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給傷心多一點時間《衣櫃裡的貓》導演及演員專訪

作者: piggood (成為有品味的男人)   2016-04-15 17:57:25
轉貼圖文網址:http://www.moviemovie.com.tw/news/view/2270
http://goo.gl/80I4pJ
四月初一個難得的晴天下午,我們來到靜謐小巷中的咖啡店,甫進門,還沒來得及看清店
內的陳設,就被落地窗旁傳來的笑聲吸引。邊享受遲到的午餐一邊歡快聊著天的三個人,
正是今天的訪問對象。
導演 曾英庭的作品總是與「人味」脫不了關係,從講述母子親情的《煙火》、劇情長片
《椰仔》到第二部長片作品《双重約會》中的男女情感。《衣櫃裡的貓》同樣以人為主,
是一家人之間的故事,也是許多家庭關於失去的共同故事。
瓊瑤電影中的性格小生 雲中岳,淡出演藝圈多年的他在《衣櫃裡的貓》中飾演獨自撐起
家庭的堅強父親,讓人看的時候不禁鼻頭一酸。現實中,雲中岳仍然留著帥氣的鬍子,當
年的風采一點都不減,不過詮釋起電影中的滄桑爸爸也是相當到位。
手球國手出身,姚以緹給人的印象一直是陽光開朗,她說自己很喜歡導演的作品,會想參
演《衣櫃裡的貓》也是因為對導演的信任感。這次在電影中她所飾演的女兒,選擇在哥哥
離世後逃避,對她而言,這個角色也是全新的挑戰。
影劇圈圈有幸邀請到 曾英庭(以下簡稱,大英導演)、女主角 姚以緹(以下簡稱,以緹
)及男主角 雲中岳(以下簡稱,雲大哥)來聊聊拍攝《衣櫃裡的貓》的過程與細節:
Q:在粉絲專頁看到,拍攝這部電影的動機與導演已經過世的貓咪有關?拍這部片也是導
演自己的療傷過程嗎?
大英導演:應該說要拍的時候並沒有想那麼多,是拍完之後才覺得潛意識裡可能跟我那隻
已經過世的貓也有一些關係,好像要拍些什麼讓自己不會那麼想念牠,算是一種療傷吧。
Q:電影中有跟街貓互動的片段,拍攝過程有沒有遇到困難的地方?
大英導演:其實比較多接觸到街貓的是 柯姊(柯素雲)的角色。因為街貓警覺性蠻高的
,畢竟要在街頭上生存,他們對人以及對很多東西都很敏感,要拍的話,我們必須讓牠們
跟演員像是跟已經餵養牠們很久的媽媽一樣。柯姊真的很好,願意花時間一起去走幾個我
們預計拍攝街貓的點,尤其並不是每個區域的街坊鄰里都會對貓這麼好,有時候遇到很討
厭貓的人,會有一些狀況。
Q:是什麼樣的狀況呢?
大英導演:最後一天殺青戲是 柯姊要去餵養街貓的場景,拍攝地點那邊有一位里長突然
發飆,把我們趕走,那時候很嚴重,我們停擺了大概三、四個小時,最後再找別的地方拍
。那位里長非常厭惡貓,最後還說他殺過一百隻貓,我那時候真的好氣喔!他一直很討厭
貓,覺得自己的生活和環境被破壞,他說的殺一百隻貓或許是叫人來捕之類的,只是說,
社會上有討厭貓的人也有愛貓的人,兩邊衝突的時候很難去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
只是生命以及環境真的是一個蠻難的議題。
http://goo.gl/Gx0v4K
Q:拍攝街貓的地點是怎麼選擇的?
大英導演:有詢問一位愛心媽媽,然後其實小說裡面就有寫到地點,我只是跟愛心媽媽討
論,再跟著她去餵,最後確立一些覺得適合拍攝的地方。所以那些貓本來就群聚在那邊,
我們只是在盡量不要打擾他們生活的情況下拍攝。
Q:為了不打擾牠們,是不是會花比較多時間拍攝?
大英導演:說不打擾是不可能啦,但就是盡量不要打燈,攝影師和攝影機偷偷過去,我們
其他人都遠遠的,只有 柯姊跟之前餵養的愛心媽媽去做互動,因為牠們都認得那位愛心
媽媽。變成我們要用最小規模去捕捉那些真的蠻難拍的情景。
Q:希望通過這部片,也能讓大家對於街貓以及愛心媽媽有更多認識嗎?
大英導演:其實應該這樣講,當然這個故事跟貓有關但其實我最 care 的還是人,貓其實
比較多是一個隱喻。然後討論的是這一家人這麼多年來怎麼面對失去?兒子/哥哥走了之
後怎麼把心結打開?不只是自己的,還有彼此之間的心結。貓變成是媽媽的寄情作用,可
是這個寄情作用卻影響了整個家庭的運作。
http://goo.gl/i9CxWK
Q:雲大哥跟 以緹又是為什麼會接下這部電影?
雲大哥:其實光看到片名就有感覺,我女兒也有養三隻流浪貓,後來丟回家就變成我的責
任。因為自己有養貓,看到《衣櫃裡的貓》劇本覺得感同身受,之後談話中發現導演還是
我的學弟,更有緣了!
