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女巫》是W還是VV

作者: vollier (奇行草)   2016-08-10 22:59:04
(本文同步刊載于http://www.viewmovie.tw/news/647)
打從日舞影展捷報後,就一直非常期待這部電影,看了之後,真的不得不佩服得獎實至名歸,
算是新一代恐怖經典(非娛樂型,走劇情氛圍取向)。
小成本的預算卻在聰明的執行下,有非常精緻的質感,視覺極美,配樂震撼,演員表現精
湛,氛圍一路壓迫,完美結合信仰與民俗史的心理驚悚巨作。
(以下有雷)
少女湯瑪辛一家,因信仰衝突而被逐出教區,在陰暗的森林邊界自立更生。不料,一日,
么子山繆在湯瑪辛的看照下遭女巫奪走,自此消失,一家便出現了裂痕。逐漸崩壞的情感
,以及糧食的不足,考驗著一家人的愛與信仰,長子凱勒和湯瑪辛試圖協助家人度過難關
,卻再次在森林中遭遇超自然的夢魘。
說到關於森林女巫的恐怖片,大家第一印象浮出的大概就是《厄夜叢林》,但本片雖名為
《女巫》,同時也確實有女巫出現,但相較於《厄夜叢林》的類型化,《女巫》其實更靠
近心理層次,有種《處女之泉》的調調,而情感與主題更勝於一樣有著清教徒與鬼怪森林
設定的《陰森林》。
《女巫》的劇情非常單純,一般恐怖類型電影的發展窠臼幾乎是看不到,但這也是它聰明
的地方,一來得以控制預算,讓整體更精緻,二來則是,更聚焦在人物的戲與氛圍的營造
上頭,而這也是這部片子最成功的地方。沒有過多讓人覺得「娛樂」的橋段,而是透過精
準的史料詮釋,營造出「真實」感,讓人融入在事件當中,換句話說,我們已經不是在看
故事,而是在看一個事件的記錄,甚至參與進去。
每場戲的劇本都非常精準,開場與收場的節奏,完全掌控了戲劇張力,讓人一直想看下去
,而對白的精煉,除了表達人物的情感與思維,帶出氛圍與主題,同時,也環環相扣,把
事件因果串起,能夠做到這樣,又不過度渲染戲劇性,是一件不簡單的事。
有基督徒觀眾說這是一部關於信仰電影,但從我的角度來看,它簡單的故事背後所帶來的
是非常龐大的議題,信仰只是其中之一,對我而言,更明顯且重要的其實是「女巫」與「
女性」。
有觀眾認為片頭沒有解釋好為什麼主角一家被逐出教會,也有觀眾認為整出片子就是表達
這些人沒有信仰,所以被女巫襲擊。但整部片子其實都聚焦在女主角身上,從女性的觀點
去看女巫。
導演在訪談時曾談說英文片名《The VVitch》為什麼是兩個V,而不是W,是因前以前印刷
術的問題,在沒有W了的狀況下,會使用兩個V。雖然感覺是個有趣的玩笑話,但如果我們
同時去看女巫的W和女人的W,或許會感覺到導演的說法也許有另外一個意思,「當女人不
在了,就會分裂成了女巫。」
打從一開始,我們就是以湯瑪辛的觀點,看著父親放話自願被逐出教會,即使在信仰前面
,但不論是媽媽或是自己,都在基督教父權之下,無法有任何反對,甚至連表態也不行。
正如當時的社會,整個家庭是由信仰與父權所主成,父親帶領著一家人對著荒土下跪,帶
領著他們開始自立更生。山繆失蹤後,母親將極端信仰與父權所帶來的錯,轉嫁到了湯瑪
辛身上,父親也讓湯瑪辛作為信仰的代罪羔羊。所有的問題也都指向她,而無知的雙胞胎
也深受這樣的環境影響,胡鬧指責湯瑪辛,就算湯瑪辛站在跟父母親的同一邊,表達意見
的自主性也是不被允許的。諷刺的是,長子是唯一幫助湯瑪辛的,卻在中途受自由的女巫
誘惑,含了聖經中的禁果,最後回歸信仰而死。
我們其實可以把母親、湯瑪辛與雙胞胎妹,視為女性的三我,超我、本我、自我。母親受
制於長年的清教徒信仰,其身份已是信仰與父權之下所訂製出的女性,而她的毀滅始於父
權信仰與本我、自我的衝突,作為一個母親,她無法忘卻自我,但在父權毀滅的當下,長
期規範的瓦解也同時毀了她的精神秩序,因此,當她用賴以為生的父權與信仰指責湯瑪辛
所代表的本我時,最終只能換來死亡。而雙胞胎妹,全片始終沒有人管,在農家裡面自由
