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郵報:密戰》性別與新聞自由的相輔相成

作者: benbenson12 (binbin)   2018-02-24 21:34:10
以下有雷
痞客邦圖文版:http://loory.pixnet.net/blog/post/151235331
《郵報:密戰》是部導演史蒂芬·史匹柏近年來最擅長的歷史類電影,根據1971年美國《
五角大樓文件》改編而成,找來兩位實力派演員梅莉·史翠普和湯姆·漢克主演,雖說題
材是普遍認為沉悶的真實故事,但編導把劇情聚焦到報社內部人員在事件前後面臨的選擇
和挑戰,前段緩慢分散的鋪陳到後段一氣呵成,演員幾場撼動人心的表演更加深《郵報:
密戰》整體故事張力,使我不知不覺就熱淚盈眶。
2015年《驚爆焦點》以《波士頓環球報》揭發神父性侵兒童為題材得到第88屆奧斯卡最佳
影片。而《郵報:密戰》這次也入圍了最佳影片,講述《華盛頓郵報》在因緣際會下得到
政府對越戰十幾年來研究文件,在政府的報導禁令下,郵報發行人凱瑟琳陷入了公佈與隱
瞞的兩難。
雖說本片以兩位主要角色為核心,梅莉·史翠普飾演的凱瑟琳和湯姆·漢克飾演的班,不
過比起班為了新聞自由不斷堅持的衝勁,凱瑟琳在公司上市前的優柔寡斷到最後轉變,使
得這個角色更有層次。作為華盛頓郵報的發行人,凱瑟琳一位女性在男人堆中使她缺乏自
信,就算手握大權也得不到其他人重視,片中有一場戲,凱瑟琳與幾對夫婦在餐桌上聚會
,當其中一人開啟政治話題時,其他女人便很自然的以讓男人「講正事」為由離開餐桌,
到客廳聊誰又要再婚的八卦,充分顯示女性其實是居於下位的。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從父親、丈夫手中繼承公司的凱瑟琳其實把大部分事務都交給男
人們來管,直到這個危及郵報的災難性事件,那場5人通話開啟了本片的高潮,一方主張
保全公司,而班則認為落實新聞自由的唯一方式就是出版,僵持之下才終於把一切決策丟
回凱瑟琳身上。
然而最後結論「媒體必須為人民服務,而非政府」看似十分合理,但就像班對老婆說凱瑟
琳不是唯一個勇敢的人時,老婆回答的一樣,為了實現媒體的責任,凱瑟琳賭上的不只有
這間公司是否會被撤資,也不是她與前部長老友的交情,而是她的一生。班曾說過「如果
活在一個由政府決定什麼能出版的世界,我們認識的華盛頓郵報將不復存在。」就算選擇
不出版,郵報得以上市,但凱瑟琳清楚這樣的郵報背離了郵報的初衷,所以凱瑟琳寧願選
擇與政府對抗,也不願讓父親和丈夫這些親人,或者其他為華盛頓郵報努力的人們失望。
雖然我們老早就知道劇情走向,導演還是給了我們一個能細細品嘗的精采故事,也在電影
裡穿插與其他真實事件關聯的細節巧思,其中雖然有角色極力捍衛新聞自由,但也利用班
在甘迺迪被刺殺時與夫人賈桂琳的對話,來對比凱瑟琳與前國防部長勞勃,這更顯示媒體
對於題材選擇的重要,重點不在自己與被報導人的關係,也不是多勁爆、能獲得多大關注
,而是這篇報導是否對整體社會有正面的影響。
不只如此,電影也清楚描繪凱瑟琳身為一個在當時被低估的女性所展現出的勇氣,最後步
出法院時,凱瑟琳沒有被媒體包圍,反而穿過人群走下階梯,而她經過的每個圍觀女性,
眼中充滿的盡是對凱瑟琳的崇拜與肯定,就是這些令人感動的橋段使《郵報:密戰》提升
至另一個層次,也把電影說教意圖沖淡了不少。
所以《郵報:密戰》不再只是小人物義無反顧挺身打破權威,而是一間報社發現政府不願
承擔戰敗責任,不斷把士兵推去送死後,為了社會權益的奮力一搏。有趣的是,凱瑟琳才
剛說完希望以後別再發生類似事件,電影最後就收在民主黨水門大廈被人入侵所引發的水
門案,除了顯示人民對於尼克森政府的不信任外,也說明媒體該盡的責任和義務沒有結束
的一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