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雷] 沈默:史考西斯對於堅持理想的輓歌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7-02-28 00:47:57
每個人對於藝術作品的觀感,會受到自身經驗的影響。
而我看到的沈默,是一部披著宗教故事的大衣,
實際上卻是一個對人生、理想、堅持的輓歌、
一個讓人感到人身處在這個世界多麼無能為力的寓言故事。
安德魯·加菲爾德飾演的賽巴斯提奧·羅德里奎茲神父與他的同伴
法蘭西斯柯·卡羅培神父在電影開始,都是極為有理想、極有理念的人,
他們對自己的信念深信不疑,不論自己要吃多少的苦、要承受多少的罪、
甚至要他殉道,他們都在所不辭。
羅德里奎茲看到自己的倒影時,他看到了耶穌,
在我的解讀,那是他對他自己的期許:要像耶穌一樣,帶領信眾、自己要為宗教犧牲。
羅德里奎茲不怕殉道,可是他卻不忍,不忍眾生為了自己的榮耀而受苦。
當他最後面對井上的計謀與克里斯多夫·費雷拉神父不斷的勸說之下,
他踩過了耶穌的像。
而就在那個瞬間 羅德里奎茲心中那張耶穌的臉不見了。
有人問,是耶穌背棄羅德里奎茲了嗎?還是羅德里奎茲背棄了耶穌?
我覺得是羅德里奎茲放棄以耶穌自許、放棄自己代替眾生受罪。
替眾生受罪這個責任,只有耶穌才當的起。
從此之後,他丟棄了所有外表的堅持,
一直到死,只有在內心最深處還記得那個原本的堅持。
或許,史柯西斯在看到遠藤周作的原作後,依照了自己的人生經歷,
些許的改變了原本的故事。
所以,當我們看這部電影時,
也許我們可以試著把這作品當作史柯西斯對於觀眾訴說自己的掙扎、無奈。
窪塚洋介飾演的吉治郎這個角色,
稱不上是罪惡的化身,而如同羅德里奎茲所說的,他根本不配。
吉治郎代表的,或許是對於理想的背棄、妥協、自私與事後的懊悔。
我們在人生當中總對事情有一些堅持,
可是面對現實的無奈時,往往選擇好漢不吃眼前虧,
破例一次、就破例一次就好,但事後總是無比的後悔,
可是卻又無法終止這個不停妥協的惡性循環,所以只好一直破例、一直後悔。
隨時間讓人老去,羅德里奎茲最終也失去了吉治郎、失去懊悔的心情,僅剩無盡的麻木。
尾形一成飾演的井上與羅德里奎茲之間的立場與面對基督教的態度截然不同:
井上並不把基督教當邪教,他看到的是國際政治的複雜,
而羅德里奎茲看到的則是追求基督信仰的渴望。
井上有句有趣的話:「不能生育的婦女不該結婚」
這句話聽起來,與其說是筑後守說的,還比較像片商會跟導演說的話
「不能生育的婦女不該結婚」->「不能賣錢的電影不應該被拍攝」
「好萊塢是一個以錢為基礎的沼澤,那些學院派的理念在這裡只會枯萎」
如果用這個想法當切入點,
那卡羅培就像是對於電影藝術很堅持己見,
最後沉沒於好萊塢這片大海的導演、同時還拖累了一堆電影從業人員。
費雷拉則是象徵史考西斯年輕時曾經崇拜的電影人,但最後也向市場妥協。
浅野忠信飾演的翻譯,則是象徵不斷的遊說經紀公司。
我不知道我有沒有誤解,但也許這部電影,
是史考斯西訴說自己雖然已經放棄了曾經對自己最崇高的期許、
且現在拍的都是已為市場考量而妥協的作品,
但內心最深處,其實對於自己的期許與堅持還在。
我有這樣的解讀,可能是因為自己的人生經歷吧!
或許因自己不是基督徒的關係,
看到這部電影僅覺得宗教迫害只是一個乘載故事的工具,
電影當中沒有很明顯的對於聖經中的教誨反覆的去強調,
也許其中有傳達其他的訊息,還請板友補充。
對我而言,「沈默」是對於放棄理想的輓歌。
現實生活有太多的無奈,有太多的藉口、自私、與妥協,
讓鏡子中曾經期許的自己消失無蹤,
最後連懊悔的感覺也如同吉治郎那般的離去。
作者: s150427 (子何不去)   2017-02-28 01:47:00
這部片真的很沈重
作者: CATANDDOGGO (Mozart)   2017-02-28 01:56:00
這部片很適合慢慢看,慢慢想,但開頭有點悶就是了.
作者: drunkbeast (AK)   2017-02-28 20:28:00
蠻有趣的解讀
作者: quire (QUIRE)   2017-03-01 00:02:00
樓上解釋的很有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