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愛情失控點

作者: nereycsk (燕影)   2015-12-02 00:20:52
「這都只是不切實際的想像」、「不要再幻想了」、「現實一點好嗎?」
這些說辭時常縈繞在人們的嘴邊,用以揶揄、勸說,目的都是要「點醒」那些愛幻想
的傢伙,不要整天待在白日夢裡笑得白癡,而應該動手做些有實效的事。然而,有時候現
實並不能帶來行動的可能。現實的過度複雜、現實的難以實現,往往使人踟躕腳步。這時
,想像反而起了更大的作用,想像與幻想帶來欲望、欲望帶來改變的動力,而有了動力才
有成真的可能。
一如過往的風格,Woody Allen這次的Irrational Man依然帶來淺淺的劇情、值得玩
味的思索。Abe是一位沒有人生目標的哲學教授,他會一邊開車一邊喝酒、也會大膽地玩
俄羅斯輪盤,對於死亡毫不在乎。面對著一間又一間平凡的學校、一個個偶爾優秀但大多
平凡的學生,寫著一篇篇沒有人看也沒有影響力的論文,他實在找不到好好呼吸的理由。
Abe的困難在於,這個世界總是那樣。他做過一些努力,也跟大家一樣,曾經認為自己是
個特別的、能夠撼動世界的人,然而,現實往往比他想得「還要現實」,結果就只是把他
豢養成一個小腹微凸、喝著單一純麥渾渾噩噩的中年男子。對他來說,哲學就像是「口頭
自慰」,跟現實了無干涉。寫了一本又一本的「海德格與法西斯主義」,迎合了大眾胃口
,但那又如何呢?真有多少人會翻?又有多少人因而改變?
在又一次了無生趣的午餐裡,Abe意外地聽到後面客人的談話。那位太太哭得傷心,
抱怨她離婚官司的判決法官如何跟她的先生勾結、如何做出不公正的審斷,使她被迫與孩
子分離。這帶給Abe相當大的震撼。因為他忽然意識到,他可以幫這位太太除掉這位不正
義的法官,而不會引人懷疑,畢竟他毫無動機,甚至根本不認識這位太太。他忽然想通了
!就是這麼簡單,相信自己的直覺去做,既能為這個世界除害,也使得自己的人生有了目
標與意義。所以他開始進行完美的謀殺計劃,並且越計劃就越覺得這個敗德法官值得一死
。最後,他偷了化學系同事兼情人的鑰匙,取得了致命的毒物,順利地殺死了法官。
有趣的是,Abe從一位善於細緻思考的哲學教授,變成一位「替天行道」的謀殺者,
完全是基於一種「想像」。電影中,他完全沒有調查這位可憐婦人的案子究竟是如何,也
沒有去研究法官的判案與品行,他只專注於法官的行動規律,以方便他進行完美的策劃。
是這個「想像」–也就是法官必然為惡–帶給他行動的力量,而不是那些繁複的論證與推
敲。甚至說,那些考核法官道德的推理必須絕對地懸置,才能讓他的人生俱有意義。這裡
透露了一個「想像」的本質,那就是必然的「空蕩」。沒有這個未被充滿的空間,人們就
只能被各種現實填塞窒息。同時,這個空蕩也意味著一次「缺席」,而缺席正是「欲望」
的關鍵所在。一旦這個位子有人坐滿,欲望就只能死於無聲。這也是為什麼人們會說「妻
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那個得不到的、不知道的,永遠是最好的。
相同的,Jill則是一個父母為音樂系教授的中產階級少女。她有著愛他的男友,但
仍然著迷於從遠方來的哲學系教授。她為他的神秘、憂愁以及侃侃而談的特質所吸引,這
邊東說一句西蒙波娃,西說一句杜斯托也夫司基,讓Jill「品嘗空氣也沈醉」。她很快地
掉進了戀愛的想像裡,她依然愛著男友,但也無法割捨Abe。儘管Abe已經明白地指出了
「你愛上的不是我,而是師生戀這個浪漫的概念」,Jill依然什麼也聽不進去。她不願意
被認為是中產階級的乖乖牌少女,所以她會在遊樂園裡主動地親吻作為老師的Abe,她不
喜歡自己選擇手電筒當作獎品時,會被Abe認為是「實際的」。她無可救藥的愛上了一個
令人著迷的「幻想」中,儘管她不真的理解Abe,但跟這樣的「想像」在一起是快樂的,
所以她越是無法得到Abe的青睞,就越是努力的想要吸引他。一樣也是「想像」帶來了「
