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記憶中的擁抱-被放在心底的愛

作者: ykan (鄧不利多)   2018-03-26 20:23:27
還原一下標題:被放在心裡的愛,就是永恆的存活。
網誌好讀版:
https://goo.gl/tTRti6
其實之前就有在關注這部電影了,但無奈於三月工作實在太繁忙,一直拖到昨天才有空去
看完~雖然知道它不是商業片,但是放映的戲院和廳數真的有點太少了QQ
結語是:很推薦給大家去看,但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思考,然後要看要快廳數好少了.....
廢話不多說,直接奉上心得文!(內文有雷雷雷雷雷,慎入!)
--------------防雷頁-------------------
想好好的推薦這部電影,雖然很可惜的因為它並不是一般商業主流大片,有上映的影廳算
少數、場次更是少得可憐,但也正因為如此,才想透過文字的敘述,讓更多人走進戲院觀
看這部療癒心靈的小品佳作。
相對於中文片名,我更喜歡英文片名,The Child In Time。
在時間裡的小孩,看完電影後,我的感受是,整部電影圍繞在一個主題:『尋找自己心中
的小孩』。
故事內容題材並不新奇,主要講述一對夫妻在愛女失蹤後,如何面對失去摯愛的傷痛、痛
苦,如何彼此溝通與自我療癒的一趟旅程,但又穿插了一位好朋友查爾斯的故事線,我個
人非常喜愛查爾斯的這條線,甚至覺得這條線跟主角夫妻的線不僅是相輔相成的、還更讓
人思考當中的差異性與對比。
這部電影在觀看的當下,比較無法直覺的思考,需要經過一點時間的消化,也許才能慢慢
明白電影的寓意與義涵。
無法直覺思考的原因是,導演用了一個很特別的方式呈現電影的節奏:現實與穿插式的回
憶交錯進行著。
這樣的呈現方式,可能會讓觀影者看影片時有些錯亂、或者是無法馬上反應過來,但我卻
滿喜歡這樣的陳述方式,因為人生就如同電影一般,時間一直推著我們往前走,但不管是
深刻爛燦、還是悲慟傷心的回憶,總是會在某個時間點突然刺進我們的心裡,讓人短時間
掉進回憶裡而走神於現在。
接下來就針對劇情與腳色,做一些感想分享~
【史蒂芬與妻子茱莉間的情感】
從回憶的片段裡,我們可以得知史蒂芬與妻子茉莉的情感是非常緊密且相愛的,史蒂芬的
幽默、妻子的笑容、茱莉彈琴而史蒂芬與女兒嬉鬧的幸福畫面,都在在告訴觀眾他們曾經
是個多麼幸福美滿的家庭~
且透過許多路人甲乙丙(房仲還是律師?、校長)的口述,可以見得這位兒童文學的名作
家跟妻女之間的生活,是如同名人一般的被社會大眾廣泛知曉的幸福,人生勝利組!
但也就是因為如此的相愛、幸福,當摯愛的女兒失蹤後,陷入愧疚感的史蒂芬瘋狂尋找女
兒,而妻子也無法接受丈夫把女兒弄丟的事實,因為愛、所以痛;因為深愛、所以更無法
原諒;因為愛,所以兩個人因傷痛事件關係變得更為敏感與脆弱......。直到茱莉說出那
句:「我希望你放棄,因為我不想再對你失望。」面對深愛的丈夫讓摯愛的女兒失蹤而一
直無法找到人時,茱莉的心承受多深的衝擊,不想再有丈夫更多的失望,所以寧願選擇對
方放棄。那是多沉重的一種選擇。
另外一點可以很直接明白的了解史蒂芬夫妻間彼此多麼相愛的線索,就是相隔一年後史蒂
芬去找茱莉時的相處。
從進門到換衣服、互動是那麼的自然,並沒有因為一年不見而有所尷尬或生疏......。甚
至是之後的洗澡、一發不可收拾的互動,彼此間根本抵擋不住對對方的思念,對對方的依
舊不變的愛意,也許有些觀眾會感到有些傻眼:「什麼?!這麼突然?!哪招?」?!但
在我看來,這就是導演想告訴觀眾,他們對彼此之間的感情,一直都不曾變過,就算是經
過那麼痛的事件,他們依舊深深的愛著對方。
面對最親密的人犯下大錯時,被傷害與在乎的程度一定遠大於其他人,所以茱莉才會選擇
離開,選擇短暫離開這個充滿傷痛的家。
