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牠》電影(It,2017)

作者: lucialucy (小部)   2017-09-18 00:28:30
網誌好讀版見此:https://lucialucy02.blogspot.tw/2017/09/it2017.html
1.
好喜歡《牠》流露的青春,那是有些刷白、懷舊,沒那麼絢麗光彩,卻因陰影與缺陷而如此真實的青春年少。我對青春無悔的熱血揮灑總有些無法認同的隔閡,但《牠》的魯蛇俱樂部不是那樣的,他們對抗小丑有著退無可退的氣勢,不是一瞬爆氣,不是大聲威嚇,甚至有一些可笑(畢竟不是本來就很有氣場的人啊),但正因如此,很多決心才正因此閃閃發亮。但我還是很怕jump scare及重音效,希望有人剪一個無小丑版的版本,讓我專心沈醉於不盡美好但也足矣的童年。
2.
  對這部的反芻,很多都停留在貝芙莉這個角色,她某一方面讓我想到日波里(山下知子,《日波里的清晨》),同樣是小小年紀就流露出令異性癡迷的性感;同樣是被謠傳為亂七八糟蕩女,遭同性霸凌;同樣是被父親過度關愛監控,家裡是最無法放鬆的所在。但慶幸的是,貝芙莉遇到魯蛇俱樂部,而不是認為「她太好玩了」的裝好人虛偽友伴。
  私以為貝芙莉的性感很有意思,她並非日波里那樣早熟豐滿溢出滿滿肉感色氣的女孩。從游泳那段,可以看得出其身材的確是青澀少女,曲線和緩纖瘦,但......我忽然想到某學生,她也是初上國中時就不若國中生模樣,無關身材,而是個子跟臉蛋的緣故。或者說,氣質氛圍跟周遭不協調的差異?可以想像為什麼同儕會把貝傳得亂七八糟,有些感知真的很直截。
  但這兩人其實都是再單純也不過的女孩,一人知情而困擾,一人彷彿對此無知卻仍受害。相對於《日波里的清晨》透過對少女周圍人對她的觀察切片,拉出一條無以阻止的灰暗悲劇,《牠》讓貝芙莉遇到把她當女神卻不是高高崇拜或內心意淫的夥伴,真的是太好了(哭泣)有著從前者受的傷,意外在此受療癒之感。
3.
  有人覺得有些地方交代地不夠明確,自己沒看過舊電影版跟書,然感覺是還可以接受。能察覺到有些人物應該更有故事,但在人物眾多下,編劇選擇只扣緊「恐懼對象」,其餘留白,待觀眾自行想像領會,是聰明的手法。像貝芙莉跟她爸爸的關係,就讓我們為「到底有沒有進入最後一步」討論很久。這也是留白暗示手法的優點,說白了也少了一邊從蛛絲馬跡推測想像一邊難過的歷程。(註1)
  以群戲來說,《牠》看得出可深入處,但在煩冗跟明快間,電影選擇後者,但也給予處處都有意義跟暗示的情節予以填補。小丑的設定的確模糊了些,既實體又想像,看似無孔不入,又有固定巢穴跟路徑,是會困惑一陣。然倘若講白了,或許也少掉那種因果不甚明朗帶來的詭異潛伏之感,不覺得這是缺點。
註1:
  關於貝芙莉跟爸爸關係是否已經到性侵,私以為沒有。感覺父親的「我的小女孩」用詞似乎也呈現他對小貝的想像,不願她長大,長大後厭惡她變成「別人的」。但他絕對有過分親暱的愛撫與強烈監控,多到逼使小貝在月經來後一直恐懼父親遲早會越界而做出防範(穿安全褲)。而從浴室是她在家唯一有隱私及感到安全的所在(儘管這份安全感後來被小丑破壞了),也可以感覺到父親應該沒做出如偷窺沐浴的行徑。
  我自己覺得,逼使貝芙莉反擊的原因,除了跟父親正式爭吵外,還有有人在吵起來時,她跌倒在地,父親抓住她雙腿,那動作、那姿勢,完全是喚起她內心最大的恐懼(我遲早會被父親侵害)而逃到浴室最終殺害闖入的父親。(血流那麼多應該是死了)(但電影對貝芙莉有無因此受刑倒是輕描淡寫啦)
作者: fred5566a (slideaway)   2017-09-18 00:56:00
這部電影好跟壞都在角色除了恐懼以外的的描寫少 有人會覺得充滿想像空間 有人會覺得力度不足 但真的很流暢不過童星的演技不錯有彌補到
作者: s82015969 (代表氪星處罰你!)   2017-09-18 01:07:00
推 認同
作者: ailio (Ailio)   2017-09-18 16:41:00
拍得不錯,演得不錯,尤其小丑我覺得演得很有感覺..至於女主角是否性侵,我覺得有,老爸有說一句如果讓你朋友知道我都對你做甚麼,他們應該會.... (大概這樣的台詞)
作者: fred5566a (slideaway)   2017-09-19 04:20:00
我也覺得女主角爸爸有性侵 而且除了廁所以外的地方都有 導致女主角只覺得那裡安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