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關於口袋裡的八百塊。

作者: a122239 (Sharp)   2016-11-11 23:42:05
部落格版: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396555406
3D技術的出現象徵著電影正式從平面進入立體時代,而在這幾年3D電影開始廣泛流行,不
少導演相繼推出3D版本電影,基本上有進電影院欣賞3D電影的觀眾都會知道,3D與2D的差
異性極為明顯,觀影上的樂趣當然就會提升不少,但相對對眼球帶來的負荷也稍重,畢竟
如果過去眼球感受度是1,那3D或許就是2、3,直接給予眼球至少一倍上的負擔,於是當
年《阿凡達》上映時,陸續傳出不少民眾看完電影後不適就醫,主因多半是眼壓升高、罹
患急性青光眼。或許可以藉此推論,人體(眼球)跟不上影像技術的進步,眼球能捕捉到
的有限,你可能可以一天看兩三部2D電影,可卻難以接受一天看兩三部3D電影(至少我無
法)。
李安此次採用「每秒120格、3D立體影像、4K畫質」拍攝與放映技術推出新作《比利‧林
恩的中場戰事》,講在電影之前,先來讓大家認識何謂李安口中的「未來3D」,有在注意
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未來3D僅有京站威秀獨家播映,票價當然也是嚇嚇叫,而在購票大廳
有貼心的放上看板做詳細解釋,那我這裡還是打出來給大家看,「每秒120格」是指過去
電影是以每秒24格的播放速度播映,而未來3D則是以更為「流暢且平滑連續」的每秒120
格速度播映,而在此版的畫面解析度可達4096?2160(也就是4K畫質),是目前為止最高
的畫質,能直接給予觀眾最為飽滿的視覺感受。
此外,京站為了配合《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播映,添購了新的光學設備與雷射投影
機,主因是李安對放映亮度非常講究,他希望放映亮度要到28fL(英呎朗伯、亮度單位,
過去電影約莫2.5~4.5fL)。綜合以上所有,就是李安想讓觀眾感受比3D還要來得更為「
逼真、具臨場感」的視覺衝擊。簡而言之,你就將未來3D版本視為電影畫面的全面翻新即
可,既然是全面翻新,票價上調升是八百似乎無可厚非,只是我想問的是:你覺得八百花
得值得嗎?若以《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電影本身來看。
講完了前面一大堆後,我們回到《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劇情來看,很明顯的主軸是企
圖透過比利林恩這位士兵的視角,來分析、去描繪「戰場(士兵)」與「社會(百姓)」
這兩個世界,並藉由後者的種種行為去諷刺美國的自我感覺良好,而比利原先陷入究竟該
回戰場還是家庭間的自我煩憂,可到了最後他選擇回去了戰場,這絕非他熱愛打仗(或者
說多有義氣),而是因為他經過兩周的洗禮,看清了。看清對美國來說,他們(士兵)僅
是存在於照片中的存在,不屬於他們理當存在的現實,戰場對社會太過遙遠,使得一半的
人對他們不屑一顧;一半的人則狂熱於神化他們的功績,好對自己脆弱卻自大的美國心信
心喊話,假裝美國不論在哪裡、做何事都是世界No.1。
口口聲聲喊英雄英雄,講得自己心裡多感激B班,可卻不願意給予他們同量、公平的薪酬
,想用廉價的報酬買下B班可說是無價的戰場故事。那位老闆的思想無疑成了最後一根稻
草,壓垮了B班心底那一點點還把這裡視為「家」的念頭,從此刻起他們才真正覺悟,戰
場才是他們該待的地方,才是他們的家,對老百姓來說,他們與戰場如同虛構的小說人物
與情節,反過來說對B班、對所有士兵而言,這整個社會不也是如同虛構?比利的抉擇,
無疑是沉痛而悲壯的,他從這個家回到了另個家,從現實走向虛構,再從虛構回到現實,
他既然無力改變所有,那就只好改變自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無疑是想給美國的
警示之語,再不從美夢中醒來,就只能一輩子活在謊言裡了。
未來3D看起來確實有些不一樣,最直接的就是整體畫面感,尤其是每個人物特寫,你就彷
彿好像站在這個人的對面聽他說話,如此真實。我絕對肯定李安求新求變的努力,可能在
許久之後未來3D將取代所有2D電影,就像阿姆斯壯登陸月球,他的一小步會是影壇的一大
步,只是將時間拉回到現在,在看完電影後,我跟朋友都在討論著「花八百值得嗎?」,
或許正確問法是「《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花八百值得嗎?」
我覺得如果是事先就做好心理建設,就是抱持著八百當作未來3D電影體驗,或許就不會有
太大問題,畢竟所謂體驗就是體驗一次即可,可若是想獲得等值回報,我個人是打著問號
