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樂] 2016 年度配樂分享推薦

作者: m19871006 (雁)   2018-02-22 21:44:09
圖文完整版:
http://cyclops1987.pixnet.net/blog/post/66549363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onerofshadow/
呃,對,你沒有看錯,是2016年。
至於為什麼是2016年呢?因為我去年初的時候沒寫完,一拖之下,就變成現在才寫完了,
哈哈哈……
按照慣例聲明一下。我聽的作品不多,這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喜
歡的作品,這裡也只是把我個人主觀覺得還不錯的配樂作品列上來,僅供參考。
1. 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 composed by Christopher Young
記取上次《大鬧天宮》教訓,導演鄭保瑞難能可貴的沒有被好票房沖昏頭,相當認真的面
對悽慘的評價,然後在第二集好好地經營了一個西遊記的冒險章節,即便離完美還非常遙
遠,但總是好多了。當然,上次為數不多的優點之一、甚至可能是最大的優點,也就是由
Christopher Young創作的精采配樂,也保留了下來。
全新的孫悟空主題延續了上集「齊天大聖」主題的調性,但旋律比較內斂,不若上次的意
氣風發和壯闊張揚,或許想反映出他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鋒芒已不似大鬧天宮時強盛
,但也還是足以展現孫悟空在西方路上斬妖除魔的英雄氣概,而其他樂章反倒都不走磅礡
大氣的路線,比如描寫師徒情誼的溫馨、唐僧的犧牲苦行、白骨妖精的神祕幽微、取經路
上的奇情景色,竟然有著奇幻史詩類型罕見的抒情細膩,大量特殊樂器音色的使用也是特
色之一。
不過可能因為製作期的倉促,片中最後的白骨精大戰竟然直接整段沿用上一集神魔大戰的
曲目,其他部分也感覺只是將Christopher Young寫好的主題組曲剪輯拼貼上去,稍嫌可
惜。
最後還是得再回味一下,上集的「齊天大聖」主題真的是太過出色,從來沒有想過,這麼
一位可以說是中國神怪文學中的「超級英雄」,竟然是由來自美國的配樂家為其寫出如此
容光煥發、神采飛揚,又不失東方韻味的英雄主題,而且百聽不膩。
2. 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 Batman vs Superman - Dawn of Justice composed by
Hans Zimmer and Junkei XL
這場兩大超級英雄在大螢幕的對決,對於漫畫迷或影迷都屬於夢幻盛事。雖然最後結果不
如預期,但也不是毫無可取之處,就像本片的配樂一樣。
從Christopher Nolan版本的蝙蝠俠開始,Hans Zimmer為這位黑暗騎士打造了現代又性格
肅穆的嶄新風貌,而在《黎明升起》功德圓滿之後,Hans Zimmer又再次接手打造了《超
人:鋼鐵英雄》,同樣博得滿滿好評。而由這部片子打底所延伸出來的《蝙蝠俠對超人:
正義曙光》找回Hans Zimmer當然不是令人意外的事情,但這裡的蝙蝠俠卻已非之前
Christopher Nolan世界觀的那位,該如何在相異的世界觀描寫同一位角色,就算強如
Hans Zimmer大概也覺得有點小尷尬,他更是在前陣子的訪談認為自己無法在小班飾演的
蝙蝠俠之中獲得靈感,於是拉了之前在《超人:鋼鐵英雄》就曾共事過,後來以《瘋狂麥
斯:憤怒道》獲得滿堂彩的子弟兵Junkei XL攜手合作。
但看似這麼夢幻華麗的陣容組合,卻似乎有一點點不如預期。先不說電影本身引起的爭議
或嘲弄好了,就配樂部分,描寫超人部分大致上就是照搬《超人:鋼鐵英雄》,只是陷在
電影的調性之中讓這位超人更加憂愁;出於對Nolan版蝙蝠俠的尊重以及對小班蝙蝠俠比
