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請別再對超長工時《沉默》─好萊塢來台拍

作者: falenig (@@)   2016-04-21 17:13:41
※ 引述《xxx22088 (xXx)》之銘言:
: ※ 引述《falenig (@@)》之銘言:
: : 這篇也太廢了吧, 自己完全不是電影從業人員, 只是聽[一個朋友]講,
: : 那我也可以講, 我還跟製作人、台灣合作片方聊過幾次天.
: : 而且連基本的社會科學知識都沒有, 為什麼敢寫篇那麼長 這麼似是而非的文章呢?
: : 搞不懂電影圈所謂合理工資的究竟意味著什麼, 然後期待這種問題靠台灣資方解決?
: : 知道台灣電影製作現在的問題是什麼嗎? 台灣的優勢是什麼嗎?
: : 真的有聽過製作方那幾個老外口中的"成本低"的意思是什麼嗎?
: : 拿美國的工作環境來比, 然後希望台灣人有美國人那種工作態度, 這是什麼後現代比較?
: : 那幾個老外講成本低一個重點是, 跟中國相比成本低, 這時候請不要立刻民族心起來.
: : 拍片的成本還包括可預期性, 你去借個景, 今天說可以借,
: : 明天到場說要跟你要三萬美金, 不然不准拍, 或哪個領導覺得不太好...
: : 這種不確定性對於拍電影來說是非常麻煩的.
: : 台灣的成本低的一個重點在於這件事情上. 製作過程衍生出來的交易成本.
: : 回頭講最在意的製作人員, 真的確定台灣現在的電影製作有那麼高的專業嗎?
: : 幾年沒拍一部資金高昂的大戲, 是有辦法忽然有能力製作這些高成本, 專業要求更高的戲嗎?
: : 台灣製作人員基本上是在這過程學經驗, 學專業,
: : 那不是你已經有這種專業要去賣你的勞動力,
: : 說實在的, 我們沒有那麼優秀的勞動力. 有能力的早就在接中國的單, 被挖去中國了.
: : 譬如有個做電影調色的
: : 中國市場大且分工細, 持續的大資金投資,薪水也養得起高端專業者,
: : 這部片不拍還有下部片可以拍, 他有選擇的權利.
: : 台灣人員技術無法支持, 只能當助理性質, 甚至助理的助理,
: : 怎麼敢去假設 他們會來台灣拍是台灣有專業人員 他不知道專業人員是自己帶來的嗎?
: : 影委會還想跟他們簽約 強迫它們使用或者 允許台灣專業人員可以[接近]拍片的距離,
: : 完全不知道台灣電影拍攝狀況 然後聽個朋友講 就開始在套一種想像的勞工處境
: : 通篇在扯完全不同產業的事情
: : 該有的進路明明就是讓更多大片來台灣拍,
: : 越多大片來台灣專業人員才有選擇的機會,
: : 才有辦法學習到專業、調度、組織、分工、協作
: : 不去想這件事, 只是在想台灣"資方"怎麼沒有幫台灣"勞方"爭取權利?
: : 這是有沒有基本社會科學常識?
: : 用常識不也是從業者先自己組工會, 壓迫台灣資方給予跟美國一樣的待遇.
: : !? 但這可能嗎?
: : 這不是勞動意識有沒有抬頭的問題耶
: : 這就像期待台灣581選手聯合起來施壓 希望自己有NBA的薪水跟福利
: : 也要看看產業規格、市場的規模吧? 然後說為什麼美國NBA一堆黑人態度不好還可以拿翹,
: : 因為它們有30個隊伍, 也有組工會, 也有兩萬球迷會去看,
: : 難道台灣選手組了工會就可以解決市場規模的問題, 就可以很有尊嚴地拿翹了嗎?
: : 這整個就是靠自己空想在把問題的本質扭曲掉~
: : 大概就是覺得自己有個朋友在silence裏頭幫忙 自以為很知道行情 很知道內幕...
