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台灣的小說改編電影?

作者: Ruke (全台找筆電!!)   2016-02-14 11:38:20
現在的出版業沒有以前那麼蓬勃,
這幾年更一直在衰退,或許可以說大家都改看電子書,
但沒有像以前那麼暢銷的台灣文學作品,
就算改編成電影,可能也撐不起那麼大的市場(再度想到預算和回本的問題)
大部分文學作品最後還是改編成電視劇比較多的樣子。
相關資料,去年統計的數字,台灣的出版業近五年衰退達38.25%:
https://news.readmoo.com/2015/04/03/oc-five-year-of-decreasing/
去年的吳明益《單車失竊記》篇幅有點長,《邦查女孩》更厚了,
要改編成電影可能都不太容易,但王定國《敵人的櫻花》或許有些機會?
若論知名度,吳明益前幾年出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可能改編起來更有看頭,
但一來要重現西門町中華商場難度太高,二來作者本人可能也沒有太高意願,
他最近才宣布自己之前的短篇《虎爺》電影版權賣出,
可能是許肇任導演擔任改編工作。(資料來源:https://goo.gl/k6Cbs6)
對岸有很多文學改編的作品,
例如去年初的《推拿》,去年底的《一個勺子》,
不過票房都不算太好(但若算在代理藝術片來說,《推拿》在台灣賣得還算不錯)
大眾文學的話大家應該就很熟悉了,
今年除了九把刀《樓下的房客》以外,還有藤井樹的《六弄咖啡館》,
另外還有啞鳴的暢銷輕小說《有五個姊姊的我就註定要單身了啊》
港陸不用說,
前幾年香港才有論壇發跡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大陸除了《小時代》以外還有《失戀33天》、《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這些都是大賣的例子。
或許台灣可以試試看改編小說成電影
但網路小說或輕小說比起文學或許是對投資者而言相對願意嘗試,
對台灣觀眾來說也比較可行的一條路,
但要先看除了九把刀以外的小說作品改編成電影有沒有賣座的可能,
才會吸引更多開發者去研究改編現有優秀文學作品成電影的可能性吧?
※ 引述《amyvivian (燕子)》之銘言:
: 昨天看了第三遍《挪威的森林》…雖然一開始是為了看明星,不過確實,村上春樹的號召
: 力真的很大。
: 搭上國片的話題…台灣,或者擴大一點,整個華人文學界,還有類似《挪威的森林》
: 這種眾所矚目卻很久都還沒拍成電影的小說嗎?
: 又想到,看日影也有一些標榜文學獎肯定過的作者、作品,台灣就沒聽說過有什麼受
: 到矚目的文學獎,得獎了跟社會也沒什麼關係的樣子…還是說只有我沒關注?
其實有時報出版辦的開卷好書獎,1989年至今也很多年了,
算是台灣具權威性的獎項之一。
去年的紀錄片《灣生回家》,製片在推出電影前出的書就有獲得這個獎過。
2013年的得獎作《小鎮生活指南》(陳雨航)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
早期真的很有名的小說,有改編可行性的應該都差不多了,
這幾年的台灣作者,大概就是王定國和吳明益。
這幾年出的輕小說/網路小說的話太多了,但我覺得改編成電影的話
大家應該會覺得很鬧/超展開而沒什麼想看的意願XD(自己覺得啦)
: 據說2015年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得主是吳明益《單車失竊記》、甘耀明《邦查女孩》
: 雖然大概是我自己不怎麼關注文學界(好吧其實我根本沒看過《挪威的森林》的小
: 說),也不知道該不該這麼說…只是不禁覺得,也許國片的無聊低俗不只是電影圈的事。
作者: flysonics (飛音)   2016-02-14 11:48:00
敵人的櫻花我覺得不錯 天橋上的魔術師要翻拍的話導演跟編劇可能都要花更多心思才能拍得好...
作者: Ruke (全台找筆電!!)   2016-02-14 11:55:00
如果天橋上的魔術師好好拍的話,我覺得很有機會大賣原著寫景寫情,還有中華商場時代的懷舊感都太迷人了...
作者: bluelou (夜照亮了夜)   2016-02-14 12:15:00
天橋上的魔術師很棒,拍得好一定很精彩。
作者: silverpink (Eve)   2016-02-14 12:33:00
台北書展近幾年有辦華文作品與影視公司的媒合活動,每年都有好幾部作品影視改編版權被簽走
作者: olaiy (olaiy)   2016-02-14 12:52:00
非常同意!
作者: ellener (Ellen)   2016-02-14 13:12:00
天橋上的魔術師故事性很強,好多篇看的時候就很有畫面了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16-02-14 13:48:00
其實最大的問題,台灣的長篇小說太少了通俗小說更是少上加少太文學性的小說就會改編成很少人看的藝術電影而已台灣一堆作品都是一個氣氛而已。沒什麼精彩的情節而且愈好看的小說愈不適合改成電影吧一定要大幅更動甚至完全偏離主題。電影才會好看所以才會改成電視劇多。改編成電影少
作者: amyvivian (燕子)   2016-02-14 15:07:00
感謝專業回答!!
作者: takuminauki (蚊子)   2016-02-14 16:53:00
沒人買電子書 單純不看書吧
作者: OldYellowDog (那城,那人,那狗)   2016-02-14 17:45:00
推認真文
作者: amyvivian (燕子)   2016-02-14 20:21:00
我覺得不只是「屬於自己的電影」,感慨而且想知道的是「屬於自己的故事」。無論電影或小說,核心都是故事。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故事?真正想聽的故事,是否能被說出來呢?有什麼樣的故事能夠超越立場得到普遍性呢?或者說什麼樣的故事可以不需要販賣它的立場得到接受?逛了誠品和看了電影《挪》後突然產生了這樣的焦慮...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16-02-14 21:25:00
老實說,我不覺得是觀眾不愛看,而是創作者不願意拍創作者老想著要跳脫出傳統的敘事模式,但觀眾就是吃那套你舉的太陽的孩子 百日告別都有這個問題魏德聖就乖乖套模式下去。就是有票房,也有品質
作者: amyvivian (燕子)   2016-02-14 22:19:00
對魏德聖,喜歡他選的題材,但又因此而討厭他...就像被戳到痛處一樣興奮又困擾。所以更想知道能否超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