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你的名字--若知是夢何須醒

作者: BoBoLung (泡泡龍)   2016-10-17 13:04:44
我想,對許多宅宅來說,《你的名字》的大賣就像是場夢吧,是獨立動畫到票房冠軍,小
眾作品到社會現象,五味陳雜的夢。
曾經,新海誠的作品是具有明顯的「世界系」情節,近乎自我意識過剩的把個人情感和世
界終結這種龐大的命題結合在一起,然後在新海誠的手裡,當這兩者相遇,青澀的戀情終
究不敵世界的阻撓,於是他的作品也曾經是沒有結果的悲戀的代名詞,是悲傷的,是孤獨
的,甚至自溺的。
就如《秒速五公分》男女主角在櫻花樹下的初次接吻,即便不再有著超現實的元素,新海
誠仍然沒有脫離他的母題:「在這個瞬間。我似乎明白了『永遠』、『心』和『靈魂』的
意義之所在,強烈的情感讓我想將這十三年所經歷的全部都與她分享。然後在下一個瞬間
--卻又悲傷得無法抑制。那是因為,我不知該如何珍藏明里的這份溫暖,也不知該將她
的靈魂帶往何處去。我清楚地明白,我們無法保證將來能永遠在一起。橫亘在我們面前的
是那沉重的人生與漫長的時間,讓人不由得產生一種無力感。」
這就是為什麼,《你的名字》是這麼的讓人不知所措。如果不是那每個剎那都可以充當桌
面背景的精美畫面,電影的前三十分鐘,完全不像是在看新海誠的電影。
身體交換帶來的各種尷尬和笑點,四葉的吐槽,周遭人物的反應,怎麼看都是個普通的愛
情喜劇啊!直到電影中間,前輩的約會做為轉折,瀧看到了飛驒諏訪湖的照片,視角才從
三葉方向反轉回到男主角的瀧,回到熟悉的新海誠對不可企及的愛情的追求。
這時候我們才知道,身體互換消除了空間的阻隔,卻無法消除時間甚至生死的阻隔。
--熟悉的新海誠電影的結束。
其實早在瀧踏旅途前手機的失聯,就暗示了阻隔他們的不只是城鄉的距離,《星之聲》早
就把這點發揮得淋漓盡致:「24歲的阿升你好,我是15歲的美加子啊。喂,我到現在還是
非常非常喜歡阿升哦。」
儘管兩個人終於在黃昏相遇,戀情還是沒有結果。儘管在瀧五年後的東京,黃昏的天橋,
倆人在雪中走過,音樂如《秒速5公分》搬響起,兩人畫面交錯彷彿嘆息。
不過大家都知道,電影沒有就此結束,因為新海城早就踏出了下一步,這不只可以從電影
前半段日常的描寫看出,也因為《你的名字》也延續了《言葉之庭》裡傳統文學的回歸和
文字溯源的巧思。《你的名字》的創作靈感來自:「夢裡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
縱然夢裡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
《言葉之庭》則是: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即使天無雨,我亦留此地」
(對了,講解「黃昏」源頭的老師,就是《言葉之庭》的雪野老師,算是小彩蛋吧?)
於是雖然同樣有著「世界終結」的色彩,但是日常的大量湧入和傳統元素的引入都可以看
出新海誠在保有「世界系」作品特色的同時往大眾邁進的過程。
其結果就是《你的名字》的熱銷,也是天狼星到地球的八年,平交道擦身而過的八年,彗
星殞落之後的八年,《秒速5公分》之後,我們等了八年的結局。
「吶,你知道嗎?聽說櫻花飄落的速度是秒速5公分哦。秒速5公分,那是櫻花飄落的速度
,那麼怎樣的速度才能走完我與你之間的距離?」
可是,這樣就是結束了嗎?電影結束在一句話,就如許多童話故事的結尾那樣,王子和公
主永遠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是不是太容易了些?
就如中間轉折時前輩問瀧是不是喜歡上別人了的突兀,後段疏散人群時三葉邊跑邊喊著不
會忘記的浮誇,我們就這樣,走向了彼次,好像不應該只是這樣子而已。
我的內心五味雜陳,也許是對曾經私有的成為眾人琅琅上口的忌妒,但我更傾向認為,那
是我忍不住將新海誠的創作轉向往我的人生投射的結果。從作品內來看,這樣的結束是悲
是喜?從作品外來看,這樣的成功是悲是喜?
「縱然夢裡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只是,終於見到了,又願夢能長久。
最後句話還是不得不說,擅長穿插敘事的新海誠,選擇身體交換時空交錯的主題實在太他
媽聰明啦,因為這種故事就是要這樣演啊,真正是藏拙於巧,啊真期待下次他還能選什麼
題材哈哈
作者: cokecolatw (cola)   2016-10-17 13:11:00
推心得,眼角濕濕的 QwQ
作者: keita18 (K)   2016-10-17 13:21:00
看到雪野老師真的很驚喜
作者: shadow0908 (ShaDow)   2016-10-17 13:32:00
推心得
作者: hatephubbing (菜逼巴外來種)   2016-10-17 13:44:00
有幾個錯字喔@@感覺原PO對身體互換的題材有些想法。如果能接受漫畫,不妨去找《我在麻理體內》來看看。
作者: js93dainty (消防宅男)   2016-10-17 16:00:00
寫的真好!
作者: gn01948540 (阿肥)   2016-10-17 17:08:00
秒速五公分是啥,秒速五厘米吧
作者: tingmayday (大頭)   2016-10-17 17:43:00
五公分跟五厘米一樣吧 翻譯問題而已
作者: BoBoLung (泡泡龍)   2016-10-17 17:51:00
我看wiki寫說台灣正式翻譯是用公分
作者: davy012345 (俺を誰だと思ってやがる!)   2016-10-17 18:16:00
不管是當初上映 DVD 還是漫畫小說 臺灣全都是公分厘米到底是從哪看來的呢 真是有趣的問題
作者: Delisaac (Time waits for no one.)   2016-10-17 18:41:00
中國的譯名吧 不過大部份人都同意厘米比較有詩意...
作者: suginamiki (日光小樹)   2016-10-17 18:47:00
樓上點出一個會用厘米的都是....
作者: redeemangel (展沾)   2016-10-17 18:57:00
作者: js93dainty (消防宅男)   2016-10-17 19:15:00
我是覺得厘米比較好聽所以都這樣用...
作者: Edaw (Wade)   2016-10-17 19:35:00
推 寫的真好作品都有呼應到
作者: hydehsiao (マオ控)   2016-10-17 19:55:00
推~
作者: YodsLing (小0)   2016-10-17 22:16:00
所以說小雪根本差點就挫塞了啊 這樣言葉就是悲劇了雖然她也不一定住那
作者: ptrpan (人生目標)   2016-10-17 22:49:00
台灣在35年前學校教的公分就是厘米,我念小學都是這樣教的所以不是什麼大陸台灣的問題應該只是網路上有人用這個譯名,兩個譯名都有被人看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