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革命青春》一種殉情

作者: amyvivian (燕子)   2017-02-02 02:31:45
這部是2011年上映的日本電影,導演山下敦弘,編劇向井康介,由妻夫木聰、松山研一主
演。
「My Back Page」
電影改編自藝文評論家川本三郎同名的回憶錄,回憶那處於60年代的二十歲,東大畢業成
為記者,卻涉入激進運動而陷入危險處境。電影原名跟原書名一樣,叫做《My Back Page
》,取自Bob Dylan的歌名「My Back Pages」,川本三郎在書裡說是因為喜歡其中不斷重
複的一句歌詞:
But I was so much older then (彼時我是那樣蒼老)
I’m younger than that now (如今我卻更年輕了)
翻譯的片名「革命青春」幾乎找不太到原名的影子,不過中文版的書名取作「我愛過的那
個時代」,有志一同地拋棄了歌名,我想可能原書名有著不可解的成分。
「我愛過的那個時代」取自作者在書中第一篇文章中引用法國電影《沒有陽光》 (Sans
soleil)中的旁白:「如果不懷抱幻想去愛,就是所謂的愛,我,可以說愛過那個世代。
我對他們的烏托邦理想國雖然並不心動,不過,至少他們已原初的聲音喊出了自己的主張
……學生之中,有以肅清知名在山中互砍對殺的;有因過度研究應該打倒的資本主義,而
當上最佳核心要角的。跟其他運動一樣,這裡有陰謀家也有功利主義者。不過這個運動,
就像切‧格瓦拉說的那樣,讓所有『對任何不義氣憤填膺的同志』都站起來,這溫柔,可
能比他們的政治行動本身擁有更長的生命。所以,我絕對不允許別人說,二十歲不是最美
的季節。」
雖然談的是電影,卻引用了這麼長一段書的內容,是因為在看過電影之後再看書,覺得越
發有趣了。就像是小說《挪威的森林》也是用歌名當書名,但實際上歌曲裡指的是挪威木
頭。川本三郎用「My Back Page」,就像是通往那個時代的一個密碼,似乎也帶有一種不
想、或者沒辦法把事情說清楚的傾向。
就像是曾經誘使川本相信了K的宮澤賢治、清水樂團及《午夜牛郎》,那樣的密碼。
34歲的編導組合
但是電影實際上已經不是川本三郎的「My Back Page」了,而是當時34歲的導演山下敦弘
與編劇向井康介這對組合再次詮釋的「His Back Page」(?)。書的初版是1988年,在再版
的後記中,川本三郎也提到了他的好奇,出生於1977年的年輕編導會如何看待這段他們出
生前的往事呢?
在看書之前,以為電影已經夠感傷了,因為讓主角(妻夫木聰飾演的澤田雅巳,即原作者
川本三郎)在最後痛哭了一場。但是看過書才覺得,電影簡直冷酷。
書裡的筆觸讓人覺得,川本三郎仍然苦澀的愛著那個時代,而對於那個當下來說,所謂的
暴力抗爭、激進派都是近在身邊的事,都有可以被理解的部分。電影和書有一個主要的差
異在於,書中僅就作者的觀點描述與青年K(電影中松山研一的角色梅山/片桐)的接觸,但
電影中卻描畫了很多他的實際作為。不曉得基於多少事實,但這位激進青年的形象明顯的
比起原本「殺人」這件事來得更負面、更秉性卑劣。這也使得主角捍衛片桐的行為變得有
點不可理喻。
我想總的來說,時代確實是距離啊。乘著作者對那個時代的愛,我感覺書是遠比電影好下
嚥的。不過也是要歸功於電影影像化的基礎,縮短了與那個時代的距離。
可憐的卑劣的革命青年
但是某些書中描寫的觀點,在影像上卻描述得很準確。比如說川本三郎覺得K「好可憐」
的這個部分。書中寫到上司不認同K,說了一句「K跟山本義隆(東大共鬥會議代表)不同。
」這句話讓川本很在意,他想假如K是東大或者京大出身的菁英,而不是學歷較差的無名
小卒,是否就不會一直「被當作騙子」或者一直「被迫去欺騙別人」呢?這種想法令他不
忍心去判斷K是壞人。東大共鬥會議代表山本義隆在電影中的化身「唐谷義朗」的出場確
實不凡且清高,相較之下K這位被否定的革命青年,化身為電影中的片桐,從頭到尾都不
是什麼崇高的革命青年,但那種可笑的愚蠢與非菁英的姿態加在一起,確實顯得相當「可
憐」。如果把松山研一扮演的其他60年代青年當作對照組,比如日劇「奧運會的贖金」中
的東大菁英炸彈客,似乎更能感受到那隱形的差別待遇。
書中川本雖然同情著K,但在被逮捕前卻還是不禁懊惱著:「跟K(同歸於盡)嗎……如果可
能還是想跟山本義隆或秋田明大同歸於盡啊!」雖然是東大出身,卻對東大的優勢感到一
種厭惡,而情感上同情了處於劣勢的對方;雖然深深被搖滾樂與新浪潮電影吸引,跟隨著
反戰的浪潮,卻發現大部分的美國大兵是只愛著鄉村音樂的、沒讀過大學的孩子;比起搖
滾樂,街頭巷尾的歌謠曲更能代表60年代的日本。
所以這算是不得已的同歸於盡,或者是你情我願的殉情?
主角也曾經為了寫作專欄假扮成無產階級勞動者,電影的最後安排他與其中一位朋友重逢
,那人自始至終不知道主角「欺騙」了他。在電影最開頭的一幕則是,讓K的化身片桐青
澀的現身在被封閉的安田講堂,被牆上的文字感召而熱淚盈眶。這些都是原書沒有的情節
,彷彿在說,主角和片桐是相似的。在理想的包裝下,虛偽、自戀、感情用事。也許正如
書中說的,當時日本的學生運動並不是政治的革命,而是起源於自我懷疑的思想的革命。
當你所質疑的事物包含著自己,如果不毀滅自己是不能罷休的吧。
另外我在想,電影中片桐用威脅與欺騙的手法,指使同夥實際行動,自己卻躲在幕後看著
漫畫吃著麵,這究竟是基於多少的想像、多少的真實?假如是1977年生的編導的創意,不
禁讓人聯想到他們那個世代的青春經歷的是「奧姆沙林毒氣事件」(和「阪神大地震」)。
邪教教主指使手下殺害無辜大眾的事件,使得原本的事件更增添了惡毒與虛無的成分。雖
然只是一種猜想,但是不禁令人感到,在年輕的編導手中,時代的距離也許不足以還原所
有的情感,但是同時也使得回憶不只是陳跡。
雖然看的過程會略感折磨...不懂電影的我,還是忍不住要說十分推薦這部,是會讓感興趣的觀眾可以各自找到看點的電影。
作者: a031405 (a031405)   2017-02-02 03:49:00
電影無聊 原作好看太多
作者: cappa (cappa)   2017-02-02 04:07:00
日本人太乖了 拍什麼革命超無感
作者: g8429310 (qq)   2017-02-02 06:10:00
看到睡著
作者: cosmogony (dusty tears)   2017-02-02 19:48:00
推 假期找來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