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厭世媽咪日記(Tully)/喜劇、家庭

作者: kevin781109 (Kevin)   2018-05-22 21:41:44
(本來已經po在FB粉專和個人頁面了,
但上來久違的ptt發現分享推薦的人很少,就來推一下囉!)
圖文版 https://goo.gl/aizV41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oss.amateur.reviews/
-
Marlo是一名有兩個孩子的母親,意外懷上了第三胎。
兒子的教育問題與照顧新生兒的壓力,讓Marlo瀕臨崩潰,於是她決定尋求協助。
當夜間保母Tully開始到Marlo家幫忙,也為一家人的生活帶來重大的改變。
-
劇透的段落前已加註警語,請安心閱讀。
-
我不喜歡那種刻板地灌輸某些價值和倫理的電影,
所以本來還在猶豫要不要看這部(畢竟待看的片和劇真的太多XD),
但看到別人的推薦文寫到「不走傳統路線的家庭電影」,就決定去挑戰看看。
而看完之後……它大大超越我的期待!
這部片用一種不說教的方式,把它想說的東西說得極為動人。
我看完當天在個人的限時動態說「炸哭」、「今年到目前最觸動我的片」真的不誇張,
最令我驚豔的是,雖然劇情的伏筆和設計不算原創,
但很巧妙的套用於家庭題材,我完全被打中。
-
由於懷孕的設定,不免俗要有分娩的橋段。
以前的戲劇大多會強調這過程的痛、嬰兒的初啼、父母的喜悅等等。
並不是說不值得描寫,而是被說得太氾濫了,
所以本片選擇精簡呈現生產過程,也呼應Marlo的心境;
比起痛,她更擔心的是往後照顧三個孩子的分身乏術。
而片中還呈現懷孕過程中,旁人的指(指)點(點);
什麼不能吃、什麼不要做……這些也許出自真心,
但對孕婦來說,聽到這種不懂察言觀色的關心,只會想叫他們閉嘴。
-
在戲院時耳聞有媽媽級觀眾說,
沒生過小孩的女人尤其是純職業婦女(what?)對這部片會比較無感。
但我認為它的目標觀眾不只是母親,每個人都能找到對的切入點;
就算沒生過小孩,只要跟媽媽的關係不是太疏離,應該就會被打動。
你知道你出生後到有記憶前這段時間,活像一頭小怪物嗎?
你有想像過,媽媽成為你記憶中唯一的模樣以前,
是否有過年少輕狂、懷抱夢想、卻因為你的到來而放棄嗎?
-
片中的另一個重點是,在一段關係中「共同經營」的重要性。
雖然這很常被談論到,卻仍是現實社會中存在的問題。
健全關係的存續,關係中的每個人都責無旁貸。
傳統的分工觀念是強調「什麼該做」,
但往往會使人把「什麼不做」視為理所當然,而對關係造成傷害。
我想這是要開啟一段新的關係、或關係將邁入下個階段的人都必須好好思考的課題。
-
以下有劇透
一言以蔽之,本片可說是「家庭版的《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
-
好啦也許這個類比不夠到位,但這兩部都看過的人一定懂我的意思,
Fight Club的粉絲別生氣啊XD~沒看過Fight Club的人請速速關掉這篇!
-
這樣的故事走向,
就是用主角所幻想出來的人物(類似「思覺失調症」)去站在主角的對立面,
作為主角對現狀不滿的一種調適,大概能解讀為心理防衛機制運作過度的結果。
這樣的幻想人物,通常都能幫助主角逃離或解決現實中的困難,
通常也帶有議題探討的成分。
但這種設定在家庭片的類型中似乎很罕見,
至少我個人覺得很新鮮,是打動我的因素之一。
-
在本片中,Tully就是Marlo心中塵封已久的過去、夢想、自我等等的投射,
而在Marlo夢境中反覆出現的美人魚,代表她潛意識裡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或許也暗示Tully如美人魚一般只存在於想像之中。
本片尾聲、謎底揭曉之後,在醫院裡Tully向Marlo道別,
也等於Marlo揮別自己的過去,這幕格外令人感傷。
我想故事不是在說每個人都要放下過去的一切,而是告訴我們,
幻想固然美好、逃避雖然有用,但不能只是沉溺其中;
逃避和幻想給足了勇氣之後,我們終究得回來面對生活中的難題。
-
整體來說,這是一部有創意的寓言、不流於灌輸式說教的警世故事,非常推薦。
話說回來,片中的情節要能成立,Marlo老公的缺乏關心就要非常徹底。
所以哪怕是多一點點在乎、少一點點理所當然,對關係而言都超級重要啊!
-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FB粉專:老大的影劇世界
https://www.facebook.com/boss.amateur.reviews/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