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雷] 從註冊法案到英雄內戰-《Civil War》漫畫導讀

作者: qn123456 (Q.N.)   2016-04-27 16:38:59
※ [本文轉錄自 SuperHeroes 看板 #1N81jOeC ]
作者: qn123456 (Q.N.) 看板: SuperHeroes
標題: [心得] 從註冊法案到英雄內戰-《Civil War》漫畫導讀
時間: Wed Apr 27 09:52:20 2016
有圖好毒版請見F.E.Ws少述派勢力:
http://fewfornow.blogspot.tw/2016/04/civil-war.html
隨著《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正式上映,本片主要改
編作品-《Civil War》又再度成為人們討論熱烈的話題。
作為一個主刊、支線加總起來超過100回的大事件,2006年出版的《Civil War》可說是
Marvel近年來知名度最高、最有商業價值,同時也招致最多誤解的漫畫作品。這些誤解有
部份來自網路上未實際接觸原始文本的以訛傳訛,有部份則必須歸咎於故事本身的表現手
法與當初編輯部在處理跨刊劇情時的有欠協調。在種種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有關本作的爭
論與分析往往奠基在錯誤的前提之上,加上許多人對近年來美漫電影常見的改編模式並不
熟悉,連帶讓《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的相關討論也受到了混淆。
趁著此次機會,本文試圖在有限的篇幅中釐清《Civil War》所涉的核心爭議,盼能使讀
者脫離過往對本作的片面瞭解與常見迷思,並進一步與《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相互對
照,以作為漫畫與改編電影的前導閱讀。
「誰來監視這群監視者?」-超級英雄與政府的競合關係
一如大多數人所熟知的,在總計7回的《Civil War》本刊裡,編劇馬克˙米勒(Mark
Millar)講述了「超人類註冊法案(Superhuman Registration Act)」-或作「超級英
雄註冊法案(Superhero Registration Act)」-對Marvel正史世界(Earth-616)所帶
來的深遠影響。
在一場年輕英雄追捕罪犯、卻意外造成大量死傷的慘劇發生後,美國社會對於超級英雄的
恐懼與敵視達到了最高點。為了安撫民心,國會以迅速立法作為回應,課與英雄們向國家
呈報身份、接受訓練養成,並作為政府特殊武力的義務。面對來自公權力的積極管制,過
往團結一心的超級英雄社會正式分裂為兩大群體,在鋼鐵人(Iron Man)與美國隊長(
Captain America)的分別領導下,以政府為後盾的註冊派與反註冊派引爆了激烈衝突,
雙方在不斷擴大的爭鬥中皆付出十分慘痛的代價。
事實上,「註冊法案」-或者更加廣義的「英雄管制」-從來都不是《Civil War》所獨
創的概念,早在本作推出以前,超人類/扮裝英雄與公權力之間的競合關係就已經是同類
型作品中多次觸及的議題。在《The Dark Knight Returns》與《Watchmen》這兩部1986
年DC推出的經典名作裡,我們都能看到有關超級英雄被政府收編為戰力的描寫,2004年動
畫電影《超人特攻隊(The Incredibles)》亦有政府強制英雄退役以避免傷亡與糾紛的
情節,就連在Marvel自家過往的作品裡,類似的管制議題也屢見不鮮。舉例來說,「變種
人註冊法案(Mutant Registration Act)」的概念在1963年的《Uncanny X-Men》#141裡
就已被首度提及,而對於其他超能力來源未與先天基因掛勾的英雄,歷來復仇者聯盟(
Avengers)連載在描寫美國政府賦予其特權之餘,也並沒有忘記兩者之間潛在的緊張關係
,亨利˙蓋瑞克(Henry Gyrich)這位對英雄們極盡干預能事的督導官即為相關劇情中的
代表人物,更遑論在1989年的《Fantastic Four》#335裡,我們也能看到美國國會嘗試約
束超級英雄、要求驚奇先生(Mr. Fantastic)打造超能力感測機器的情節發生。
與前述作品相比,《Civil War》較為特別的地方在於:政府對超級英雄的管制措施不單
是劇中事件的前提與背景設定,更是貫串整部作品的核心概念;故事不只描述法案從提出
、通過到實行的過程,亦高度聚焦在政策陣痛期的族群分裂上,將視角從政府與人民的直
接對抗轉移到被管制群體的內部衝突。也因此,官方在本作宣傳期間不斷拋出「你支持哪
一邊?(Whose side are you on?)」的口號,除了劇中贊成與反對雙方的爭辯永無止盡
、越演越烈,註冊派與反註冊派究竟孰對孰錯至今也依然是讀者之間爭論不休的話題。
當然了,在表現手法上,《Civil War》其實有著過度緊貼陣營對立概念,導致角色性格
與過往一貫形象不符的問題,馬克˙米勒在本刊中強調超級英雄凡人面的描寫亦讓正反雙
方英雄皆展露了偏執、醜惡,甚至近似於反派的面貌-這點對於後期人力流失、非得採用
各種非常手段的註冊派而言更是如此。但就作品本身的概念而言,《Civil War》所欲呈
現的基本上仍是一個與現實世界相似、難論對錯之分的高度政治爭議,撇開前述為人所詬
病的缺點,本作透過註冊法案拋出的議題與辯論仍有許多值得讀者反思之處。
註冊法案的遠因與檯面下的政治角力
在說明註冊法案衍生的諸多爭議之前,或許有必要先回答一個問題:是怎樣的契機,讓漫
畫裡的美國國會決定推動管制超級英雄的法案?
