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悲情城市》《蜘蛛人:返校日》

作者: qunni (Flâneur)   2018-01-01 11:33:19
侯孝賢導演《悲情城市 》(A City of Sadness)
https://qunniblog.wordpress.com/2015/06/13/
我想無論是否有著悲情城市的觀影經驗,多數人至九份,常掛至嘴邊的「文藝聯想」,莫
過於提提這讓人驕傲、勇抱威尼斯金獅獎的臺灣之光《悲情城市》。
小時候總是靜不下心欣賞這類長鏡頭拍攝手法的「苦悶藝術片」,直至近幾年喜歡上。前
陣子便拾起此片欣賞,恍然懊悔啊!竟這麼晚才識得此佳片。這座城市,也是我們現所居
的此地(廣義)。交錯時空下的生長土地,當時,可用簡單的「悲情」二字完全帶過,是
很霸道,卻也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那隱昧的電影主題曲,幾乎貫穿地遊走在林家那幾名
兄弟之間。看是傻了、瘋了,甚而聾了,無一不倖免於「我是誰?」的身份認同悲哀。
望著那遭逢日本戰敗退出,國民政府甫接手,那座落在美麗山景中的小城臺灣人,混亂時
代下的身份錯置、國家民族意義如繭綑般、蒙昧未明。臺灣人昂首盼的好時代,似乎從未
到來,而「我們」的意義也未見於那統治者為同種(國民政府)或異種(日據時期)而明
悉。
在《悲情城市》溫柔且堅定的影像敘事中,我們不僅看到這於清末馬關被割讓,民初活在
重獲祖國父母關愛之諷刺幻影的臺灣人民,那種顯見的時代悲慟。但,若不是侯導這部細
膩而深刻、層次翻覆幾許的影像書寫, 那濃烈到豔陽下瀝青般,勾結難劃開的小城人民心
聲,未能於今日能完整傳達。可以從年輕的梁朝偉作為一個觀看的借代主體,聽不見那陳
儀接手後,屢發的撫順廣播、也未聞得獄中同伴的死亡之訊,不也是像當時的台灣人,那
能看見、聽見的生理功能,宛若虛設、不值一提。
改朝換代,那庶民頭上的壓迫皇權未曾消散,臺灣人的話語權,能被彰顯也是於近代的事
。然歷史之寶貴,在於其可鑑來者 ,時至當代,國家認同仍未有解,於是悲情城市中的
無奈與省籍對立,穿透屏幕蔓延於此刻生活,因著我們自始至終,都要深刻自我追問,那
關於「身份歸屬與認同」的人生命題。
作者: mihonisizumi (中原岬マジ天使)   2018-01-01 13:33:00
推返校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