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乘願再來九百年】此生暫時,未來無盡

作者: ariel119 (愛不只是一種感覺)   2016-06-30 08:31:31
電影【乘願再來九百年】 The 17th Journey of Compassion │45分鐘│中文
上映日期:2016-6-24
★ 導演關本良、蔡貞停 X 2010年受邀請到印度拍攝
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領袖噶瑪巴(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的九百周年慶典活動及冬季法會。
★ 紀錄片
http://ariel11920002.pixnet.net/blog/post/449324339
(有整理一些採訪導演的短片)
一開始看到這部電影的預告片,不知道為什麼...很給我感動,
就一直很想看本片,無奈特映的時間又無法配合~
上映後,我總共跑了四次才終於看到了這部電影【乘願再來九百年】,
真是太出乎意料的爆滿阿~我看的那場也是坐滿滿的!
(雖然有可能是小廳的因素,但內心還是覺得頗誇張阿!)
原本對於電影只有約45分鐘,但是電影票價上完全沒有優惠,
心裡不免嘀咕了一下,
但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才發現自己也陷入了執念,
電影重要的不在於長度,而在於帶給了我們甚麼樣的意義和感動!
若看一部電影能帶給我們得到及領悟,那便足矣!
雖然不是大寶法王的信徒,但跳開宗教的角度而言,
我會認為這片探討更多的是對於生命的意義!
可以帶著更宏寬的心及視野來看~
- - - - 以下內容含有劇情 慎入有雷區 - - - - -
- - - - 以下內容含有劇情 慎入有雷區 - - - -
- - - - 以下內容含有劇情 慎入有雷區 - - - -
愛因斯坦曾說:「人生就像騎自行車,想保持平衡,就得向前邁進。」
這部片開頭用車輪來形容人生無盡的輪迴,不禁讓我想到愛因斯坦這句話,
兩者有些不謀而合,人在出生後就像是啟動了開始的鈕,
接著就被一去不復返的時間拖著不停地往前走,
而車子該開往何方或是終點是何處,我們常迷惘也無知,
在過程中感到痛苦及迷惘,無止盡的輪迴背後,
到底要賦予我們甚麼意義呢?!
若能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從何方而來?此生目的為何?
相信對於如何利用生命,我們會有更深的體悟,
所以,我想如同大寶法王已輪迴到第十七世,
就是從一開始就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了解生命的輪轉,
所以他說此生是一種暫時,而未來是無盡的!
(亦讓我想到聖嚴法師的那句:「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虛空,身為人的我們終究是逃不了生老病死及離別,
然而就算最後肉體死去,化為塵土,
我們的能量依然是存在的(或許就是所謂的靈魂),
如同釋迦牟尼佛一開始也在思考著人世間的生老病死,追求究極的真理,
每一次來到人間,都是在修練著我們的心靈,這是無窮無盡的!
然而,只要是人,皆各自有各自的煩惱,皆有慾念,
若能了解根源,或許就會知道解決的方法!
我也常想何謂修行及修道?
神及菩薩或是佛.....等等,又到底在那兒呢?
裡面提到:「菩薩為了渡眾生,會乘願再來,因為眾生是無邊無際的。」
「我們身邊都有菩薩,為了愛眾生,不辭勞苦。」
我們要學習著有慈悲心去了解別人的痛苦,
或者也可以解釋成若他人有難,你我皆是神佛的化身,可以去幫助他人...
本片也提到,我們常想著要祈求及被保佑,
這是一種作為人的不滿足及對未來的害怕迷惘,
其實一切不假外求,皆在己心,是要反求諸己的!
大寶法王也提到:「運用佛法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而非把它變成一種信仰或是儀式。」
除了做人的修為修道,也包涵了應尊重萬物生命,
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常有傲慢心,對於其他生命並不顧及,以及環境的迫害,
然而宇宙萬物其實是彼此依存的,如此這樣下去,
最後,人類也是無法獨活的...
本片用紀錄片採訪的方式,側面描寫大寶法王以及仁波切等,
個人認為對於生命萬物的探討,
以及了解智慧修為修道悟性等,是很不錯的選擇!
願眾生皆離苦得樂!!
- - - -
@電影【我乘願再來九百年】喜愛的佳句 :
1.「日復一日,營營役役的日子就像車輪不斷往還,周而復始;
它到底是要帶我們到那裡去?生命難道只是在等待和失望的痛苦中度過,然後死去?