提到《Civil War》一切爭端的導火線,大多數讀者直覺聯想到的都是本傳開頭那場發生
在史坦福、造成600多人喪生的爆炸事件,但如前所述,在英雄們崛起、活躍的數十年來
,美國政府其實早就已經有過多次關於超級英雄管制的討論與嘗試,而《Civil War》故
事所涉的註冊法案之所以能成功通過,除了史坦福事件外,早先的數次超人類失控成災也
都對民意走向產生了累積性的影響。
這股社會輿論的變化可追溯至緋紅女巫(Scarlet Witch)因情緒與力量潰堤而導致數名英
雄死亡的復仇者解散事件[1],該次慘劇往後更牽扯出現實遭到大規模修改、變種人成為地
球掌權者與優勢族群的《House of M》[2];近期的相關紀錄則與浩克(Hulk)和鋼鐵人東
尼˙史塔克(Tony Stark)這兩位復仇者聯盟的創始元老有關:前者的失控在賭城拉斯維加
斯造成26人與1隻狗喪失性命[3],後者則在心智被他人操縱的無意識狀態下利用裝甲暗殺了
多名人士[4],雖然兩起事件皆是反派直接或間接所導致,超人類力量不受控制時引發的恐
怖後果依然讓大眾產生了高度警惕。
身為一位素來與公權力保持著密切關係、過去亦曾擔任過美國國防部長[5]的「未來主義者
」,鋼鐵人東尼˙史塔克可說是首位深刻理解到這股民意趨勢無可抵擋的超級英雄。東尼在
此時期的心境轉變或許是整個《Civil War》系列中最令人玩味的一段描寫:在得知美國國
會已在草擬管制英雄的相關法案後,不久之前才剛被反派當成殺人工具的他決定號召秘密結
社-光明會(Illuminati)的一眾領導級英雄率先表態支持,以避免事態擴大,但礙於組織
內部的意見分歧與先前數次行動中產生的矛盾,這次集會只爭取到驚奇先生的贊同與承諾,
海王納摩(Namor)的率先發難更是讓眾人在最後不歡而散。
也許是體認到事態尚有轉圜的餘地,又或者單純只是垂死之前的掙扎,東尼緊接著與當時已
成為自己助理的「蜘蛛人」彼得˙帕克(Spider-Man, Peter Parker)前往國會聽證,並站
在堅決反對法案的一方直接回應參議員們的質疑。東尼的主張大致可歸結為兩大重點:其一
,針對政府的統計資料,雖然超級英雄們在60年來造成了2000億美金的損失,但這筆數字背
後卻是整整47次拯救北美洲免於征服、核武攻擊、甚至直接從地表上蒸發的成功行動,根本
也不及於美國一年之內支出的國防預算,損益比例不言自明;其二,註冊法案一旦通過,勢
將導致拒絕註冊的英雄們在一夕之間變成國家認定、追捕的罪犯,一場全面性的衝突與戰爭
無可避免,此時正是反派們趁隙入侵的絕佳時機[6]。
為了驗證自己的觀點,東尼甚至有些狡詐地暗中僱用鈦鐵人(Titanium Man)在聽證期間
朝自己發動攻擊,讓毫不知情的蜘蛛人與其共演了一場「國外勢力虎視眈眈」的戲碼,只
可惜這些努力最後還是都化作了夢幻泡影。就在東尼與彼得結束國會之行的當晚,史坦福
的悲劇發生了,由年輕英雄組成的「新戰團(New Warriors)」在實境節目上進行著打擊
犯罪的活動,正當雙方的纏鬥波及至學區時,反派硝人(Nitro)引發了一場大爆炸,全
國就這麼即時目睹了數百條生命的灰飛煙滅。
「一名英雄,也許是年輕的英雄......少年復仇者(Young Avengers)的成員,或
者是洛杉磯的那些孩子.......某些無憂無慮、樂天又善意的年輕人,這些最身
懷好意的人們將會犯下某些錯誤。他會試著拯救某人,或試著從事某些英雄義舉
,但他將會犯錯。他在該右拐的時候選擇左彎,而人們將會因為這樣的行為受到
傷害或失去性命。這樣的錯誤可能會發生在電視上,或者被錄影下來,然後就像
羅德尼˙金(Rodney King)事件一樣,這段影像將會被不斷、不斷地播放...
