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荒神降臨/哥吉拉ゴジラ的完整系譜

作者: nwohippo (橫衝直撞‧西西波)   2016-08-18 16:09:29
經作者同意轉載,原址圖文並茂版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2016/08/17/an-introduction-to-godzilla/
荒神降臨/ゴジラ 完整系譜一拳公開 作者 whosdandan
AN INTRODUCTION TO GODZILLA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d001.jpg
自 1954 年誕生至今,哥吉拉不僅身為日本怪獸特攝的鼻祖,更成為日本與世界
映画重要的代表元素。自1954年至2004年,不包含1998年美國版共帶來28部作品
,是少數能夠拍攝如此多系列電影尤其是特攝電影的映画作品。身為人類濫用科
技與大自然反撲的象徵,哥吉拉電影背後帶來的歡樂、內涵與省思影響著全世界
廣大的怪獸愛好者,2004年面對怪獸系列電影的收視下滑,東寶曾宣布十年內不
再拍攝哥吉拉電影,並拆除已成為傳奇的特攝水池,2016在知名導演庵野秀明的
重開機下延續1954年版的感動,哥吉拉的熱潮也再次席捲全球。本回將帶著各位
朋友一探哥吉拉的完整系譜,重新認識這位日本國寶-人類近代歷史上威力最強
大的怪獸王。
Before The Legend Begin
在我們進行歷代哥吉拉的完整介紹前,先讓我們從多角度的觀點帶領各位朋友認
識哥吉拉的誕生過程,以及相關的靈魂重要人物。
ゴジラ誕生歷史背景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E7%A6%8F%E9%BE%8D.jpg
在歷史背景下最為人所知的部分莫過於「第五福竜丸」事件,1954 年3月1日,
這艘遠洋鮪漁船因在馬紹爾群島附近海域捕魚,受到美國在比基尼環礁進行的水
下氫彈試爆「城堡行動」所產生失算而擴大的輻射影響,導致漁船上23名船員和
船上的漁獲全受到核污染。有些船員在此事件後六個月即因急性放射能症過世,
這對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廣島」、「長崎」原子彈事件的日本民眾無疑是相當
大的衝擊。知名小說家香山滋也在隨即引起的反核浪潮中撰寫反核題材小說引發
討論,而香山滋更有名的文字創作則是在推理與秘境探險方面的題材。1954年東
寶哥吉拉便在美軍的水爆實驗、第五福竜丸與香山滋小說的背景下誕生。
靈魂製作人田中友幸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tanaka.jpg
「第五福竜丸」事件的發生引起了多方對於反核題材的重視,1953年改編自Ray
Bradbury在1951年發表的短篇科幻小說《霧笛(The Fog Horn)的怪獸電影
「原子怪獸、(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因美國科學家在北極圈試爆
原子彈的高熱而甦醒的巨獸 Rhedosaurus,順著洋流在紐約造成巨大的破壞與傷
亡,這部電影啟發了當時在東寶擔任電影製作人的田中友幸與香山滋合作,將遭
到原子彈轟炸的恐懼具象化,進而創造出一隻因核能事變而誕生的原子怪獸,最
早的提案也是以《來自海底兩萬裡的大怪獸》(海底二萬哩から來た大怪獣)為
發想,提出原始恐龍在比基尼環礁附近被氫彈實驗弄醒,並且巨大化而復活襲擊
東京的概念;最後在也曾向東寶建議拍攝怪獸電影的特攝之父円谷英二團隊技術
注入下,1954第一部哥吉拉作品,由田中友幸擔任制片,本多豬四郎擔任總導演
,圓谷英二擔任特殊技術,東寶黃金三人組的運作下誕生並受到空前的迴響,總
動員觀賞人數達961萬人,讓東寶得到超過一億日圓的營收。
特攝之父円谷英二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eiji.jpg
被稱為昭和時代日本最優秀特殊攝影技術者的円谷英二是日本特效技術的奠基者
。過去因東寶技術部長枝正義郎的看好推薦下進入東寶,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
,東寶電影公司被軍部任命拍攝軍事紀錄片,而円谷則是率領技術團隊負責特攝
的部份,當時描述珍珠港事件的ハワイ・マレー沖海戦《夏威夷大海戰》,當時
建構巨大的水池與迷你模型進行拍攝,由於記錄戰爭的特效太過逼真,在戰後被
美軍要求交出「攻擊珍珠港的紀錄影像」,更被駐日盟軍總司令勒令從東寶離職
,一直到1951日本獨立,1952年才解除對於円谷的公職追放讓円谷回到東寶,卻
也證明円谷的技術團隊已經擁有當時好萊塢也無法拷貝的特攝技術。受到1933年
美國知名怪獸電影金剛的影響,當時於東寶擔任首任特殊技術課課長的円谷英二
,曾向東寶提出拍攝以海中出現怪獸襲擊東京為題材的特攝片,不過円谷發想的
怪獸題材並非龍形,而是以「在印度洋襲擊捕鯨船的大章魚」的姿態現身,後來
在田中友幸的提議下使用了巨大恐龍的提案,因此塑造了破壞神真正的型態,爾
後円谷與知名特攝導演本多豬四郎的合作下,開啟了怪獸特攝片的輝煌時代,円
谷在當時不僅得到特殊技術部門獎,同年更得到日本電影技術獎。1955 年哥吉拉
第二部電影ゴジラの逆襲上映,與暴龍安基拉斯的對決,為特攝電影開創了「大
怪獸對決」的風格,円谷英二也從此部作品後正式成為特技導演。
伊福部昭開創的ゴジラ傳奇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ibu.jpg
一部電影的成功除了運鏡、劇情與特效,電影的配樂也相當於整部作品的靈魂所
