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你的名字:不想在長大前,還不認識自己

作者: imotion (愛莫森)   2016-10-17 21:10:02
(為求保險,還是提醒,全文皆雷)
運作的是情懷
當主題曲Sparkle的旋律展開時,胸中湧出的糾結難以平復。所有逝去的,
所有可能挽回的,所有無奈、釋懷與坦蕩,都跟著角色的奔馳而碰撞著。
電影非常好看,劇情豐富而緊湊,略微需要理解的發展更是引人入勝,其
間有輕鬆橋段,也有遺憾與努力,非常成功。但,當每當旋律結束時,我
卻總有一股額外的失落感,並非來自劇情,而是因為我不那麼確定我的感
動來自於哪兒…是來自於角色的哪段深刻遭遇?還是他們有什麼能令我充
滿共鳴的突破呢?我無法明言之。
我這才發現,至少對我而言,這部電影最成功之處,是情懷的運作。新海
誠特有的爛漫風格,與Radwimps屬於這一代的真誠,是這部電影的最大功
臣。相對的,劇情雖較以往新海誠的作品更為完整,然而沒有厚度的角色
刻畫,過分想營造懸念與伏筆的敘事手法,都打壞了觀者在情緒上的閱讀。
其實,這部電影有著相當好的故事,它可以感人,具商業性,也觸碰到許
多議題,包含傳統與現代發展的衝突,權威與弱勢的衝突,和性別意識上
的衝突。但觸碰的意思,就是碰到為止,議題多半產生了,卻沒有後續交
代。當然這不打緊,任何故事都會有所著重與取捨,所以看第二次時我發
現,【你的名字】就是一個愛情故事,講述的是人們對待緣分的態度。但
也因此,缺乏厚度的角色刻畫成了我最無法接受的敗筆,而那些蜻蜓點水
的議題插曲,則為愛情故事帶來太多不必要的哲理氛圍,議題也因此成了
電影真正的「懸念」。
為何說角色刻畫不深,簡單來說,就是他們的愛情來得很隨便。愛情可以
突然,可以突兀,但隨便就難以引起共鳴。這邊說的隨便,指的不是角色
的個性,而是劇本本身。故事開始,電影以輕鬆的方式,讓三葉與瀧快速
地接受交換身份的情境,而兩人更在有限的交流下,對彼此產生強烈的好
感(足以落淚的程度)。若要說他們愛上了彼此,我更認為他們愛的是一
個想像,而主角們為何會這樣,就需要劇本對角色的刻劃。
但事實上,觀眾並無法更深度的認識兩位主角。女主角活在傳統小鎮的傳
統家庭中,內心對都市的渴望就像一般鄉下女孩的程度而已;而活在大都
市的男主角,我們知道他很會畫畫,在高級餐廳打工,暗戀前輩,然後就
沒了……他們內心有什麼更深層的期待,對彼此介入自己的生活有什麼更
深層的想法,好驅動角色們做下各種決定?都沒有!所以只剩下對大人而
言相當薄弱的愛情線,和電影利用滿滿的情懷把「追尋」的主題包裝出去
,卻可能只是個美麗的泡沫…
這邊其實可以觀察到,男主角瀧有一個小小矛盾點。女主角三葉在看瀧的
手機時,發現他是個拘謹的人,但同時,瀧似乎也是個控制不住自己脾氣
的人,這點卻是與拘謹大相違背(除非瀧的拘謹只是為了凸顯男生話少女
生話多的刻板印象)。為何瀧會這樣?是因為都市的緊張感嗎?到了鄉下
的瀧是否因此更放鬆了?還是找到了內心的平衡點?他是否嚮往自然?奶
奶充滿哲理的「產靈說」對瀧起了什麼影響?是否因此強化了瀧對三葉的
認同與追求?為何瀧一從神體回來就哭了?我還可以列出更多更多的疑惑……
我想起自己曾看過一篇小說研究,關於主角常常必須是「問題人物」
(Problematic Heroes),比如孤兒,或遭受過什麼傷心事,或內心有著
什麼強烈的渴望。因為這些「邊緣人」跟所處環境有著強烈的疏離感,因
此他們可以比其他人更「自由」,更能做出脫離常軌的事情,好呼應人們
想要「改變」的心理期待。那位坐在教室窗邊對現況百般抱怨,進而發現
死亡筆記本的夜神月,就是最好的例子。但在【你的名字】中,主角的議
題沒有出來,在故事表層中,他們所追尋的愛情,也難免淪為盲目。
真正有趣的是議題
對我而言,這部電影值得我回味再三的亮點,卻是埋在主線之下的議題,