...在全世界播放。」
「直到......原本就動盪不安的泡沫沸騰爆裂,每位尋求名聲的政客都將在電視機
前對美國人承諾:他們會從這些不受控制、以為法律不適用於自己的扮裝角色手
中拯救世界。有半數的我們將會選擇配合,其餘則否。有鑑於這場小型的反抗行
動,我們的立法者將會被迫尋求某些標竿,像是我們的朋友蜘蛛人,某個他們可
以用來號召、在電視上脫去面具的對象。他們將會摧毀這人的婚姻與家庭,把責
任歸咎於他。 」
「然後整個國家將會陷入分裂,人們將會選擇各自的支持陣營,大眾則會受到傷害
。朋友之間將會互相對抗,曾為敵手之人則為了共同目標而集結在一起。朋友將
會死於某個過去的同盟或隊友之手,這就是即將發生的事態。」
聽來很像整部《Civil War》主線劇情的描述,是吧?事實上,敘說這段預言的,正是當
初懇求光明會成員們在事態惡化前選擇與政府合作的東尼˙史塔克,而諷刺又令人遺憾的
是,這段預言幾乎完全命中了史坦福事件後急轉直下的所有發展。
個人自由 v.s. 集體安全-法案的核心爭議、後911時代的難題
接下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超級英雄成為眾矢之的、國會迅速通過註冊法案,蜘蛛人向
大眾公開身份以拉攏支持,選擇抵抗的美國隊長則率領一班英雄轉入地下活動,與鋼鐵人
為首的註冊派展開多次衝突。接著,二代「哥利亞」比爾˙佛斯特(Goliath, Bill
Foster)死亡的悲劇發生,政府處置被逮捕英雄的監禁措施則讓註冊派英雄開始倒戈,因
而導致東尼必須尋求雷霆小隊(Thunderbolts)這個由前超級罪犯組成的團體協助才能填
補不斷流失的人力,兩派人馬的最終決戰更是在紐約市中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這場爭鬥之所以越演越烈,有部分必須歸咎於兩派英雄嚴重的溝通不良與當時神盾局(
S.H.I.E.L.D.)局長瑪莉亞˙希爾(Maria Hill)咄咄逼人的強硬作風,但追根究底,引
發雙方分歧的關鍵依舊是註冊法案本身充滿爭議的設計。
要說明的是:在整個《Civil War》系列作品裡,Marvel的編劇群其實從來都沒有提供過任
何註冊法案的具體法條文字,而針對法案賦予的義務與拘束力,不同支線作品裡甚至還出現
了相互衝突的細部描寫[7],難免導致讀者對作品的理解出現落差,但在綜觀同系列文本與
官方推出的設定集之後,我們還是可以大致整理出整部註冊法案的脈絡與核心精神。
根據東尼˙史塔克在戰後公開信件中撰寫的內容[8],超人類註冊法案在美國法典裡的編號
為6 U.S.C. §558,這項法案要求美國境內所有擁有超能力之人必須向政府呈報身份,並參
與訓練養成與後續的50州英雄隊伍計畫(Fifty State Initiative),成為國家支薪的公務
員。在立法設計上,法案對於「超人類」的概念採取了較為廣義的見解,「先天擁有能力」
與「單純透過科技獲得強化」之人皆屬法案規範的對象,而不管是否有意願使用自身能力從
事英雄活動,任何符合法案認定的超人類皆應向政府呈報身份,違反則將構成犯罪行為。為
了法案的施行,聯邦政府與神盾局成立了一支由東尼本人率領的超人類特遣隊(
Superhuman Task Force),全美各州亦陸續通過了刑法典的修訂,例如紐約州刑法典的
Chapter 40, Article 120, Section 120、加州刑法典的Section 245(d)......等,以利地
方與中央執法單位追訴違法超人類的合作協調。
或許是因為蜘蛛人在大眾面前自揭身份的情節太過震撼、後續引發的一連串效應也太令人
印象深刻,提到註冊法案的爭議,大多數讀者最關注的往往都是「英雄秘密身分遭到洩漏