在。而哥吉拉耳熟能詳的經典配樂,即是出自1914年出生北海道,2006年已逝的
日本頂尖作曲家伊福部昭之手。伊福部昭自幼深受部落音樂的影響因而對傳統音
樂產生興趣,19歲時就已展現其創作天分,以《日本組曲》在威尼斯國際現代音
樂節上獲獎。 一生譜寫過約 400 多首的日本電影主題曲的伊福部昭,不僅活用
西洋管弦樂與日本傳統音樂的並陳,大鼓與定音鼓交織而成震撼的低音部是聆聽
伊福部昭作品時最大的醍醐味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83my_JSVm4
而1954年伊福部昭為本多豬四郎所執導的特攝怪獸片哥吉拉所製作的配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_WuEozpFiE
在那籠罩著原爆陰霾的文化符碼下,沈重的腳步,從未聽聞過的獸吼,逐漸滂礡
的管弦樂震撼每個人的內心,從那一刻起也奠定了伊福部昭在日本電影配樂的重
要地位,讓這首原本使用於人類部隊的管弦樂成為今日的「哥吉拉之歌」。一生
將音樂與民族主義同步貫徹的伊福部昭於 2006年2月8日辭世,這天無獨有偶也是
世界知名作曲、電影配樂大師John Williams的生日,一方以哥吉拉配樂震驚世界
,一方則是以星際大戰、E.T、法櫃奇兵、大白鯊、超人、侏羅紀公園等膾炙人口
的電影影響世界,如此的巧合更增添特攝電影一絲的迷人魅力。
ゴジラ的命名由來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195411.jpg
提到ゴジラ的命名,各位絕對要畫重點的人物就是綱倉志郎,由於綱倉志郎喜愛
鯨魚且臉長得有點像猩猩,在田中友幸詢問當時於東寶演藝部門的綱倉志郎時,
綱倉無意提到了將大猩猩(ゴリラ)和鯨魚(クジラ)的名字組成哥吉拉(ゴジラ)這
名字,ゴジラ所代表的巨大生物也帶有孔武有力與擅長游泳的特性,最後在企劃
部的討論、円谷英二的認同與導演本多豬四郎的許可下,ゴジラ因此正名,爾後
在短短半年的時間內完成拍攝,1954 年哥吉拉的推出奠定了怪獸特攝的新里程碑
。而最早哥吉拉的造型是由円谷的友人,東寶怪獸造型家利光貞三擔綱設計製作
黏土原型,造型上由渡辺明結合了霸王龍,禽龍與劍龍的特性,原本的設定是頭
大手很小,後來經過多次討論修改,在皮膚上呈現如鱷魚般的粗糙視覺,也帶有
經過輻射的疙瘩感,充滿震撼力的原子怪獸也就此誕生。2016年由庵野秀明重啟
的哥吉拉電影,其身形的的設定也更接近最早 1954 年哥吉拉原本的軀幹設計。
而哥吉拉與拉頓(ラドン)、摩斯拉(モスラ),三者被諭為「東宝三大怪獣」。
中島春雄、手塚勝巳與薩摩劍八郎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jima.jpg
1954年哥吉拉電影開始製作的初期,円谷英二本想與世界當時的特攝影片同步,
以製作人偶進行逐格動畫(stop-motion animation)的方式進行拍攝,後來為了
增加真實性,決定進一步用真人進入人偶破壞模型場景的方式進行,有別於1933
年金剛的身高10公尺,初代哥吉拉的身高設定是50公尺,代表哥吉拉的「G 作品」
也就此成行,並開始尋找適合的人偶演員。中島春雄在14歲時曾於横須賀海軍航
空技術廠養成所擔任養成員,與円谷英二以及円谷的愛將之一有川貞昌一樣,懷
抱著成為飛行員的夢想,1949年當時年僅20歲的中島就曾在黒澤明監督作品『野
良犬』中出道,1953年由本多猪四郎執導,円谷率領有川貞昌等特攝團隊進行技
術支援的航戰作品『太平洋の鷲』,中島飾演的航空兵,表演了渾身燃燒成火人
的特技。也許是因此受到了円谷得注意,中島因而被選上擔任哥吉拉的人偶演員。
初代哥吉拉的人偶套裝就像笨重的輪胎,當時製作出俗稱1号重量高達100公斤,
後來才緊急製作輕量化的2号;初代進入套裝飾演時是著用木屐,留下的汗水可足
足盛滿一杯子,在特攝水池中容易誤觸電線而導電,所以海底行進或者足部特寫
的畫面則是單獨製作下半身進行操作,本多猪四郎原屬意也曾於『太平洋の鷲』
演出機動部隊航空参謀,原本擔任棒球選手,背號九號的手塚勝巳為主要人偶演
員,而円谷則是屬意中島,一度也曾讓開米栄三嘗試進入人偶演出,但開米過於
高大,在人偶內的視野太狹隘,最後由手塚與中島以交替方式進入偶演出。由於
哥吉拉不會講話,為了讓每個動作更具有吸引力,除円谷指導手塚與中島關於哥
吉拉咆哮與行動的技巧,中島春雄在拍攝時期每日早上前往上野動物園觀察大象
與熊的動作,並發明出不露出腳掌,以蹲地行進的「腳擦地行走」的演法,讓哥
吉拉更具威嚴的氣勢。中島春雄擔任過 12 部哥吉拉作品的演出,手塚勝巳約有
四部,而在1984年時隔9年再次復活的哥吉拉,第二代演員薩摩劍八郎在1971《
哥吉拉對黑多拉》中就曾飾演公害怪獸黑多拉,與中島春雄展開對手戲。身為平
成的第三代哥吉拉,電影的設定來到80公尺,戲服重量高達110公斤,為此薩摩
特別進行特訓,扛著重達80kg的啞鈴練習哥吉拉的步法,並將家鄉鹿兒島流傳的
傳統武道「示現流」活用到訓練之中,讓模樣變得更為兇猛和強悍的哥吉拉,在
薩摩劍八郎的飾演下更具無人能敵的氣勢,直至1995年VS系列最終部《哥吉拉vs
戴斯特洛伊亞》(台譯:恐龍帝國),薩摩劍八郎共飾演七部哥吉拉作品。
在中島春雄、手塚勝巳與薩摩劍八郎外,也曾有大仲清治、關田裕、高木真二、
圖師勳、河合徹、喜多川務、吉田瑞穗等人飾演過哥吉拉。特攝的人偶演員通常
都受到愛好者的極度尊敬,也因為有著他們精彩的詮釋,才能讓特攝人偶有著更
徐徐如生的演出。
ゴジラ與ウルトラマン的夢幻公演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ri.jpg
身為「特攝之父」與「超人力霸王」之父,總有觀眾好奇以日本的創意,円谷英
二代表的作品哥吉拉與超人力霸王怎麼會沒有合作過,其實過去的確東寶與円谷
曾有過這樣的計畫,1966年円谷製作公司於TBS推出超人力霸王特攝電視劇開始走