它們因誇張奇異的故事發展而更顯內涵,諸如性別置換,或隕石摧毀小鎮
。其中最明顯的議題,便是傳統與現代發展的衝突。
大部分時候,我們都知道,傳統有其價值,需要被保留。但確實,在發展
的過程中勢必會有所犧牲,如何取捨,便是課題。故事中三葉的爸爸忙於
選戰,與建商老闆私交甚好,也藉此鞏固選票,被建商兒子看成腐敗的大
人,但好壞是非真的那麼容易分辨嗎?在三葉跳神樂舞的橋段中,參與的
民眾三三兩兩,不若我們刻板印象中,宗教常常是小鎮的凝聚核心;而巫
女手中華麗的神樂鈴,對比一旁播放音樂的破舊機器,其實也顯示出傳統
的凋零,往往來自時代的轉變而更為無法抗拒。三葉奶奶說,兩百年前的
一場大火,把祭典的文字紀錄都燒光了,使得祭典失去了內涵,僅徒留形
式。然而,沒有內涵的事物又能傳承多久?徒留形式的儀式,似乎也顯得
更為僵固…
對於這個議題的答案,電影提供了在精神層面上最好的答案,那便是「產
靈(結,musubi)」。奶奶說,繩結會相聚、成型、斷裂、還原,而後再
次相聚,是所有萬物運行的道理,從有型的自然養分進入人體循環,到無
形的進入人的靈魂,和人與人的交會。以此看傳統與現代,傳統曾是過往
的現代,現代則源自傳統,而每個現代又將逐漸成為下個傳統,它們彼此
的興衰就是「產靈」。對渺小的人類來說,重要的已不再是傳統被傳承了
多少,或徒留形式的祭典是否總有完全消逝的一天,而是學習看待萬物的
態度,並在這個過程中懂得珍惜與把握每一刻。仔細想想,易經中的『元
亨利貞』,也是一樣的道理。
另一個有趣的,是性別意識。其實以電影本身而言,我感覺性別話題僅只
用於鋪梗,而且相當刻板印象;但若看細節,就會發現有許多地方,都值
得玩味。比如三葉扮演的瀧,與另外兩位朋友坐在學校天台時,可以看到
從最男性化,到女性化的多種坐姿;或各種不同性別與性格象徵所使用的
自稱(我/在下/俺…),也點出語言符號與文化的關係。
性別的界線,總是越來越模糊,我們對待性別的認知,也多了更多可能性
。就像獨立自信的美女餐廳前輩,喜歡上的其實是女性化的男主角(三葉
飾),而瀧所扮演的帥氣三葉,則是同時收到了來自男生與女生的告白。
這邊有個謀合點,不知是否為編劇的巧思,三葉與爸爸相處不佳,而從瀧
的家庭狀況來看,他沒有媽媽,他倆都缺少了屬於異性的親子關係,這是
否加強了他們性格中的反性別自我?(我沒有心理專長,只能用怪詞彙描
述,也就是瀧相對其他男生,比較女性化,而三葉反之亦然,畢竟她來世
想當東京帥哥?)不過這是過份解讀了,罷也。
而最後,也是我覺得最可惜的議題,則是權威與弱勢的衝突,簡言之,就
是親子關係;而其中最關鍵的,便是三葉親自說服爸爸要帶領村民逃難的
橋段。三葉的爸爸無法接受喪妻之慟,拋下了與妻子最大連結的神宮,但
他並非不愛這個家,或這個地方,所以他努力從政,希望小鎮往現代發展
邁進,也以父親之尊在眾人面前糾正三葉的舉止。父親與三葉缺乏的是溝
通,他們之間的「結」斷了,能把結綁回去的,當然不會是瀧所扮演的三
葉,所以最後三葉親自找爸爸的橋段,象徵著三葉在歷經了一連串事件,
並且如何能拯救整個小鎮(小鎮就是三葉所有的回憶與時間,也是她最重
要的「結」)的最重要的轉變。
「產靈」之所以能象徵萬物的連結,是來自對萬物的尊重。三葉與爸爸無
法交換靈魂,要重拾連結,就必須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三葉與爸爸
的最大共同點,就是「不想失去」,若劇本能在此加強,不要在兩人對峙
前嘎然而止,不但能與前一段瀧與三葉爸爸的第一次衝突做區隔,更能加
強此議題,我覺得會讓整體更具深度。
不想在長大前,還不認識自己
也許這部電影愛情來得突然,議題蜻蜓點水,但無論如何,觀眾還是哭得
亂七八糟(包括我)。可能因為畫面真的很美,音樂下得真的很好,但必
然還有某些因素,讓我們置身其中。電影一直提到「追尋」,到底三葉與
瀧,還有我們這些落淚的觀眾們,追尋的是什麼呢?
