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湯姆霍蘭德證實《鋼鐵人2》的粉絲理論

作者: ris6825 (淫意殺手)   2017-06-28 17:03:41
上篇推文有人提到還是看不太懂,定義跟後續的例子對不太起來,
我想或許是因為朱的定義仍然在上層較為廣義的位置,
恐怕還無法如此精準地,解釋在電影中呈現後設的各種方式,
無論是劇本結構本身或表現手法。
其實後設用法非常廣泛,並非涵蓋全部篇幅的才算,
有時幾秒鐘的切換,在概念上也是相去不遠,
前面有不少人提到了後設這詞彙有些虛無飄渺,在語言上無明確定義,
但在概念上能夠趨於一致,其實某方面也正好是一個舉例,
因為語言作為解釋人類想法概念的一種後設系統,
很不幸地在後設這點上剛好失敗了,或許該說尚未成功。
故以下我獻醜稍微在實務上分類一下,並且多舉些大家應該看過的片來說明,
但因為現在時間不太夠,我就打短一點,
而且片名後面直接就是雷了,如果會介意請記得閃,或別再看下去。
其實在不同領域,相同詞彙通常表意接近,但用法其實不盡相同,比方「免疫」一詞。
對於後設這樣仍然模糊的定義,要能夠完全引援恐怕是有點困難,
就理科來說,叫做解釋資料的資料;
但對文學或藝術類來說,就是有另一個在更高層次上的文體(文本),
來賦予這文體本身意義。
比方如上篇所述的開麥拉驚魂,我們會覺得小勞勃道尼「演出」黑人好笑、
覺得班史提勒在拍攝劇中劇時誇張的模樣好笑,
來自於已認知到本片還有一個更高的層級,就是片中的現實:
「一群各有目標的演員湊在一起,拍攝一部弄假成真的電影」,
如果缺乏這層認知,劇中劇看起來恐怕顯得莫名其妙,而不再好笑。
鳥人,在舞台劇與現實中的交錯亦然,在每一次舞台劇的演出中,
我們因為了解片中現實主角米糕基頓(麥克道格拉斯)心境的變化,
而使得看起來差不多的(舞台劇)重複演出,都有了不同的意義。
其實這兩部片還不只這些,等下再回過頭來講。
另一種後設的方式,就是角色產生自覺,意識到自己處在一個文體(世界)當中,
通常後續劇情都會搭配,這角色嘗試逃脫出來,以及到達更高層次的文體世界中,
與其他人物產生互動或衝突的過程。
口白人生當然是個經典的例子,比較冷門的客製化女神也是一例,
更久以前出版的小說:蘇菲的世界,也同樣。
有時會變體成為,將觀眾放在該角色的位置再跳脫出來,於前面大部分篇幅,
觀眾都跟角色一樣,沒有意識到其他層次的存在,例如贖罪,到最後才知道是一本書。
la la land 結尾也玩了一小段這樣的手法,尤其用了兩次轉換更挑動觀眾情緒,
(在確定幻想為幻想前,會認為前面的現實才是幻想),
說難聽是有點灑狗血,不過我承認效果很好。
第三種就是與現實作連結,我們處在的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去解釋或製造梗的後設,
像死侍、紙牌屋這種打破第四面牆的,當然是典型的例子。
阿諾在浴血任務裡面烙下經典 I'll Be Back 台詞,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笑點,
來自於觀眾認識他這個演員,並且對於魔鬼終結者的了解。
麥可貝在變形金剛中,用奔跑的民眾提到世界末日這部片,
同樣也是把現實拉進電影本身的層次中,
把真實世界當作一個後設,去觀看當下劇情的方式。
其實最近一集玩命關頭,我有看到部分評論認為,最後的小嬰兒命名橋段頗為矯情,
確實,在劇中布萊恩並未死亡,忽然拿這名字來紀念劇中好友(唐-布萊恩)不太合理,
但這部分的操作顯然並不在於電影範圍中,而是已經拍成鄉土劇長度的系列,
因為飾演重要角色演員,保羅沃克的過世,意圖把「現實」中的粉絲情感,
扣連進去劇情當中,把本來不合理的內容變得合理,甚至可以感人。
坦白說上一集明顯刻意為之的片尾,保羅沃克那顆KEY得不太自然的頭,
配上公路分道揚鑣的戲碼,早就已經是同樣意思。
但我反倒不覺得嬰兒命名是過度消費佛破,對於玩命8來說其實是個不錯的安排,
相對於其他個人覺得挺難看的劇情來說,至少是個驚喜。
回過頭來說開麥拉驚魂,正片前面安排的偽預告,也是建基在現實世界的「預告」上。
鳥人在角色方面,也直接影射了本來就曾飾演蝙蝠俠的米糕基頓(麥克道格拉斯),
甚至在事業起伏上、角色性格本身,與艾德華諾頓都在現實世界和劇中的現實些微連結。
可以說是後設中另有後設,尤其劇中還有另一個主角的意識,開場時並未多做解釋,
但逐漸引導成為類似幻覺或人格分裂,並且慢慢被主角所「察覺」(意圖逃離),
在接近尾聲時,卻又開放式結局地暗示融為一體。
顯然這個真正的鳥人是落在現實與劇中現實的灰色地帶,並且在兩個層次中相互拉扯。
當然鳥人是部隱喻性較強的電影,許多地方有模糊空間,
要說實際明顯的,就像糟糕的激愛543,片中短篇都是丹尼斯奎德的劇本,
而最後又再揭露這齣丹尼斯奎德兜售製作的戲碼,其實本身又是一齣戲碼,
(雖說我們觀眾一定都知道是,但多數後設電影不會再打破這一層)。
或是也同樣糟糕但評價好超多的腸腸搞轟趴,食物的世界是一層,
「劇中」的人類世界在另一層,而最後腸腸們「意識」到,
他們是由演員扮演、配音的動畫角色,而決定從片中逃離。
詭屋也是明顯一例,受害者與控制台,受害者察覺並逃離,但最後仍無法脫離魔掌,
而魔掌和整部片的元素,自然都直指類型恐怖片在「現實世界」的狀態。
最後再分享兩部我認為安排頗為精妙的後設電影,當然因為精妙所以不明顯,
比較偏向我個人主觀,這必須先說明,而且很雷。
第一部是異星入境 arrival,環形時空作為線性時空的後設,這部分應該還算明顯,
但本片在現實世界電影本身的剪輯,或許又是一個更高層次的後設。
怎麼說呢?
