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艾美懷絲》

作者: ursaminors (ursaminor)   2015-12-27 13:35:29
blog版
http://littleursaminors.blogspot.tw/2015/12/blog-post_27.html
《艾美懷絲》:帶著故事死去,成為星座
常聽西洋音樂的樂迷可能都還記得,二零一一年八月英國金榜的專輯榜,一張空前絕後地
令樂迷充滿複雜感傷的榜單,榜上位列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專輯是Amy Winehouse
《Back To Black》、《Frank》,第二名及第四名則是Adele《21》、《19》。冥冥中的
巧合似乎就是要讓全世界看見,兩顆閃耀的星星交錯而過;Adele曾說
“Amy Winehouse is the reason I make music.”最終《Back To Black》在艾美懷絲死
後蟬聯了三週冠軍,只是世界被她遺落了,凡人如我們再也不能聽見她的歌聲。
艾美懷絲不僅是歌手,更是作為一個巨星,一股文化現象;不僅如此,或許她是離這時代
最近的神話。才華、狗仔、八卦、獎項、醜聞、粉絲……明星做為現代神話早不是新鮮事
,然而世界仍需要明星作為眾人慾望的投射,所以銀幕上的她,歌曲裡的她,榜單中的她
,在這個明星現象與社會現代性相生的時代,凡人們膜拜、迷戀她,卻也同時鄙視她。當
艾美懷絲活成一頁傳奇,正是這個越來越擁擠也越發分裂的世界依舊相信神話的明證,甚
至死亡也成全神話,她成為27 club的一員,與諸多名字(Jimi Hendrix, Brian Jones,
Janis Joplin, Kurt Cobain......)共享永恆。
這部電影,可以說呈現另外一種拍紀錄片的可能,在現代觀眾已經熟悉紀錄片的展演性後
再度模糊真實與表演的界線,因為主角沒有意識被拍下來的一切都會變成未來讓凡人們在
黑暗中窺視的素材。所以觀眾感受到的是趨近於「真實」,而非明星紀錄片一貫採用的偽
裝政治策略(Madonna可說是箇中翹楚)。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部電影即是導演用自己
的角度重構(reconstruction)艾美懷絲,命題作文式地展現精巧結構,預測觀眾反應,
另闢蹊徑用來逆向建構傳奇;不全然從訪談下手,導演找到極其私密的影像與聲音紀錄,
還有她生前最親近的人們,捕捉某些片刻的表情,特寫、放慢、回放,將一首又一首她的
作品揉進電影,那幾乎像張愛玲的《小團圓》一般,讓我在電影院裡著迷卻又懷抱罪惡感

在她死後,這樣一部以她為名的紀錄片,導演用另一條路重新挖掘她,精心設計的敘事成
功讓世界看見一個光環之後的人。當女神補足了人性,觀眾卻只會更加迷戀,於是這部紀
錄片非但沒有消解艾美懷絲的神秘,而是反過來更加強了神話,為這個符號增添傳奇。
巨星殞落前的一個月在貝爾格勒的復出演唱被樂迷狂噓,當年的我看著外電新聞也跟所有
人一樣,熱愛談論八卦認為她喝茫了吸毒吸到傻了;而這樣一部電影,讓我佩服導演,樂
迷在多年後才明白她作品裡的歌詞,以及生前最後一場演出的荒謬,都不是當年的凡人能
懂得,如今一切都有了新的意義。艾美懷絲因為受難成為女神,庸俗的世界失去了她,她
成為星座,留我們在地上,仰望。
作者: marywen (其實可以瞭解)   2015-12-27 13:57:00
作者: garrickhsu (Pooh.H)   2015-12-27 13:59:00
推 看完 好難過
作者: submarine11 (Lu)   2015-12-27 15:37:00
作者: forever83809 (小綠)   2015-12-27 20:18:00
推 超優質評論
作者: kazuma1008 (A.J)   2015-12-27 22:04:00
被觀眾噓聲一片仍堅持罷唱。覺得Amy很有guts。她絕對值得「傳奇」這二字。
作者: star951357 (TheRealJimmy)   2015-12-27 23:23:00
可惜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