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看見台灣啟發 大陸紀錄片春天來了

作者: ryanworld (大木人18號)   2018-04-28 14:16:54
新聞網址:https://goo.gl/CVXqvH
看見台灣啟發 陸紀錄片春天來了
2018年04月26日 04:10旺報記者廖慧娟/綜合報導
大陸紀錄片市場正夯,北京師範大學紀錄片中心發表《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18》(簡
稱《報告》),稱2013年已故導演齊柏林拍攝的航拍紀錄片《看見台灣》敲開台灣戲院大門
,讓大陸業界羨慕;近年大陸影視產業擴增,帶旺紀錄片市場,2017年首次出現票房破億元
(人民幣,下同)作品《二十二》,成為轉捩點。
也有業者認為,雖然2017年紀錄片市場暴紅,但影院系統把有限資源給商業大片的規則並未
改變,紀錄片經歷「影院一日遊」(上映1天就下片)或排片率極低的尷尬狀況屢見不鮮,
不宜以幾部熱門紀錄片的票房,就武斷地認定大陸紀錄片的「春天」來了。
2017年自製片大幅成長
主編《報告》的北京師範大學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教授表示,2009年,南韓《牛鈴之聲Ol
d Partner》以農家老夫婦與他們飼養多年的母牛為主角,探討愛、忠誠及日漸消失的鄉村
價值,超催淚內容,敲開電影院大門,創影史獨立製片最高票房。
2013年,齊柏林導演花3年時間,以全高空拍攝的畫面,描述台灣環境現況的《看見台灣》
走進台灣電影院,獲新台幣2.2億元票房,獨步兩岸;《二十二》則是首部在電影院上映,
以1.7億元票房證明實力的大陸自製紀錄片。
被稱為業界「藍皮書」的《報告》引用近幾年市場大數據比對,顯示2012年,只有2部大陸
自製紀錄片進入院線市場,合計票房130萬元,只占當年大陸自製電影票房170億元的7/1000
0。時隔5年,大陸自製紀錄片的數量在2017年大幅成長,10部進入院線上映,總票房2.63億
元。
官方政策支援和商業運作的不斷嘗試,紀錄片營利能力、市場逐漸破冰,2017年獲公映許可
證的總量較2016年成長51.7%,2018年開拍的備案數量大幅度上升,帶動觀眾的視聽胃口、
族群逐年擴大。
證明紀錄片存在價值
政策與市場的大利多外,真實故事內容感動人心也是紀錄片在大陸走紅的原因。3年前導演
何苦以紀錄片《最後的棒棒》,呈現多位資深重慶「棒棒」(挑夫)的生命故事。主角之一
的老杭,在片中自述曾多次被騙,其中一次是要辦老年證,被偽裝為仲介的人騙走辛苦賺來
的1100多元及身分證,個性單純的老杭還滿心感謝地買菸請對方抽、送對方車資。
紀錄片2015年播出,觸動眾多觀眾,不少人為之落淚,也讓騙子良心發現。已退休、回重慶
南川區大觀鎮石橋村老家定居的老杭,4月15日早上在自家門口撿到1個用橡皮筋綁好的紅色
菸盒,裡面有630元及一紙道歉信,寫信的人自稱是當年的騙子,看完紀錄片後,備受煎熬
,一直睡不著覺,最後認為「當一個有道德的壞蛋,還不如做一個好人」,所以先還630元
,等有錢再還剩下的510元。此事也證明紀錄片的存在價值。
小靈通 紀錄片《最後的棒棒》
大陸導演何苦2015年發表的首部作品,計有13集,每集30分鐘,2016年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
的首屆金樹國際紀錄片展獲最佳短紀錄片獎。何苦是四川奉節人,2014年退伍後回重慶工作
,因目睹被稱為「棒棒」的重慶挑夫在現代生活中逐漸老化,因此加入「棒棒」行列,體驗
並記錄以「1根木棒、1捆麻繩」就上工、資歷平均22年的「棒棒」們真實人生,感動許多觀
眾,豆瓣評分高達9.7。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