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評《分裂》-為何要有預告片這東西?

作者: matthew221 (matthew221)   2017-02-07 15:05:33
部落格圖文連結:http://wp.me/p7yRbu-kN
前一篇文不小心按到刪除了......再發一篇!
早在過年前一個月,我就不斷在臉書上看到分裂(Split)的預告片。我原本其實是個不看
預告片的人(看完這部片又讓我覺得,自己果然不應該輸給好奇心),但臉書自動自發地
播了,且那預告片拍的實在太好看,我便進場觀影。
要是看預告片的話,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衝著James McAvoy的演技進場。如果你有看預告
片的話,那你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假如你還沒看過預告片,那就快點去看!在被你朋友
、你同事,或者是某次不小心沒滑過去的臉書影片給雷了之前!!
講真的,去看吧,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部片應該都還算是精采。(以下有雷)
那部你一定還記得的預告片
假如你看了預告片,你應該會記得:男主角有23種人格、有青少女被他欺負,然後過程很
恐怖緊湊。這樣講,好像顯得預告片也沒透露多少東西,不過事實上它有兩點讓我很不爽
,第一、它放入了許多恐怖但有趣的畫面,是這部片懸疑的梗,這讓我在電影院裡面覺得
非常無聊。不過也正是如此,我才得以看到其他面向吧。第二、我所看到的預告片幾乎都
只著墨在James McAvoy上面,我覺得這並不是理所當然的。
第一點應該沒什麼疑慮,大家都有過這種感受,關於第二點,我之後再好好講述。
預告片宣稱:男主角有23種人格,而片中也演示了許多不同的人格。即便他們沒有穿不同
的衣服,觀眾也能辨識出什麼時候出現了哪個人格,即便其實從頭到尾出現的主要人格,
大概只有五、六個,但還是很了不起。所以即便我覺得電影裏面有趣的梗都在預告片裡面
,我還是看演技看得蠻過癮的。據說原本主角有想要找雲端情人的主角Joaquin Phoenix
,我覺得非常意外,不曉得導演的考量是什麼?也因此想看Joaquin Phoenix演看看,但
總之James McAvoy做得很好。
  在男主角的所有人格裡面,有三個人格結盟起來,奪取了男主角(Kevin)這個人的
主控權。男主角之所以會有那麼多人格,是因為童年的創傷,使他產生了其他更強壯的人
格保護自己--我畢竟不是相關專業,所以只能這樣表達。而Kevin童年的創傷就是被媽
媽不當地管教,從那個很短的片段看起來,Kevin的媽媽似乎很不喜歡髒亂,這應該就是
這三個人格產生的原因了。
醫生的死因
這三個人格當中,一個是一絲不苟的強迫症患者成年男子,一個是看似平靜,但應該也有
強迫症且容易暴躁的成年女子,另一個則是九歲的小男孩(順帶一提,James McAvoy演小
孩子的段落,可說是精采絕倫)。前兩者真的要說這三者有什麼共通點,那就是他們對於
現狀帶著憤怒,他們覺得Kevin以及其他的人格都太軟弱,他們應該受到他人的尊敬,甚
至是畏懼。也因此,他們的想法催生了第二十四個人格:野獸。
這也就是Dr. Fletcher的死因。我看了網路上的一些心得,有人覺得Fletcher的問題在於
她太相信病人,但其實重點是她沒有想到人格還可以催生人格。其實如果她真心相信人格
們也是人,那她當然就會認真看待人格對於野獸的想法,因為既然Kevin的媽媽可以催生
二十幾個人格,那麼Kevin腦中的人格當然也有這般能耐。不過她並未想到這點,可以說
這位激進的醫者,最終竟死於自己保守的思想。於是野獸沒有被殺死,故事繼續,這部片
對野獸來說,只是一段前奏罷了。
女主角為何受苦?
男主角產生了野獸,那女主角呢?女主角Anya Taylor-Joy在這部片當中演的Casey ,起
初只是跟著她的姊妹一直在密室大口喘氣,後來則是騙了小孩,脫了衣服,還開了獵槍,
當鏡頭從她的視角望向在天花板爬行的野獸時,我們都為她感到恐懼。也許她就像大部分
驚悚片的那個角色一樣,是要代替我們(卻又拉著我們)恐懼的那倒楣鬼?我認為在下這
個結論之前,需要先解決另一個疑問:為什麼她沒有發展出像野獸一樣的超能力?
我想應該很多人都這樣猜想,甚至是期待:隨著觀眾逐漸了解女主角的過去,女主角會在
途中發展出超能力人格,並且跟男主角對抗,所以搞到最後,這會變成一部超能力者對抗
的故事。不過男主角跟女主角選擇面對創傷的方式可說是大不相同,所以他們處理的方式
當然也會不一樣,所以女主角沒有發展出超能力人格,也是很正常的。
首先可以發覺的是,女主角現在已經大概十七、八歲,而且並沒有發展出任何分裂人格,
但她應該已經渡過被叔叔侵害的最慘烈時期了,所以其實她的心理素質和男主角是不太一
樣的。從男主角的回憶中,可以看到他是躲避在床底下,而女主角卻曾經拿著槍指著叔叔
。所以我一直在想:Casey 真的只是一個恐怖片中負責受驚的角色嗎?也許她在之後的故
事(據傳如果依照導演的規劃,繼《驚心動魄》還有本片之後,還會有第三部曲。如今從
票房上看起來,幾乎是可以確定有這件事情了),會有更精采的演出?