」的問題,但在此有必要釐清的是:蜘蛛人的行為其實純粹只是為了爭取大眾的支持,單
就法案本身所賦予的責任而言,英雄們有義務呈報身份的對象其實僅有政府而已,與其說
美國隊長等人在此議題上反對的是前端的法案要求,倒不如說反註冊派最擔憂的是後端的
資料管理措施或許會來得更加精確。試想一下:在一個超級反派們隨意就能入侵政府資料
庫的世界裡,擁有秘密身份的英雄們怎麼敢隨意將自己的身家資料呈報給國家管理?某種
程度上,這個隱憂也在日後諾曼˙奧斯朋(Norman Osborn)上台進行恐怖統治的事件中
被證實。
當然了,撇開末端的資安問題不談,「註冊身份」這個義務背後其實也存在著許多公權力
得以染指、操作的空間。對於成長在台灣,早以對統一身份證習以為常、甚至希望在證件
上結合更多註記與便利功能的讀者來說,其實很難想像世界上仍有不少國家至今仍未採用
全面的國民身分辨識系統,更難以將這個制度與數十年前納粹用來進行種族迫害、惡名昭
彰的歷史聯想在一起,但對於目前只採用社會安全碼(Social Security Number)進行辨
識的美國社會來說,光是「註冊」本身其實就已經是一個充滿高度爭議的詞彙;而隨著隱
私權的概念不斷被討論,晚近也有論者開始強調將視角從過往的「公權力監控」轉移到末
端的「資料利用」上[9],若從這個面向觀察,不只末端的資料防護措施令人擔憂,政府
對於超級英雄敏感個人資料-例如基因編碼-的再度利用亦會是個相當嚴重的爭議,雷神
索爾(Thor)複製人在劇中失控殺死二代哥利亞的事件即為一慘痛的例証。
只不過有趣的是,讀者最為關注的「秘密身份」其實從來都不是《Civil War》所欲探討的
核心議題。馬克˙米勒去年就曾在IGN的專訪[10]裡坦言:當初Marvel之所以決定讓蜘蛛人
在故事裡揭露身份,純粹就只是出於提昇話題性以促進漫畫銷量的考量而已,就連他自己都
無法理解為什麼大多數讀者會對秘密身份的議題如此執著。事實上,馬克在本作的發想階段
的確曾考慮過讓「公開身份」變成註冊法案要求的義務,但這個構想隨即碰上了一個難以迴
避的阻礙:在當時的Marvel作品裡,像蜘蛛人這樣擁有雙重身份的角色根本寥寥無幾,也因
此,這個概念很快地就遭到了捨棄,馬克並轉而將《Civil War》的故事聚焦到另一個更加
深層的問題:超級英雄是否該成為聽命於國家的特殊武力?這個問題也反映在劇中法案強制
英雄成為公務員的要求之上。
站在一般大眾的角度,註冊派的主張無疑是充滿吸引力的,劇中的民調結果也充分顯示了這
點:即便在註冊派英雄聲勢最為低落的時期,仍然有65%的民眾選擇支持法案,紐約市中心
的決戰結束後,法案的支持度更是攀升到了84%[11]。當手無寸鐵的我們身處在一個超能力
者可以恣意行動、卻又缺乏嚴謹自律的社會時,自然會出於恐懼而尋求他律的介入,此時擁
有公權力與獨占武力的政府便是最簡單的選擇;但對部份超級英雄來說,成為一舉一動都要
聽命於政府、完全喪失自主性的魁儡卻也是極其可怕的一件事情。如果領導者為了自身政治
利益而禁止英雄進行救災、要求英雄參與違反其自身道德的對外侵略、甚至作為打壓國內反
抗政治勢力的工具,此時英雄們該如何是好?更何況,超級英雄之所以選擇挺身而出,往往
是因為國家失能、無從為人民提供積極的保障,但政府卻反過來將矛頭指向英雄,豈不矛盾

如果把視角從《Civil War》故事本身的脈絡轉移到現實世界,我們其實也不難在911事件對
美國社會造成的一連串衝擊中看到類似的價值衝突。一如故事裡的史坦福事件,當世貿大樓
倒塌之後,人們過往對於集體安全的美好想像也隨之崩解,小布希(George W. Bush)[12]
政府對外打起了永無止盡、敵人定義不明的反恐戰爭,對內則緊縮公民權利,以各種合法、
違法的手段擴張公權力,試圖以種種監控手段找出潛藏的「敵方戰鬥人員」;但當我們感嘆