的,若今天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用此技術拍攝,我相信市值回票價,但今天是《比利
‧林恩的中場戰事》,這樣的劇本「似乎」不是那樣適合看未來3D版本,誠如我前面提到
,過去看3D電影,無疑就是想得到更多2D電影給不了的震撼感與臨場感,所以通常推出3D
版的,幾乎都是科幻片、戰爭片等有「大場面」的電影,可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並不是以上之一,他有戰爭場面但不多,大概二十分鐘左右,而在其他部分,如放煙火戲
碼好像看不看3D都可以。基本上《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劇情沒問題,可怪的是,它一
套用未來3D就變成有問題的,(技術)質量與(電影)質量達不到平衡,我想才是造成國
外媒體給予此片分數不高的原因吧,而在給予好評的評價之中,給予技術肯定的絕對佔多
數。
作者: blueprince (Back)   2016-11-11 23:43:00
國外影評不如預期 總覺得是因為這部片狂踩美國的痛點特別是大選後的動盪 更顯得這部片將美國愛國心的醜陋刻畫得是入木三分
作者: woodsy (鎮神退駕百舉待廢)   2016-11-11 23:46:00
相同故事結構"硫磺島的英雄們"類似 但我覺得比利比較好
作者: damnedfish (fish)   2016-11-12 00:14:00
評價不好就扯東扯西,別這麼玻璃心那些給負評的都有明確寫出理由,腦補一堆幹嘛
作者: vida2508 (大螃蟹)   2016-11-12 00:24:00
為甚麼今天在中國上映微博評價那麼高 票房也不錯
作者: blueprince (Back)   2016-11-12 00:32:00
選擇用玻璃心跟腦補這種方式表達不認同的 不知道是因為中文太差 還是不懂彼此尊重的基本禮貌?
作者: damnedfish (fish)   2016-11-12 00:47:00
在說一樓啊
作者: ghostl40809 (gracias)   2016-11-12 01:26:00
我是這樣想的: 刻意用這樣的拍攝技術讓觀眾以比利林恩的視角 在現實/回憶中切換回國這一大串啊哩啊紮 一旦越真實更顯現出比利本身覺得這一切比戰場更荒謬
作者: Pongcarlos (琪琪)   2016-11-12 01:53:00
明明就很好看,至少比利在想什麼我感同身受
作者: chenszhanx (czh)   2016-11-12 01:54:00
看小說跟電影的群眾不一定相同吧
作者: qpr322 (龍魚)   2016-11-12 01:59:00
雖然還沒看電影,這樣比對好像也不一定準確,不過其實就像文溫德斯今年的新電影一樣也用3D,但電影只有兩個人在聊天,求得只是更貼近的真實
作者: JamesHunt (Hunt The Shunt)   2016-11-12 02:37:00
幾個月來各種宣傳和訪談都說了,李安這片800元的3D+120P+4K版是追求文戲的"沉浸感",用更寫實細膩的畫面呈現演員的真切度,就像現場演舞台劇那樣。而你也真的體驗到這800元說好的"彷若現場的真實度",卻因為缺少菜單上本來就沒寫的"大場面"而覺得不值?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6-11-12 03:44:00
第一次嘗試,花八百是值得。但未來若有朝一日每片都有這種規格都要收 800元,我多半是不看的。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6-11-12 12:07:00
這價格也差不多是一部舞臺劇的票,我想價格也不至於不合理只是我一年可能才看一次舞台劇
作者: pharaonis (功夫胖達)   2016-11-12 14:32:00
其實我也覺得這部很踩美國人痛點欸,敢在大選後上映真的蠻大膽的,不過美國人自己一定不覺得XDD
作者: emma505071 (emma505071)   2016-11-12 23:14:00
中肯推,完全是我的心情
作者: soraka (索拉卡)   2016-11-13 01:57:00
可是imdb分數很低啊 感覺美國人就有些人這樣想
作者: y35246357468 (小銀)   2016-11-13 09:56:00
跟原po想的一樣,覺得似乎有點太浪費這種技術在這樣的電影但我相信它是部好看的劇情片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6-11-14 02:40:00
和現場舞台劇的票價相同是不太合理的,頂多和舞台劇的 Live HD 電影院播放等價還有可能合理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