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雷] 東方快車謀殺案 原來是文藝片阿

作者: Strong (壯士)   2017-12-11 22:19:18
東方快車謀殺案算是我最喜歡的推理小說之一,
之前得知一堆大咖要來演這部電影時,
就一直非常期待電影的改編。
結果進了電影院還看不到一半就想離開了,
實在無法接受這位導演的手法以及打造出的白羅形象。
不過平衡一下看法,
跟我同行的朋友沒看過小說,
倒是對電影很滿意,
如果你是沒看過原著的人,
還是可以去享受美麗的畫面跟動聽的音樂。
==以下有雷==
影片一開始的畫面非常令人驚豔,
對我來說是一個好的開始,
開頭的案件點出白羅的推理能力及強迫症,
合理的打造了白羅的偵探性格。
之後似乎為了快速的塑造其他角色的個性,
多了許多不明所以的畫面,
像是醫生幫忙修船、杜克身旁的妓女、公爵動手打人...
本來以為是要埋什麼梗,
結果看到最後還是不知道這些片段存在的意義,
不如把這些片段剪掉留更多時間在推理過程上。
在卡賽第被發現死亡時,
畫面是攝影機由正上方往下拍的俯視視角,
後面也有出現幾次這樣子的視角,
每次看到都想叫攝影師改變拍攝角度,
難以猜透導演想帶給大家怎樣的意境,
看久了只是讓我有點頭暈。
上火車後就個性變質的白羅也是讓我難以理解,
不時的看著愛人照片,像個癡情漢子。
辦案時受了點刺激就會激動地大聲說話,
從理性的偵探變成了癡情又情緒化的大叔。
白羅的強迫症也好像消失了般,
第一天睡覺戴著的鬍子保護殼之後也不戴了。
到了帳本追逐戰更是開啟了白羅的新技能,
在你快要以為主角是個嘴砲大叔的時候,
卻又看到他來場帥氣的警匪追逐戲,
讓你更摸不著主角是何許人也。
而原著中有解釋為要12個人一起作案,
是因為有12人陪審團制度,
但電影卻沒有點出原因,就顯得作案人數過多,
有些人明明動機不大卻也要來湊一腳,
其實人數少了一些對本片應該也是沒有差。
若能刪除某些角色(像是廚師與司機),
加強描述其他角色的心境與動機,
我想觀眾應該更能了解各個角色。
看完片子我沒有解開謎題的暢快感,只留下一堆疑問,
偵探為什麼要假辦成教授?
醫生為什麼可以在三分鐘內快速完成驗屍?
伯爵夫人為什麼看起來像是吃了迷幻藥一樣?
為什麼要一直強調醫生跟家教的戀愛關係?
變換場景訊問嫌疑犯有什麼明顯效果嗎?
為什麼要加入燒帳本的橋段?
拿刀刺背後不是更容易讓人懷疑有共犯嗎?
白羅為什麼突然間就拆穿了大家的真實身分......
總之本部片讓我感到一連的莫名其妙,
明明是想要來看精彩的推理過程,
卻得到了導演內心充沛的情感,
本片應該是文藝片不是推理片吧!
作者: legendarysoy (傳說中的醬油)   2017-12-11 22:33:00
他不是文藝片吧 文藝片的話 至少人物還會比較精彩他就是個自以為迎合商業市場的偵探動作片...白羅都不白羅了 還會追逐打鬥
作者: bunreachable (Polly)   2017-12-11 23:38:00
一直凱特琳 一遍就好了還來三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