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神鬼駭客:史諾登

作者: sck921 (The Fate)   2016-12-16 01:51:44
趕稿中....
按照慣例,前面是無雷短心得,後有防雷頁。
────────────────────
無雷《神鬼駭客:史諾登(Snowden)》評價:3.4 / 5.0(數位)
*註:評價在 3.5 以上為好雷之電影,在 4.0 以上則推薦 DVD 收藏。
一部政治錯誤的電影
導演想要表達的寓意十分濃厚,部份台詞確實有切合我心。
且立意弘大,典型的小蝦米對抗大鯨魚類型的電影。
但可惜部份場景的氣氛營造仍嫌不夠,而選角亦不算太好的作品。
比較類似的作品,可以參考一下全民公敵,但兩者又略有不同。
────────────────────
<防雷> 以下有雷
普雷《神鬼駭客:史諾登》
在觀影之前,其實沒有對事件做太多功課。
但是因為自己是走和資訊相關的,所以還算是瞭解一些背景。
包括在同時期所發生的另一個:亞桑傑維基解密事件。
而本電影的開頭,就在一組記者會見一個神秘的訪談者作為開始的序幕。
這位外表平凡、手裡總拿著一個魔術方塊的眼鏡男,領著兩人到了他的房間。
在環顧四周確認沒有被人跟蹤後,這位神秘人,才正式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並開始把他手裡所掌握的,驚天動地的情報,揭露在世人的眼前。
好了,基本上這部電影開始後,前半段都在著重敘述史諾登的背景。
包括他參軍,不慎摔斷了腿,才決定報考中情局,並替美國國安局工作。
(看到這裡的時候心裡想,他如果沒受傷的話,美國會少一個眼中釘的誕生)
在中情局面試當中,與後來成為他上司的柯賓對答,成為本片重要的戲份之一。
雖然他達到了錄取標準,但柯賓仍然以言語輕描淡寫的帶過,不給他自滿的機會。
(飾演柯賓 Corbin 的萊斯伊凡 Rhys Ifans 實際年齡不算太大,
但戲中卻充份展現出狡黠幹練的神情、肢體語言和談話)
接著就是他與女友琳賽的初次見面過程。
從這裡,就是敗筆的開始。
從這裡,就是敗筆的開始。
從這裡,就是敗筆的開始。
因為很重要(而且我又很火大),所以要講三遍。
很明顯的從這個選角上出了一點....不,是很大的問題。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找雪琳伍德莉來演琳賽這個角色。
這部片從頭到尾,我只看見了一個自以為是,又很花痴的角色。
妳他馬的除了看到有人在街上抗議,拿來提問並質疑男主角的立場之外。
實際上做了什麼事情,讓男主角有所轉變,進而開始關心一些人民基本權利;
這些根本就沒有著墨到啊!
好,如果劇本安排可以說是編劇和導演的問題以外。
連演員散發出來的氣息,我也是始終覺得怎麼看怎麼怪;
直到我看到片尾女主角的真實照片後,我才發現這外型也差太多了吧!
妳講話又機歪又沒重點也就算了,芭蕾舞跳起來又生硬又彆扭也就算了,
連人也長得完全不像,氣質也不對是三小?
如果不講,我還以為這是在演一個準備要領便當的驚悚片女性龍套角色的故事。
很可能,就只要換掉這一個角色的演員,我就會給好雷了也說不定。
當然,事後想一想,也可能是這部片題材爭議頗多,所以沒什麼人願意演。
再加上女主角常演一些類似的電影,諸如《分歧者》之類的。
(電影上映後,出了一個某女星參加抗議遊行的新聞,那又是後話了..)
