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雷] 引爆點─難解的不是故事,是常識

作者: sunny1991225 (桑妮)   2018-09-07 03:49:46
觀看引爆點時,當主角周建生的長官怒吼"你不要破壞體制",我真的忍俊不住。
一場攸關土地正義的抗爭行動,一樁疑點重重的自焚案,一位為真相執拗的法醫,一位
冒死對抗不法企業的檢察官,所有這些加起來,最後引爆了什麼?答案是,什麼都沒有
,可能除了觀眾對整個劇組的常識的懷疑之外。
引爆點從台北電影節放映以來,相關的媒體宣傳端的是光鮮無比。將參與成員的資歷
攤開,它可能是今年幕後陣容最豪華的國產電影;導演莊景燊雖是第一次執導長片,
但擁有豐富的電視電影工作經歷,編劇王莉雯自2007年以來,至少也寫過<翻滾吧,阿信>
和<阿嬤的夢中情人>,也在電視圈多所耕耘。如果這一對夫妻的組合還不穩固,引爆點的
監製好歹也是國片觀眾早已熟悉的"廖桑"廖慶松與張艾嘉,儼然是上了免死金牌。只是坦
然面對己心,我必須誠實地說,引爆點是我近年看過成果與預期斷裂得最巨大的一部國產
作品,整部電影的敘事不乏穩健卻處處是洞,最後被荒謬的劇本給徹底拆毀。
先不細談電影的過失,其實引爆點在大架構上並沒有什麼錯誤。莊景燊與王莉雯的願景很
明顯是指向麥可曼恩的驚爆內幕(The Insider)這樣的作品,想要製作出一部以時事或社會
議題為背景、明顯帶著通俗劇色彩的驚悚片,希冀滿足到對於智性娛樂有所期待的觀眾,
又希望能對大眾啟到一些教育作用。公平地說,它的情節安排至少羅列起來有著明確的理
路;以抗議現場的自焚懸案起手吊起觀眾的好奇心,以法醫周建生處理的鑑識科學、檢察
官金敏照與環保團體蝦米對企業鯨魚之戰來推動故事和娛樂觀眾,以周建生和金敏照的合
作破局、金敏照遭到密謀殺害為危機和困境,最後以悲痛的周建生弄清自焚案真相,與記
者和警方設局逮捕黑心企業家為尾;而真要挑剔莊景燊的執導,雖然沒有什麼明確的個人
風格,但也算四平八穩,像開場的抗爭現場以大遠景起頭,各方勢力的中景、近景快速切換
製造危機感,並且適時插入新聞報導與攝影機畫面,要說毫無刺激感當然不是真的,而電
影中段,周建生追蹤被綁架的金敏照的整個敘事前提雖然荒唐得可怕(我們等等回到這個問
題),鏡頭來回在坐在電腦前支援的楊隊長、現場追蹤的周建生、被綁走的金敏照和兇手
這三方切換,也都挺符合好萊屋類型作品傳統的處理模式。
那問題到底出在哪?對我而言,問題出在莊景燊與王莉雯的點子即便大體上符合他們預設
的目標,他們卻丟失了所有關鍵的細節,而且影像的細節與劇本完全沒有達成風格上的融
洽,使得電影充滿著一股濃濃的"認真做蠢事"的異樣感(有沒有聽過黃明志的擊敗人或
飆高音?)。像是前述提過的麥可曼恩的驚爆內幕;驚爆內幕之所以會成為類型作品中的
典範,不是因為麥可曼恩做足了基本功,而是因為麥可曼恩知道這種電影的可信度,決定
於他到底防堵了多少常識上的破綻。當然,強調常識畢竟是一種特定的電影類型與觀眾之
間的默契,它不見得適用於所有電影,舉例來說,沒有太多人會抱怨為什麼大衛林區的電
影情節如此怪異,或者楊德昌電影中的人物總是會說出一些不合時宜、文學味太過濃厚的
對白;重要的是,當導演或編劇決定了自己想要的風格,他就得知道什麼事情是該發生的
、不該發生的,當那些不該發生的事情出現了,這就是在違背與觀眾之間的契約,而引爆
點不該發生的事情有太多太多了。
沒錯,引爆點最大的問題,在於它以一部類型電影而言,有太多的細節都脫離常識,而與
此同時,王莉雯(又或者是張艾嘉?)又藏不住誇誇其談各種進步價值的慾念,莊景燊也是
老老實實、有些故作姿態的遵照類型公式處理影像,因而讓引爆點顯得過於一廂情願。硫
酸銅會不會導致臟器發光這種需要專業背書的問題不談,我發覺自己很難相信王莉雯寫出
來的台詞會是人講的話;先不說南部人全都操著一口國語這點,舉例而言,周建生初登場
教課用民主當作法醫精神的反例?先當一次巧合;周建生的長官在阻止他查案時叫他"不
要破壞體制"?勉強吞下;金敏照用"社會缺乏正義"當作自己墮胎的藉口?到這裡有誰還
能把這當作單純的巧合?至少我不行。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例子;綜觀整個電影,編劇王莉
雯似乎沒有要放過觀眾的意思,角色不分社會階級高低,開口閉口都是"正義、抗爭、勇
氣、犧牲、利益交換"(也幸好綁架金敏照的兇手從頭到尾沒有半句台詞,不然我真怕他會
說出"誰叫你不服從體制"這樣的鬼話)。台詞如此,故事細節荒誕的程度也不遑多讓
;上述金敏照被綁走一節,周建生與楊隊長之所以可以追蹤到她的所在地,完全是靠著手
機衛星定位,但何以兇手竟然會冒著被發現的風險把被害人的手機帶著走?而像立委在記
者會上讓陳縣長意圖脅迫王董一事敗露時,何以導演莊景燊的選擇竟然是插入整段縣長與
王董的對話?(難道立委陷害陳縣長一人不夠,還要順帶黑自己的盟友王董一輪?這是什
麼政治上的七傷拳?)至於最後周建生與小記者和警方聯手駁倒黑手的方式,更是可笑到
直接拿PPT檔案和現場爆料當作證據,仿佛是編導想不出該如何幫這齣鬧劇收尾,只好煞
有其事一番一樣。
一部意圖貼近社會地表的驚悚通俗劇,光是一個違背常識的點就已足夠成為老鼠屎,
何況是這般邏輯連鎖崩塌的狀況?王莉雯的劇本太過"脫俗",導演莊景燊以及王希文的配
樂、兩個主角吳慷仁和姚以緹的演出卻又太過乖巧認真,讓引爆點達到了徹底的精神分裂
。有些人或許會以"開創國片新視野與題材"為由稱讚引爆點,但老實說,這樣的敘事電影
之於國片,可能是既不必要,也不能要(政宣廣告或議題廣告,倒有可能)。
作者: sunny1991225 (桑妮)   2018-09-07 08:28:00
所以我沒有說"也不該存在"而是"也不能要",因為它真的是蠻糟糕的敘事電影反面教材這兩種說法對我來說是有點差別(搔頭)。不能要是因為消費者的信心有限,但當然也不可能叫人實際上去把已經拍好的電影毀了
作者: LacrimosaMus (Dr.King Schultz)   2018-09-07 08:43:00
作者: sunny1991225 (桑妮)   2018-09-07 10:15:00
我文中話說是說得重了點;但我實際上沒有反對從失敗中記取教訓
作者: salvador1988 (Mr.Owl)   2018-09-07 13:11:00
推認真做蠢事的形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