紅,東寶曾出資拍攝超人力霸王於1967年的第一部劇場版,円谷英二與旗下愛將
有川貞昌與中野昭慶,三人先後擔任當時東寶的特攝監督,雙方保持相當良好的
合作關係就算是將兩方最知名的icon一起推向大螢幕也是理所當然,不料円谷英
二於1969年病倒,隔年因氣喘併發心絞痛而逝世,此企劃也告一段落成為絕響。
不過在1966年 ウルトラマン 電視劇,第10話「謎の恐竜基地」中出現一隻與哥
吉拉幾乎一樣且名為吉拉斯(ジラース)的怪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UOxbHQaau4
原來當時劇組人員,在東寶特攝庫房見到了哥吉拉的人偶裝,提出租借申請後東
寶表示「在沒有損壞下進行適當的改造可以接受,並在攝影後歸還即可」,於是
吉拉斯的頭部使用了「怪獣大戦争(1966)」的哥吉拉頭部,身體使用了「モスラ
対ゴジラ(1964)」的身體,並在頭與身體的接合處加上了類似傘蜥蜴的皺褶,連
操縱吉拉斯的人偶演員都情商中島春雄飾演,此段也成為至今ゴジラ與ウルトラ
マン另類的夢幻公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東寶於1973年製作的特攝電視劇《流星
人間 ZONE》,哥吉拉曾以正義味方的身份登場支援。
ゴジラ最知名的跨界聯乘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barkley.jpg
哥吉拉的成功帶來世界性的影響,円谷英二率領的特效團隊也在 6~70年代引領世
界的特攝思維,一直到怪獸電影的風潮式微被妖怪類型電影取代,美國方面從
Ridley Scott執導的異形Alien開始到Steven Allan Spielberg執導 1993年的作品
Jurassic Park獲得空前的成功,全球的特攝場域正式出現新的局面。哥吉拉對於
美國來說總是充滿著複雜的情感,因此在好萊塢電影中場能見各式哥吉拉的隱喻或
戲謔,不過在商業方面也能見到哥吉拉的影響力,1985年知名碳酸飲品Dr. Pepper
就曾請哥吉拉代言,而最為人所樂道的跨界聯乘莫過於東寶與知名運動大廠Nike的
合作。1992年史上第一雙Air Max籃球鞋Air Force Max誕生,擴增的可視氣墊增加
更大的緩衝性,Nike特別打造了東京的都市場景,請到哥吉拉與代言Air Force Max
,效力於鳳凰城太陽隊的前鋒Charles Barkley進行場
Godzilla vs Charles Barkley-史上唯一的惡漢對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oCF-QFuoYs
當時在MTV音樂頻道播放的這支Nike廣告造成鞋款與周邊服飾、海報的熱賣,其對
決故事也在 1993 推出的漫畫版本重現,就算到今日回味仍是相當具創意的一項
企劃。
ゴジラ與台灣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zitaiwan.jpg
由於過去沒有一致的統稱,哥吉拉對於台灣其實充滿著一段相當漫長的正名歷史。
過去自 1955 年第一部哥吉拉作品於台北登陸,當時是以「原子恐龍」作為哥吉拉
的稱呼,「恐龍」這個名詞陪伴了哥吉拉滿長的一段歲月;80年代日本文化經過台
日斷交的過程逐漸流回台灣,中間曾出現「海底鐵金剛」以及「克奇拉」等名稱,
「哥吉拉」的名字也是於80年代的翻譯書籍開始出現。到了1984版哥吉拉電影變成
了「怪獸」,對決碧奧藍蒂與基多拉時則是變成了「大恐龍」,由於沒有代理商予
以正名,當時的媒體多半從哥吉拉的英文「Godzilla」發音進行取名,在當時出現
了「噶茲拉」、「喀吉拉」、「嘎吉拉」等字樣。90 年代面對侏羅紀公園帶來的
全球影響,台灣片商也曾順勢將哥吉拉更名為「暴龍」希望吸引更多觀眾進戲院收
看電影,另一方面出版社所引進的漫畫則是已正名為「哥吉拉」,並從喜愛日本動
漫的粉絲中散佈形成共識,1997哥倫比亞三星雖然拍攝了美國版的Godzilla,但在
台灣片商取名為「酷斯拉」,且美國版 Godzilla 的外型與日本版差異頗大,對於
日後民眾的認知並沒有延伸到東寶版哥吉拉,至2014年美國華納拍攝的 Godzilla,
台灣方面譯名為「哥吉拉」下,超過半世紀的正名過程也算暫時告一段落。1995年
哥吉拉vs戴斯特洛伊亞,由於哥吉拉是從香港開始往日本前進,中間曾經過台灣;
而在台灣關於哥吉拉另一個有趣的花絮,莫過於台南學甲的侯府天鳳宮內一尊像極
了哥吉拉的恐龍大將軍,據廟方表示這尊是被侯府千歲收服的動物靈,因跟隨千歲
修行,廟方人員根據千歲旨意,打造了這尊恐龍造型的神像,就連日本旅客至台南
旅遊,也會造訪天鳳宮一睹恐龍大將軍的模樣。
ゴジラ 重要繪師
哥吉拉電影的成功包含多領域的面向,這個部分我們從美術的角度切入,介紹四位
哥吉拉的重要繪師。
開田裕治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keida02.jpg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kaida.jpg
1953 年於兵庫県出生的開田裕治被譽有「怪獸繪師」的別名。從小就深受怪獸電
影及特攝作品薰陶的開田,自京都市藝術大學畢業後,就到東京並成為獨立插畫家
。開田裕治的畫作以怪獸及機器人為主,並擔任過許多知名雜誌、單行本、模型包
裝盒、及音樂媒體包裝盒等的封面插圖;也畫過許多海報及卡片遊戲的圖像設計。
其中包括有近百款機動戰士鋼彈系列模型的包裝盒插畫,以及總計上百張的哥吉拉
、超人力霸王、魔裝機神、聖戰士丹拜因等機器人作品、特攝作品的插畫。1997年
於日本科幻大會中獲得了星雲賞藝術部門大賞的開田裕治,目前依然持續主導著由
同好們所共同創作的特攝研究同人誌「特撮が来た」,而在2016年哥吉拉與福音戰
