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雷轟頂]聖獄/大賣空/賈伯斯/班加西/丹麥女孩

作者: rosebyrne (螺螄拜恩)   2016-02-14 23:14:06
部落格圖文網址上集 http://0rz.tw/lj5LJ
部落格圖文網址下集 http://0rz.tw/0jFlZ
備份縮網址 http://goo.gl/Q0U90k http://goo.gl/lNRpww
PTT純文字版沒有分上下集,直接節錄以下五部電影心得,「全文有雷」!!!
《聖獄:耶路撒冷》
《大賣空》
《史帝夫賈伯斯》
《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
《丹麥女孩》
===有雷擂茶羅淑蕾雷神索爾之有雷分隔線===
一、《聖獄:耶路撒冷》(Jeruzalem)
上映日期:2016/01/29
片長:94分
IMDB:4.8
爛蕃茄:53%
個人評價(滿分五分):2.9副智慧型眼鏡(其中一隻鏡腳掉了)
雜談:
五部電影中唯一的恐怖片,一般來說,電影在異國取景時,往往令觀眾油然產生嚮往之心
,邊看邊想:「好美喔~~我這輩子一定要去羅馬/巴塞隆納/巴黎/布達佩斯逛逛。」
可是《聖獄》相反!!看完電影,我立馬把耶路撒冷從旅遊清單中去除,從反觀光宣傳這
點看來,《聖獄》成功了!!
(圖)
(女配角比女主角正2.3564倍)
劇情是典型的無腦俊男美女在異國酒池肉林嗯嗯啊啊一番後,被妖物殲滅,讓人類整體素
質提升一個Level(感謝妖物、讚嘆妖物)。
(圖)
個人其實不討厭此類調性,但該死的是《聖獄》採偽紀錄片形式拍攝,全片有八成時間自
第一人稱視角出發,而女主角戴了一副天殺的智慧型眼鏡,整片有九成時間極力介紹智慧
型眼鏡各種便利功能,例如:臉部辨識、聲控拍照、聽音樂、通話、GPS定位,害我看完
電影很想買智慧型眼鏡和暈車藥。
(圖)
電影中的妖物結合惡魔與殭屍特性,被感染的人類雖成了妖,仍懷有仁慈之心,動不動就
指點迷津、放主角一馬之類的,讓觀眾感動流淚:「真是天下大同、人妖本一家啊!」
(圖)
反而是熱愛智慧型眼鏡的女主角連累許多人:明知朋友被感染卻隱瞞病情,讓不定時炸彈
與隊伍同行,害死同伴;在黑暗中驚慌誤殺唯一知道出路的旅館主人,導致其子絕望自殺

(圖)
(這張還是女配角,女主角的圖少到我懷疑她到底算不算女主角)
以上都算了,雜魚們早晚都會死,重點是女主角全程用丹田賣力尖叫、啼哭、啜泣,肺活
量十足,進軍電影圈前,女主角可能主修聲樂。
所以最後她掛點時,我忍不住想:「呼...安靜了,感謝老天爺!終於安靜了!!」(拿下
塞在耳朵裡的爆米花)
(圖)
劇末,妖化的女主角戴著智慧型眼鏡展翅飛走,可見導演多堅持該主題。
=====
二、《大賣空》(The Big Short)
上映日期:2016/01/15
片長:130分
IMDB:7.9
爛蕃茄:88%
個人評價(滿分五分):4枚充滿銅臭味的金幣
雜談:
身為一個到現在仍搞不清楚股票/債券/基金/利率等概念的金融白癡,《大賣空》之於我
,有一定的隔閡存在。
是故,當旁邊觀眾發笑時,我也趕快跟著笑,以免別人發現我看不懂,結果轉頭一看,原
來旁邊的觀眾在回LINE。(乾)
(圖)
同樣改編自麥克.路易士原著,《魔球》的門檻相對較低,觀眾能充分浸淫於電影。
而《大賣空》充滿專業術語,雖然導演亞當麥基以穿插跳躍手法,盡量輕鬆幽默地解釋說
明,可是對於我這般資質魯鈍的觀眾,資訊量過於龐大,才剛理解上一段的概念,小小的
大腦又連滾帶爬消化下個專有名詞,後來乾脆放棄想:「呃......那就我就專心看克里斯
汀貝爾和萊恩葛斯林的肉體好惹。」
(圖)
不懂金融,可以看肉體,對肉體沒興趣,可以看人性與劇情。
《大賣空》以史提夫卡爾、克里斯汀貝爾、萊恩葛斯林、布萊德彼特四組人馬,分進合擊
,衝擊出緊湊劇情,每位演員的表現皆有出彩之處,日月爭輝。
(圖)
套用電影中的一句台詞「真相就像詩,但大多數人都痛恨詩。」《大賣空》揭露之歷史帶
給人們震撼省思,然而,相仿劇情在真實人生中一再重演,位於金字塔下層的民眾,依然
是人為刀殂、我為魚肉。
有腦袋的先知,可以設法突圍、從中獲利;有腦袋又有良心的人,帶走金錢,也帶走遺憾
;沒有腦袋的人呢?還是無知最幸福,知悉自己的無能無力卻使不上力,該有多麼無助?