那一定不只是單純的一場愛情。嚴格來說,三葉跟瀧根本不算認識彼此,
他們交流最多的其實是對方的朋友,若要說他們愛上的,是對方在鏡中呈
現的外貌,也太過離譜;但我們無法否認兩人之間,有一種心意相通之感
,而我想,這來自於在這個你我都是孤島的茫茫人海中,居然有個人,可
以真的使用你的眼,用你的全部感知,完全無法逃避地去了解你的感受,
這能帶來的信任感,必定非常龐大。
但這還不夠,這趟交換之旅最難能可貴的,卻是他們藉此有了最不可能的
契機:用他人的身體,來真正做自己!任何人生活在這世上,都必然有包
袱,結果好像…當別人還比較自在!故事中,三葉開開心心地享受都市生
活,蛋糕一次點的比一次大,也樂於忙碌打工,以及和新交的朋友出遊(
就是那場與餐廳前輩的約會);而瀧更活躍,在三葉身體裡的他,帥氣而
自信,跟他與東京朋友窩在天台角落用餐的樣子,大相逕庭。而之於三葉
與瀧兩人的關係來看,這段認識自我的機會,更是加強兩人彼此認同的重
要關鍵:「因為你,我認識了自己,這件事只有你才懂。」
這層心境轉變,也串起了電影中的所有議題,包含傳統與現代的平衡(自
我定位認同),性別意識上的成長,以及,「要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小
小插個題,在ACG作品裡,國高中生總忙著拯救世界,其實想想,這倒是
挺合理的,因為在那個年紀,他們有一定的思想,知道自己在乎的是什麼
,卻還沒長成普通的大人,更可能不瞻前顧後就去做了,其實,這就是中
二的體現之一。
電影中,三葉爸爸的橋段,就是最好的對比。當小鎮電廠爆炸,全鎮停電
,廣播不斷停醒可能造成森林大火時,鎮長該怎麼做?三葉爸爸其實做得
很合乎常理,他先確認森林沒有起火,然後抓起製造混亂的人。但,假設
真的有危險呢?這些確認的動作不都在浪費搶救的時機?是不是該先讓大
家避難,再來確認狀況呢?很多事情的對錯,通常是事後諸葛才能判斷,
但大人們受過社會的洗禮,有著行事準則的包袱,倘若因此錯失了良機,
也只能學習適應遺憾,不適者,只好自己切斷連結,如三葉爸爸拋棄了神
宮…
所以,三葉與瀧才無法停止追尋!即使三葉發現手掌中並沒有瀧的名字,
她仍背起遺憾前進著;即使瀧面試了又面試,與社會大機器的期待格格不
入,瀧也要尋找最美麗的風景。每個人追尋的風景都不盡相同,電影確實
在此處將格局拉大,當彗星分裂墜落時,畫面帶到形形色色的人們關注著
這場天文盛宴,新聞說「能發生在日本的夜間,日本民眾真是幸運」,但
我們知道,這場幸運的背後,卻是一個小鎮的悲劇,「產靈」在其中不斷
地運行著。
回到兩位主角,我想他們追尋的,就是一個認識自己的契機,但如果我們
從這樣的核心價值中,再簡化它,那他倆追尋的,也確實可以是對彼此的
愛情而已。就像Nico & Vinz唱的,愛情就是「I’ve been hit by star」
吧!
