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只有大海知道〉無雷心得

作者: BBosscreator (闆主BBoss)   2018-06-17 21:46:46
〈#只有大海知道〉-「蘭」色神秘的大海,「嶼」思念等待的那個人。【闆主心得】
無雷推薦:
〈只有大海知道〉是一部純樸且天然的優質作品,畫面雖不如電腦特效處理後的磅礡,但
給人另一種寧靜舒服的享受,從大銀幕上透出的真實,我認為遠超過經過特效處理的畫面
。演員方面表現不俗,素人演員總是能夠抓牢觀眾的心,更何況這些素人演員演出的是他
們的「生活」樣貌,雖然劇情上面畫龍點睛了些,但在自己家鄉拍攝及對海洋的親切感是
無法用演就演的出那種感覺的,值得一提的是小男孩和阿嬤的演技出神入化,兩人的互動
模式實在看不出有哪些漏洞,仿佛那就是他們的日常生活,相當具有紀錄片的韻味。配樂
方面的表現也替整部電影加了許多的分數,運用原住民傳統配樂讓本片多了層次感,更能
觸及觀眾撫慰的心靈,配上孤獨的人及遼闊大海的畫面,使觀眾有種觸景生情的感覺。而
我認為可惜的是人物的描述不夠深刻,劇情簡單但有些不夠流暢,人物角色的比重比例失
衡,本片是以小男孩為出發點,但是小男孩和其他人的互動沒有太多的著墨,導致流暢性
不足,有些人物出場次數不多但總是能抓住觀眾的目光,可是本片進行的節奏太快,情緒
沒有堆疊很滿時就突如其來了,對於哭點較高的觀眾來說沒有觸動到那般強烈的感受,但
仍然對那股力量有所觸及。整部電影沒有任何的調味料,沒有所謂的正反派,更沒有那些
誇大音效及令人炫目的特效,有的是純樸可愛的心靈、寮望無際的海洋、蘭嶼文化的美感
和真心誠意的感動,非常推薦給所有年齡層的觀眾。或許本片沒有到驚豔的程度,但花那
兩個小時遠離塵囂並且洗滌內心的壓力絕對物超所值,縱使我們沒有去過蘭嶼,但是導演
透過電影,確實讓我們體會蘭嶼貨真價實的一切。
我認為本片有三件議題非常值得探討,第一是隔代教養的問題,片中的人物角色設定男主
角馬那衛是單親家庭,因爸爸為了工作必須離開蘭嶼到台灣賺錢,因此家中由阿嬤照顧,
兩人觀念的落差引發衝突;第二是文化衝突的問題,預告上的第一幕即可看出蘭嶼小孩對
「丁字褲」的排斥,丁字褲是蘭嶼的特色之一,可是因為時代的變遷因素,讓蘭嶼孩子逐
漸在意他人的眼光而不敢穿丁字褲,形成社會排斥現象,第三是偏鄉教育的問題,因蘭嶼
這塊小島上的資源有限,平均薪資水平也不高,不僅年輕人要出外地工作,部分小朋友也
沒有多餘的金額打量身上的穿著,或許現今的蘭嶼不是這樣子,但多多少少都能隱出偏鄉
地區的困境。
本片對於這三大議題的呈現有很深的領悟,不過要說如何提出解決方式則是你我都需要關
心與思考的問題。像是隔代教養的問題,就牽涉到環境這塊,猶如移工現象般,在自己身
處之地無法養活家庭,只好忍著眼淚到他鄉爭錢,嘴上看似不在乎,但內心卻是百般的無
奈,如果可以,誰要離開自己的故鄉呢?若要再延伸探討的話,台灣學生出走率也愈來愈
高了,其中原因很多,包含台灣環境屢退不進、台灣教育無法獲得更好的資源等等,故此
,隔代教養除長輩與晚輩的觀念差距外,先不談父母親不再世間的現象,環境或許才是人
才出走(以蘭嶼來說就是沒有人傳承文化給後輩子孫)的一部分主因。
文化衝突的問題,牽涉到的不僅是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最重要的是自我文化逐漸被人遺
忘,「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句話似乎就是這個道理,且經過時代的演變,傳統文化漸漸