自在,唯一與之發生衝突的,只有聽命於母親試圖規範他們的湯瑪辛,有趣的是,她不只
是最先提出女巫的,也是和撒旦山羊黑菲利浦接近的,最後則是跟著消失在父親對他們的
禁閉之中。而湯瑪辛則是被夾在兩者之間,基督信仰與惡魔崇拜,超然規範與原始自由,
母親多次指責她,父親則是為了信仰的假象,基於愧疚而守護她,直到最後才露出真面目
,用父權與信仰加以禁錮,甚至不惜摧毀無法規範的她,諷刺的是,湯瑪辛本來是甘願被
規範的,但在自由的號召之下,家人的猜忌與崩壞,最後反倒刺激了她。在女性自主只會
造成毀滅的社會觀念下,她無法生存,最後只好逃進森林,回歸本我,在半哭半笑中,成
為了基督信仰所不能接受的女巫。
倘若想看純粹恐怖效果的觀眾,我想大概會非常失望,但這片的議題,在導演的手法下,
才是最為駭人的本質,且也是最令人哀痛的現實。
當然,作為純心理驚悚片而言,導演的手法也極為精湛。完美的攝影,在寫實中創造出如
畫般的光影與構圖,卻依舊能讓人不寒而慄,尤其幾個留白或是低的運鏡配合出神入化的
調度,更是徹底地抓住了駭人的氛圍,縱使全片沒有什麼突如其來的嚇點,但靠著凶兆、
異象以及恐怖氛圍的醞釀卻足以讓人頭皮發麻。
而氛圍醞釀的另一大功臣就是配樂,全片的配樂其實運用得很重,很多地方都透過弦樂、
民俗樂器以及女聲,來烘托氛圍與風雨欲來的氣勢,但在情感或是角色凝視的橋段卻又回
歸寧靜,收放自如,恰如其分地去應對視覺畫面與人物的戲。
最後也不得不提演員們,不只表演得好,更將十七世紀的口音模仿得惟妙惟肖,縱使飾演
母親的Kate Dickie的演出仍舊不出《冰與火之歌》那套,但在少數情緒轉折的地方可以看
到更細膩的表現。飾演父親的Ralph Ineson幾場戲也是演得非常好,尤其在最後與女兒的
對戲,那種對信仰的偏執與對親人的愛衝突當下,觀眾一時無法分辨,卻又慢慢察覺到他
的選擇,也可說是非常精彩的部分。雙胞胎兄妹的演出,算是徹底地成功詮釋小屁孩。飾
演凱勒的Harvey Scrimshaw,儘管鋒芒略被女主角與父親蓋過,但在森林戲的驚悚橋段是
由他挑大樑,其極入戲的神情配合陰暗光線與仰角攝影,成功地營造出該有的恐怖氛圍,
另外,不得不說在凱勒死亡的那顆長鏡頭,更是演技大爆發,從倒下崩潰,坐起癲狂讚揚
主,到最後突然死亡不動,對於童星而言實在精彩。至於,我們的女主角演員,飾演湯瑪
辛的Anya Taylor-Joy,整部片子的表現實在傑出,應對自然、情感真摯、情緒的轉換層次
也行雲流水,將人物複雜的內心完美詮釋,無論是對家人的愛、自責、恐懼與憤怒,每個
表情甚至呼吸都足以說服觀眾,進而認同、陪伴、愛上這個角色,尤其最後弒母的崩潰以
及那之後的空虛、甚至哭笑不得地成為女巫,都讓觀眾無比地震懾與惆悵。
總結來說,《女巫》雖是影評與票房回收非常高的一部恐怖片,但它一點都不是娛樂類型
,而是值得大家去感受、體會與深思的一部電影,低成本的它有非常精美的美術與攝影畫
面,精彩的調度與剪接,著魔般的配樂,戲精的演出,極高考據、精煉且充滿張力又不失
寫實的劇本,足以帶領觀眾進入女巫時代,進入疑懼的恐怖氛圍,感受事件,感受信仰與
生命的衝突,更重要的是,它會帶領你重新思考何謂「女巫」。
作者: yuechen (大谷結衣)   2016-08-10 23:21:00
不是典型的恐怖片 有藝術片的感覺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6-08-10 23:53:00
考古控導演的民俗筆記電影,超好看
作者: purue (purue)   2016-08-11 00:19:00
不恐怖 但是結局蠻出乎意料的
作者: yorkanna (annayork)   2016-08-11 15:47:00
黑山羊逼他脫衣服那段實在是....大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