較無感的原因,Hans Zimmer將新任蝙蝠俠的部分旋律交給Junkie XL主導,沉重暴力、憤
怒控訴一般的主題把以前Danny Elfman的哥德風再稍微添加了些回來,而片頭描寫Wayne
夫婦死於非命的鋼琴旋律則美的很心碎,算是把這段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經典橋段演繹得相
當好的一個版本。但整部配樂其實難掩壓抑鬱悶的疲態,一直到有些突兀卻莫名熱血狂野
的「神力女超人」主題出現,這才終於讓氣氛嗨了起來。Lex Luther的主題很有趣,那譟
動不安的小提琴讓這個詭異的邪怪天才同時散發古典氣息和神經質的控制慾。縱有亮點,
但突破不多,大師和子弟兵的組合也有點無精打采、欲振乏力,在高標準的要求之下要說
完全沒有失望是騙人的,不過無論如何,本片配樂還是值得一聽。
3. 美國隊長:英雄內戰 Captain America - Civil War composed by Henry Jackman
要不要把這部配樂拉進來講,其實有些掙扎。Henry Jackman即便這些年來大片連發,但
他真的並不是一位特別傑出的配樂家,或至少還不是。他的創作才華目前最高大概也就只
能達到《X戰警:第一戰》或《無敵破壞王》那樣的水準,也或許他天生就比較適合節奏
明快亮麗、帶流行氣質的電子風格,但要叫他駕馭龐大場面或經營冷峻肅殺,就顯然遠遠
超過他的能力範圍。《美國隊長:酷寒戰士》可說是漫威最棒電影,但由他操刀的配樂成
績卻敬陪末座。規模更加龐大的《美國隊長:英雄內戰》會變成怎樣,著實堪憂。
雖然整體聽來依然沒有重點可循,但「至少」他揚棄了上集不知所云、意圖塑造冷酷諜報
卻無聊乏味的電音,回歸傳統管絃想要營造磅礡大氣的史詩格局,聽起來還算順暢悅耳。
他雖然將各個新舊角色都創造了新的主題,順便捨棄了之前寫的獵鷹主題,但每一個主題
樂句不但單調簡短,聽起來還都幾乎一個樣,差不多就是那幾個所謂的「英雄式音符」拿
出來三四個排列組合一下,辨識度實在很差,編曲能力也遠遜老前輩大師們,沒辦法在簡
單主旋律當中變出各式新花樣。雖然本片配樂並不特別出色,只能頒給他一個「進步獎」
,畢竟聽起來的感覺是比《美國隊長:酷寒戰士》要享受得多,閒著沒事想聽聽爽片的芭
樂配樂是可以拿起來聽聽看,然後順便考考自己到底能不能分辨裡頭黑豹、蜘蛛人、美國
隊長和鋼鐵人的主題旋律到底有啥不同。
4. X戰警:天啟 X-Men Apocalypse composed by John Ottman
跟著Bryan Singer從《X戰警2》開始一路寫來,中間也會順便寫些《驚奇四超人》、《超
人再起》、《傑克:巨人戰記》之類,John Ottman的英雄作品中總有某種不甚協調的怪
誕魅力,雖然他的X戰警配樂大致上是脫胎自《X戰警》Michael Kamen改編動畫主題而來
,而《X戰警:最後戰役》的John Powell又游刃有餘的寫出猶有過之的傑作,導致John
Ottman自己的X戰警配樂一直有些黯淡無光,甚至他自己好不容易重回X戰警世界的《X戰
警:未來昔日》配樂還成為了該片最令人失望的一環。
《X戰警:天啟》或許是Bryan Singer四部X戰警電影中評價最差的一部,但卻是John
Ottman三部X戰警作品中最好的一部。光是開頭的超震撼合唱曲就可讓大家聯想到老前輩
大師Jerry Goldsmith的《天魔》,之後在各段新舊主旋律的使用、動作樂章的動感流暢
,描寫萬磁王鐵漢柔情的主題則模仿了Ennio Morricone,深度和廣度都大幅超越了他過
去的作品。火鳳凰降臨的橋段還不及John Powell當年的完整,也遜其夢幻淒美,卻增添
了科幻的神秘音色和「初生之犢」的無畏。
5. 魔獸:崛起 Warcraft composed by Ramin Djawadi
當年聽到《鋼鐵人》的時候,我還真的沒有想到這位除了打擊樂器的節奏算是有特色之外
,聽起來就像是另一個平平無奇的Hans Zimmer手下子弟兵大軍之一的配樂家,磨練幾年
之後竟然成為了現今電影配樂界一把洗腦好手。
雖然電玩原作的配樂就已經夠傑出夠經典,不過Ramin Djawadi也沒有要走那種卯足全力
拚排場的磅礡史詩,自己走自己的路,維持了他自《冰與火之歌》所練就的穩健步調和一