最後,才是大家來找渣
凡是時空交錯的電影,實在很難避免完全自圓其說,更何況【你的名字】
還結合靈魂互換,一定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吐槽聲音,比如每天用手機,每
天上課,怎麼就是注意不到時間的差異?或明明交換了電話,卻最後一刻
才打電話?還有兩人時好時壞的失憶症……這些都算了!故事是導演編劇
在說的,不跟他們計較。但有一個Bug,我是怎麼想都想不通,實在如芒
在背,如下。
事故發生的那一天,瀧與前輩約會,同時也是三葉去東京找瀧的那一天。
電影佈了許多線索,所以我們可以經精準判斷,三葉不可能在前一天去東
京找瀧,因為前一天必須是他們交換靈魂的日子,這樣三葉才可以幫瀧約
下當日的約會。
從畫面來看,三葉在東京到處找瀧,一直找到太陽都曬斜了,加上兩人是
在通勤的電車上相遇,所以大約是下午3:30-4:00的期間。之後三葉回到系
守的家,交通抓3小時,也要晚上七點了,這與三葉接到朋友約看晚上祭典
的電話時間不吻合(推測朋友是下課時打電話給三葉,關心為何三葉沒上
課,那時間也大約是下午4點,依照畫面的光線也是吻合的)。
以上就算了。再來,我們知道,三葉在東京把髮帶給了國中的瀧,所以披
頭散髮回家,並請奶奶幫忙剪髮,所以剪髮的時間大約就是當天傍晚。可
是!當瀧以三葉的身體再次重來這天時,時間是一大早(四葉正要上學),
三葉頭髮卻已經被剪短了?而且同天傍晚,四葉也對三葉說「你昨天跑到
東京」?就算故事要像黑洞頻率那樣,一改變過去,所有事物就連動改變
,但前一天三葉怎樣都不能去東京啊…因為前一天必須是兩人交換靈魂的
日子,這樣瀧才會約會,三葉也才會出發前往東京啊……
這個Bug深深困擾著我……
補充:以上bug已解決,感謝chengmoon網友提供相關討論串
https://goo.gl/obeSX6
也感謝在文章下&寄信給我一起討論的網友
我還是要說,導演~您有必要玩剪接玩到容易產生誤會嗎?
我現在的心情就跟那位筆者一樣...終於可以安心睡了XDDD
最後的最後,我要說,瀧是個大白痴!是哪個笨蛋會在關鍵時刻還耍帥,
不寫名字寫什麼「我喜歡你」?!還有哪個智障在覺得自己可能忘記時,
不第一時間寫下來,直到自己忘記了才傷心?他真正要感謝Radwimps的音
樂,兩次都在他最蠢的時候出現,讓觀眾不至於對他太生氣。
還有,四葉是個可畏的商業天才,居然可以想出「網路行銷女巫口嚼酒」
的點子,這可是新興文創「原味」事業耶!!!
完畢。
作者: snowpoint (暱稱)   2016-10-17 21:18:00
寫得很好
作者: Delisaac (Time waits for no one.)   2016-10-17 21:20:00
推「因為你,我認識了自己,這件事只有你才懂。」
作者: s49912309 (Alomar)   2016-10-17 21:20:00
先推在看
作者: ericfan0000 (陳奶綠)   2016-10-17 21:33:00
作者: kk2025 (kk2025)   2016-10-17 21:37:00
你認為的剪髮bug其實是沒問題的,搞錯天了剪髮的傍晚是約會那天沒錯,而彗星掉落是隔天,所以沒問題
作者: kaiac (kaiac)   2016-10-17 21:38:00
10/3約會 10/4事故發生
作者: kk2025 (kk2025)   2016-10-17 21:38:00
三葉本人在彗星掉落那天是翹課的,所以才會有電話關心+約
作者: imotion (愛莫森)   2016-10-17 21:39:00
可是約會當天結束時,瀧打電話給三葉不通,畫面轉到三葉
作者: s9999941 (mau)   2016-10-17 21:39:00
三葉去東京和去祭典差了一天,四葉和勒使的台詞可以推敲
作者: kk2025 (kk2025)   2016-10-17 21:39:00
去祭典,而瀧穿越的時間點是剪完頭髮的隔天早上,所以ok
作者: imotion (愛莫森)   2016-10-17 21:40:00
正是三葉接到勅使電話,約當晚去看祭典,不是嗎?
