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

作者: ueiwei (盲羊)   2018-01-28 21:36:28
本文有雷
***
終於去看了上映第三週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第一週的時候,跟朋友約了看《第三次
殺人》,接著吃飯,所以沒看這片。第二週與另外的朋友約了,本來要看這部,結果中途
被《抓狂美術館》吸引過去,捨棄了這部。到了這週,才自己去華山光點把它補上。
三週間,看過的朋友傳來數個好評。一致大推的是電影拍得很好,情節雖然簡單(甚至老
套),卻能透過人物和細節自然溫柔地講述熟男與少男的相遇、試探、疏離、相戀到分別
的過程,配合上音樂和畫面,美得讓人無法不心動。
我在得知這樣評論的狀況下,抱持著這是一部偏文青菜的浪漫愛情同志片的心去看,結果
這些評論都對,但更吸引我的卻是朋友說不是那麼重要的「猶太人」設定。雖然故事沒有
深入討論這個設定,主角一家正像一開始艾里歐跟奧利佛說的那樣:不只是猶太人,也是
法國人、希臘人和美國人(忘了電影裡精確是哪幾個國...)。猶太的文化和傳統,並非
這戲的核心。然而,在艾里歐和奧利佛愛情背後,確實有那麼個傳統-就像他們戴在脖子
上的項鍊一樣,即使在他們身體和心靈踏出那一步之後,仍緊緊跟隨著他們。
透過電影快要結束時艾里歐父親和艾里歐的對話,我們知道他的父親不同於其他的猶太人
,不同於一般父親的地方,不只在於知識上的博學、心理上的開放,也在於個人經驗的缺
憾。因此,他直白地告訴艾里歐,不要殺死自己的感受。唯有好好面對自己的感受,他才
不會失去這一生可能只有一次、超越友誼的情感。
由此,電影裡三個猶太男子:艾里歐的父親、奧利佛與艾里歐,在表面上是猶太人,在情
感上卻像是希臘羅馬人,差別在於有沒有越過那個界線和越過那界線之後作出什麼樣的決
定。
電影固然是一個1980年代一個夏天的短暫愛情故事,以性啟蒙或是青春成長類的角度看,
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多汁飽滿(到底?)。然而,高知識份子內在文化的交雜,伸展出認識
個人愛慾與生命的方式,卻更是這部片充滿說服力、令我折服的原因。
無怪呼它在第三週的週日晚場,還可以有近乎滿場的觀眾前來觀賞(而且並沒有像台中朋
友說「全場都是男同志放閃」的狀況,我看的這場觀眾很平均)。雖然我個人沒有像朋友
們那樣感動,但看的時候也幾度起了雞皮疙瘩(稱讚意味),不能不承認它的如同朋友傳
說那樣的好。
沒那麼感動的原因大概只是...我老了,失去少男少女心了吧。
***
這裡是我的樂園:
http://tzuyang1222.blogspot.tw/2018/01/call-me-by-your-name.html
FB:
https://www.facebook.com/ueiwei/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