路走來的獨特打擊節奏,寫出了一篇和電玩配樂迥異卻充滿野性又粗曠的「魔獸」主題樂
章。而更令人驚豔的是用了民族風樂器所寫出來描述可憐的獸人部落酋長英雄杜洛坦的抒
情樂章,讓這部不甚完美的電影還是能夠擁有動人的光芒,而且還是由一位CGI角色所綻
放。
至於電玩配樂的彩蛋,就直接藏在跑片尾工作人員的名單之中啦。
6. 出神入化2 Now You See Me 2 composed by Brain Tyler
雖然加進了周杰倫和哈利波特,但電影並未因此而多出太多的魔法,活力比使用了「推理
文本絕對不用的作弊手段」的前一部還要疲乏。不過Brain Tyler卻在音樂裡頭注入了不
少在前集音樂基礎下錦上添花的手法。酷炫有型、走路有風的音樂風格和旋律在上一集都
已經大致底定,但是和之前流行搖滾、缺少厚度的樂風不太一樣的是,這集的音樂不論是
情感還是管弦編曲都大大的上了一層樓,除了很帥之外,還多了溫暖敦厚,彷彿對著嚮往
魔術的小孩諄諄講述一個魔幻的床邊故事那樣的溫馨動人。
7. 星際爭霸戰:浩瀚無垠 Star Trek: Beyond composed by Michael Giacchino
由J.J.Abram重開機的《星際爭霸戰》是一部相當精巧聰明、將老字號開創新局的科幻傑
作,其續作《闇黑無界》也維持了一定的水準。而他老兄導了兩部《星艦》系列之後就跑
到隔壁棚《星際大戰》的懷抱去實現他真正的夢想了,接手《星際爭霸戰》新系列第三集
的林詣彬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啦,即便比不上前兩集,但也不能說拍的不好,也的確把他
獨特的速度感發揮了出來。
自《星際爭霸戰》重開機後就擔綱配樂大任的Michael Giacchino繼續在這部電影當中展
現將主題旋律變過來翻過去的多樣化變奏技巧,雖然亮點越來越少,但喜歡的樂迷終究還
是會喜歡,而且那段描寫玻璃太空站「約克鎮」的主題實在是太過優美,還帶有一點
James Horner的味道,光是有這段新主題就具備值得一聽的價值了。
8. 自殺突擊隊 Suicide Squad composed by Steven Price
有時候真的會覺得華納到底是哪根筋不對,非得要挑戰這個集結漫畫反派惡人的電影幹嘛
呢?既然是在講一票反派的故事,卻又不敢讓他們窮凶極惡,只好創造另一個更龐大卻又
更空洞的邪惡魔王,讓這群所謂的「壞蛋」在世界末日前突然交心起來,攜手合作共退強
敵。
當然這也是創作手法上想讓觀眾同情或愛上這批主角所不得不為的妥協,但是要描寫亦正
亦邪的角色,難度或許比起純粹的英雄或反派還要來得高,更何況是一大群。所以最後電
影的評價成績自然不是太過理想。
憑《地心引力》奪得奧斯卡最佳配樂,Steven Price用音樂給予這批反派的個性倒是比電
影本身還要來的有型太多。電吉他築起的搖滾樂風,在沉重肅殺的氣氛一個轉折,依然展
現出了反英雄盜亦有道的原則義氣和令人同情的 一面。
9. 奇異博士 Doctor Strange composed by Michael Giacchino
拍什麼成功什麼的Marvel,在已經穩定的世界觀下引進了「真正的」魔法體系也沒在怕。
故事本身四平八穩,「古一」講起佛法來也是頭頭是道,剩下的就是用萬花筒一般的視覺
特效硬輾,順便讓主角Doctor Strange領悟到了失敗的可貴。
MCU第一階段的配樂沒有什麼規劃,反倒是Alan Silvestri一個人支撐起了《復仇者聯盟
》,來到第二階段,則找來Brian Tyler譜寫全新的Logo主題,甚至一口氣讓他接下《鋼
鐵人3》、《雷神索爾:黑暗世界》以及《復仇者聯盟:奧創紀元》,彷彿終於也想要在
配樂上建立起一個世界觀架構。但《奧創紀元》寫一寫似乎沒有辦法討得導演歡心,
Danny Elfman緊急出手支援之後,整個配樂的風格好像也就跟著默默地變了。
到了第三階段,Marvel竟然又找來Michael Giacchino換掉用沒多久的Logo主題,甚至還
敲定他接下《奇異博士》以及明年的《蜘蛛人:返校日》,讓這位炙手可熱的配樂大師踏
入了超級英雄電影的範疇。