個人自由已被犧牲之際,卻也無法否認:任何一次細微的閃失,都有可能導致整個國家在一
夕之間遭到毀滅性的吞噬-也許是劫機、也許是毒氣、也許是生化攻擊、也許是核彈武轟炸
,我們是否願意承受這樣的代價?
遺憾的是,面對如此極端的兩難困境,任何人都沒有辦法說出一個絕對正確的答案,現實世
界的反恐問題亦如是,漫畫裡的註冊法案亦如是。
無法割捨的政治分歧與私人恩怨
在《Civil War》本傳的故事結尾,美國隊長深刻體認到英雄相爭受害的永遠是無辜的人民
,因而自願選擇投降接受逮捕,總算讓兩派英雄的鬥爭正式劃下句點。這場衝突的結果無疑
是悲劇性的,不只英雄們的嚴重分裂花費了多年才逐漸消弭,就連日後隊長的送交審判都成
了宿敵紅骷髏(Red Skull)實行暗殺計畫的絕佳時機[13],這些後續事件也不免令讀者惋
惜:如果時光能倒流,整起事件會不會出現完全不同的結果?針對這個疑問,《What If?
Civil War》為我們提供的兩種可能性或許值得參考。
事實上,正史世界有關註冊法案的衝突在定位上始終是一場發生在英雄群體內部的糾紛,
一來反註冊派英雄們反對的並非任何形式的政府管制,仍有身為美國公民的自覺,二來註
冊派的領導人亦是鋼鐵人這位制動閥般的存在,某種程度上也降低了政府動用極端追捕手
段的誘因,但相對地,在衍生作品《What If? Civil War》所揭露的第一個可能裡,事情
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在這個東尼早已因絕境病毒(Extremis Virus)死亡的平行世界裡,
英雄們不再分裂為兩大陣營,而是在美國隊長的領導下共同抵抗註冊法案的推行,但面對
手段強硬又心懷不軌的亨利˙蓋瑞克,事態終究演變為全面性的革命與戰爭,政府大幅啟
用哨兵機器人(Sentinel)與索爾複製人大軍的結果便是:英雄們逐一遭到了獵捕與鎮壓

《What If? Civil War》展示的第二個平行世界則出現了完全相反的情況。在這個世界裡
,兩派英雄並未展開正面對決,而是在衝突升高前就同心協力阻止了索爾複製人的失控與
二代哥利亞的死亡;在註冊資料委由美國隊長管理後,美國的英雄社會更是進入了前所未
見的黃金盛世,而造成這個巨大轉變的差異其實極其細微-正是兩派英雄初次對峙時,美
國隊長與鋼鐵人的各退一步與相互傾聽。這個極其諷刺的對比也不免令人驚覺:在正史世
界裡造成兩派英雄衝突的,或許不單只是政治立場上的分歧,亦參雜了某些私人恩怨的成
份,而隨著雙方鬥爭越演越烈,仇恨的循環更是讓事態逐漸步入了難以挽回的境地。
有趣的是,除了難論對錯的立場分歧外,這種政治對立與私人情感相互交織、難分難捨的
糾葛似乎也成了日後《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劇組在改編電影裡有意重現的一大特色,
無論導演或編劇皆曾表示過電影裡將會讓主要角色們於公於私都面臨著痛苦的掙扎。
回過頭來看整個《Civil War》系列的漫畫作品,把這點表現得最淋漓盡致的或許是《
Iron Man/Captain America: Casualties of War》與《Civil War: The Confession》這
兩部短篇作品。
《Iron Man/Captain America: Casualties of War》的故事發生在比爾˙佛斯特的葬禮
之後,鋼鐵人私下邀請美國隊長進行和談,兩人在此針對法案的利弊展開了激烈辯論,但
雙方的論點到頭來卻也都反映了自身心底那些最不可告人的私密經驗:過往自身酗酒的惡
習讓東尼對超級英雄的道德自制力充滿質疑、曾與政府有過多次衝突的隊長則始終對來自
公權力的箝制缺乏信心,言至激動處,兩人甚至開始指責對方是為了自身的政治目的而利
