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浸沒 Plonger,洛紅練劍中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8-08-08 10:17:25
法國青年才女明星 Melanie Laurent 梅蘭妮洛紅,國際觀眾大概從《惡棍特工》認識她
?她從 2014 年已經開始轉當導演一鳴驚人、2016年導的環境紀錄片更得到凱薩獎。而順
著下來看到她的第三部作品《浸沒》Plonger ,我雖然覺得它作為一部獨立作品是抱歉了
點,但儼然令我們看見一個梅蘭妮洛紅導演之路雄心壯志的練習軌跡:
第一作《呼吸》簡單刻畫一個關係小故事
第二作《明日》觀察大地生息拍個紀錄片
第三作《浸沒》則要用大自然呼應關係?
這第三部《浸沒》頗有種前兩作雙劍合璧的感覺,看起來洛紅並不安於拍簡單寫實的人情
愛情片、也不安於針對現實議題拍個環境紀錄片、而想把環境給予的意象與靈感扣連上人
情愛情的成長超越?聽來很精彩!但看了覺得有點可惜。我覺得洛紅這回有點鑽牛角尖了
,彷彿要硬練武功結合兩者,要用美輪美奐的海洋與聲納意象、以及如心裡暗潮般潛伏竄
起的洋流與鯊魚、來呼應一段男女關係或家庭關係甚至人生觀?其實自然與人情兩者都很
有意思,就可惜結合得硬了點。
要說此片像今年上映的哪部片?我覺得恐怕是文溫德斯那部評價票房俱差的《當愛未成往
事》,只是大片與小品之差罷了。缺點都是偉大的自然概念與人生啟示結合得有點不知所
云、優點都是實在拍得真美真有氣氛而且愛情火花好強大。也許我們就先不把這部《浸沒
》當個完整的藝術作品來欣賞,就把它當洛紅的階段練習吧!就來片片段段欣賞每個當下
可能會更有感覺。
首段,談愛情,過去現在聲音影像跳接重組,彷彿兩位演員假戲真做被跟拍一個月剪出的
時時刻刻,美好的回憶與知性的靈感超越時間邏輯進入意識流,令人十幾分鐘內心花怒放
!光看這段 Gilles Lelouch 與 Maria Valverde 的中年戰地記者配青年攝影師之戀,就
令人佩服洛紅導演風格多變勇於嘗試絕不安於現狀。(世故男子和戰爭有關、靈氣女子為
海洋著迷,怎麼看都和《當愛未成往事》有幾分似曾相識呀)
次段,談婚姻,經過一個年輕率性的隧道彷彿愛麗絲夢遊醒來,很快進入兩人仍親愛扶持
卻早已失去火花的老夫老妻狀態。你我以獨立自由的光芒開始交會撞出火花、交會後卻彼
此牽絆黯淡無光,亟欲找到新活水的渴望,很快導向家庭老梗「生個孩子吧」。也許我們
在台灣與美片常聽到的典型是女生興致勃勃「我有了」然後男生愁眉苦臉,不過往往是人
生想定下來的興致勃勃、人生還想前進的愁眉苦臉。想想孩子出生後拖下的是誰、取悅的
又是誰,一目了然。
第三段,談藝術家,在婚姻與懷孕中窒息的女主演技也走向龜息,念念不忘她身為攝影師
要探索的地球「板塊之間」與「幽冥之間」,還要遊走體制外遊走世界遊牧科技藝術家們
,帶著女主以「浸沒」下潛繼續探索自我,在這無聲海底傾聽洋流與鯊魚、如心底潛意識
般蠢蠢欲動。與其生個孩子出來亦步亦趨地照顧、何不潛心追蹤自己心底的孩子?這段洛
紅把海水、潛游、聲光、地底、與遊牧意象巧手結合,超有感覺!
第四段,談母職,可惜這片整體有點片段零碎,不然我覺得 Maria Valverde算是交出了
近年幾大現實殘酷的母職演出!女主角成了待在家的全職媽媽,只能很偶爾零星接案辦個
不上不下的攝影展,她在女兒面前的慈愛是真,但在女兒背後日漸枯竭眼神渙散,因為她
行走全球的攝影事業已完全被綁死。母職辛苦是自然,但丈夫不懂她對原地踏步甚至不進
則退的焦慮感,使她崩潰無出口,只有毅然離家出走夢想召喚同時危疑不安的葉門亞丁灣
,果然出事。
第五段:談到最後終於到亞丁灣、象徵女主角恆常游動的鯊魚終於登場、丈夫終於也看見
鯊魚一回... 此片的成長居然就這樣有頭沒尾似地草草了事了:「我沒有離去,只是我(
如鯊魚般)恆常移動、你卻停留了」,然後帥氣地讓汽艇遠去,若有所悟卻又迷茫。此片
若要說若有似無的意象,它表達的成長啟示可以寬廣無邊;但若要說給角色的迷惘與追尋
劃下個句點?卻充滿不清不楚的懸念:我們對兩性該怎麼走、親子該怎麼走、事業與家庭
該怎麼兼顧、物質與心靈該怎麼平衡,都沒個具體概念。
看來洛紅在這片練習風格遠多於練習說故事,五段處境基本上就是用五套不同的角色關係
交給演員們發揮創造力帶點即興,的確非常生活化也非常立體、火花比起一般關係劇情片
格外旺盛,但一場場日常生活對劇情主軸的貢獻不明、一句句對話一個個動作細節對劇情
的畫龍點睛之效也不明,是個很即興發揮但缺乏嚴謹收邊的作品。
不過沒關係,浮光掠影的風格她玩了、激發演員的即興火花她練了、景觀尤其水下攝影的
美感她抓到了,尤其 Valverde毅然下潛與飄然出水更是療癒!相信此片給洛紅再磨了幾
劍後,我們可以期待下部更上層樓的整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