: : 背後的邏輯大概就是我住倫敦 我比較有勞動意識吧~
: 來,林北拍片人,我發覺大多拍片人都滿沉默的,就由我這小嘍囉來嘩眾取寵一下
: 先麻煩大家來看一下這張圖
: http://i.imgur.com/FPKXQU6.jpg
: 這是一年多前拍的,過兩天終於要上檔的某電視電影
: 圖中寫的是拍攝期的十四天,每天的出收班時間(簡單說來就類似上班族的上下班打卡時間)
: 先忍不住跟這位跟劇組高層聊過天的板友說一句...高層是誰?資方、既得利益者耶,他們說的話你敢信?反正我是不敢信啦
: 其實原篇文雖然用了不盡正確的引子(《沉默》這部電影),但它要講的其實就是一件事:
: 「臺灣拍片環境fucking爛,且這種爛是在上位者、資方害的。」
: 然後你跳出來很理「直」氣「和」、冠冕堂皇地跟大家說其實我們不慘,只是因為我們能力不夠才應該做這種工時受這種待遇,是應該的,多學一點以後應該可能大概好像或許就會有人給你更好的待遇了
: 大家有沒覺得這情形似曾相識啊?
: -----------------------------------
: 置身其中,我一直都覺得拍片是臺灣血汗行業的頂標
: 工時長(如上圖)
: 重勞力(搬重物的部分肯定跟勞工朋友有拚的,且常是扛著上山下海)
: 高危險(扛重物登高沒有安全措施、為了取鏡位必須立於危險的位置例如樓頂圍牆、更別提每天收工都是疲勞駕駛)
: 高風險(現場工作人員常須負擔某部分的意外損失例如器材損壞或場地破壞)
: 低保障(除了inhouse,案子常是時有時無)
: 這樣的職業有沒有相對應的高報酬?我得說看運氣...
: 運氣好的技術組可以8664跳班,但製片組、連續劇、電影等都是包案計酬,遇到爛資方又簽了約,相信我...什麼屎爛事情都能見到
: 運氣好的遇到好攝影師或導演可以得到合作愉快,或是完成創作的成就感,遇到爛資方就什麼都趕拍,每天在重複拍不同的垃圾
: 有的垃圾資方接近殺青會更為所欲為壓榨
: http://i.imgur.com/1Ycu3h8.png
: 這些都是真實發生的,而且是fucking常態。
: 這位跟劇組高層聊過天的板友忽略了這個事實,卻說我們活該?
: 老實說我覺得國外大片能來臺灣拍,大家互相交流技術當然是好事。(先別提各中國大陸的電視劇網路劇蜂擁來臺灣拍)
: 《沉默》的低沉本也的確包含你說的原因在內,但臺灣拍片界沒有壓榨基層的事情發生嗎?
: 你好像認為是理所當然
: 依我看你這種心態才是真正可怕吧。
: 拍片的工會有沒有?有,但我知道一位什麼同業公會的管理人,我絕對不會說他姓簡
: 那嘴臉真是讓人覺得世界上沒他應該會比較好...
: 所以不論是拍片還其它行業,勞動意識要不要、能不能抬頭?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有很多人不希望它抬頭,原因我大概不知道
: 我拍得不夠久啦,不敢說我懂行情內幕什麼的,肯定也沒有社會科學基本常識。但我見過好多用和善的嘴臉和語言說「你活該繼續被壓榨吧,反正我還有取之不盡的新鮮肝臟可以替換你」的敗類
: 原文我只覺得立論不太清楚,你的文章我卻一看就覺得那種嘴臉浮現了。
: 你這種人之多,我也不知道怎麼改變這環境
: 大概只能繼續靠北影視吧。
: 然後那位帶一堆人出走中國大陸的調光師,你以為沒八卦嗎?呵呵
說實在, 我沒有想跟你戰,
而且我跟你的看法幾乎是一樣的,
我一個朋友在做製片, 一個朋友開動畫後製公司, 我聽過他們獎的辛苦之處,
但也聽過他們講的台灣影視產業的優勢,
我曾經跟一些素昧平生拍電影電視的人聊了一整個下午晚上,
只是在跟它們討論怎麼制度環境可以讓台灣電影環境更好.
為什麼可以聊這個? 因為曾經待過一些單位, 可以做一些事情.
你講的是對的, 抵抗壓榨這件事情是對的,
底層被壓榨也是事實, 需要去改變.