用其他英雄的信賴與景仰。故事最後在東尼與隊長一面回憶往事、一面大打出手的近身纏
鬥中步入尾聲,直到夕陽照進早已殘破不堪的復仇者宅邸(Avengers Mansion),和談毫
無進展的兩人只能背對彼此,一言不發地默默離去。
而相較於本傳最後註冊派風光勝利、東尼成為新任神盾局長的收尾,後日談性質的《
Civil War: The Confession》或許更適合作為鋼鐵人這名角色在整場內戰中的註解。在
這篇故事裡,孤身一人的東尼在黑暗的房間裡訴說了自己之所以選擇支持法案的理由,接
連道出自己在整場內戰中承受的極端壓力。他詛咒、痛罵、哀號、哭泣,情緒潰堤......
直到作品的最後一幕,故事才真正為讀者揭露了東尼眼前的傾吐對象-那不是別人,正是
美國隊長冰冷的屍體。
「告訴我,『史塔克局長』,這一切值得嗎?值得嗎?告訴我!」
回想起當初隊長對自己的質疑,在即將被悲痛淹沒的最後一刻,東尼能吐出的只剩下隻字
片語。
「這不值得。」
但已無人回應。
作者: hellodio   2015-04-27 10:16:00
推!這大概會是我去看電影內戰前所瀏覽的最後一篇相關文章。
作者: sag14221016 (蘭陵汁汁蛋)   2015-04-27 10:29:00
好想看啊啊啊啊啊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15-04-27 10:30:00
Civil War很精彩, 但是Civil War導致這十年M社故事暴走, 最終不得不透過Secret War加以修改....我不知道別人怎樣, 但就我個人來講, 看到喜愛的英雄變的面
作者: wayi0421 (世界級古蹟)   2015-04-27 10:34:00
目全非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15-04-27 10:35:00
目全非, 還有重開後舊故事、人物關係、世界背景到底哪些適用哪些不適用的混亂, 真的削弱我的熱情..我還寧願secret war後是全新世界..起碼沒那麼多問號..
作者: masayo (蒼穹煉獄劍N￾ )   2015-04-27 10:43:00
導致暴走的不是Civil WarCivil War的前後事件基本上是有規劃的BMB那時也說過到英雄世紀基本上是七年劇情計畫的大成真正開始亂走最近也是恐懼起源 而真正開始滑的是想模仿內戰的AvX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15-04-27 10:49:00
暴走不是指事情沒規畫 而是人物關係改變 然後因為關係改
作者: masayo (蒼穹煉獄劍N￾ )   2015-04-27 10:49:00
內戰本身的確有很多缺點 但近三五年的劇情會亂已經不能推給他了圍城後基本上內戰和內戰之前造成的關係交惡都有一度「恢復正常」...除了X家而M社對X家的計畫性謀殺又是令一條線了 也跟內戰關係不大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15-04-27 10:57:00
變 所以來了個黑暗王朝讓東尼贖罪也許我用暴走不好 我主要是想說M社宇宙的關係跟背景一直在變...這樣真的看的很累像小蜘蛛 這十年可以說就重開兩次Brand New Day之後的人物關係都還不見得能搞懂 現在又重開這幾年reddit跟國外漫畫討論區一直有個經典問題Who Still Knows Spider-Man's Secret Identity?我從來沒看過有人能回答的完整過..另外的例子, 像是復仇者隊伍數量暴增, 也是civil war種的因然後這又導致主線故事你得在不同期數的不同復仇者穿插看不然你就看不懂..