以緹:我覺得這部片劇本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片中大概有九成是在一天當中發生的事情
,但是同時也有說到八年前跟八年後的轉變,以及這中間我們每個人在面對失去家人的態
度有什麼不一樣,不管有形的、無形的都有交代到。可能呈現出來是比較黑暗的,但又有
親情跟動物,很療癒。
雲大哥:其實像最近有很多社會案件和災害,那麼在這齣戲中觀眾可以看到的是,當你失
去親人、當你進入悲哀這一個漩渦裡頭的時候,該怎麼樣去面對?有好的方式也有壞的方
式,都是心境做出的選擇,當選擇陷入的時候,你會變成裡頭一個悲劇人物;也可以選擇
跳脫出去,或是用別種態度去面對去轉換。因為導演拍這部片的手法很生活、很平淡,讓
觀眾可以真正進入這樣的情境當中,從而體悟到生命誠可貴。畢竟人總是會走的,活著的
人不能因為一個事件,就造成在家庭、社會上活的不開心,這個過程了解了,那對於其他
類似的都有幫助,我覺得真正的重點在這個地方。
Q:兩位演員在揣摩「失去」這個情感的時候,有參考過往的生命經驗嗎?
雲大哥:可能我年紀比較大一點,遇到的生老病死比較多,像我來講,父母親都走了,所
以那種親人離開的感覺是稍微可以體會的。家裡的兒子離開了是悲傷的,可是在劇情裡我
必須堅強一點,因為媽媽已經陷入到情緒裡頭、女兒也不常回家,現場的屋子其實是四層
樓,只有兩個老人家在裡面很空、很孤單!媽媽的整個心都在貓身上,一大堆飼料一天到
晚搬上搬下的,然後我的角色又有工作,三不五時接到電話出事了還要趕過去,所以心境
上面當然是希望她趕快走出來。這樣一而三再而三地遇到問題發生,壓抑很久到最後在那
一天整個爆發出來。
以緹:我覺得「失去」這個感受是可以參考的,但因為角色跟我們本身還是不同的人,所
以出發點跟做出的選擇也會不一樣。然後其實剛剛有提到,家人離開後家庭裡面每個人的
面對方式不一樣、樣子也不一樣,彼此之間的磨合都需要時間,真的要體會過才知道。
http://goo.gl/MzckjW
Q:以緹在戲中飾演女兒「晴晴」,這個角色在情感上是比較壓抑的嗎?
以緹:她比較直率、自我意識比較高一點,但在她的矛盾點裡面也有柔軟的地方,我自己
是這樣解讀這個角色的。
Q:雲大哥和 以緹在戲中演一對父女,在開拍前需要花很多時間熟悉彼此嗎?
雲大哥:還好欸,因為我有一點把跟我女兒的相處模式挪移到劇情來,其實私底下,我跟
我女兒是平常不太講話,但是只要女兒講什麼我都 OK,就是百依百順很孝順的爸爸啦!
以緹:裡面的設定是在整個家庭關係裡面父女比較親密,甚至比爸媽之間的親密還明顯,
也大過女兒跟媽媽,但一開始見到雲大哥,我覺得蠻有距離感,因為他話也不多看起來比
較嚴肅,後來相處之後差非常多,雲大哥其實超好笑的!我們在現場會一直拍一些有趣的
照片,而且我們一家人其實都很好笑,跟媽媽剛見面的時候就覺得很好笑,然後導演就說
:「你們這樣跟戲裡面不太像。」
Q:大英導演是對細節很在意的導演嗎?
大英導演:因為這部戲的情節和張力不是走火爆曲折離奇路線,當然就是往生活感靠近,
在很多的動作方面我們都希望越自然越好,所以真的是細節蠻多的一部戲。其實最好的觀
賞平台當然是電影院啦!當被關在一個黑色的空間你就會很投入,感覺像是在那個家裡面
跟他們一起生活。
Q:除了一些比較自然的動作以外,還有用什麼方法營造出生活感呢?
大英導演:美術、陳設很重要。這次很幸運有一位花園新城的 竇大哥借我們他的家,他
們現在整家人都還在那邊生活,有很棒的基底再加上我們美術也很優秀,把美感和生活感
集結在那個空間裡面和演員互動。裡面有兩個家,一個是原本的老家,還有 以緹在戲中
跟男朋友同居的地方,那些生活的痕跡、陳設、空間感,就可以告訴觀眾他們是什麼樣的
人?他們之前過什麼樣的生活,其實不需要特別交代大家就可以感受到,靠的就是工作人
員和演員這一點點的累積,營造出生活感。
http://goo.gl/UcVQyq
Q:看到 雲大哥在臉書上分享拍片的路線圖跟分鏡圖,是不是有特別印象深刻的地方?