士EVANGELION 的夢幻對決企劃中,開田裕治也繪製全新作品增添企劃的精彩。
西川伸司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mash01.jpg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mash02.jpg
1964年於京都出生的西川伸司,從小也是在哥吉拉電影的薰陶下成長。學生時期
1986年在同志社大學漫畫社時創作的同人誌「哥吉拉傳說」,入選了小學館同人誌
競賽,並獲得相當高的評價,爾後於1988年來到東京,並在講談社的月刊少年雜誌
上以「土偶家族」一作出道成為漫畫家。西川伸司對於哥吉拉系列電影最大的影響
,莫過於擔任目前哥吉拉歷史只出現過一次的怪獸-人心花獸碧奧蘭蒂第二型態的設
計,自1989年『ゴジラvsビオランテ』作品後,西川伸司即成為後續每一部哥吉拉
電影的製作班底,擔任怪獸、自衛隊以及地球防衛軍的相關設計。在哥吉拉系列作
品外,也參與了「超星神」、「幻星神」與「超星艦隊」的相關設計。2016年哥吉
拉vs福音戰士的對決企劃 http://www.shin-godzilla.jp/gvse/
西川伸司也有繪製作品予以應援。
生賴範義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lai01.jpg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lai02.jpg
https://www.facebook.com/noriyoshiohrai/
1935 年於兵庫県出生的生頼範義,小時經歷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高中畢業後曾就
讀於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1962年起為地方電影院或商店街繪製宣傳海報。生頼範
義老師作品最大的特色在於使用油畫風格的繪製手法,在細節上呈現與西方油畫完全
不同的細緻感與滂礡的壯闊氣勢,1980年在SF雑誌發表星際大戰系列畫作時,被導演
George Lucas以“驚為天人”形容生賴老師的作品,並委託繪製
Star Wars Episode V: The Empire Strikes Back國際版海報,讓生賴老師獲得全球
性的注目,並在當年獲得了 第十一回星雲賞美術部分之肯定。1983為書籍『東宝特撮
映画全史』擔任封面設計後,自1984年的哥吉拉開始,平成系列以至於後來千禧年系
列的海報,高達9款皆是由生賴老師所繪製,讓哥吉拉藉由生賴老師帶有生命感的筆觸
下更帶有王者般的不敗氣勢,也讓生賴老師享有「元祖ゴジラ繪師」的美譽。此外自80
年代開始,受到日本著名遊戲公司 KOEI(光榮)的邀請,許多朋友年輕所經歷的
《三國志》、《信長之野望》、《項劉記》、《元朝秘史》、《大航海時代》《太閣立
志傳》等遊戲系列創作插畫皆是出自生賴老師之手,其魅力連知名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
也委託繪製《Metal Gear Solid》美術視覺。2014年獲得日本文化廳電影賞功勞獎,表
揚他在電影概念畫與海報美術上貢獻的生賴老師,在2015年10月27 日因肺炎而過世,
享年 79 歲。台灣方面熟悉生賴範義老師的朋友不多,藉此對生賴老師致上崇高的敬意。
前田真宏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mai01.jpg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mai02.jpg
1963 年於鳥取県出生的前田真宏,過去於東京造形大學造形學部時期,在漫畫研究會認
識了當時的學長庵野秀明,自1982年為「超時空要塞マクロス」繪製原畫開始,前田真宏
展現了動畫、動畫作品監督與漫畫家的多才天份,在日本動漫界的各分野相當活躍。前田
與庵野也曾一起為吉卜力工作室的知名作品『風の谷のナウシカ』一起繪製原畫,『天空
の城ラピュタ』最後的崩壞場景也是由前田所製作。而在導演方面 1998 年的「青の6号」
、2004 年改編自基督山恩仇記的「巌窟王」、2014 年「ヱヴァンゲリヲン新劇場版:Q」
等作品展現了前田的執導功力,不可遺忘的就是2015年George Miller執導的《Mad Max:
Fury Road》,人設方面其實就是來自前田。而 2016年哥吉拉與福音戰士的對決企劃,最
早的形象圖,與庵野秀明重啟的《シン・ゴジラ》概念圖皆是由前田繪製,再經過造型巨
匠竹谷隆之的操刀,延續庵野秀明提示的「完全生物」概念,皮膚形狀參考苦瓜、呈現潰
爛的模樣,身軀參考流動熔岩猶如慘痛淌血樣貌,頭部取自蕈狀雲形象,眼睛採用人眼,
胸骨突出並因突變而急劇進化的シン・ゴジラ就此誕生。
The Biology of Godzilla
在各位了解哥吉拉的誕生背景後,我們接著從架空的生物學層面,綜合昭和與平成哥吉拉
的生物構造,帶來哥吉拉的生物研究報告。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biology.jpg
ゴジラ誕生由來
棲爬蟲類,根據古生物學者「山根恭平」博士的假設,哥吉拉是因為受到比基尼環礁島的
水爆實驗影響而覺醒異變而成,1984 年出現的哥吉拉,根據ゴジラvsキングギドラ中23世
紀的未來人說法,是由1944 年馬紹爾群島拉哥斯島殘存的「哥吉拉龍(Godzillasaurus)
受放射污染突變而成,這項說法在帝洋集團董事長「新堂靖明」手中的哥吉拉龍照片獲得
證實。 2001年的ゴジラ2000 ミレニアム中,「伊佐山嘉利」教授認為哥吉拉是太平洋戰
