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普雷] 可可夜總會/與神同行觀後比較

作者: onmybed5566 (我床❺❻)   2018-01-10 00:46:11
其實我覺得拿這兩部來比不太公平
雖然都有親情以及瞑界等元素 但除了這兩點其他根本都不一樣
不過惹淚的程度 我覺得還是可以比的
就這點來說 目前我聽到比較多的聲音是認為可可比較好哭
今天中午休息 還聽到某個財經節目的廣播主持人 分享到她昨天終於看了這部
然後講到一半不敢再講了 因為怕會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一方面也不能破哏)
只好推薦大家一定要去看作結 說她不相信有人看了不會哭
這跟我的感受蠻相近的 畢竟coco是我在TS3之後哭到最不能自己的一部
我甚至必須很努力的壓抑自己 才不會讓自己的哭聲影響到旁邊的人
而為什麼說可可會比較好哭
我的分析是因為可可更容易讓觀眾把自我投射進去
比方說 片中一個很重要的設定 若這個世上的人都遺忘了某人 他的靈魂終將隨風而逝
這可以說正中了所有人的下懷 因為我們都希望有人記得我們 尤其是對我們很重要的人
這挑動的是一種非常原始深層的渴望與情緒 幾乎沒有人能倖免
而與神同行 雖然也訴諸親情
但我覺得有兩點 有可能會讓人不是那麼容易帶入自己的情緒
首先 就像先前有板友提到的 主角一開始有點太神格化(至少在知道他企圖殺了全家之前)
這與其說感同身受 不如說是肅然起敬 這催淚的程度就有差了
另外一點 主角一家所遭遇的苦難有點太多了 邊際效益有點變成負的了
畢竟一般人很少能經歷到這麼多的親情倫理大悲劇
這或多或少會讓人有那麼點出戲(不知道跟自我防禦機轉有無關係)
這部片這麼努力加諸這麼多悲愴元素給這一家人
到最後可能讓大家只剩下對主角一家的一種"同情" 而較非真的打從心底的那種"共鳴"
這樣雖然會哭 但並不是為了自己而哭
綜合以上兩點來說 我也會說可可的哭點大贏與神同行
然而 這樣比也有一點不夠公平客觀的是 似乎很多人都是先看過可可才看與神同行的
可能有些眼淚的扣打先用完了之類的 而且因為都是聽說很好哭的片
所以下一部的觀影狀態或多或少會受到上一部的殘留物所干擾
這有點像心理學實驗必須去避免的carryover effec(不知道怎麼翻比較好)
這部分或許可以請是先看過與神同行才看可可的人分享一下~
※ 引述《fonkwei (牽掛)》之銘言:
: 可可夜總會跟與神同行,同樣都是談到為了家人,
: 同樣都有劇情反轉與哭點,是一個很好的比較。
: 個人認為,可可夜總會在故事的鋪陳與流暢度上更勝與神同行,
: 可可劇末的反轉是經過層層鋪疊,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 帶給觀眾的感動自然流暢,而與神的反轉則有刻意與矯情之感,
: 雖然很多人說看與神哭到抽搐,但我看的時候卻只有『這地方非要逼哭觀眾』的感覺,
: 個人思考很久,為何會有這樣的感覺,後來整理出大概有兩個主要理由,
: 第一個是與神在敘事節奏上受限於七大審判與回憶畫面穿插,
: 所以在形式上容易陷入『解任務』的窠臼,在原著漫畫中,
: 並沒有談到媽媽那一塊,電影改編為了商業娛樂性,
: 加入了漫畫中沒有的打鬥追逐與媽媽的部份,這點不是不好,
: 但還不夠好,因為少了鋪陳,敘事上要照顧地獄線又要照顧回憶線,
: 變成顧此失彼,為了營造氣氛而刻意套入劇情,
: 所以讓我有不自然的感覺,所以我沒有哭。
: 相對的,可可夜總會劇情上有兩個反轉,都隱藏的極為巧妙,
: 並且與電影前段鋪陳的細節環環相扣,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 而且單線敘事的形式,讓整個故事說起來非常順暢,
: 最後的反轉充滿驚喜又很自然,跟與神同行相比,雖然與神也是一部好看的電影,
: 但個人覺得可可更勝一籌。
: 這個例子讓我不禁想到,在寫劇本與拍片時,同樣的故事,
: 不同的人寫不同的人拍不同的人演,感覺就會完全不一樣,
: 真的就是考驗『說故事』的能力,故事人人都有,故事人人會說,
: 但厲害的編劇、導演,會更懂得人性並且掌握節奏,
: 更會懂得鋪陳,而這鋪陳就在於細節,相對而言,
: 較不成熟的編導,會很使勁的往『預期帶給觀眾的效果』前進,
: 不論是驚喜、反轉、爆笑、或感人,
: 就是一股腦的『刻意』設計橋段去達成效果。
: 這點在表演上也是一樣,好的演員會去營造細節,
: 用細節去說服觀眾相信他的表演,而普通的演員則容易追求效果,
: 巴不得觀眾注意到他所設計好的每一個表演。
: 這樣的東西的確有他的效果,然而,他或許很快速,但並不雋永,
: 或許大部分的觀眾會買單,畢竟電影就是一種娛樂,
: 但長久下來,他並不會留在你我的心中。
: 我之前寫過的一些劇本,就有這樣刻意鑿斧的痕跡,
: 看了這兩部電影,也提醒自己要更進步才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