡慶祝、談論著志業與夢想的
大學生們;有重病的妻子與深愛他的丈夫;有女方想方設法想躲開,可男方只想聽見對方
說出一句「我愛你」、關係緊張的分手情侶;有離家拚事業卻突然回國、變得有些疏離的
姐弟;有當紅的廣告明星與前程似錦的廣告新人;還有一對父女。看似毫無關係的六段故
事,卻因為死亡有了連結,在這些人裡面有人出了意外、有人自殺輕生、也有人自然離世
,即使方式不同卻都同樣都是死亡,許多「想不到」充斥著,例如重病的妻子一直認為自
己會先走,總用著在交代遺言的口吻在和丈夫說話,豈料丈夫最後卻因為出差發生意外比
自己早一步離開;又例如辭去工作回國的攝影師,因想填補和弟弟間因她異鄉打拼而產生
的空白,開口邀約弟弟一起去吃他們過去最愛去的小店,但弟弟卻以不想排隊想等平日人
少再去吃的理由推辭,怎知最後沒能吃成,因為姐姐隔天在路邊遭斷裂的電線桿壓死了。
導演沒有只說虛話,它將許多統計數據、相關資料引進電影中,並利用如錄影畫面般、在
螢幕左上角以「每秒2人」的頻率遞進,令人能對「生命無常」這四個字有更深刻、更強
烈的感觸,尤其在看完導演安排的六段故事之後,誰又有辦法去反對這四個字?不去刻意
想時,會覺得死亡離我們很遠,可又有時候會發現,原來死亡離我們這麼近,誰都抓不準
死亡與自己的真正距離,受訪的老人以為自己會比家人、尤其兒女、孫子們都還早走,可
誰知道他活的比整個家族多數人都還要久,而那位受訪的小男孩豁達的談論死亡,他不想
去試想自己何時會死,因為「如果我不知道,我只要活的正常就好,然後死去。」,一旦
能知道死期、死法、就會太過去介意這件事,反而會活得戰戰兢兢、無法去放開享受,如
果不知道,就只要努力活著就好了。
「最重要的是死之前,你的人生是好是壞?」
《明天,最後一天》最後有點不免俗的,依舊要從生死無常中找出一點結論、要珍惜自己
的人生。沒有特意說教,選擇用六段故事、六段人生告訴每個人愛要即時、把握當下,簡
單的訊息用這樣簡單的敘事方式最容易理解與接收,不過回到電影本身上,上頭也提到過
了,不習慣此敘事方法的觀眾會很難吸收,接收不等於能夠吸收,若不能吸收更遑論要消
化,大量文字化解說與留白或許是很多人最不能接受的部分,看電影的時候見到很多人中
離其實是毫不意外的。就像之前去看阿比查邦導演的《華麗之墓》也是,不少觀眾起身離
開,《明天,最後一天》因為這樣有點像是紀錄片、又帶點劇情成分的電影形式,搭配上
導演所選的主題、處理方式,緩慢的劇情節奏更易使人覺得電影無趣、宛如一首催眠曲,
這是無可避免的硬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