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沒有成為怪物不過因為幸運-柯波帝冷血告白

作者: bowbowlin (林灩 LinYan.tw)   2015-11-21 17:56:55
全文網址
http://linyan.tw/capote/
沒有成為怪物不過是因為我們比較幸運──《柯波帝:冷血告白》
http://i1.wp.com/img.linyan.tw/capote-011.jpg
 「如果我就這樣在不了解你的情況下離去,全世界都會把你當成怪物。直到永遠。」—
—楚門.柯波帝
 “If I leave here without understanding you, the world will see you as a
monster. Always."——Truman Capote
 美國文學史上最具爭議性的作家楚門.柯波帝(Truman Capote,又譯卡波提),聲線
纖柔尖細,話語卻極端犀利,舉止充滿女性氣質,幾乎都要詔告全世界他是同性戀,老實
說,即使是在現代社會,「恐同症(homophobia)」仍不時可見,何況是當時的五零年代
美國社會。但柯波帝的才氣就是如此驚人,在陸續發表多部小說後,一舉成為美國家喻戶
曉的作家及上流社會寵兒。
http://i0.wp.com/img.linyan.tw/capote-02.jpg
 柯波帝最知名的作品要數《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與《冷血》(
In Cold Blood)。《第凡內早餐》後由好萊塢改編,奧黛莉赫本主演,此作雖讓他打響
知名度,但真正讓他奠定文壇地位的卻是《冷血》。《冷血》是首創「真實罪行」的非虛
構小說(non-fiction),相較於一般小說的故事情節普遍被認定為虛構(但誰又知道哪
個作者寫的哪段情節不是真實經歷呢?),這類類紀實文學根植於真人真事——也就是說
,若作者並非故事主角本人的話,通常需要非常程度地採訪相關人士、蒐集資料才能完成
這樣的報導文學。
 1959年,柯波帝無意間在紐約時報看到一則駭人的滅門慘案——堪薩斯州,一個寧靜的
美國小鎮,一家四口慘遭冷血滅口。這位作家立即被這個新聞吸引,他敏銳的神經告訴他
:「這就是我一直想寫的故事。」於是在得到紐約時報主編的許可與贊助下,他邀請了和
他同樣身為作家、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妮歐.哈波.李(Nelle Harper Lee)一同前
往調查。
 此次寫作計畫影響柯波帝甚鉅,幾乎可以說在此事件之後,他的整個人生都建構於此基
線之上。與此相關的改編電影共有三部,分別是1967年的改編的同名電影《冷血》(In
Cold Blood)、2005年《柯波帝:冷血告白》(Capote)及2006年的《柯波帝:冷血污名
》(Infamous)。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應該就屬2005年的《柯波帝:冷血告白》。由班奈特
.米勒(Bennett Miller)執導,已故影星菲利浦.西摩.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主演,當時該片橫掃各大影展,且於隔年抱回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項。首圖及
此篇文章也是以此版本電影敘事角度作為基準。
 一身時髦卻不合美國鄉村時宜的裝扮,讓柯波帝一開始的採訪過程並不順利,妮歐還得
先請他離開才讓第一個發現命案現場的女孩答應訪談,但該說柯波帝工於心計或是一種本
能?他總是有辦法自己先掏心後讓別人掏肺。接下來他陸續取得相關人士的說法,甚至連
最初不歡迎他們的警長也多次邀請他到家中作客。案情雖一度因兇手兩人逃亡而陷入膠著
,但最終仍被警方逮捕。柯波帝亟於想從兇手口中得到他們的說法,他取得探視權,並多
次訪視和兩人建立起特殊的關係。
http://i2.wp.com/img.linyan.tw/capote-03.jpg
 他替兩人請了最好的律師;看見派瑞失去求生意志絕食時,他親手餵他吃東西;他向派