爭中的中國人美國人的殘餘怨念的集合體,因而擁有不死之身。在日本常見到對於哥吉拉
的別名,有「荒神」(地方的神明或者生性粗暴的神明)、「水爆大怪獸」與「怪獸王」三
種別名。
ゴジラ G 細胞
受到水爆試驗的放射能影響依然能存活的哥吉拉,其身內的「G 細胞」被視為遺傳學的寶
庫。G細胞除具有再生能力,可以將病原菌與體內有害物質驅逐,也曾被沙漠國家使用於永
不枯萎的榖類作物,解決糧食危機。而讓放射能無力化進行冷卻的特質,可用於製作抗核
菌噬核細菌(ANB)。但G細胞極為強力的侵食性極可能讓其他生物瞬間變異,如白神源壱郎
博士將G細胞結合玫瑰花細胞與死去愛女英理加遺傳因子而成的碧奧蘭蒂,在與哥吉拉交戰
前已遭G細胞侵食;1993 年與摩斯拉戰鬥後,被摩斯拉帶入宇宙的G細胞與太空結晶生物結
合並且急速進化,最後長成宇宙哥吉拉,戴斯特洛伊亞集合體型態時也因第二嘴咬中哥吉
拉二世獲得G細胞最後成為完全體。
ゴジラ身體構造
哥吉拉的體內擁有如同核子反應爐般的核反應袋,反應袋旁邊有堆積核物質的鈾袋。體內
的核物之除可供給射線的能量,也可提供維持身體運作,身體可承受1500度溶岩高溫。哥
吉拉通常被認知有一個腦,在vs時期則發現哥吉拉在腰部下半身有第二個腦支配下半身行
動。
ゴジラ的武器
除利用身體的優勢進行啃咬、利爪、尾巴揮擊等體技,哥吉拉最大的武器莫過於口中發出
的放射熱線。初代哥吉拉使用的是吐出帶有十萬度熱能的白熱光幅射火焰(又稱放射火焰)
,到金剛哥吉拉時期則成為藍色的放射熱線,作用原理在於哥斯拉發怒時,吸入的空氣會
使鈾袋推動,讓大量的核物質流入反應袋化做能源,而能源會從脊鰭開始集中,最後從口
吐出的輻射能源,與大氣作用下依照不同的身體狀況吐出放射熱線。平成之後的哥吉拉其
放射熱線設定則來到十萬度高溫,紅色射線其貫穿度與威力皆在藍白射線之上,2016年
シン・ゴジラ則是兼具放射火焰與紫色的放射熱線,讓東京瞬間陷於火海。
ゴジラ的弱點
真正人類對哥吉拉的勝利,莫過於1954年由芹澤大助博士研發「水中氧氣破壞劑」
(Oxygen-Destroyer)。這種特殊物質能將水中的氧氣一瞬間完全破壞,讓附近的生物先窒
息死亡,屍骨再被溶解液化;1989年,白神源一郎博士從G細胞的研究中開發了抗核菌ANB
抑制了哥吉拉的活動,1993年,藉由哥吉拉幼子,發現哥吉拉的腰部有『第二腦』的存在
,若是將第二腦破壞,哥吉拉的下半身便會癱瘓。G對策本部開發的『G粉碎器』,一度成
功將哥吉拉的第二腦破壞。
ゴジラ 的系譜(昭和時期)
自1954年至2016年,哥吉拉共誕生29部作品,如加上好萊塢版本則高達31部,在電影史上
少有續作電影能達到如此規模。在此我們根據年代的分野,為各位帶來各代哥吉拉的介紹。
ゴジラ(初代)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zilla001.jpg
身長:50m
體重:20000t
別稱:水爆大怪獸、吳爾羅
登場作品:ゴジラ(1954)
飾演者:中島春雄、手塚勝巳
身為日本怪獸電影的始祖,初代哥吉拉屬於侏儸紀到白堊紀間生存的海棲爬蟲類,是殘存
至今的上古生物,受水爆試驗的影響而怪獸化。初代哥吉拉將核輻射事件帶來的恐懼和經
歷過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戰後日本國內的不安情緒完美體現於電影劇情與各式細
節中,初代哥吉拉藉由破壞與恐懼隱含反核的意念掀起日本境內的熱烈迴響。為了讓人更
帶來恐懼感,1954年哥吉拉製作初期的造型,頭部被刻意設計為類似核爆蕈狀雲的形狀,
該造型後來沒被採用,卻在 2016 シン・ゴジラ予以呈現。初代哥吉拉最後被芹澤大助博
士以「氧氣破壞者」而殺害,成為歷代唯二被人類成功擊敗的哥吉拉。
(另一隻為七代目哥吉拉)
ゴジラ(二代目)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zilla002.jpg
身長:50m
體重:20000t
別稱:怪獸王
登場作品:ゴジラの逆襲(1955)
飾演者:中島春雄
身為1954年初代死後的第二隻哥吉拉,二代目哥吉拉最初雖延續初代的怪獸設定並開創了
「怪物對決」的格局,後來逐漸帶有擬人化與親近兒童市場的逗趣表現,甚至成為正義的
化身,為造型變化以及系列電影集數最多的一代,許多知名的怪獸也是在第二代時登場。
在設定上二代目為1億5千萬年前恐龍的一種,於冰河時期冬眠著,受到在西伯利亞的氫彈
實驗因而覺醒變異。見證昭和時代的哥吉拉在此時也反映著時代的變遷,如「怪獸大戰爭」
反映了人們對於宇宙旅行的憧憬、「哥吉拉對黑多拉」呈現了人們對於公害與大自然破壞
的省思。以下為各時期哥吉拉的調整設定。
ゴジラ(金剛哥吉拉)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zilla004.jpg
身長:50m
體重:20000t
飾演者:中島春雄、手塚勝巳
登場作品:
ゴジラVSキングコング(1962)
受到知名摔角手力道山的影響,此時期的哥吉拉身軀設定近似於摔角手。此部電影也奠定
了美版哥吉拉與金剛對決的基礎。
ゴジラ(對摩斯拉時期)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zilla005.jpg
身長:50m
體重:20000t
飾演者:中島春雄、手塚勝巳
登場作品:
モスラ対ゴジラ(1964)
三大怪獣 地球最大の決戦(1964)
此時期的哥吉拉運用新物料製作,身形較為削瘦,臉部還能呈現顫動的效果。
ゴジラ(大戰爭哥吉拉)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zilla006.jpg
身長:50m
體重:20000t
飾演者:中島春雄
登場作品:
怪獣大戦争(1965)
ゴジラ・エビラ・モスラ 南海の大決闘(1966)
哥吉拉在面容趨於兒童化,設定上不再是專門破壞都市的大怪獸,而變成了保護和平的英
