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雷] 《BPM》比愛滋更劇烈的是疾病歧視

作者: KevinMoleaf (陸坡)   2018-02-25 14:30:04
圖文版請於連結:http://kevinmoleaf.weebly.com/text/bpm
即使會死也要繼續抗爭下去,病人不是罪人
在人們探討平權的年代,即使來得緩慢,但許多人能對此抱著樂觀的態度,希望終究一個
彼此尊重無歧視的社會跟世界可以到來。其中疾病歧視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例如對自閉者
或是有嚴重身心障礙人士的不雅言論在社會上層出不窮,而透過性傳染現今能無法治癒的
愛滋病患更是首當其衝成為標靶。《BPM》是一部以二十世紀末巴黎,當時愛滋席捲全球
,製藥公司卻抓住這關建壟斷醫療成果枉顧病患權益,而新加入愛滋行動組織爭取權益的
奈森,蟹逅了激進且熱血的愛滋病患尚恩,隨著社會運動劇烈和感情的升溫,尚恩的身體
卻也因為愛滋而每況愈下,迎來人生終局。
由不了解而轉變成歧視的事件不管國內外都層出不窮,《BPM》的背景講述了愛滋病患和
同志周旋無良藥廠和被社會偏見的歷史,但即時搬到現在已經文明進步的社會,愛滋等於
同志的錯誤理解依然層出不窮,如同台灣社群上集體如同獵物般的攻擊愛滋病犯,用各種
手段希望愛滋病患具名同時要求廢除健保,甚至將愛滋病都簡化成男同志的疾病,各種不
友善的動作時時所見,種種行動卻忘記了,在一個對病患即為不友善的環境,不止對防疫
無效更會造成社會不安。
這和電影《BPM》很意外的相當類似,二十世紀末人們對這疾病沒有全面的了解只有恐懼
,以為排除了患者自己不是同志就不會染病,而忽略保險套與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而電
影中已愛滋病患者和聲援愛滋病者的抗爭為主題,他們有男有女透過自我的了解與研讀來
去理解愛滋的病史和藥物的程度,更多時間他們面對的不是疾病的疼痛,而是歧視和是否
能看見明天的心裡折磨,雖然電影裡用了聲光與愛情元素點綴,仍然無法避免的另人揪心

愛滋是小感冒的說法,雖然多數人以為是台灣同性戀者不願正視的講法。但其實如要歸咎
這句話的開始是從英國演說家昆廷克里斯普一詞,當時因一句:「愛滋病只是一種同性戀
流行。」而在事後被許多醫界與同志群題撻伐,這也可以看出在二十世紀對愛滋的不了解
,一路漫延到二十一世紀許多人還是對這疾病無從得知,甚至以為排斥在外病菌總有一天
就會自我消失,而不去理解這本世紀人類最棘手的傳染疾病,與其排斥不如進一步了解才
有對抗愛滋的可能性。
瑞士漫畫家曾繪製一部半自傳漫畫《藍色小藥丸》,敘述在聚會上愛上了一位叫卡蒂的女
孩,當卡蒂說出自己是位愛滋帶原者,漫畫家才開始為自己所愛的人去了解「愛滋」世界
。這是一個異性戀者的真實故事,在貓咪世界也有類似「貓免疫缺陷病毒」簡稱為貓界愛
滋病之稱,使貓遭到棄養,我想這些都源於對愛滋的恐慌,如果真想防疫愛滋,除了宣導
安全性行為,我想理解患者和建立一個友善的社會和設法良性的討論,更是重要一點。
排斥單一族群和散佈恐慌,並不會對於防疫病情和社會有任何幫助,只會造成染病患者封
閉,而想檢疫的人不敢踏入醫院的惡性循環。《BPM》電影用了柔性的手法和迷幻的美術
效果重新搬回這世紀人們直得探討的問題,如何讓民眾有著基礎知識、讓人們去面對這不
治之症,而對患者或同性戀者趕盡殺絕的網路言論,反而更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對於愛滋
了解的不足和督促,還有這樣的社會對於少數族群和性向的迫害是無時無刻的,平權還有
很漫長的一條路要走。
作者: pineapple824 (鳳梨〃)   2018-02-25 15:27:00
「邂」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