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別了,阿巴斯 伊朗電影巨匠腸胃癌病逝

作者: sampsonlu919 (歡迎所有球隊教訓舊金山)   2016-07-07 21:23:13
新聞網址:http://www.storm.mg/article/138315
別了,阿巴斯》曾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伊朗電影巨匠腸胃癌病逝
黃霈曦
曾以《櫻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 1997)獲頒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伊朗導演阿巴
斯・奇亞洛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4日因腸胃癌病逝於巴黎,享壽76歲。阿巴斯
在今年3月發現自己罹患腸胃癌,因此他前往巴黎接受治療,沒想到仍然不敵病魔,離開
人世。
「他的成就和貢獻為許多電影工作者鋪路,也影響非常多人。電影界、全世界痛失這樣
一位偉大的人物。」曾以《分居風暴》(A Separation)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伊朗
導演法哈蒂(Asghar Farhadi)哀痛地說道。
另一位伊朗導演馬克馬巴夫(Mohsen Makhmalbaf)得知消息後也感到非常震驚,他說,
「伊朗電影能夠在國際影壇上大放異彩,阿巴斯絕對是最大功臣」。但馬克馬巴夫也惋
惜,儘管他的作品「不同於好萊塢電影的財大氣粗」,且為「為電影注入一抹新意與人
性光輝」,但在他自己的家鄉伊朗,能見度卻遠不及國際。
電影啟蒙:兒童
阿巴斯1940年出生於伊朗德黑蘭(Tehran),畢業於德黑蘭大學藝術系。出社會後他的
第一份工作為平面設計師,同時他也為伊朗電視台拍攝廣告。1962年至1966年間,他總
共拍攝了超過150支的電視廣告。
1969年,阿巴斯加入非營利組織「伊朗兒童和青年智力發展研究所」(Kanun)下的電影
部門,開啟他的導演之路。阿巴斯在2005年時向媒體談起他電影生涯的啟蒙時,他說:
「一開始這只是一份工作,但後來它讓我成為一名真正的藝術家」。他也認為電影的議
題應該要觸及孩童時期可能會面臨的問題。
阿巴斯在「伊朗兒童和青年智力發展研究所」工作的第一年便導演其第一部短片《麵包
和街道》(Nan va Koutcheh),奠定其創作風格:紀錄片式寫實鏡頭、素人演員、兒
童以及記錄一般人的日常生活。
「樹是根植於土地」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暴發,巴勒維(Pahlavi)政權被推翻,迎來了在國外流亡15年的
何梅尼(Khomeini)建立封閉保守的伊斯蘭共和國。不同於同期的電影工作者逃亡到
國外,阿巴斯是少數在革命後決定留下來的導演,必須適應新政權所設置的嚴密的電
影審查制度。
談起為什麼當初選擇留下來的決定,他將自己比作一棵樹,「樹是根植於土地」,「如
果你將一棵樹移植到其他地方,那它就不會生出果實了」。「如果我離開我的國家,我
就會和那棵樹一樣。」
「伊朗三部曲」享譽國際
阿巴斯也是在「伊朗兒童和青年智力發展研究所」工作的20餘年間,完成了他享譽國際
的「伊朗三部曲」(Koker trilogy):《何處是我朋友的家》(Where Is the Friend
's Home? 1987)、《生生長流》(And Life Goes On…1992)、《橄欖樹下的情人》(
Through the Olive Trees, 1994)。
首部曲《何處是我朋友的家》講述的是一名小男孩不小心將同學的作業簿帶走,於是他
必須克服種種困難將作業簿物歸原主。電影以寫實的手法精湛地詮釋孩童內心的道德世
界,獲得影評盛讚,阿巴斯也以此片獲得當年坎城影展藝術電影獎、盧卡諾影展銅豹獎
、評審團獎。
第二部曲《生生長流》則是導演在1990年伊朗大地震之後,帶著他的兒子重返《何處是
我朋友的家》的拍攝地,尋找片中2位童星的下落。寫實紀錄的手法展現了伊朗人民在
震災後強韌的民族性與生命力。
第三部曲《橄欖樹下的情人》則是講述在《生生長流》中飾演夫妻的男女演員,在拍攝
鏡頭外,2人之間微妙的關係。
以《櫻桃的滋味》創下生涯顛峰
阿巴斯1997年作品《櫻桃的滋味》創下他個人電影導演生涯的巔峰,為他拿下坎城影展
最高殊榮金棕櫚獎。
電影敘述一個尋死之人四處尋找能替他料理後事的朋友,在尋找的過程中透過不斷的對
話,各種人生的境遇逐漸突顯生命的意義,令人體會原來活著的滋味宛如櫻桃般美好。
阿巴斯之後的作品則轉變為形式主義風格,如詩歌般的《風帶著我來》(The Wind Will
Carry Us, 2000)、《十段生命的律動》(Ten, 2002)。在《十段生命的律動》中,阿
巴斯以偽紀錄片的方式呈現,將攝影機架設在計程車上,鏡頭隨著車子在德黑蘭街頭前
進,進入乘客的內心世界,也進入了更深層的伊朗文化。
隨著伊朗強硬派總統艾瑪丹加(Mahmoud Ahmadinejad)的上台(已於2013年卸任),
阿巴斯發現越來越難在伊朗拍片,因此他最新的兩部作品:《愛情對白》(Certified
Copy, 2010)與《像戀人一樣》(Like Someone in Love, 2012)分別在義大利和日本
拍攝。而《愛情對白》的女主角、法國女星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則以
該片榮獲坎城影展最佳女主角。
上週,主辦奧斯卡金像獎的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公布683位入選新會員的名單,阿巴斯也名列其中。阿巴斯這一生
結過一次婚,婚姻關係維持了13年,並於1982年離婚。他們共有2個兒子,其中一個是
紀錄片導演。
作者: orzisme (EM)   2016-07-07 21:38:00
阿巴斯離開了...真的是電影太大的損失
作者: chink5566 (支那種豬)   2016-07-07 22:00:00
他的電影都很不錯
作者: g21l (香蕉蛋)   2016-07-07 22:23:00
難過的消息...
作者: kevinfort (kevinfort)   2016-07-07 23:15:00
難過QQ
作者: leione (Welcome To Avalon)   2016-07-08 06:41:00
真的太難過了!也推另一個伊朗導演馬克馬巴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