選擇原諒,需要時間、更需要勇氣;這一向都不容易,而史蒂芬試著詢問茱莉能否更靠近
對方,卻遭到茱莉的婉拒,他只能選擇慢慢等待,等待茱莉再度敞開心胸重新開始~
但到了電影的最後,當茱莉選擇打電話詢問史蒂芬是否願意來到醫院時,我們知道,茱莉
已經選擇放下傷痛、選擇原諒,並且她意識到自己是多麼需要丈夫的陪伴與關愛,因為新
生命的到來,讓我們能把愛延續下去,讓我們看到希望繼續走下去。
【男孩想變成魚的故事】
這是史蒂芬在失去愛女後,對外表示正在寫的一個故事(或一本書),對於一位兒童文學
作家而言,寫作毫無疑問的就是他的工作。但是巧妙的是導演安排了一段女兒的幻影出現
開口問:「Daddy正在工作嗎?」史蒂芬笑笑的回答女兒:「我看起來像在工作嗎?」女
兒笑笑地搖搖頭。
還有教育部委員系主任問他什麼時候會完成書籍時?史帝芬笑笑地說:「希望我可以完成
~」
這代表著,這個變成魚的故事,並不是史蒂芬需要出版的作品,而是代表他自己嘗試努力
自我療癒的一個過程。
有人說過,魚的記憶只有七秒,非常短暫;男孩想變成魚,在史蒂芬打字的同時,我們看
到他寫著男孩希望忘記所有的回憶,包括好的回憶通通都想忘掉......這代表著過去的回
憶(與妻女間的相處)一直折磨著他,面對現實(妻子分居女兒依舊找不到的狀態下),
過去的回憶對照之下只會讓他更陷入痛苦的情緒中,所以他想忘記、通通都忘記!
但到了後面,我們看到,他其實是想記得所有的回憶,有關妻女所有甜美的回憶,他都想
記得,他終於真實的面對了自己的內心,面對了內心深處真正的情感。
這邊阿不思想提出我自己的一個解讀是:我覺得男孩想變成魚,是因為當了魚在水中,就
算你流了再多的眼淚,都不會被發現。你可以好好地流淚、放心地傷心不被發現。
不得不說康柏拜區的演技真的非常細膩到位,當他回到家面對妻子的詢問時,慌張無助的
回答與掉淚,看到以為是女兒的女孩跑去想相認卻得到不是的結果時痛哭失聲的失望,他
的無助與無力,他的哭泣,都讓人紅了眼眶掉下眼淚,不自覺地跟著他一起難過傷心,沉
穩精準的演技讓觀眾容易入戲。
【荒謬的政策暗諷現代社會小人物的悲哀】
片中我覺得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剛開始前頭,在教育會議中,提到了現代年輕父母為了生活
中的經濟重擔,雙親賺錢為了生活繳房租、請保母,反而雇用一位[政府認可的陌生人或
親戚]去當自己孩子的保母,這應該是在已開發國家中普遍遇到的問題,也衝擊著現代的
父母與孩子間的關係~台灣更是常態!常看到雙親為了生活開銷,孩子剛出生沒多久就送
托嬰中心、送保母家,然後爸媽都忙著工作,只有傍晚下班後才去帶孩子回家,小小孩吃
個晚餐洗完澡就睡覺了,等大一點就送安親班顧,現代父母因為社會大環境的不友善,反
而本末倒置犧牲掉了最應該陪伴孩子童年的寶貴時光~這一點我覺得特別值得提出來討論
,讓我們重新反思養育與陪伴的議題。大環境造就了多少的無奈。
【查爾斯】
查爾斯這條線,我稍微看了一下網路上網友的討論,有的人覺得這條線有點多餘、有的人
看到這條線覺得難過。
而我自己卻非常非常喜歡這條線的劇情,並非常心疼查爾斯這位腳色。我覺得這個角色是
有特別意義的存在,他一點都不多餘。
從電影中第一次看到查爾斯,從與史蒂芬對話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查爾斯以前是個工
作狂的代表,一天花18個小時在工作中、長達數十年,並且懂得品嘗美食、美酒、享受生
活(常常請史蒂芬吃高級料理),但卻突然引退政壇,決定退休休息。
且他的身分是史蒂芬的出版社老闆,代表他對於兒童文學是重視且關注的,願意幫忙優秀
的兒童文學作者出版書籍,且在政府機關中也是擔任關於兒童福利編修法的重要委員。由
此可知,他是個非常重視孩子權益的人。
引退後他搬到郊區,每天在森林裡面不斷奔跑、爬樹、自己創造遊戲、蓋樹屋、冒險,他