被淘汰,新的時代就有新的文化產生,身為後代的我們,一出生就接觸到的事物莫過於新
的文化,也因此對傳統文化沒有感情,自然而然產生疏離感。不過要了解台灣文化,除要
知道什麼是屬於台灣文化的東西外,還更要了解歷史,台灣文化等同於中華文化嗎?關於
這個問題,至今仍吵個翻天沒有結果。換個角度,台灣的陣頭文化是屬於台灣本土的特殊
文化之一,可這一文化並沒有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實在可惜,再換角度,台灣這塊寶島
上又有著各式各樣的人種,人種聚集形成社會,再逐漸有了文化,如果說台灣是屬於多元
文化的地方呢?除片中的原住民文化、還有近年來的新住民文化、客家人文化等等,讓台
灣這塊土地有了更多的色彩,豐沛出層層交疊的喜趣,然而,這正是文化衝突所在的原因
之一。
偏鄉教育的問題,也是台灣難解的問題之一,片中的主角馬那衛的家境狀況不好,從他身
上的穿著打扮能略知一二,當然這或許只是少數,電影裡頭對馬那衛這個角色的描述是虛
構的,可是不代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這樣的生活。許多老師不願意到偏鄉教學,可能是
離家鄉太遠、又可能是便利性不佳(交通)、再者就是資源性不足(設備),而寧願選擇都市
學校工作,在這點上,片中也有呈現出來,但我認為,偏鄉學生的課業或許比不上都市學
生,但是偏鄉的學生有其他方面的優勢存在,諸如蘭嶼舞蹈文化、純真快樂的童年、團隊
凝聚力等等,也許比部分都市學生在成績上的較勁、上哪間國立學校的比較、補習風氣盛
行還是來得有趣,然而,有優點當然有缺點,雖然偏鄉學生的其他方面優勢很大,但出了
社會後,卻是他們一大考驗,文憑為何?經驗為何?,或許還有地緣關係的問題等等,因
此,偏鄉教育的問題要知道的是:政府如何落實掌握偏鄉教育的根源、教師如何帶動學生
對學習的熱情、學生對未來要如何接應主流文化的影響等等都是需要討論之處。
片中涉及了隔代教養 、偏鄉教育及文化認同 三大問題,而電影呈現出的是自然純樸的天
然味,雖然將三大問題描繪不多,但這三大點卻是讓人淚腺打轉,而片中的素人演員更有
著精彩的演出,除彼此的互動自然到位,就連與大海、與動物的相處也都表現不俗,散發
著某種惆悵無解的魅力,除此之外,配樂方面的使用更能體現何謂最蘭嶼的電影,多半配
樂都帶有達悟文化的精神,不免讓人閉上眼睛便能感受其中的優美旋律,可是,這股魔力
搭上蘭嶼的藍色眼睛,真摯樸實的感動不經湧上心頭,然而,可惜的部分則是多處橋段點
到為止,乍看之下有點過於矯情,還有關於角色刻畫的部分也不夠深刻,不過,種種缺點
仍無法抹滅這部電影帶來的療癒 ,或許這是蘭嶼的磁性,或許這是達悟文化的魔力,但
我認為,那藍色清澈的大海,才是洗滌觀眾心靈的力量吧!
整體言之,〈只有大海知道〉這部電影帶給我的不只是感動,而是蘭嶼這塊土地的美。它
美在演員都
不是在演戲的真實,美在深藍色的水旺眼睛的寧靜,美在思念與等待。這部電影有天真無
邪的笑點,也有想要淚水打轉的惆悵,然而,需要加強的地方則是情緒的推疊不夠飽滿,
往往都是某一橋段直接往觀眾臉上噴灑,此外,部分人物的描述不夠深刻,需要自行腦補
的橋段居多。不過整體來說,這確實是一部很不電影化的純天然電影,花這電影票的錢遊
玩一趟蘭嶼,還可以看見蘭嶼人的互動、蘭嶼的傳統文化、以及離島與都市的街道感受對
比樣貌,尤其是後面結束的主題曲,更讓人餘味無窮。
只有大海知道
海鵬影業 / Swallow Wings Films
#崔永徽導演
#蘭嶼
#達悟族
#達悟文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