雄,奠定了昭和代往後的路線,也是首隻登上太空的哥吉拉。
ゴジラ(息子哥吉拉)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zilla007.jpg
身長:50m
體重:20000t
飾演者:中島春雄、大仲清治、關田裕
登場作品:
怪獣島の決戦 ゴジラの息子(1967)
由於要呈現父愛的感覺,因此哥吉拉的面部和眼部改變,把哥吉拉凶狠的氣勢完全消除,
其子迷你拉也是在這時期首次露面。
ゴジラ(總進擊哥吉拉)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zilla008.jpg
身長:50m
體重:20000t
飾演者:中島春雄
登場作品:
怪獣総進撃(1968)
ゴジラ・ミニラ・ガバラ オール怪獣大進撃(1969)
ゴジラ対ヘドラ(1971)
地球攻撃命令 ゴジラ対ガイガン(1972)
在面容設定上回歸帶點凶狠的眼神,但不論是擬人化的程度或者滑稽般的搞笑均為歷代之
最。哥吉拉在此時期還展現過唯一一次飛行。
ゴジラ(對機械哥吉拉時期)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zilla009.jpg
身長:50m
體重:20000t
飾演者:高木真二、圖師勳、河合徹
登場作品:
ゴジラ対メガロ(1973)
ゴジラ対メカゴジラ(1974)
メカゴジラの逆襲(1975)
因人偶演員中島春雄已退休,故在此系列由高木真二、圖師勳與河合徹分別飾演哥吉拉。
此系列也為昭和哥吉拉的最後一個系列。
ゴジラ 的系譜(平成時期)
經過九年的沈寂而再次重啟的哥吉拉,有別於昭和時期擬人化的多元風貌與兒童性的取向
,東寶想再次重塑1954年初代哥吉拉帶來的震撼與衝擊,眼神改為充滿敵意的怒目,身形
比例回復到腿粗臂幼的設定,腳趾部分延續初代哥吉拉的設定變為向前的四趾,成為平成
時期哥吉拉的基礎設定,並延續到後來的千禧年系列。
ゴジラ(三代目)
http://goo.gl/FmKA73
身長:80m
體重:50000t
飾演者:薩摩劍八郎
登場作品:
ゴジラ(1984)
ゴジラVSビオランテ(1989)
三代目算是唯一在哥吉拉系譜中具有時代爭議的哥吉拉,因平成年代實際開始為1989年,
但1984年的哥吉拉到接下來的vs系列具有具連貫劇情,因此有部分影迷將 1984年版與vs
系列結合稱作「平成七部曲」,從《哥吉拉vs碧奧蘭蒂》至《哥吉拉vs戴斯特洛伊亞》的
六部作品也有人稱作「平成六部曲」。身處第十個世界觀,劇情設定上哥吉拉為繼1954年
出現之後,隔了 30 年再次出現進行復仇的怪獸王。而在《哥吉拉vs碧奧蘭蒂》中,哥吉
拉的肌肉變得更發達,眼睛也因發達的臉部肌肉而顯得細小,看起來比昭和時期更具有力
量。
ゴジラ(新三代目)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zilla012.jpg
身長:100m
體重:60000t
飾演者:薩摩劍八郎
登場作品:
ゴジラVSキングギドラ(1991)
ゴジラVSモスラ(1992)
ゴジラVSメカゴジラ(1993)
ゴジラVSスペースゴジラ(1994)
新三代目在造型上加入的貓科動物的特徵,讓外貌變得更兇狠更具侵略性,身高方面也來
到系列第三高的100m,此時期的放射熱線也增加了原本為藍色,能量過剩時會變成橙色的
設定,在此時也發現了哥吉拉在腰部以下擁有第二個腦支配下半身的動作,造型變化以及
系列電影集數僅次於第二代。在第11個哥吉拉世界由於未來人回到過去,將哥吉拉的前身
哥吉拉龍轉移至白令海海底,導致第三代在時間軸上被抹去,但還是受到帝洋集團的子潛
艇的核放射線影響成為新的哥吉拉,也暗示著不論過去如何改變,既有的未來還是會在別
處發生。
ゴジラ(四代目)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zilla013.jpg
身長:100m
體重:60000t
別稱:紅蓮哥吉拉
飾演者:薩摩劍八郎
登場作品:
ゴジラVSデストロイア(1995)
歷代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哥吉拉之一莫過於四代目哥吉拉。由於體內抑制核分裂的機能被破
壞,身體不斷毫無限制地發生核分裂反應,哥吉拉就像隨時可能爆發的核子反應爐,身體
部分呈現橙黃色的色澤並散發白煙,放射熱線也變成橙紅色。在歷史上算是第一隻因生病
而死去的哥吉拉,其作品哥吉拉vs戴斯特洛伊亞也有著僅次1954年初代作《哥吉拉》的高
評價。另一個關於四代目的說法為電影中出現的哥吉拉二世,最後吸收了死去哥吉拉的能
量復活,成為新一代的怪獸王。哥吉拉二世也無延續至千禧年哥吉拉的劇情。
ゴジラ 的系譜(千禧系列)
原定在平成六部曲最後一部「哥吉拉vs戴斯特洛伊亞」結束哥吉拉系列電影的東寶,因美
國版酷斯拉受到當時哥吉拉影迷的強烈不滿,東寶因而將版權收回,並擷取於酷斯拉電影
獲得的特效思維,開啟了哥吉拉的千禧年系列。
ゴジラ(五代目)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zilla023.jpg
身長:55m
體重:25000t
飾演者:喜多川務
登場作品:
ゴジラ2000(1999)
位於第十二個世界觀的五代目,本來東寶是將《哥吉拉vs戴斯特洛伊亞》訂為系列結局,
但因為後來的美國版酷斯拉在當時引起哥吉拉影迷相當程度的不滿,因此東寶決定重啟系
列,五代目哥吉拉成為千禧年第一隻怪獸王。在此世界哥吉拉為 1954年初代後的第二支哥
吉拉,不僅在外觀上更接近爬蟲類,火焰狀的巨型背骨為歷代最大,身體向前傾斜外仍保
留腿粗手臂細的設定;放射熱線也與前面幾代相異為金色,並須集氣才能射出,體內擁有
具驚異性再生能力的細胞「組織者G1」。