雲大哥:我光看劇本就已經很 shock,哪有這麼認真這麼細的!其中一場下雨戲,拍到一
半垃圾車的音樂就響了,怎麼辦?場務很厲害,立刻拿著對講機滲透到垃圾車上去控制它
的音樂,導演這邊一喊「預備」就把垃圾車的音樂關掉。可是因為我們演的不好 NG 太多
次,一直重來,因為不能影響他們收垃圾,所以只要一喊「卡!」音樂就開始放,最後能
很順利的拍完,工作人員真的很厲害。
以緹:籌備的很周全,然後現場的狀況也盡量掌握。
大英導演:不是啦!雲大哥說演得不好是亂講的,他們演得很好,但因為鏡頭很長,當天
狀況又比較多。那場是這樣子,本來安排在公園裡面,然後是沒有下雨的戲,可是那天一
直下雨。其實那場本來有大概 14 個鏡位,分很細 14 個,後來一直下雨我就很不爽,自
己在鬧脾氣,這次一整部戲我就鬧那一次脾氣,但夥伴們很挺我,既然在公園拍沒有遮蔽
物、拍起來也不好看,他們就建議乾脆換到別的地方。
最後選了一個有樹蔭擋著的長階梯,雨比較不會滲那麼下來,製片組跟大家都幫忙把長階
梯的地板擦乾,拿拖把、拿抹布這樣一階一階的擦。你看喔,本來十幾個鏡頭的戲因為雨
天變成一顆鏡頭,所以節奏感和鏡頭也會變比較長,因此只要有一點點小地方,譬如說這
個階梯沒踏穩,畫面就會沒那麼漂亮,我又很龜毛想多嘗試幾次。
以緹:沒有,因為那段也蠻長的,只有一個鏡頭而已,比較多細節要注意一下。
大英導演:所以基本上不是演出的問題,是太多東西難控制了,一下下雨、一下公車來,
狀況很多。
Q:為了這部電影領養了兩隻小奶貓,但是不是只有一隻參與演出?
大英導演:那時候需要一隻奶貓所以去認養中心,因為要配合拍攝時程,也要上天讓我們
有這個運氣遇到那隻剛好的小奶貓。一開始看中兩隻,然後再選擇花色,因為花色我本來
有設計過,希望跟媽媽幫兒子擦頭髮的毛巾顏色是一樣的,但後來看到那兩隻都很可愛就
不管這些,兩隻都認養了。選兩隻是因為牠們之間年齡相差一個禮拜,奶貓成長的很快一
下子就變大,我們不知道那哪隻比較適合,雖然有安排可是拍戲很多狀況,所以就準備兩
隻。
以緹:我跟貓的戲很少,所以第二次見面的時候還覺得:「欸!是這隻嗎?」真的長很快

http://goo.gl/K0alJo
Q:最後小貓咪是被導演領養回家了嗎?
大英導演:對對對!把牠們帶回家,然後取了很偉大的導演的名字,戲中那隻貓很愛講話
,在拍的時候,剪接的過程中牠就一直喵喵叫,很喜歡跟人互動也很活潑是一隻小男生,
就叫「伍迪」。另外一隻比較安靜、溫柔,會舔伍迪也會舔我家那隻比較老的貓,然後老
的就會打他,伍迪也有點不太甩牠會咬牠,可是還是很溫柔的對待著牠的夥伴,所以就叫
「安二郎」,也是我很崇拜的導演。
Q:在跟動物演員拍戲的過程中,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嗎?
以緹:有一場要拍狗狗舔臉叫我起床,其實是藏食物在枕頭旁邊讓牠去找,鏡位就很像在
舔我的臉。
大英導演:其實狗狗 Kalee 在拍完電影之後過沒幾天就走了。他身體上有一些毛病,因
為這些動物不會主動跟主人說,只能靠我們觀察,可是有些疾病也看不太出徵兆,所以走
得很突然。
http://goo.gl/A6oyh6
Q:最後請跟影劇圈圈的粉絲們推薦一下《衣櫃裡的貓》
以緹:還是講面對失去這件事情,我覺得每個人面對的態度都不一樣,會產生的摩擦也會
有影響,那是一段很漫長的過程,要有勇氣經過它。
雲大哥:生命誠可貴,親情價更高。
改編自 安石榴原著短篇小說,人生劇展《衣櫃裡的貓》故事圍繞一個家庭的三人間,在
痛失家中長子後,他們選擇不同方式面對,女兒搬離家中、媽媽把情感寄託在餵養流浪貓
上,而爸爸始終對一切和顏以對,獨自撐起哀悼中的家。時間很快的過了八年,家人卻還
沉浸在傷痛中,能不能有個契機幫他們走出來?導演說,自己在故事的處理上比較自由,
或許最後這家人之間只貼近了一點點,但這一點點都要花費很大的力氣與努力,如果這部
電影中能有那麼一幕觸動到你,就是對他們最大的鼓勵!
http://goo.gl/RF5f7D
http://goo.gl/4ojKvy
http://goo.gl/bMdneX
《衣櫃裡的貓》已於 2016 年 04 月 10 日公視首播;預計 2016 年 04 月 17 日
14:30 公視重播。
作者: vorn (vorn)   2016-04-15 19:53:00
這片很不錯,公視+7官網可看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6-04-15 20:14:00
這個月公視周六日好戲連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