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引爆點》挖掘真相,越挖越心寒

作者: grafishbanet (鬼廢墟貝內特)   2018-09-01 00:26:13
1.影片名稱 : 引爆點
2.觀影時間 : 2018.07.18 / 2018.08.31
3.觀影地點 : 京站威秀 / 信義威秀
4.觀影方式 : 試片 / 自行購票
網頁版文章:
https://sosreader.com/n/@XXY2018/5b86ba78fd89780001027881
http://www.movier.tw/post.php?SID=141549
《引爆點》
挖掘真相,越挖越心寒
by XXY
若要說《血觀音》是去年台灣國片對於政商關係的醜陋現實提出批判,那麼《引爆點》會
是今年針對政商關係、環保議題,以及地方基層平民、執法人員更進一步深入描繪的台灣
電影。藉由虛構的高雲縣,以及污染環境的通聯石化,一場抗議行動引發的焚屍命案,透
過法醫和檢察官兩方查案的過程,勾勒出人性面與政治面的現實,也是國片少見觸及到政
治、環保、社會與產業現實的劇本,讓我相當感動。
《引爆點》的劇本讓我著迷最大的原因,在於他的「勇敢」。他們敢拍出許多不公不義,
卻又無可奈何的事實,講出了許多敏感又容易引起爭議的議題。過去點到為止的元素,如
今在電影中呈現地相當赤裸又直接,這種殺入核心又狠狠地揭露醜陋不堪、人們不願面對
的真相,確實是你我在追求公平正義之際,渴望能夠達到的境界。
片中那句:「真相並非少數服從多數」,一語道破了整部電影的核心價值。劇情的最終目
的就是希望找出「真相」,希望看到整起事件的全貌。但可悲的是,當劇中的民眾送別那
位英雄人物之際,也同時對應到劇中關鍵人物的危難,更讓關鍵線索迷惘不清。這或許也
是人性的考驗,透過影像和剪輯,我們看到了群眾運動的迷失、政客的醜陋、產業界那個
看起來永遠無法倒下的巨塔姿態,我想是本片除了講述破案過程的劇情,誠意十足地將幾
位角色、團體、立場有條有理地呈現,是我相當讚賞本片的原因。
一具焦黑的屍體,引出法醫與檢察官兩角面對財團、政界那窒息般的壓迫,對於弊案層出
不窮的台灣而言,相當熟悉且諷刺。高雲縣雖然是虛構地方,但劇本精準的角色編排、單
一事件勾勒出的政商關係,並將產業與產業之間微妙的裙帶關係、環保產業的黑暗面,讓
觀眾們感受到越想挖出真相就越心寒的無奈。
我曾在環保工程界打滾,也正因為產業始終無法突破政治現實、缺乏彈性而跟不上時代的
法規而失望。《引爆點》正巧正中了我內心最深的那個紅心,過去無法說出口的無奈,如
今透過本片劇情的鋪陳,一步步挖出那曾經也感到憤恨不平的事情,彷彿觸動了那逐漸埋
葬在深處的敏感神經。我們從許多人物對白、劇情人設和前後敘事的編排,從法醫解剖屍
體,到鑑識人員們的對談、檢察官辦案等細節,足以見得導演編劇相當用心。
電影整體呈現在一個極具壓迫的氣氛,從開場濱海地區的石化廠,煙囪不斷排放灰煙的大
景鏡頭,到漁民丟出爛魚的慢動作,情緒推高到引爆點的一霎那,震撼力十足的運鏡,氣
氛營造相當出色,牽動著觀眾們一步步陷入其中,希望能夠得到最終案件的整體樣貌輪廓
。到最後鏡頭依舊以開場那幅工廠煙囪林立,排放灰煙的鏡頭收尾,提醒著我們、警示著
觀眾,彷彿為整部電影下了最好的無聲註解。
《引爆點》的劇情如此出色,其實也反應了當今時事,大眾普偏希望得到真相的心境。當
「假」、「黑」、「苦」、「茫」成為台灣年度字,足以看出在當今複雜的產業結構上,
人們追求真實彷彿已成為一種奢求。在刑案現場第一線的執法人員,法醫從屍體發掘真相
、檢察官找出違法事實、警方追緝兇嫌的過程,也能夠在劇中看到演員們詮釋守住法律底
線,工作職場上所承受壓力等心境都令人感動。吳慷仁和姚以緹兩人所扮演的男女主角,
在本片中也有相當不錯的角色互動,對於法醫和檢察官的詮釋也相當深入且出色。但劇本
在拿捏兩角過去情感,以及面對當今案件的糾結時有些失準,男女情感的旁支故事些許影
響了整體故事調性,是我認為本片美中不足,尚有改進之處。
整體而言,《引爆點》的劇情鋪陳相當精彩,演員演出、氣氛營造、攝影運鏡都讓人驚艷
。我相當讚賞導演編劇的取材,深入探討台灣政商產業關係的現實,並勇敢說出了一個反
應時事與當今社會氣氛的故事。就電影藝術創作而言,《引爆點》的步調雖然與類似驚悚
題材的《目擊者》相比明顯較為平緩,故事的敘事口吻也較內斂且深層,但《引爆點》對
於事件的敘事手法,藉由第一線執法人員的眼睛帶領觀眾深入案件、追求真相,與人性黑
暗面搏鬥的過程,都是讓我著迷本片的重要關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