他為奇異博士所寫的主題並沒有太過張揚和魔幻,音樂整體動用了大量的人聲合唱和壯闊
的管絃,其實並沒有像電影視覺這般目眩神迷,相反的卻給予了這部電影相對成熟真實的
力道、類似《星際爭霸戰》的史詩感和天外高人的隱世獨立,然後再用音色特殊的大鍵琴
來為「魔法師」妝點一些不平凡的迷離。
10.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composed by
James Newton Howard
對於奇幻的題材,James Newton Howard一點都不陌生,甚至是這塊領域的一把好手。如
今他終於也接到了《哈利波特》世界觀的電影配樂,著實為他感到高興。而這畢竟是屬於
「哈利波特」的世界,所以John Williams當年所寫下的主題理所當然的再度沿用,並且
出現在一些奇獸出場的時候,用來暗示提醒大家,你現在所收看的是一部貨真價實的「哈
利波特」系列電影唷。
至於其他的原創部分,不論是黑暗的動作場面、奇幻華麗的怪獸生態還是凡人老百姓搞不
清楚狀況的滑稽,James Newton Howard都寫的相當「安全」,完全沒偏了他處理奇幻題
材的精緻手路,絲毫不輸給前面接手的諸位配樂家們。
11. 星際大戰:俠盜一號 Star Wars: Rogue One composed by Michael Giacchino
相當忙碌的Michael Giacchino又出現啦。身為JJ Abrams的老搭檔,協助《星際爭霸戰》
重獲新生,卻沒能在老友轉戰《星際大戰:原力覺醒》的時候也順便接手星戰世界,畢竟
老大師John Williams還在嘛,捨他其誰?彷彿為了宣洩沒能寫到《原力覺醒》的缺憾,
Michael Giacchino在《朱比特崛起》用力的寫了一闕太空史詩。不料造化總是弄人,該
來的還是躲不掉。就在Alexandre Desplat因檔期而退出《俠盜一號》之後,Michael
Giacchino臨危受命,前來救火。雖然不是本傳,但也確實的成為《星際爭霸戰》以及《
星際大戰》兩大科幻系列都創作過配樂的人物。
在短短一個月的期間,Michael Giacchino可以說已經做到他個人的最好。一個嶄新又威
風的帝國進行曲主題、一個女主角反抗軍充滿希望又有一點哀傷的主題以及連Michael
Giacchino都察覺到我們葉問葉師父肯定不簡單,甚至還為他量身打造的一個主題,常被
樂迷稱為John Williams的Michael Giacchino沒有也其實不太需要特別模仿,他的配樂手
法就已經相當的神似。而運用John Williams舊有主題的也是幾乎都在最應該出現的時候
,以所有樂迷都期待、或著都知道該怎麼寫的方式來出現。當然還是聽得出來一點點在一
個月內急就章的倉促,但當今之世能夠在短短期間內寫出這樣子的「星戰配樂」,或許也
只有Michael Giacchino不作第二人想。
12. 長城 The Great Wall composed by Ramin Djawadi
一口氣背負了中資、景甜、張藝謀三大原罪,從開拍到上映皆被酸到體無完膚的電影,實
際上的幕後團隊一字排開還是以好萊塢為主,觀點也是屬於好萊塢看待遙遠神秘國度那般
的刻版,電影本身其實倒也沒有像評價般這麼淒慘,不過當然也不是什麼好作品就是了。
即便張藝謀的五顏六色盔甲和跳下去餵饕餮的舉動很蠢,但那段攻城戰配上「大~風~起兮
」竟然還是能夠起了一點雞皮疙瘩是怎麼回事?
這就是配樂厲害的地方,或著說,Ramin Djawadi厲害的地方。
這首貫穿全片的主題旋律「無名令」,不知道是誰給他的靈感,總之是用了劉邦「大風歌
」,而且其字詞和音符緊密結合,簡直就像是專門為了這首詞而量身訂做,絲毫不像是出
自一位母語和文化皆非中國的音樂家所做,而旋律的熱血和洗腦就當然不用多提了。其他
比如說主角的英雄主題、源遠流長的抒情主題、後方扯後腿的前線英雄蒼涼等等,比起電
影本身,配樂的完整和成就可說是遠遠勝過。
作者: shengchiu303 (Sheng)   2018-02-22 22:35:00
長城配樂真的很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