這件事情是需要從業者自己組織起來.
但我不是這些從業者, 我沒辦法去跟你們組織起來, 我只是關心這些人,
我也跟很多記者聊過天, 給他們意見, 希望他們去組織起來.
記者的勞動條件之差應該也是不惶多讓,
但靠北影視是沒有用的, 這只是個人發洩,
這些事實用[勞動者站起來對抗國外大片]的倫敦叫囂是沒有用的,
甚至[倫敦叫囂]是錯誤的理解事實, 因為這個錯誤理解事實會造成錯誤的戰略.
所以我跟記者朋友講, 因為新媒體的快速即時環境造成的大眾媒體勞動方式,
完全把變化的成本轉到勞動者身上,
你繼續用大眾媒體計算工時方式去跟他抗爭其實是不好的戰略,
同樣的, 你去用單純的勞動意識要起來是不夠的,
甚至, 這種勞動意識呼喊背後的動機是奠基在徹底錯誤的理解.
大片來台灣, 重點是提供技術交流,
讓沒有製作過大片的從業人員可以在台灣就參與,了解過程.
今天把影視產業的市場規模縮小、被高度競爭導致勞動條件被壓縮、變差這件事情
怪到來台大片身上,然後訴諸民族心,
這反而是把解決市場規模縮小、被高度競爭以致於相對無法有競爭力的[解決方式]
當成[該被解決的問題]本身.
這是絕對錯誤的理解.
把勞動壓榨怪罪到外國大片來台, 然後拿一種國家間的差別待遇來呼喊民族心,
這背後是一種我住倫敦我懂勞動意識所以我呼喊的優越感,
但其實一點都不懂影視產業狀況, 無非只是寫篇文章亂罵一通
這是什麼鬼發文??我只是想戰這個.
我也同時承認台灣影視環境的勞動條件很差的事情.
但大片來台不是勞動條件很差該去對抗的首要對象, 反而是改善整體環境的一個可能方法,
因為它可能改變市場, 提升專業者能力, 增加專業者談判的籌碼, 改變全球分工位置.
這也是為什麼東南亞, 包括泰國、印尼、馬來西亞都在競爭這些東西,
蓋大型製片廠要招商.
我們到底處在什麼位置上,我們到底有什麼優勢,要弄清楚.
不要用一種義和團式的想法亂叫, 而這甚至背後是個被殖民國外優越感的心態出來叫的.
台灣從以前到現在勞動條件都是差的,
以前的影視產業之所以可以這樣過是因為偶爾會有幾部賺錢, 有願景,
現在的影視產業不賺錢, 被新媒體擠壓、被大陸市場擠壓、被白癡資方低度投資只想投機,
台灣影視產業的問題是總體產業份額一直在下降, 不僅僅只是勞動條件不好,
到底要怎麼做不是只是討論被壓榨的問題,
我也知道被壓榨, 我甚至沒有要大家共體時艱, 這很白癡的,
我只是覺得必須比白癡資本家看得更遠.
不管如何, 辛苦了.
作者: wengho (wengho)   2016-04-21 17:22:00
你講的方向是對的格局放大點 之後都可以爭取權益
作者: xxx22088 (xXx)   2016-04-21 18:10:00
感謝你願意花篇幅解釋 我想這篇才比較把你的想法說清楚不然上一篇很像是知道些東西就出來沾沾自喜打臉我不是想戰什麼 只是老是看到這種檢討被害者的論點謝謝你關心這議題 但你少聊了基層人員有機會去現場感受一下 不然在大後方的人總是不容易感受前線戰場的苦 你得到的自然不會是忠實的資訊
作者: falenig (@@)   2016-04-21 18:24:00
上一篇沾沾自喜? 我只能苦笑了... anyways, 多說無益~你們加油~
作者: mikejan (blythe)   2016-04-21 18:58:00
原文切入點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把外片來台拍的主因單一指向台灣工時長 勞動力低廉。感覺就是先劃靶再射箭
作者: xxx22088 (xXx)   2016-04-21 20:55:00
呃,你好像誤解我的意思 我是說上篇看了讓人火大但這篇看了就比較清楚您的立場,這不是好事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