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雷] 《哈瑪斯之子》

作者: KevinMoleaf (陸坡)   2015-12-04 16:09:35
圖文版請至:http://kevinmoleaf.weebly.com/text/118
台灣與中國之間有著難解冗長的政治國情與互利互弊。而這只是世界上複雜的國家政治矛
盾的問題之一,英國與蘇格蘭、北朝鮮南韓等各國有各國間難解的習題。而在中東地區,
最被拿出來討論的就是以色列猶太人;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間的雙界衝突。《哈瑪斯之
子》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小說所拍攝的紀錄劇情片。描述恐怖組織哈瑪斯首腦之一哈珊
.約瑟夫之子摩薩,成為以色列國安局和哈瑪斯組織兩方雙面間諜的身份,開始到最終。
以巴衝突至所以那麼廣為人知是因它是一場從十九世紀末至今都未有結的一場包含國家領
土、宗教信仰等一系列的雙方衝突。而這個衝突的發展,簡單的說:長年被受迫害的猶太
人,想回到他們心中的古猶太國之地,也就是他們過往的故鄉,但那已經在數年後居住了
巴勒斯坦人民,猶太人只得購買土地定居,但隨著猶太移民增多,其他國家感受威脅,所
以猶太人和周遭阿拉伯人彼此的關係越來越緊張。這中間納粹黨在德國崛起,又陸續更多
猶太人為了逃離殺害返回古猶太,
受到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勒大屠殺的影響,對於猶太人們復國的心願日漸升高,歐美多國
也相當支持。一九四七年聯合國大會決議將巴勒斯坦地區分為兩個國家。但其決議對於原
住阿拉伯人相當不公平,因為猶太人以少量的人口獲得了較多的領土分配,阿拉伯國家聯
盟不接受聯合國的判決,並對以色列展開攻擊。緊接著猶太人地下民兵組織也展開還擊,
開啟中東以色列獨立戰爭。但是這只是以巴衝突的開端而已。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單方宣布
成立,並隨後成為聯合國成員。四周五個國家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黎巴嫩馬上
向以色列宣戰。
在一九八七年,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崛起,哈馬斯是為了解放以色列占領下的伊斯蘭
人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伊斯蘭國家。但它是一個激進派的宗教組織,且不排除動用武力消
滅以色列。這就觸使了《哈瑪斯之子》的誕生。改編至恐怖組織「哈瑪斯」巨頭之一哈珊
.約瑟夫長子摩薩所寫的親身經歷的紀錄電影。摩薩在某次報復行動中被以色列警方逮捕
,原以為自己命運就跟其他哈馬斯份子一樣,但以色列情報局的古恩卻問他:要不要當以
色列的線民?揭開了一切故事的序幕。
摩薩以「綠王子」的稱號遊走在恐怖組織「哈馬斯」與「以色列情報局」兩方。他不斷思
考的不是消滅在童年不斷帶走他父親的以色列,或則讓用激進方式表達訴求的哈馬斯瓦解
。他只想要讓雙方降低衝突,見識過哈馬斯組織對待告密者和間諜不分青紅皂白的殘酷手
段,和以色列當局的威脅利誘,摩薩更肯定他的想法,他不是只是單純的線民,而是有自
我意識和判斷力的雙面間諜。他讓以色列突破數個會發生重大自殺炸彈攻擊;也同時讓「
哈馬斯」這些走投無路的反抗青年擁有歸宿。但是幾年下來背叛的羞恥、曝光的恐懼、失
去一切的痛苦和以色列情報局長年的不信任感。讓他始終活在壓力之下。
最後摩薩理解自己終究只是這場無解以巴衝突下的一顆棋子,包括以色列情報局中唯一信
任他的古恩,他們都只是這種國家與國家;政治與宗教的犧牲品,就像以阿所有活在戰亂
恐懼下的民眾一樣。隨著古恩的轉調,摩薩生為「綠王子」的雙面身份也走向近頭。最後
他在美國斷絕一切外界關係寫下這本《哈瑪斯之子》敘述一切關於以巴衝突之間他所扮演
的角色和秘辛,而他也知道這個行為不止成為叛亂份子,也讓他成為頭號通緝目標。
跨越仇恨,事情的所有從來不是非黑即白,攤在陽光下後更多血淋淋的內幕讓人驚呼比小
說更加不可思議。摩薩從原來將以色列當成絕對敵人的組織中脫移,在成為間諜後,看到
更全面性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那民不聊生的戰爭,和人情冷暖,而最後願意相信自己,在
必要時刻鼓勵他和解救他的,竟然是長年與自己敵對的以色列情報局的員工。現實往往慘
酷的讓人無法捉模,也因為這樣,荒謬的戰爭和對立才會如此持續運作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