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幕前幕後兩三事:飢餓遊戲:自由幻夢Ⅰ

作者: XXYXXY (movier XXY)   2015-12-06 10:11:35
【幕迷影評】電影知識 專欄分享
[知識] 幕前幕後兩三事:《飢餓遊戲:自由幻夢Ⅰ》(2014)
by 壕G
網頁版文章(有圖文解說):
http://www.movier.tw/post.php?SID=81050
OK,故事承接上一集,終於有個參賽者想到要破壞遊戲了,我想這一切一定都是在計劃之
中,包括那女主角會想到要轟屋頂也是計劃中、屋頂被轟爛掉下來沒砸到半個人是計劃中
、馬上找到女主角位置還用跟夾娃娃機一樣的東西把她救走可是沒夾斷她的手腳也是計劃
中、甚至遊戲屋上空飛著一大台不管是直升機還是噴射機的東西但都沒有任何空軍武力前
來阻止也是計劃中等等。
但我們這篇是要探討拍片過程的幕前幕後花絮,酸的部分忍耐先,來熱身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m-6BIRANM4
一、超故意之吻
一部以青少年為主要目標讀者群的故事內容,想必幾場吻戲是在所難免的,更遑論改編電
影有著帥氣好身材的男星與眾星拱月的超人氣女星,這如果不親個幾下導演肯定人頭不保

有趣的事情來啦,根據男二連恩漢斯沃的幕後採訪中所說,每一次,每一次珍佛要拍吻戲
前都會故意吃些有大蒜或是有鮪魚的料理,然後並不會刻意刷牙或是保持口氣清新就給他
在正式拍攝時一嘴親上去。
好啦,大蒜的情趣我懂,但鮪魚我就不懂了。
二、菲利浦霍夫曼
這位曾以《柯波帝:冷血告白》(Capote)拿下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的最無人氣(在台灣)
影帝,於2014年2月2日時於住家被發現因吸毒過量致死。
霍夫曼的死因不是那麼能讓人同情,至少我不會像紀念羅賓威廉斯一樣紀念他,吸毒過量
可不是什麼值得世人緬懷的死法。然而他於演藝界的功績是九成以上的人都辦不到的偉大
,除了在電影界以《柯波帝:冷血告白》拿下奧斯卡影帝,之後更以《蓋世奇才》(
Charlie Wilson's War)、《誘.惑》(Doubt)、《世紀教主》(The Master)三部片
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電影以外,更是於舞台劇上展現其高深的才華與天份,非但三度獲得歐美舞台劇領域最高
殊榮的東尼獎最佳男演員提名,更執導數部舞台劇作品,因此獲得《紐約時報》的高度讚
揚。
霍夫曼的毒癮可以根據死亡現場所遺留的大量針頭與包裝袋等等推測出來,但在事發之前
,他便曾在2006年時於訪談節目《六十分鐘》(60 Munitutes)上透露過,自己早在大學
畢業後便深受酒精以及藥物濫用所苦,更曾因此於勒戒所接受治療,那時的他於紐約
Tisch藝術大學獲得戲劇BFA學位,康復時間是1989年22歲。然而他的毒癮與酒癮卻在二十
幾年後復發,讓他於2013年再度因藥物濫用問題而進入勒戒所治療。
至於霍夫曼死前的最後一次露面,除了拍攝本作以外,唯有2014年出席的日舞影展,當時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所記載,霍夫曼的神情相當憔悴且拒絕所有採訪,更有消息透露他
當時已與妻兒分開一個人住在月租金一萬美元的公寓裡頭,更也因此導致他一個人死於毒
品濫用的慘劇。
三、吊人樹之歌
歌曲在《飢餓遊戲》的熱潮當中其實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歷年來我們有過第一部的泰
勒絲、The Civil War,再由Coldplay、迷幻樂團、Of Monsters and Men接棒第二部,同
時也是歷代配樂曲最為豪華的一次,雖然第三部有著當年殺番世界音樂排行榜的Lorde獨
撐大局,卻還是稍稍有些不足的部分,畢竟觀眾早在前兩部電影中已被寵壞,看一次飢餓
遊戲就可以更新一次公車上觀賞風景用的歌單,來到第三部只剩一個小清新撐場實為不足