假如生命只是不斷的重複受苦,那無止境的輪迴背後,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
人生日復一日,如同車輪一樣往返。
生命的等待、痛苦和失落,在這其中的受苦猶如無止盡的輪迴。
2.我們就這樣跟著習慣走,生命就這樣過去了,就像是車輪一旦啟動,
輪子也就這樣開始跟著走動。
3.菩薩為了渡眾生,會乘願再來,因為眾生是無邊無際的。
4.當我戴起這個黑帽的時候,我有一種感覺,像承擔起讓虛空的眾生,離苦得樂。
5.其實,我們身邊都有菩薩,為了愛眾生,不辭勞苦。
6.人生無可避免的生老病死,生命在這世間,如同轉了一圈,沒有什麼意義。
人生,究竟是為了什麼?
7.不成正覺,絕不離塵。
8.「求道」不就是跟自己的內心在對話,透過生命的意義,生命的無常,
了解自己無知、執著,痛苦煩惱的根源。
9.「解脫」是什麼?究竟的快樂是如何找到的?什麼是苦?又什麼是樂?
其實,都是取決於自己的心。
10.佛陀曾經來到靈鶩山,傳佛法,心裡感到寧靜而清明。
「佛法可以說是很好的教育,但是很多人以為衪只是一個宗教,
或是屬於某個宗派,其實衪不屬於某個宗教或團體,衪是我們自己要找的真理。」
11.修行是怎麼一回事呢?一般以為佛法是一種宗教或是信仰,都去祈求自己被庇護,
但其實你要保護的是你自己,這是需要一點付出的。
12.實修,就是運用佛法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而非把它變成一種信仰或是儀式。
13.證語證悟,就是改變自己的心性,原本我們出生的時候是純淨的,
但是經過環境後天的影響,使得我們變得不純淨,透過佛法,
讓我們行事能有益自己也有益眾生。
14.慈悲,就是了解別人的痛苦。想像自己是那痛苦的眾生。
同樣的痛苦,及在一起的快樂。用無量心,願一切有情具喜善因。
15.人類對於別的生命不管不顧,造成對於這世間的破壞,宇宙間的萬物是彼此依存的,
這樣到了最後人類也很難生存。
16.只要是人,就會有問題及煩惱,就像我,我也是一個人,我也有我的煩惱和限制,不如外人看起來如此自由自在。(大寶法王)
17.實修,真正的做到是要放棄一些快樂跟幸福。
18.《華嚴經》:「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繪畫不只是繪畫,也是種修行,讓內心平靜、美麗。藝術帶給精神上的修為,
世間上的一切美麗愁苦以及喜樂悲哀都是由自我內心所感受及取向。
19.「貪、瞋、癡」影響著我們的修行,有人辦不到是因為不知道煩惱的根源。
20.「活在當下」就是一種覺知的狀態,斷絕過往。
21.最難處理的就是習性,「自我、慾望、瞋恨」在輪迴中,痛苦與我們在一起。
覺性、空性、智慧及體驗共存,要好好地禪修,就會慢慢了解。
22.自己是自己的守護者,不在他處! 光明的未來,是自己給自己的禮物。
23.外表看似猶如火焰,把它放到真實的黑暗之中,並不能消除黑暗,
而是在黑暗之中,火焰的力量才展現出來。
24.同一段旅程,不同的心境,一切都是由內心的選擇。
25.內在是怎麼樣,與外在是息息相關的。外在的東西,總有滅失的一天。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26.生命是超越我們的想像的,人生的意義就在找回我們自己真正的開始。
智慧是在了解真相和自己,宇宙間是相互依存的,這樣的世界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27.未來是無盡的,此生是短暫的,雖然我們死亡了,但我們的能量依然還是存在的。
作者: sociwrk (sociwrk)   2016-06-30 09:34:00
佛法皆來自於自性。
作者: hikarume (璇思)   2016-06-30 09:48:00
作者: cis0426 (3035)   2016-06-30 10:29:00
推 很深刻的一部片
作者: week0526 (陳願心小菩薩)   2016-06-30 10:59:00
推 值得進電影院欣賞的一部好片
作者: bye2007 ( )   2016-06-30 19:59:00
大推
作者: fox0731 (fox)   2016-06-30 20:13:00
拒絕傳教片,人人有責
作者: sg1987 (治作)   2016-07-01 00:30:00
樓上有去對付大愛跟好消息還有CH100那附近的佛教台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