欲望」,而這個「欲望」帶來了行動,她開始愛理不理男友、開始一直談Abe,開始想去
他家。
我認為, Woody Allen重新告訴讀者他對於想像的看法。一方面,想像比起現實來得
有行動力,甚至更為具體。因為這樣的想像,人們才有了行動的渴望;另一方面,想像或
幻想,必須建基在「空洞」之上,而所謂的空洞,又在於「理解的必然懸置」。你必須不
去細想兇手是誰,不去真的碰觸Abe憂鬱的本質,才能下手無愧、才能愛得慘烈。故事裡
,Abe得手之後變得積極而樂觀,他不只找到了意義,而是存在主義式的,「對於我」的
意義,他依然不需要獲得法官是好是壞的解答,但他可以藉著這個「不說穿」,來活的心
安理得;相反的,當Jill逐漸知道Abe是殺人兇手後,這個「真相」衝擊了她的「想像」
,她再也無法跟這個曾經滿口道德哲學的人相處,只好落荒而逃地回到前男友身邊,並且
警告Abe,警方已經將別人當作代罪羔羊,他必須前去自首,不然她將告發他。
現實就是這麼的殘酷。已經被想像占滿的Abe毫無歉意,但為了能夠享受「重新獲得」
的生命,他只好對Jill痛下殺手。在預謀藉著將Jill丟下故障的電梯井時,Jill的包包散
落在地,而手電筒不經意地滾了出來,讓Abe一個失神,自己滑一跤跌進電梯的深淵。
觀眾們一定不會放過這個刻意至極的安排,因為最後,雖然不免驚慌,但還是Jill慢慢地
撿起那支救了她命的手電筒,不知是出神還是茫然地站在電梯前。手電筒作為一個「現實
、實際」的比喻,在最後給了這個「誇大的想像」致命的一擊。
可以說,Woody Allen向讀者拋出一個難題:想像帶來行動,現實讓人窒息,但人不
能總活在想像裡,他/她終究必須面對現實。現代人就在這兩者之間不斷地擺盪、困惑與
遲疑,始終難以定奪。更值得玩味的或許是Abe那化學系的情人。她猜測Abe殺了那法官,
但她跟已經知道真凶的Jill說,就算是Abe殺了人,她也願意跟他去西班牙共度下半生。
對比Jill的不解,Allen的這個安排顯得趣味十足,究竟那化學系教授是真的願意?還是
因為不了解真相的開玩笑說說?當她不願意再與先生過著百無了賴的生活時,她的「逃脫
」是否真的深思熟慮?還是那在浪漫愛情只是多餘的考慮?那就只能留待讀者去品味了。
我不算是Woody Allen的長期影迷,但看了《愛情決勝點》、《午夜巴黎》、《藍色
茉莉》等片,都覺得「理想與現實」是Allen最割捨不下的主題。當然,每一部片都有「
愛情」,但與其說愛情是Allen戲劇的重點,倒不如說我們的人生就像一場愛情。每一場
戀愛都是一次斡旋、競爭和妥協,就像我們每一個人生的決定那般。所以他片中愛情之為
隱喻,其實看到的是人生裡的種種樣態。有人病態、有人燦爛,構成一幅有趣的浮世繪,
回過頭來映照著我們的人生。
最後,簡單的說一下演員~雲端情人的男主角非常厲害!在這部片中完全看不出來是
同一個人演的,那個要死不活到開朗樂觀的轉變相當的明確,很讓我期待他接下來的演出
~至於Emma Stone則是女神一般的存在,整部戲根本就美到不行,讓我上面這番話都顯得
多餘,一直盯著她就夠了~可惜的是,至少我看的三部她的片(《鳥人》、《蜘蛛人》和
這部),都是演一個學生的造型,說實在的演技上沒有什麼太大的發揮,實在有些可惜
~~希望未來還可以看到她的進步~
作者: yank0612 (魯宅)   2015-12-02 01:07:00
很好看
作者: pinkastro (^.<)   2015-12-02 02:17:00
推~~
作者: hp8232 (阿利)   2015-12-02 08:18:00
看伍迪艾倫的片就是一種享受啊~
作者: jpopgirl (落下 一吻 嘆息)   2015-12-02 12:13:00
推~
作者: daydreamer13 (daydreamer13)   2015-12-02 12:53:00
很有趣的角度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