瑞坦承,兩人之間並非想像中那麼不同,他們都在童年時被人遺棄。柯波帝意識到,派瑞
那纖細、敏感、自卑、驚恐與渴望他人認同的性格,似乎正是自己最恐於面對的真實,他
在派瑞身上看見了自己。柯波帝告訴好友妮歐:「我跟派瑞就好像住在同一個家,有一天
派瑞從後門走了,我則從前門出去。」他成了炙手可熱的作家,然而派瑞卻成了滅門血案
的兇手。他告訴派瑞:「如果我就這樣在不了解你的情況下離去,全世界都會把你當成怪
物。直到永遠。」
 柯波帝在監獄內所做的一切,如同兩個有著同樣傷痕的孩子終於找到彼此,即使知道傷
口永遠不會好,但只要他們能相伴、互相舔舐傷口就夠了。然而在監獄外、在尚未寫完整
本書前,柯波帝就先風光舉行了朗讀會,讓所有迫不及待的讀者們得以一飽耳福;他甚至
難掩得意地和警長分享新書的書名──冷血。但警長只是冷冷地反問:「冷血的是這個案
子還是指你和兇手交涉的這件事?」只見柯波帝愣了一下才故作鎮定地回說:「大部分是
指這個案子。」
 隨著時間過去,派瑞始終不肯透露兇殺當晚的事,並且一次又一次獲得上訴重審的機會
;此時好友妮歐出版的作品《梅崗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獲得巨大迴響,
並榮獲當年普立茲獎。向來都是矚目焦點且自負的作家柯波帝開始對一切感到不耐與厭倦
,遲遲等不到故事結局的日子對他來說簡直是折磨。他撤掉律師,對派瑞寫來的信不理不
睬,最後派瑞在信末的署名甚至變成了「你的朋友?」
 但最終,派瑞的人生很快就迎來了結局,兩人終難逃死刑,此時離案發已過了將近五年
半。獲曉消息的柯波帝把自己關起來不發一語,直到妮歐念出派瑞對柯波帝充滿謝意的來
信:「我能理解為何柯波帝不再來看我,如果換成是我,我也不會這麼做。我真的不怪他
。我是真的把他當成朋友。」他才願意踏出家門前往見兩人最後一面。面對即將被處絞刑
吊死的兩人,難掩情緒的柯波帝不斷說著:「我真的、真的已經盡力了……」像是在說給
派瑞聽,也像是在說給自己聽。柯波帝為他流的眼淚是真的,但希望他伏法也是真的。利
用與憐惜可以同時成立,兩者之間滿是矛盾。
http://i2.wp.com/img.linyan.tw/capote-04.jpg
 對我們這些旁觀的第三者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派瑞脆弱敏感的眼神,身上甚或帶點詩
人氣質,在獄中畫自畫像,寫下日記,看著自己童年的照片喃喃自語:「我們一定是出了
什麼問題,才會做出這種事來……」當知道柯波帝把書名取成「冷血」時,絕望的眼神彷
彿在問:「所以你也覺得我是怪物?」自白犯案當晚時,說:「他的眼神是那麼恐懼,彷
彿希望我成為殺掉他的那種人。」被押送上刑台前,看見那位逮捕他的警長出現,彷彿警
長是出自關心才到場、是這個世界上少數還在乎他的人,他握手深深向他致謝:「很高興
見到你。」站在遠方看著故事的我們,幾乎都要忘了派瑞是那個犯下滅門血案的兇手。
http://i1.wp.com/img.linyan.tw/capote-05.jpg
 那麼冷血的究竟是誰?是為了獲得寫作題材無所不用其極的作家還是兇手?或者,是我
們這些因為看見派瑞脆弱纖細的一面、而給予同情的讀者/觀眾?在責難歸咎之前,先放
下指著他人的手。或許,是因為我們在不同的環境之中成長,是因為我們沒有不斷被人遺
棄,是因為我們比他人幸運、沒有被難解的生命擊潰,於是今天的我們,才沒有成為我們
心中認定的那種怪物。
 柯波帝在完成《冷血》後,未再發表任何一部作品,後於1984年死於酗酒和用藥過量,
得年59歲。或許,在掏空自己、親眼見證另一個自己死去之後,他再無法直視生命的冷冽
與蒼白。柯波帝於最後一部未完成的小說題辭寫道——
 「讓人流更多淚的,不是未應驗的祈禱,而是那些已應許的。」
 “More tears are shed over answered prayers than unanswered ones."
作者: d199210 (rock4life)   2015-11-21 22:31:00
好片推
作者: kashina (funny~)   2015-11-22 02:12:00
文筆很好,讓人想看這部電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