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金馬影展《1分54秒》社交型霸凌

作者: geotian (我不等曇花)   2017-11-03 12:25:10
文/素樸勛
《1分54秒》以當代校園霸凌為題,隨著高中生的校園青春,鏡頭搖晃,一起走進同性少年
愛情裡,沒想到招惹來這麼多霸凌,灰色結局。
旁觀的暴力
電影尾巴的一句話「我只是開玩笑而已」,狠狠重擊觀影人心臟,最無辜的暴力裡,整個
結構都是共犯,俊美的校園風雲人物,獲得全世界的掌聲與目光,卻還不知道自己正在做
一件喪盡天良的事情,這件事毀家害人,這件事叫做霸凌!為何可以不斷地施加霸凌,其
實有結構性原因,這個原因就是共犯結構。在共犯結構裡「抓耙子」是很多人在校園時期
都可以耳熟能詳的三個單字,因為這三個字就代表了對於「威權」的距離距離非常接近,
確實,在威權時期的教官或是情治機關,都是為威脅利誘或是階級來維持校園的「善良風
氣」,讓特定的底層人物互咬,遂行統治維穩目的。
但《1分54秒》故事中不過是現代的學校而已,那有什麼恐怖的秘密可言,大家不都是只是
孩子嗎?「他只是個孩子呀」卻是一個恐怖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在恐同的結構下長大,沒
有人教他如何尊重另外一種愛情與關係。「共犯結構」源自於沈默,也是故事主人翁提姆
的切身觀察。電影有一幕少年用麥克筆,塗掉霸凌者畫在他個人櫃子上的大老二,但老師
只是為他在塗鴉,罵他還叫他進辦公室。簡單的事件,漸漸的梳理出學校的管理階層,原
來各級老師,其實對於學生的社交互動以及人際狀況其實也沒有辦法掌握,於是對於孩子
來說,那種只能自知的冷暖,越往心裡去,才不會告訴你。「伸出幫助雙手」的學生在電
影中非常少見,大部份的學生來來去去,像是看戲,他們卻對於日常的霸凌漠不關心,彷
彿,這些事情都不會輪到自己。
關於跑步
2009年女性影展展片《達令》,有一個十年來最強大的跑步隱喻,女主角成天在公路上跑
步,從女孩時期一直跑,一直跑到變少女。女孩變成少女的描述,不只是成天望著來往公
路的卡車司機心想「可以帶我離開這個跟屎一樣的鄉村地方嗎?」的期待,更在一次不經
意地,不合身的,穿著比較緊的紅色短褲跑步,然後因為摩擦而意外地體會到了性高潮,
變成一個有自覺的女子。《阿甘正傳》更不用說,就是那 "Run, Forrest,run!"跑步可以
是一種自覺,一種自我的勝利,自己的敵人就是自己。《1分54秒》中的主人翁曾經是一個
跑者,跑步在這故事中是一種自我實現,正向的隱喻,甚至,跑步是一種對抗壞孩子的工
具。
但故事可沒有這麼簡單,光明健康的跑步運動就可以解決什麼歧視以及什麼霸凌的問題?
一點也不。最害怕「男同志」著三個字的的往往就是男同志自己,當然,沒有要任何人都
應該要出櫃,也不是所有人都應該要勇敢,只是在愛情裡,那種不敢承認,不敢面對的態
度,故事從一個高中生的生命出發,也只是一個孩子,堅強和脆弱都不應該為了符合社會
的想像而勉力為之,於是故事也灰色的結束。
《1分54秒》是當代社交型態中的社群霸凌寓言,正視了同志遭受的結構暴力,即便刪掉臉
書也逃不了,以及記錄了這個世代與父執輩、校園行政的疏離。所以他們說「沒有人可以
幫你」,這是比暴力本身,還要恐怖的事情。
全文>> https://goo.gl/z5cWsH
文中提到的 紅褲子女生跑步高潮的《達令》>>https://goo.gl/N2aak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