但驚奇留在電影院裏頭,即便只剩下普通數位播放版本,一首吊人樹之歌除了牽動觀眾們
期待已久的耳膜,更也透露出整部故事最軸心的雙關劇情,似乎是暗示著對彼得的心意,
又暗示著悄悄浮動的革命之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m58JSP6WNM
然而對於珍佛來說,在整個系列拍攝過程中要她滾要她翻要她搞得腰酸背痛都不是難題,
偏偏要在眾人面前唱歌必須鼓起莫大的勇氣,因為她很討厭唱歌,所以唱吊人樹之歌反而
是拍戲過程最辛苦的。
即便她這麼說,吊人樹之歌依舊在電影上映後立刻攻下美國iTunes排行榜冠軍,一個由小
說家寫詞、超討厭唱歌的演員所唱的一首電影配樂曲,拿下了第一名。
順帶一提有關Lorde,她是好萊塢主流大片歷史上,被挑上作為電影主題曲中最年輕的歌
手。
四、雨傘革命
第三部電影原本預計於2014年11月21日在中國大陸市場上映,但實際上卻比預計行程提早
一週,其原因便在於當年香港發生的雨傘革命。雨傘革命發生在去年的9月26日,其後持
續延燒到12月15日才有所停歇,正巧因為普選的問題所導致的事件非常相似於電影中亟欲
推翻施惠國的反抗軍,於是在十一月雨傘革命的熱潮稍稍退化之際,片商決定提前一個禮
拜上映,目的是為了趕潮流衝票房?還是其實受到政府的壓力提前上映避免因為電影的關
係導致雨傘革命沒完沒了?這點就任憑各位看官想像吧。
五、不是變臉
在這一部中有兩名角色引起不少人討論,正是卡斯托與波呂克斯,想不起來是哪兩位嗎?
來幫各位回憶一下,負責頭帶攝影機的那兩個好兄弟,協助仿聲鳥拍攝政戰宣傳影片,而
卡斯托是比較正常那個,波呂克斯則是去聲人。順帶一提去聲人是《夜魔俠》(
Daredevil)裡主角的最好搭檔Foggy呢!
兩位會受到大好評的原因除了腐向操作以外,正是因為他們的名稱和另一部經典電影《變
臉》(Face/off)裡的Troy兄弟檔一樣的關係,於是有不少電影咖曾提出這兩部電影間的
關聯,有人推測作者蘇珊柯林斯應該是變臉的影迷等等。
但事實上呢,卡斯托與波呂克斯兄弟檔是來自非常知名的典故,這個典故各位其實也很了
解,正是在神話故事中最終幻化為雙子座(Gemini)的兩兄弟,於是乎不少文學作品都會
套用到卡斯托與波呂克斯的典故來形塑兄弟檔的形象設定,有點像該隱與亞伯這兩個名字
一出現觀眾就大概知道故事是什麼走向一樣。電影中兩位仁兄的的情感也是非常之好,是
少數沒參加遊戲卻有廣大人氣的角色組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irUJn46Idc
這一次的兩三事其實不怎麼豐富,原因就在於他們硬是將電影拆成兩部的手段,非但劇本
張力萎縮,連帶的我能拿出來討論的點也都變少了。令人難過的是,這一部實在不好看,
比當兵時的莒光園地好看一點點而已,會被拿來和莒光園地比較可以見得整部故事被拆成
一半後變得多麼薄弱了。但好消息是,根據讀完小說的粉絲表示,第三部其實呈現出不錯
的鋪陳手段,於是乎難免會看見兩極的評價讓觀眾不知道該不該買票進場。
我是認為,這是一部你想給這故事有個了結的話才有辦法繼續看下去的續集電影啦…像我
就是沒看到一個完結就好像人生有所遺憾一樣。(眺望印第安那瓊斯系列…
圖片與參考資料
一、IMDb
The Hunger Games: Mockingjay - Part 1 (2014) on IMDb 6.8/10
三、開眼電影網
http://gallery.photowant.com/b/gallery.cfm?action=STILL&filmid=fien91951265
四、電影DVD幕後花絮與特別收錄
作者: akiehls (progress)   2015-12-06 10:46:00
作者: luvshiou (落落)   2015-12-06 14:1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