(圖)
《大賣空》是一部金融電影嗎?喔不!它更像一部恐怖電影,對於低智商者如我尤是,因
為我永遠想不出方法逃離這個棋局。
=====
三、《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
上映日期:2016/01/22
片長:122分
IMDB:7.4
爛蕃茄:85%
個人評價(滿分五分):4.8隻iPhone
雜談:
比較好看的那部《賈伯斯》電影(請把艾希頓·庫奇還給《豬頭,我的車咧!》,那是他
的歸宿),美國票房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揪著手絹啼哭),台灣早在十二月初,便辦
了媒體試片會,大概為了口碑。
(圖)
《史帝夫賈伯斯》是五部電影裡,個人最鍾愛的一部,其完美於商業和藝術間取得平衡,
我不是果粉、對賈伯斯生平亦無甚興趣,卻深深為其折服。
在極少數時候,觀看藝術作品會產生一種美感上的共鳴(不是那隻綠色的外星青蛙),觀看
者像被吸入作品中,在一片漆黑的戲院,心跳隨著台詞節奏上下起伏,神智則為映照絢爛
光影之螢幕攫取,兩小時如兩分鐘,電影謝幕,如夢初醒。
上面這段文字感覺很抽象,簡化成五個字就是「豪好看鳩咪」,鳩咪是語助詞。
(圖)
快速切換鏡頭,及目不暇給的分割畫面,是導演Danny Boyle獨樹一幟之風格,風格強烈
到一眼即能認出,且非人人皆能接受。
然而,在《賈伯斯》,Danny Boyle收斂並精粹了畫面呈現,觀眾可於安全距離感受電影
的美(例如:麥可法斯賓達和凱特溫絲蕾在走道對話時,背後那面似虛非實的魔幻長廊),
卻不會被其魔杖一點,就搞得暈頭轉向,懊惱道:「丹丹(暱稱)~你又來了!」
(圖)
若劇情架構過於薄弱,Danny Boyle的手法就會變得空泛迷離,如多稜鏡下的萬花筒。
好在 Aaron Sorkin筆下之三幕劇,搭配的相得益彰,衝突、衝突、衝突,再衝突,尖酸
刻薄慧黠幽默的台詞在空氣中交錯迸發,每位演員的張力皆延展至無限大,暢快淋漓。
(圖)
既然如此,我們會回到一個問題,《史帝夫賈伯斯》的票房為什麼失敗了?
