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雷] 《街角的書店》這故事將會一直下去...

作者: KevinMoleaf (陸坡)   2018-07-03 08:41:42
圖文版請於連結:https://kevinmoleaf.weebly.com/text/4297296
獨立書店之詩,在書中我們都是自由的
十六世紀,著名的哲學科學家培根曾經說過:「書籍是在時代波濤中航行知識的船,把如
此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不管是故事或知識無法傳遞下去就是一種死亡,如同
無人使用的文字與死語,而傳承下去或後續有人繼續說著一段故事或為此感動,那是對創
作者、知識跟故事的一種榮譽。《街角的書店》是一部以二十世紀英國小鎮為背景,描述
佛蘿倫絲在英國小城鎮上開了一間自己夢想的書店,也是鎮上唯一的書店,但卻得面對鎮
上居民不解與各種人士針對書店流言蜚語和干擾。書店開設的第一天,佛蘿倫絲接到的第
一位顧客竟是隱居小鎮,避於跟人交談的老紳士艾德蒙布朗迪許?
我認為《街角的書店》是送給所有喜歡故事的人一個樂觀的電影詩篇,甚至是給在這商業
資本與連鎖書店的市場,依舊努力耕耘的獨立書店和小型出版社們,一盞可以繼續下去的
明燈。好故事並不是只有賣錢,而是可以打動某人的心,就算是一本通俗肥皂劇小說,如
果它能讓閱讀它的人有所感動與共鳴,就有它的價值,就像是這部電影裡面所詮釋的,一
個文化價值和夢也許會被名為資本的洪流吞噬,但只要有個人感受到你的溫度,就可以再
繼續傳遞下去。
雖然是以「書」為主題的文藝電影,但《街角的書店》不但不沉悶,反而步調非常的優雅
且風趣,甚至在情感的轉折上雖然隱晦,但在爆發的同時卻有著莫大的震撼與渲染力,且
同時可以感受到導演和故事所傳達關於故事與書的價值,甚至在許多方面,透露出當代獨
立書店的困境與在寫作市場世俗化的憂傷,甚至對於民粹道德和各種無文化假高尚的虛假
社會體制下,描述得維妙維肖,讓人別有戚戚焉,也感嘆好作品的埋沒。
在故事的安排上,雖然是以主角佛蘿倫絲的書店為主題,但隱居的老紳士艾德蒙布朗迪許
;聰穎的小女孩克莉絲汀兩人,在故事中是很特別的存在,他們分別代表著「書」的過去
與未來,甚至是一段「故事」的過去和開始,是很有意思的安排,也可以看見之中的小巧
思。但較為可惜的一點是在主角引進當時較為衝擊的書籍在著偏僻的小鎮時,那種衝擊性
較為不戲劇化,雖然可以再後續可以看見小鎮的保守和排外的特性,但如果那部份的衝擊
性做出來,感覺又會在加深整體電影所要傳達的內涵。
《街角的書店》雖然是以書店的故事為主,但卻也見證多少夢想輕易的被社會所擊潰。佛
蘿倫絲夢想著開設一間小書店,希望為小鎮帶來文字的美,卻未評估當地的狀況和如何行
銷書店形象和銷售商品為持開銷。你可以說這是一個現實的結果,但同時這故事也是許多
人的「夢想」被現代社會洪流吞噬的故事,我們都目睹和經歷過一個夢的消失和與現實妥
協,就如同佛蘿倫絲一樣,我們溫柔的將自己所認為美好的事物推上檯面,卻換得一身灰
頭土臉。
但有趣的是我們也跟《街角的書店》電影中的女主角一樣,在逆境中不斷的掙扎,不輕易
妥協。只要故事不死就會繼續下去,即使它不是書,各種媒介都會再度完整它。《街角的
書店》中的各種不同人們對於佛蘿倫絲的妒忌扭曲和嗤之以鼻,還有那令人感傷的官僚體
制,卻仍然詆毀不了一段美的故事繼續留下。浴火重生死而復活的不是只有鳳凰,還有那
一行一句在字裡行間一代代繼續說下去的故事。
日本樂團Sound Horizon眾多歌曲中其中一首《追尋之詩》裡盲眼的女詩人在歌唱的結尾
最後說到:「即使是荊棘之途,詠唱詩歌就有歡樂。因為無法吟唱詩篇的人生,是沒有意
義的。」如《街角的書店》的佛蘿倫絲或是在社會上的我們,即使那是永遠也追尋不到的
東西,但不能「夢」的人生沒有意義,人會消逝,而書中的故事將會由其它後繼者繼續下
去,不斷活在感動之人的腦海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