作者: masayo (蒼穹煉獄劍N￾ )   2015-04-27 11:17:00
等等,這些都是美漫本身性質造成的吧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15-04-27 11:17:00
像Time Runs Out, 還得提供故事閱讀順序圖, 讀者才有辦法把故事串起來
作者: masayo (蒼穹煉獄劍N￾ )   2015-04-27 11:18:00
劇情一直不變怎麼維持幾十年?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15-04-27 11:18:00
以前哪有那麼複雜 支線故事沒看到也不影響主線
作者: masayo (蒼穹煉獄劍N￾ )   2015-04-27 11:21:00
團隊開分隊 要補其他連載才能知道整體劇情這些 至少是80年中後美漫就不時會出現的狀況啊
作者: kee32 (終於畢業了)   2015-04-27 11:21:00
先問一下,有電影雷嗎?有的話不敢看…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15-04-27 11:23:00
開分隊正常 但以前其實大部分連載跟連載之間沒有那麼多需要補完的東西 因為主要角色都會在一隊你追這些主角 主線故事就能掌握旁支故事看你想不想知道 不補也無所謂的
作者: masayo (蒼穹煉獄劍N￾ )   2015-04-27 11:24:00
我不否認後來要追某些東西挺辛苦的 但原因好像不該都推到這麼久前的事件上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15-04-27 11:26:00
不知道耶 我的感覺就是從civil war開始變這樣的像蜘蛛人重開就很困擾我...orz
作者: masayo (蒼穹煉獄劍N￾ )   2015-04-27 11:27:00
因為內戰後我看各自連載並不覺得有大問題 我那時只看NA不看MA 不覺得有啥追不上的問題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15-04-27 11:27:00
復仇者追得累是比較晚的事情沒錯但我是從蜘蛛人重開就開始累了..orz
作者: masayo (蒼穹煉獄劍N￾ )   2015-04-27 11:28:00
黑暗王朝時變三隊其實也是各做各的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15-04-27 11:28:00
可能你比較沒追蜘蛛人?
作者: masayo (蒼穹煉獄劍N￾ )   2015-04-27 11:29:00
我印象中變亂真的是等到英雄世紀後了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15-04-27 11:30:00
這幾期鋼鐵人連載有打電話給彼得要求幫忙那時候我就在想 現在東尼到底知不知道彼得是蜘蛛人還有東尼找MJ當顧問 竟然不認識她 那時候我心裡兩個想法一個是感到謎團又解開一個 另一個是WTF
作者: masayo (蒼穹煉獄劍N￾ )   2015-04-27 11:32:00
蜘蛛人我的印象是跟DC的WW一樣 每換一次編劇就來一次重大改變新方向
作者: EvilisGood (Hustler)   2015-04-27 12:36:00
Civil War的大問題是借用了DC Kingdom Come的不少概念
作者: systemisbusy (Blue)   2015-04-27 13:07:00
M社基本都是這樣吧,每期的方向都不同
作者: questionboy (問題男孩)   2015-04-27 14:03:00
推!核心概念講的很完整
作者: qn123456 (Q.N.)   2015-04-27 14:26:00
我也覺得Civil War、WWH、Secret Invasion、Dark Reign再到Siege那幾年都規劃的蠻好的,但因為劇情都收得差不多了,之後的事件就開始變的比較混亂
作者: owenkuo (灰色腦細胞)   2015-04-27 15:39:00
先推w
作者: guardian128 (伊莉莎白歐森是我老婆)   2015-04-27 15:58:00
好詳細 推
作者: tanya0601 (tanya0601)   2015-04-27 16:11:00
只能推了 解釋的很詳細
作者: Jetlam (噴射林)   2016-04-27 16:42:00
又是大聊註冊法的文?就說註冊法不是電影主軸
作者: widec (☑30cm)   2016-04-27 16:49:00
作者: qn123456 (Q.N.)   2016-04-27 16:52:00
註冊法依然是電影主軸之一,而且這篇文章不是只講法案的問題
作者: Emerson158 (紅豆 X 八嘎 X 烏魯賽)   2016-04-27 16:56:00
那qn大建不建議二刷 我已訂票IMAX但想先看一次(扭)
作者: qn123456 (Q.N.)   2016-04-27 16:58:00
我應該會看個3到4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