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高更:愛在他鄉 Gauguin: voyage de Tahi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8-01-12 20:42:58
這部電影談從印象派進入野獸派的大師高更,找了法版《美女與野獸》的野獸男文生卡索
主演,看他一頭亂髮與一意孤行的決心,真是極佳選角與極佳演出!只是看這片最好有點
心理準備:這片不是讚頌時代繪畫大師,反而是把大師的黑暗面挖到不忍卒睹;這片主要
也不是在談藝術史上印象派到野獸派的創作源流,而更像是在談繪畫的凝視。
電影原文副標 “voyage de Tahiti”,就界定了此片關注的高更斷代,故事是取材自高
更從大溪地回來後的畫集 “Noa noa voyage de Tahiti”。從藝術史我們都知道這 1891
年時他對世故墮落的法國文明社會已經厭倦至極,連取材法國社會畫畫他都不願了,才
興起遠走純樸野性大溪地重新出發的念頭。
但,畫家帶著畫架就像攝影師帶著腳架一樣,平常在文明社會可能還趴趴走不用多想,但
到了被殖民的前現代異國風土時,這自命謙卑的學習就帶有東方主義色彩了。帶著畫筆,
畫家不但從異國吸取養份作為自己資產,更用畫筆定義異國框限異國,這「東方化東方」
做到嚴重時甚至囚禁了異國。
高更受不了法國的世故社會,烏煙瘴氣,想把妻子孩子一起帶去他心目中的大溪地天堂。
但妻子已經點明了:那都是你的自我中心想像,「你只顧自己理想,卻不顧其他人所需的
生活現實」。好友們的餞別會,更點明「我們心裡都有個野獸,只有高更願意繼續留下野
獸」,直白預示這野獸基本教義派的命運。
到了大溪地,一開始一切都很好很美,娶了和他心有靈犀的妻子德胡拉(Teha'amana,以
一件雕塑作品 Tehura 為名),一起經營家庭一起畫畫。一開始畫妻子是處處浪漫,生活
是處處幸福,只是我們也漸漸發現高更的自我中心再度上身,他尤其是透過畫家的畫筆與
畫布:他心目中的德胡拉與大溪地是狂野、純真、美麗的,是不受塵俗污染更不可以受到
污染的。
然而德胡拉與大溪地原住民是企盼改變的,他們想要上教堂、想要穿白衣穿西裝、想要學
習高更的繪畫雕刻等藝術、重點是想要在這殖民經濟中向上爬賺到錢改善生活。這是殖民
時代下的無奈與適應,但高更的純粹凝視容不下這些,甚至自己一貧如洗讓德胡拉肚子餓
又沒蠟燭驅鬼,看到老婆瑟縮在床上害怕著,高更竟然只想到畫下這純潔一刻!
自此,我們知道高更已經走火入魔,狂野純潔又美麗的德胡拉已成他禁錮在畫布裡的籠中
鳥。接下來小鳥渴望自由、尋找別的男人撫慰、可能只是心有靈犀純聊天訴苦、高更帶著
獵槍只認為要去捉姦... 德胡拉已成他的財產,還要關門上鎖保護起來,每天自己努力賺
錢證明男人可以養家,卻在鎮上看到遊走白人社會求生存向上爬的原住民總是嗤之以鼻。
最後高更離去了,混雜著憤然與黯然,倒是大溪地成了他帶走四十多幅畫的藏寶庫,德胡
拉更成為他的重要資產貢獻其中好多幅 XD 看完這片我們心裡必然是五味雜陳的,本來還
想著藝術家傳記電影片尾應該就是畫作饗宴時,誰知本片片尾一幅幅放來,畫作越經典眼
光越前衛手法越野性,我們回想起德胡拉的禁臠生活越是怵目驚心。
而高更片尾帶著畫作乘船返鄉,那五味雜陳的臉上,似乎多多少少也意識到自己對大溪地
與對妻子的凝視與壓迫,他這大溪地之旅的繪畫成果反而不像資產而更像罪咎了,也是要
一定的痛定思痛與知恥勇氣才能把這些個人的黑暗歷史展出面世吧?這裡就不得不讚嘆文
生卡索的演技了,這一年來畫家片好多,又是塞尚又是寶拉又是席勒,眾家年輕演員都很
迷人,倒只有文生卡索這大叔可以全片也沒多少台詞對話,光靠日常生活肢體身段與表情
就演活一個爭議高更,在極黑暗的劇本中還能表達高更的苦悶與悔恨,不禁引人對渣男都
流露了三分同情。
要再次感謝佳映娛樂針對畫家主題在這一年引進這麼多片。在塞尚寶拉席勒高更四片中,
我認為高更這片是故事最簡單、故事性也最淡的,大體上就拍一個高更的繪畫人生之爭議
點,把爭議越談越明令人愈發驚懼;但反過來說這片也是最有氣氛的,鋪陳情節的對話戲
份很少,大溪地人民生活與景觀很多,每每放原住民臨演好好工作生活笑語嬉戲,好好地
收自然音捕捉生活之美,輔以點到為止的配樂提點高更的黑暗時刻。我個人認為是四部中
形式上最美的一部,卻也是主題上最醜惡的一部,希望高更粉絲看了不要太生氣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