作者: kk2025 (kk2025)   2016-10-17 21:40:00
電話不通是因為時空差了三年,當然打不通,那只是吊胃口
作者: imotion (愛莫森)   2016-10-17 21:41:00
如果照你所說,是剪髮隔天才是祭典日,勅使早上就會看到
作者: s9999941 (mau)   2016-10-17 21:41:00
這邊是新海誠剪接上很愛用的詭計,不太算Bug
作者: kk2025 (kk2025)   2016-10-17 21:41:00
所以三葉那天翹課了沒去學校,晚上才發現她剪頭髮了
作者: s9999941 (mau)   2016-10-17 21:48:00
約會不等於彗星日,彗星是那整周都看得到但祭典是最近日三葉是約會隔天去東京的,這邊是用剪接製造懸疑罷了如果三葉是約會當天去東京,她一定知道瀧在六本木約會畢竟約會去哪裡她是知情的
作者: Coma (Coma)   2016-10-17 21:52:00
推四葉,長大一定很不得了
作者: imotion (愛莫森)   2016-10-17 21:55:00
推kaiac,都有日期就無話可說XD,導演幹嘛弄這樣複雜咧?
作者: s9999941 (mau)   2016-10-17 21:56:00
等等這邊我打錯了,約會日=去東京日=祭典前一天Orz
作者: tojo5566 (GREAT)   2016-10-17 21:56:00
愛情隨便?瀧得知三葉遇險 災害使人湊合 鐵達尼號不也是?
作者: imotion (愛莫森)   2016-10-17 21:58:00
tojo5566,我說的是劇本,不是說愛情隨變唷
作者: chengmoon (cheng)   2016-10-17 21:59:00
https://goo.gl/obeSX6 這篇討論過阿XD
作者: imotion (愛莫森)   2016-10-17 22:02:00
大感謝樓上!!!!舒暢~~~~
作者: floatfaith (floatfaith)   2016-10-17 22:04:00
推寫得很好
作者: kk2025 (kk2025)   2016-10-17 22:09:00
所以這樣應該就沒啥問題了吧...
作者: Skymaker (Skymaker)   2016-10-17 23:16:00
寫得好。但未成熟的愛本來就是盲目的,是賀爾蒙驅動的~這愛的來突然,像是一種巧合和命中注定。但我不覺得隨便
作者: imotion (愛莫森)   2016-10-17 23:20:00
認同,所以我認為問題在劇本,雖然片長有限,但總期待能更細緻點...
作者: miyabi042 (yamicat)   2016-10-17 23:38:00
寫得真好!!看到版上這麼多優質觀後文真開心!
作者: yangmie (楊咩)   2016-10-17 23:40:00
我也覺得好像少了幾個心動的瞬間 突然就相愛了XD
作者: miyabi042 (yamicat)   2016-10-18 00:15:00
三葉綁髮時哭可以解釋為想到要讓瀧和學姊去約會感到心痛(但自己沒有察覺)而流淚,而瀧被奶奶說"你在做夢吧"醒來時流淚就比較不知道怎麼解釋
作者: chengmoon (cheng)   2016-10-18 01:51:00
是說前輩喜歡的應該是瀧(原本就喜歡),只是在三葉扮演過程中讓前輩覺得瀧變越來越好,但是這個轉換讓前輩在約會中發覺瀧對前輩的心意已經改變,最後旅行中才會得到"的確是有一個人改變了瀧",瀧的改變是因為喜歡上另一個女孩這樣,個人解讀是這樣(?(小聲:一開始看到三葉眼淚掉下還以為前輩跟三葉互相喜歡,後來看到跑去東京找瀧才恍然大悟XD)
作者: watermelon92 (ACE)   2016-10-18 12:25:00
作者: juny23love (GIZMO)   2016-10-18 16:29:00
前輩原本就喜歡瀧+1 就算掌心寫了名字也會自動消失
作者: aniki1207 (aniki1207)   2016-10-18 20:20:00
作者: u04a94 (胡斯塔)   2016-10-19 22:31: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