我曾看到不少心得認為,本片只是故弄玄虛,把片尾放到片頭誤導你,
但我認為一旦有了片頭跟片尾之分,恐怕就尚未意會到這部電影的中心思想。
因為片頭即是片尾,片尾也是片頭,
現實世界觀眾只能感知到線性時間,而電影於現實中當然也只能線性播映,
但若把時間彎成一個圈,無論電影本身,或是我們當觀眾在看這部電影的當下,
我們永遠無法指稱片中和當下的某兩個時間點,究竟誰先誰後。
這個迫於存在現實的線性剪輯,其實是片中環形時空的後設。
第二部是科洛弗10號地窖,本片恐怕就更模糊了,畢竟在結構上劇本確實沒有跳脫,
但若從觀眾視角來看,本片在不隱瞞觀眾的狀況下達成了贖罪的成就(贖罪為電影名),
我們跟隨主角被困在地窖中的視角,而去理解更高層次,也就是地窖外的世界,
不過當終於到達彼端的那一刻,結局卻讓不少人難以接受,為何?
當然其中的關鍵就是約翰古德曼飾演的房東,在前面80%的篇幅,
究竟是 john goodman or badman,是一個持續在拉扯的懸疑點,
而我們必須了解到,地窖外的世界與這個疑點是獨立事件,
但身為觀眾卻很難「跳脫」出來,反倒被困在地窖當中。
從頭到尾,goodman 都不斷告訴我們外面世界的狀況,
不過當 goodman 逐漸被認為是 badman 時,由於錨定心理,我們已經否決了許多可能性。
最後外星人倏地跑出來,心中覺得無比唬爛,但 goodman 在講我們沒有在聽。
原先透過自我意識的覺醒,察覺身處世界的虛假,進而達到後設的真實,
在本片中卻是全然相反。
主角帶領觀眾的眼睛,鏡頭也盡責地一步步揭露所有訊息,
卻造成了部分觀眾比主角更不能接受事實的結局,這是本片極其高明之處。
談了許多片,故無法一一細講,某些部分過於主觀也不一定正確,
惟希望在有限的篇幅內能夠達意,或許在理解之後,
大家都能開發出屬於自己的觀察,觀影時就能增加樂趣與驚喜。
最後,亂入的麥克道格拉斯,是故意為之,
其實只是想多做一個簡單好懂的舉例而已,
因為電影板之於這篇文章,也是一種後設的存在。
作者: z24826390 (煉)   2017-06-30 09:20:00
自己不先去了解而亂用,才來怪專有名詞取得不好,笑死
作者: laoinwin (風簷展書讀)   2017-06-28 17:37:00
推分析詳細! 環形時間想到第五號屠宰場和超時空攔截維基的定義只有到1 但的確2和3也常被歸類為後設是說3應該是最廣義的解釋 因為1和2都可以說與現實連結喔 應該只有2才對 1是文本中的文本 還是有牆擋住
作者: shengchiu303 (Sheng)   2017-06-28 17:46:00
推!!
作者: pro73 (青蛙王)   2017-06-28 18:16:00
推分析詳細 很多地方都沒有細想怎麼會有這種模糊的感覺感謝原po舉例分享
作者: kinnsan (覇津根魅苦親衛隊)   2017-06-28 18:41:00
推 這篇寫得超清楚
作者: bbbsmallt (不管怎樣,龜住就對了)   2017-06-28 18:52:00
去看wiki還比較好懂,後設這個翻譯果然其差無比
作者: j022015 ( ˊ ﹀ˋ)   2017-06-28 19:33:00
這篇把後設之於幕前和意識之於世界講得非常有條理又好懂應該要收做精華
作者: COTOYO (跑向終點)   2017-06-28 21:05:00
精彩
作者: Agneta (阿妮塔)   2017-06-29 05:22:00
推本文詳細!後設的概念很清晰易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