其它作品我不予置評,但誠就這部電影討論,這個選角完全沒有能夠使我認同。
回到電影本身。
在進入了中情局的培訓學校之後。
他第一個遇到的人,是由大家所熟識的凱吉兄演出的漢克。
漢克曾是中情局內部計劃的一份子,但由於理念不同,而被發派邊韁。
一見面,就和這個初來乍到的小夥子惺惺相惜,也開始了他思想「灌輸」的過程。
其實我當時看的時候本來還滿怕的,想說該不會爛片王又把這部戲搞爛了吧。
但看到後面,感覺導演對他這個角色的戲份掌握得還不錯,反而有加成的效果。
後來,中間就是柯賓花言巧語及漢克循循善誘的拉鋸戰。
剛開始對這份工作有著滿腔熱忱的史諾登,到後來開始質疑這個政策。
而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柯賓和他「師徒」倆,在森林邊的打獵消遣和幾番談話。
柯賓對著充滿迷惑的史諾登說著:
「你以為這個世界為什麼遲遲沒有第三次世界大戰?」
「我們替政府工作,確保沒有下一個恐怖主義和因素能對國家產生威脅。」
中間史諾登也一度以人民的自由回擊,而柯賓只是笑著說:
「自由?安全?人們會選擇哪一樣?」
「只要我們能確保他們的生命安全能夠有保障,這才是大家在乎的。」
但史諾登卻講出了(他不是要說服柯賓,而是自己)本片最經典的一句話:
「他們(人民)不知道自己訂下了這種契約(交易)。」
這句話其實跟美國當初建國的背景有所關聯。
大家都知道,非常有名的五月花號,即是清教徒從歐洲來到了新大陸。
但是卻很少人知道《五月花號公約》。
簡單來說,五月花號成為了世界上的第一個先例。
即是政府是基於人民而產生的。
而用於管理人民的法律,必須是先立基於人民的同意。
美國憲法的制定,也是在同樣的條件下。
由當時的十三個州(當時美洲的十三個英國殖民地)的代表,
歷經了研議、辯論....等等過程,所做出的共同決議。
這又和某流亡政權的憲法制定,和渡海轉(撤)進(軍)沿用,有所不同。
第一、制定當時並不是基於後來沿用地區的人民同意。
第二、甚至根本也不是由人民代表來制定的。
你不能夠拿不是經由人民同意的東西來管理人民,
而經由這種矛盾延伸的規範,本身就是一種殖民的展現。
讓我們再回到電影本身。
隨著所接觸的一些事情開始失控(包含迫使富翁酒駕並利用他、系統的濫用),
史諾登意識到不能夠再繼續這樣下去了,所以開始要求女友多加提防。
而兩人的摩擦,也在這當中越演越烈,因為史諾登無法洩露機密。
壓倒最後一根稻草的,是柯賓在會議室內與他的遠端談話。
柯賓表示自己可以向他保證,他的女友沒有和攝影師發生親密關係。
然而這也即是代表,部門一直有在對他進行監控。
或許柯賓認為對事物的恐懼可以使人聽話,但很顯然史諾登並非尋常人。
後者找到機會搜集了政府的稜鏡計劃相關證據,並千鈞一髮的成功攜帶出基地。
想當然爾,沒多久史諾登就成了美國政府重點的通緝對象,並被迫潛逃出境。
而這部電影,在劇情當中是採插敘法的方式來呈現。
所以鏡頭不時切換到華盛頓郵報、英國衛報記者在香港的一家飯店內採訪他的畫面。
導演也想透過營造出,無時無刻都要在房間內提心吊膽,
害怕政府隨時會破門而入,將其抓走的氣氛;只可惜篇幅仍是稍嫌不足。
於故事的結尾中,史諾登在國際友人及律師的幫助下,透過多次轉機、借宿他人家裡,
最後在俄羅斯尋求到了政治庇護,也和女友復合,並定居在該國。
綜觀這部電影,意寓不錯,而且是在政治錯誤的多重阻力情形之下;
導演、演員和工作人員們仍舊努力不懈,進而完成了這個作品,可謂十分之難得。
除了本文先前提到的那些問題之外,基本上可以說是中規中矩的劇情片。
但是沒有使用什麼特效或太浮誇的場面,而劇情處理也不夠細膩。
整體來說,我認為還是值得一看的。
最重要的是,這部電影引發了我們許多的省思。
包括柯賓的一番談話。
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了兩千萬人,直接影響了一億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了近一億人,直接影響了兩億多人。
究竟我們不計代價,以阻止可能傷亡更大的三戰爆發,比較合理?
還是避免掉了那些因為政府的維安而「被消失」的人,才是合理?
又,到底電影中所說的,參與計劃的那些公司企業。
是被迫為政府工作、根本是子虛烏有、亦或是利益交換呢?
其實,電影描述柯賓和史諾登是師徒關係。
而我更覺得凱吉飾演的漢克才是史諾登「真正」的師父。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問題,都不是非黑即白。
或許這個問題的答案,連漢克自己都不能完全的肯定。
但,有時我們都被迫去做出一些艱難的選擇。
可能就像模仿遊戲的那句經典台詞一樣吧:
「我是什麼?是機器,還是人?是戰爭英雄,還是罪犯?」
不禁又令我想到 Battle Field 3 的結局片段了。
作者: netpal486 (隨風而逝的記憶...)   2016-12-16 02:40:00
好的影片能影響觀眾,所以...你被影響了嗎??...
作者: allents (Perfume命(g=9.8))   2016-12-16 03:36:00
我覺得你對「政治正確」的理解不太對 這部戲怎麼政治錯誤且不論史諾登是對是錯 從要求政府手段公開正確的角度史諾登是大大的政治正確 更別說在媒體中他大都被當成英雄最近要求歐巴馬赦免他的呼聲也很多再說我個人看法 史諾登根本不該有爭議性 他是跳出來指出政府說謊的人 也沒有向維基解密一樣任意公開國家機密他指出的東西很簡單 美國政府侵犯了國人的隱私權 這不是用國家安全就可以允許的
作者: l81920 (==)   2016-12-16 16:39:00
超難看 悶爆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