我猜原因之一,題材偏硬的傳記類電影本不易討巧;原因之二,當觀眾以為這是一部類似
《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的黑色嘲諷電影時,《史帝夫賈伯斯》卻慢慢揭露犀
利外表下之真實本質:親子餐廳......呃不對!是親子電影。
側寫商場鬥爭,實寫父女親情,最後流於通俗的某些親情伏筆稍嫌矯情。
(圖)
雖被騙去幾滴眼淚,然個人對於賈伯斯如何成為好爸爸的故事沒什麼興趣,要不我乾脆重
看《他不笨他是我爸爸》(I am Sam),更煽情、更狗血、更能讓人撕心裂肺大哭一場。
如此細火慢燉、婉轉曲折,末尾換來的卻是父女和解、天下太平,餘味不能說不好,只能
說有點......五味雜陳。
(圖)
總結而言,《史帝夫賈伯斯》瑕不掩瑜,依然是部好電影,是我會向親友推薦花錢進戲院
的好電影,如果你還沒看過,不妨給自己和這部電影一個機會試試。
=====
四、《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13 Hours: The Secret Soldiers of Benghazi)
上映日期:2016/01/29
片長:144分
IMDB:7.6
爛蕃茄:54%
個人評價(滿分五分):3.5粒子彈
雜談:
老實講,個人對戰爭類型電影不太感冒,常常跟同伴說:「電影結束,記得叫醒我!」
《黑鷹計劃》(Black Hawk Down)之所以看很爽是因為帥哥多如繁星,天上星星數不清啊
~~個個都是我的夢耶~~(搶麥克風唱老歌)。
(圖)
再者,我對導演爆炸貝抱有預期心態,想說,啊戰爭片不是投其所好,可以盡情爆炸還有
人類英雄大顯威風。
結果錯錯錯錯錯!!!大錯特錯不要......(呼差點又跌進中國娃娃佈下的陷阱,農曆春
節好危險!!)(撫胸)
(圖)
《班加西》和《大賣空》相似之處,第一點在於觀眾最好有相關背景知識,或事前做過功
課,不然消化電影資訊時,較為吃力。
第二點是,你不能放空,不能讓自己的大腦留白(如果大腦本來就是白的,也無法勉強),
否則有可能跟不上劇情進度,放棄劇情後就會放棄自我。
(圖)
這類戰爭片對於人臉辨識障礙者是個難關,原本已經認不太出誰是誰了,一開始槍林彈雨
、刀光劍影、烽火連天時,演員個個灰頭土臉戴頭盔,更加難以辨認。
上一秒哀悼「嗚好慘某某死了」,下一秒驚訝「乾怎麼沒死!是穢土轉生、借屍還魂嗎!
!??」
到最後忍不住想:「好啦全部掛點,我就不用認人了。」這叫什麼?這就叫「自我放棄」

(圖)
上面寫了一堆好像勸世文,勸智商低於30的人不要看,實則這是一篇推坑文,當我展現了
自己的膚淺時,爆炸貝也重現了他原本的深度。
《班加西》不是《變形金剛》(Transformers),不是超級英雄電影,所以有爽度,沒有皆
大歡喜;有戰爭,卻更透露人類的脆弱無力。以及國際政治角力下,政府的無血無淚無情
,萬事萬物,皆可當籌碼,生命亦有貴賤之分,別信眾生平等之理。
接連看完《大賣空》和《班加西》,悲觀主義者約莫覺得生無可戀。
(圖)
在所難免的,《班加西》從美國觀點出發,但是電影盡可能達到歪斜的平衡報導,批判力
度點到為止,勉強算有誠意了,不要太為難爆炸貝。
=====
五、《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
上映日期:2016/02/12
片長:120分
IMDB:6.9
爛蕃茄:70%
個人評價(滿分五分):3.9顆丹麥麵包
雜談:
爭議性較高且不易處理的題材,以相對溫和的流俗手法呈現。服裝美、氣氛佳、演員表現
精采,議題值得深思,但劇本欠缺再三回味之處。
(圖)
五部電影中,我原本期望度最高的是《丹麥女孩》,看完卻略感失望,故事細膩生動、令
觀者辛酸泛淚無庸置疑(請攜帶吸水抹布),古典細緻的美術與服裝設計,是一場場視覺饗
宴,讓人浸淫於濃濃時代氛圍,無法自拔。
(圖)
小雀斑(Eddie Redmayne)的眼波流轉、一顰一笑,皆懾人心魄,然稍嫌造作,和皮卡丘的
《神鬼獵人》(The Revenant)般,流於斧鑿,擺明「耶使!我們就是量身打造衝著奧斯卡
來的!」
(圖)
反倒是女配角Alicia Vikander,幾度心情轉折,演技自然流露,充滿渲染力,觀之印象
深刻。
(圖)
整體說來,好故事、好演員,《丹麥女孩》四平八穩,擁有whole package,卻少了點什
麼?
如果再往下探一點,再掘深一些,是否能在這波瀾不驚的優雅架構下,挖出點不堪的、尖
銳的、真實刺人的什麼?讓《丹麥女孩》足以烙下影史上深刻印記,而非僅僅帶給觀眾瞬
間感動,一閃而逝似流星。
(圖)
討喜而值得一看的中庸之作,往好處想,也許包裝得體的內容,能提高部分群眾接受度,
,為持對立看法的人們帶來些許省思。
作者: fgkor123 (n(N))   2016-02-16 18:06:00
班加西就政治正確的片,最後還在那邊說你們要努力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