說他在玩遊戲,但仔細觀察,我卻不覺得他是在玩,他的眼神、動作沒有笑容、更多的是
慌張和驚恐,看起來更像是在躲避什麼?害怕且不斷的奔跑逃走,也許是害怕自己無法面
對的那本違心之論的笑話集、也或許是害怕政府機關派來監視他的[大野狼]。他不斷地
奔跑、等於是慢性在自殺自己的身體,耗盡所有的體力,他無法接受自己因政府逼迫而寫
出的那本連自己都無法認同的「兒童權益法案」,所以他稱之為笑話集。
直到最後,當失蹤後史蒂芬找到他時,看起來是自己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我的直覺卻告訴
我,他並不是自殺。
從首相與內閣大臣的對話中,就透露出玄機,『看來該處裡一下了~』,到後面追思會時
,首相與官員的表情耐人尋味,反常。
所以我的想法是,查爾斯的確是無法面對自己寫出違心之論的法案,但他的死,充滿太多
的疑點了,也許是政治暗殺也不無可能。
所以我很心疼他,非常心疼這個角色。
為政府首相賣命了這麼多年,卻被強迫寫出自己與自己理念背道而馳的法案,無法接受而
選擇自我放逐。
至於為什麼前面我會說查爾斯與史蒂芬是強烈的對比呢?
史蒂芬因失親事件而不斷強迫自己要長大、要成長、要成熟~要變成大人,在這過程中他
過得非常辛苦。
查爾斯則是因編法案事件,想重新回到孩童時期的男孩,他再也無法面對有違本心的工作
,所以他不斷地讓自己像個孩子一樣在森林中玩遊戲、[以為自己正在玩遊戲、說服自己
在玩遊戲],實際上,仔細看他跑步的表情,他是在逃避、與害怕。
【失去、與尋找】
最後要來探討的是,關於整部片我覺得就是在呈現兩大概念:失去、與尋找。
對史蒂芬而言,他失去了愛女、展開了尋找女兒之旅、也鼓起勇氣啟程與妻子和好的旅程

對查爾斯而言,他失去了工作上的自由意志,於是決定隱退出發前往尋找自己因多年工作
忙碌而迷失的心中的那個小男孩~
The Child In Time,史帝芬尋找的孩子是女兒;查爾斯尋找的孩子是被自己遺棄多年的
內在小孩。
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是同時兩條主線在走~查爾斯的重要性絕對不是支線。
另外放上這張照片,我很喜歡、很喜歡的一段劇情~
史帝芬辦完喪禮回到家,或許是好友的逝去讓他更思念女兒,於是他拆開給女兒的禮物拿
著對講機,跟女兒對話。
對於親人的思念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去尋找和對話,這是很常見到的,只是每個人的表達方
式不同,有人對著大海、有人對著照片、有人對著有意義的物品......。
也許這個[儀式],會讓思念者好過一些,好像真正的跟離去者對話到,是一種自我療癒
的方式,抒發自己的情緒的思念。
【因為愛,而成為永恆的存在】
我非常喜歡電影的最後一幕,當史蒂芬接到妻子在醫院的電話時,趕到醫院要進病房前,
他看見了女兒,一樣的可愛燦笑,順勢牽了女兒的手一起進到病房裡~
雖然我們都知道,那是幻覺,並不是真的女兒出現;但對史蒂芬而言,女兒並未離開過,
她一直存在在史蒂芬的心裡,不管他做什麼事情,都會與她同在,那是一種精神上的象徵
與陪伴,代表對女兒的愛從未消逝。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面臨到失去摯愛的悲慟,也許是失去爺爺奶奶、父母、手足、子女
、好友.......
我們無法避免這樣的事件發生,因為生離死別就是人生最困難的課題,我們無法逃避、只
能勇敢的去面對。
很喜歡片中史蒂芬的母親跟她說的一段台詞:「不要懷念她,要愛她。」
懷念,代表著承認失去了摯愛,他不再回來、也不在身邊;但繼續愛他,代表著他一直都
活在我們心裡,沒有離開過,一直陪伴著我們。
因著我們的愛,讓逝去的人成為永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