ゴジラ(六代目)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zilla024.jpg
身長:55m
體重:25000t
飾演者:喜多川務
登場作品:
ゴジラ×メガギラス G消滅作戦(2000)
位於第十三個平行世界,平成與千禧年後第二部以全新故事進行的六代目,在造型上與第
五代相近,身體方面顏色設定更改為深綠色,背部骨板變成深紫色外,身體為向前傾斜更
多,為過去於特攝作品擔任副導演的手塚昌明首次擔任導演的作品。在本作出現的美加努
龍,過去於1956年《空中大怪獸拉頓》中就曾登場,造型背景來自確實存在於白堊紀的巨
大蜻蜓幼蟲(水蠆),學名為 Meganeuro。
ゴジラ(七代目)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zilla025.jpg
體重:30000t
別名:白眼哥吉拉、金子哥吉拉
飾演者: 吉田瑞穗
登場作品:
ゴジラ モスラ キングギドラ 大怪獣総攻撃(2001)
身為票房收入超過27億日圓,千禧年系列中成績最好的七代目,哥吉拉位在第十四個平行
世界,並沿用初代的漢字「吳爾羅」,在 154年後對日本舉行大報復,身上附有太平洋戰
爭死者的幽靈因而刀槍不入,靠著日本護國三神獸巴拉剛、摩斯拉和王者基多拉與人類合
作才將其打敗。七代目在造型上與初代哥吉拉相似,高達兩公尺的皮套也是歷代最大,除
了具全白的雙眼,也是繼初代後第二次被人類擊敗的哥吉拉。導演金子修介曾執導平成
「卡美拉」三部曲,使他成為目前唯一在兩大怪獸電影系列都擔任過導演的人。而因2001
年與哈姆太郎並映,七代目甚至也有人稱呼「哈姆哥吉拉」。
ゴジラ(八代目)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zilla026.jpg
身長:55m
體重:25000t
飾演者:喜多川務
登場作品:
ゴジラ×メカゴジラ(2002)
ゴジラ×モスラ×メカゴジラ 東京SOS(2003)
八代目是唯一在「千禧年系列」擁有續作的哥吉拉,位於第15個平行世界。在設定上與初
代哥吉拉同種族,造型上則與第五代相似,背骨板縮小外,放射熱線則改回藍白色設定。
第一次與三式機龍對決時,其吼叫聲一度讓以初代哥吉拉遺骸製作的機龍記憶被喚醒而暴
走。而以「哥吉拉」為暱稱的職棒選手松井秀喜,當時也於ゴジラ×メカゴジラ中客串演出
。為了介紹在千禧年系列中第一次登場的武器「鎂射光線車」,引用了1961年《摩斯拉》
及1966年《科學怪人的怪獸 山達對蓋拉》的畫面。系列最後與覺醒的機龍相擁沉入日本海
溝。
ゴジラ(九代目)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zilla027.jpg
身長:100m
體重:55000t
飾演者:喜多川務
登場作品:
GODZILLA FINAL WARS(2004)
身為第十六個平行世界觀的哥吉拉,此代哥吉拉成為自1954年來幾度讓世界幾乎毀滅的怪獸
王。在造型方面嘗試結合昭和時期的擬人化動作、平成時期哥吉拉的背骨板和皮膚紋理、新
世代哥吉拉的頭部和尾巴,戲服重量更來到史上最輕的20公斤。此部作品為第三部大進擊類
型電影,耗資日幣二十億,除哥吉拉更加敏捷,放射熱線威力更強,此部也增加其他特攝如
轟天號、酷斯拉等作品角色,可惜此部票房為歷代作品中的倒數第三名,此部之後東寶即宣
布10年內不再拍攝哥吉拉電影,成為當時哥吉拉的最後一部作品。
ゴジラ 的系譜(美國版)
好萊塢一直以來相當注意東寶的哥吉拉系列作品,偶爾會在電影中以開玩笑或致敬方式讓哥
吉拉以某種形式出現,90 年代由美國三星影業取得東寶授權拍攝美國版哥吉拉,到2014年

奇影業推出的重啟版本,目前哥吉拉共有兩部好萊塢作品。
ゴジラ(1998)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zilla018.jpg
身長:69m
體重:13800t
別名:GODZILLA、酷斯拉
美國Columbia Pictures於 1992 年向東寶取得授權,最後於1998年推出。哥吉拉在此部
好萊塢電影成為因核爆試驗而突變的巨大蜥蜴,因襲擊日本漁船而被漁民稱為「Godzilla」
,台灣片商則取名為「酷斯拉」,日後也被特攝愛好者作為日版與美版哥吉拉的區別。雖
就單一作品而言酷斯拉算是可看的災難片作品,但與日版相差太大的設定引起日本影迷的
強烈不滿,東寶因此收回版權,並在隔年拍攝《哥吉拉2000》。不過同樣以真人進入道具
服進行拍攝的酷斯拉,也激起了日本對CG技術以及場面調度到氛圍設定的重新思考,為千
禧系列的哥吉拉作品提供了新的創作方向。
ゴジラ(2014)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zilla016.jpg
身長:108m
體重:90000t
別名:GODZILLA、傳奇哥吉拉
2004年適逢哥吉拉誕生50週年,美國傳奇影業特別將哥吉拉系列電影重啟翻拍,並成為哥吉
拉系列首部3D電影。延續1954年哥吉拉之後的平行世界觀,傳奇哥吉拉成為兩億五千萬年前
二疊紀時期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的史前巨獸,在1954年人類使用核彈爆炸攻擊後潛伏在海底
沉眠。直到60年後為了消滅同是兩史前怪獸的MUTO而甦醒。日版哥吉拉系列所強調的「反核
」與「大自然對人類的反撲」精神,以及哥吉拉招牌的放射熱線在此作適時的被繼承,目前
已確定將在2018年上映的Godzilla 2有望成為三部曲,並將與《金剛:骷髏島
Skull Island: Blood of the King》的金剛進行對決,建構西洋版的怪獸聯盟。
ゴジラ 的系譜(2016)
自2004年《哥吉拉 最後戰役》長達12年的沉寂,現在日本最黑暗的惡夢再次降臨,全新的
哥吉拉在知名導演庵野秀明的執導下正式於台灣登場。
