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影【霧中的女孩】害怕真正邪惡始終在身邊

作者: ariel119 (愛不只是一種感覺)   2018-07-23 04:02:27
http://arielhsu.tw/the-girl-in-the-fog/
電影【霧中的女孩】The Girl in the Fog 
上映日期:2018-7-20│129分鐘│輔導級|義大利文發音
義大利電影【霧中的女孩】(The Girl in the Fog)改編自暢銷百萬本的同名小說,
由原著作者多納托卡瑞西親自執導(好難得有暢銷原作,可當該片導演哦!)
入圍義大利奧斯卡之稱的大衛獎最佳新晉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美術設計、
最佳剪輯等四項大獎,且同時勇奪最佳新晉導演獎。
這部片主要吸引我的是主角,
由【絕美之城】、【告解高峰會】的義大利影帝托尼瑟維洛演出,
自從看過他的【秘書長萬萬歲】之後,就很喜歡這個演員的自然演技。
喜歡偵探推理的人,可能會很喜歡這部片,會讓觀眾去猜想說最後的兇手是誰?
我覺得對於時下,用媒體來辦案的追跟風氣也相當探討 ,非常深度的批判,
到最後,真正的事實都已經模糊焦點了…這部電影的故事軸線還蠻多元化的,
所以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會一直在動腦,音樂跟攝影角度、構圖,
我覺得還不錯,一個新導演來講,算很厲害!
上映的戲院不太多,不過我這一場幾乎快坐滿了!
#類似電影類型:【佈局】、【頂尖對決】、【殺人回憶】、【殺人者的記憶法】
– – – – 以下內容含有劇情 慎入有雷區 – – –
– – – – 以下內容含有劇情 慎入有雷區 – – –
– – – – 以下內容含有劇情 慎入有雷區 – – –
要是說這部小說的故事軸線大意,我想導演已經用那一段話說明了:
”所有的作品都是受到前人的啟發,偉大的小說家第一守則就是先模仿,
故事的驅動力往往是邪惡,我們要找到祭獻的犧牲品,
最好是無辜的受害者,主角最好是支吾其詞,
文學中的動機理由是仇恨,在現實生活中則是金錢。”
個人覺得【霧中的女孩】,歐洲片跟好萊塢相較起來,
還是維持了一種溫婉的感覺,如果愛那種緊張刺激的節奏感,
看這部可能會覺得太溫吞,但歐洲片就是帶種慢理條斯的唯美。
簡單來說,這部片對我來說批判媒體追風,未審先判就先入為主的態樣...
整部片,確實像片名,前半段整個呈現像在霧中一樣的朦朧美!
放了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在裡面,讓觀眾對於兇手也充滿了幻想,
後面甚至讓我不知道為啥想到韓片【殺人回憶】。
(一)故事中一定要具備有的受害者:
媒體未審先判的先入為主這部片大致上主要考慮的面向,算是還蠻周全:
1. 受害家屬? 2.警察? 3.律師? 4.媒體? 5.受害嫌疑人? 6.心理醫生
飾演警探的托尼瑟維洛,
因為過去的辦案手法,透過向媒體放風聲,讓自己獲得了想要的名氣,
過去不重證據的辦案方式,曾經造成冤獄的狀況產生,
就算內心可能對被冤枉的受害人心虛,但仍認為透過這樣雷聲大的媒體操作手法,
就算不是抓到真正的兇嫌,也確實嚇唬遏止了真正的兇嫌繼續犯案。
雖然片中也強調沒有證據等,應該無罪推定,
但整部片的氛圍,都呈現了媒體帶風向球的現實中。
(二)魔鬼最蠢的罪刑是虛榮
說實話,看到最後已經讓人把焦點完全轉移受害者家屬,
反倒是淪為律師.媒體.警探,透過這件事故,
相互從中討論衡量可以獲得多少名利,
更逞遑一個被冤枉的人,被揶揄遭受這樣的冤屈,
反倒可能獲得下半輩子養老終生的金錢彌補!
但卻可能面臨過去的人生全毀~或許在追查真相這部分,
本片談不上驚悚刺激,但過程也確實讓我思考猜疑了很久,
不過,對於社會現實地描寫倒是頗犀利!雖
然歐片相較溫吞許多,但這部很多對話細節還是蠻精闢的,
也稍微帶入一些犯罪心理學,
一件悲劇事故,在我看來,最後淪為他人金錢名利的角逐及發揮。
(三)只捕一種魚的漁夫:人的行為習慣
看到最後一幕,導演暗示著真正的兇手,更呼應著警探托尼瑟維洛向村民說的:
”真正讓你們害怕的是,其實邪惡始終潛伏在你們身邊。”
警探沒有懷疑過真正的凶手嗎?
又怎麼會有那麼匪夷所思的道別?
像是跟真相的擦肩而過,但或許真正讓他崩潰的是曾經建立出來的虛榮堡壘,
在這件事情上被擊潰而崩坍,
前頭當凶手並未確實被抓到,片中預設了不少腳色及線索,
讓觀眾去猜想到底誰是兇手?
但不管是警探,心理醫生,追風的媒體,受懷疑的教授,或是小鎮的宗教,
片中都在依著一件事,就是人們的行為習慣及心理,
包括:警探的過去辦案手法,跟死者有關係的人,一定會親臨現場!
犯罪者一定有其犯案的習慣喜好,非常會看商機選擇時機的律師,
想要獨家報導的媒體,
每個腳色都要自己想要的利益關係,... 除了受害的家屬們,
這片,帶給我更多省思的是關於人的心理刻劃。
電影【霧中的女孩】The Girl in the Fog喜歡的句子 :
1. 有時候媒體比警方更擅長查調查線索,他們不會只報導採訪的部分。
2. 你們留在這裡,躲不掉的是那受害者家屬的眼神。
3. 為什麼是她?從來就沒有原因。
4. 觀眾愛看見不得人的事,第一個鐵律:將犯人神聖化,好像他是逼不得已。
5. 在屍體出來前,我們需要一個壞蛋。
6.比你的對手早25分起步。
7. 吸引媒體的注意,你將會得到應有的關注。
8. 所有的一切都有意義,也有關聯。
9. 你還沒準備好面對這個邪惡,這個不確定性,而認為這一切是因為來自外地,
然而真正讓你們害怕的是,其實邪惡始終潛伏在你們身邊。
10. 忘掉你是清白的 幫我一個忙也是幫你自己。
11. 我們記者常被指責呈現部分的事實,或是帶風向球。
12. 沒人認為你是清白的?你還不懂嗎?他們對你已有成見。
13. 現在你只能盡量從這個案子撈錢,一旦作牢了,你就毫無價值。
14. 我知道我自己是誰,所以我不會那樣做,我不會利用一個家庭的苦難獲利。
15. 我要事實,這樣比較好賣產品。
16. 魔鬼最蠢的罪行就是虛榮。
17. 所有的作品都是受到前人的啟發,偉大的小說家第一守則就是先模仿,
故事的驅動力往往是邪惡,我們最好是找到祭獻的犧牲品,最好是無辜的受害者,
主角最好是支吾其詞,文學中的動機理由是仇恨,在現實生活中則是金錢。
18.身邊經常有死去的人,常不會自己感到死亡。
19. 如果沒有變化,當魔鬼有什麼樂趣。
20.如果沒有證據,沒有屍體,就能安全地脫罪。
作者: jefffong5464 (傑夫)   2018-07-23 07:09:00
這部蠻不錯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