當然,她還是有可能變成一個具備超能力的少女,不過我還是相信,她比較有可能以不同
的方式對抗野獸。因為她沒有逃避,她沒有站在別人的槍口下尋求死亡,因為他不是
Kevin。這邊沒有要嘲諷或貶低Kevin的意思,我認為他很可憐,他所發展出的野獸的身體
,只是更突顯自身心理,不被看見的Kevin的無力。也正因為這樣,我期待在最後一集裡
面,Kevin可以得到他應有的救贖,那就是他早就要求的死亡;另一方面,殺死野獸、給
予Kevin自由,同時也為自己挺身而出,這正是Casey救贖自己的最好方式,不是嗎?這是
我對未來續集的期待。
結語
  話又講回預告片。我一直覺得,假如這部片的預告,可以其他的方式呈現,也許人們
比較能看到Casey這個角色,究竟在這部片扮演了怎樣的位置。我看到有些人講說Anya
Taylor-Joy演得並不好,但我覺得非常恰當,畢竟她到目前為止能發揮的地方,只有騙小
孩的時候比較好(我真的很喜歡Casey跟小孩相處的那幾段)。況且,大家也不看看與他
差不多年紀的兩位女配角,演那什麼爛樣子,不負責任地透露本片預算不足千萬美元的氣
味。
  最後我想談這部片有點嚴重的問題,就是它用了很多抽象思考的詞彙,這有很大一部
分的原因是因為這牽涉到一些醫學上的討論,這點希望續集可以不要再出現了。因為其實
要表現一個人格的衝突或感受,用動作才是最深植人心的,像是Patricia切三明治的時候
,與她吹熄蠟燭的樣子,比起她講的話還讓我有記憶點,而九歲男童Hedwig跟Casey接吻
時的反應,也讓人完全把James McAvoy當成了小孩。簡而言之,既然醫生已經死了(我對
此覺得遺憾),可以預期下集的衝突會更激烈、更精采。至於在下一集出來之前,我要去
補看《驚心動魄》了~
作者: clop (月餅狗)   2017-02-07 15:18:00
$並沒有被刪除
作者: mindy201 (人不負我‧我不負人)   2017-02-07 16:09:00
不,我倒覺得醫生並沒有完全相信主角,所以她才試圖說服假裝貝瑞的丹尼斯說,野獸這個人格是不存在、幻想出來的。但在這之前,她確實都是真心關懷Kevien及所有人格。男女主角受苦的全貌沒有被完全展現出來,所以造成他們有差異,一個是擁有了很多人格,一個沒有。比如說女主角的爸爸可能是非常真心疼愛她的,在狼叔出手之前她過得很好
作者: dahlia7357 (dahlia  )   2017-02-07 16:14:00
短期內出現23種人格 這應該才是違背真實狀況
作者: mindy201 (人不負我‧我不負人)   2017-02-07 16:14:00
。但Kevin可能缺乏這樣的機會,都很難說,跟天生特質也有關係。以片中男主角的年紀看來,那麼多人格不會是短期冒出來,他看來接受治療也很久了。不過,看來有續集應該是沒錯的,大概就女主對抗男主吧?
作者: cashko   2017-02-07 17:30:00
我覺得凱西演的不錯,另外覺得她心理素質比凱文強大,不過有一點,兩人的加害者親密度畢竟不同,一個是親媽一個是叔叔,凱文有可能從未被愛過,但凱西爸應該是愛凱西的加害者越親密越信任,造成的傷害也可能更大
作者: ALJAZEERA (半島)   2017-02-07 22:24:00
QQ可憐的Kevin
作者: ru04hj4 (純樸鄉下人II)   2017-02-07 22:24:00
23個人格 也有會被排擠的齁
作者: REGINAWANG (繾綣)   2017-02-07 23:25:00
我覺得醫生不是保守她已經很先進可以觀賞到(或相信)23種人格了,純粹是輕忽野獸的真實形象與對其他23重要性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7-02-08 15:16:00
我覺得醫生相信會有野獸人格,只是她希望不要變出來,因此跟 Dennis 談時一直很警戒地勸說「沒有野獸人格」。
作者: minbyminby (傲羽凡塵)   2017-02-08 22:22:00
我覺得保守跟先進不能夠套用到這邊來講,醫生先進在於她相信不同人格會造成神經可塑性以及內分泌,這個差距就跟每個人之間的差距一樣,但她不相信的是超出正常常識範圍的事情,這個野獸可以爬牆、刀槍不入,這就不是她保守的問題了,而是這直接挑戰她的世界觀。甚至是人獸之間的界線,人可以擁有野獸人格嗎?甚至DID的人格可以從這樣自己催生自己的方式來產生嗎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7-02-09 11:59:00
醫生每句「不相信」都是帶著緊張顫抖地對 Dennis 說的,我認為那不代表她真的「不相信」、而更像是苦口婆心地「不要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