ゴジラ(シン・ゴジラ)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files/2016/08/gozilla017.jpg
身高:118.5m
別名:吳爾羅
最初的哥吉拉因二戰而誕生,這期間日本經歷了311核電廠事故,不論シン・ゴジラ的
「シン」代表的是「新」、「真」或者是「神」,庵野秀明與樋口真嗣將1954年初代哥吉拉
帶來的恐懼與反思,以回歸原點的方式消去了 1954 年哥吉拉曾於日本出現的世界觀,重新
於這個真實的世界呈現「如果真實的世界遇到了哥吉拉」的應對狀況。本次的シン・ゴジラ
也捨棄過去使用真人操作皮套戲服的方式,採用了全CG配合動態捕捉技術合成;頭部的蕈狀
雲形象,細小的雙臂也更完整呈現初代哥吉拉原始的設定。如果您觀看過《初代哥吉拉》與
歷代作品、《宇宙大戰爭》,以及庵野秀明的代表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EVANGELION、
《巨神兵東京に現わる》,相信在觀賞シン・ゴジラ時能帶給大家更多會心一笑的樂趣與醍
醐味。
SOURCE:KOMICAWIKI、WIKI、哥吉拉維基、哥斯拉歷史回顧、未來復古、哥吉拉線上、
哥吉拉歷代作品
~~~
最後附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iTwhtelES4
「哥吉拉最後戰役」台語主題曲【新生活】,收錄在濁水溪公社2005年專輯天涯棄逃人
,與饒舌歌手大支合作。穿插2005年墾丁春天吶喊演出實況片段,以炸邯鄲(小玲)的方式
為教宗祈福。
作者: a3051107 (貝湖大虱)   2016-08-18 16:18:00
首推 淚牛滿面啊 QAQ
作者: Victory2 (Victory2)   2016-08-18 16:42:00
好厲害的考據文!
作者: iam0718 (999)   2016-08-18 16:46:00
好詳細啊!! 田中友幸 推!!
作者: shlee (冷)   2016-08-18 16:53:00
推QQ
作者: sacredshino (小忍)   2016-08-18 17:04:00
專業推
作者: applejone (haha)   2016-08-18 17:13:00
作者: gamera (gamera)   2016-08-18 18:48:00
在國際IDMB的評價裡,第二高的是白目哥吉拉,第三才是紅蓮
作者: abelmaxwell (abel)   2016-08-18 18:56:00
作者: bulletproof (Free Tibet)   2016-08-18 18:57:00
太神啦
作者: Kimi0728 (Kimi)   2016-08-18 19:25:00
超猛的文章!超猛的文章!
作者: j31404 (戈登主廚)   2016-08-18 19:32:00
推整理
作者: yanzoku (嵐鮫超激達)   2016-08-18 20:06:00
跪著推
作者: dido3612 (迪多)   2016-08-18 20:18:00
只能推了
作者: ddrbb (AstroB)   2016-08-18 20:38:00
對我來說紅蓮是第二名,在電影院看到哭
作者: tt0407 (傲笑憐)   2016-08-18 20:44:00
好文一定要推
作者: ldt1025 (ldt1025)   2016-08-18 20:59:00
好文推
作者: GBML   2016-08-18 21:03:00
太神啦!
作者: mkhl3 (承夢草)   2016-08-18 22:27:00
跪推!
作者: Gravity113 (Anderson/重力/佐)   2016-08-18 22:47:00
原來老戴是吃了二世細胞才進化成完全體...
作者: dandelion76 (不好了 孝真學姊又被甩了)   2016-08-18 23:47:00
哪邊有說破壞者吸收了二世的細胞才進化的啊…?查了一下,破壞者是靠著junior的DNA,火力發電廠的能源以及junior的放射火焰才造成牠的進化。
作者: Gravity113 (Anderson/重力/佐)   2016-08-18 23:54:00
說明 G 細胞那邊
作者: DubstarX (dubstar)   2016-08-19 06:52:00
好文
作者: rapnose (鼻馬龍)   2016-08-19 09:15:00
不推不行。
作者: mogli   2016-08-19 10:56:00
作者: ytpc (無糖蜂蜜綠)   2016-08-19 11:14:00
大推啊!
作者: alexgame01 (愛吃貓的魚)   2016-08-19 12:36:00
對三代目最有印象
作者: bkj123 (BBBen)   2016-08-19 16:10:00
好複雜
作者: e1472584 (冰淇淋武士)   2016-08-19 17:36:00
大推
作者: OniEikichi (全家就是你家)   2016-08-19 18:07:00
好文
作者: fcxfc (萬里起雲煙)   2016-08-20 00:07:00
專業好文
作者: andyche86   2016-08-20 03:08:00
超讚好文 推
作者: dader (小人嚐雞雞)   2016-08-20 14:04:00
推專業完整 生賴老師太讚了
作者: kof760315 (Eason)   2016-08-20 22:16:00
雞皮疙瘩推!
作者: rubeinlove (れな)   2016-08-21 00:31:00
好詳細,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