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速寫《再見,在也不見》

作者: claudia100 (蒸魚)   2015-11-06 19:54:05
三種感情,三段距離:速寫《再見,在也不見》
圖文完整版: http://chenyiwu19930305.pixnet.net/blog/post/376504114
2015年金馬影展以《再見,在也不見》一片揭開序幕。《再見,在也不見》的監製陳哲藝
跨國與忻鈺坤、陳世杰、Sivaro Kongsakul三位導演合作,故事分別發生於中國、台灣與
泰國,三位導演各自以不同的角度切入,描寫人與人之間生離後的重逢、死別後的再也不
見,引發一段關係的陷落、徬徨和遺憾等種種回憶。
《再見,在也不見》雖然是由三位導演的短篇集結而成,然而在風格與劇本安排
方面仍然具有相似的調性,顯見監製與三位導演的用心與細心。男主角陳柏霖一人分飾三
角,在親情、友情與愛情的邊界摸索,重新省思他與生命中影響至深的人之間的距離——
時間上的距離、空間上的距離、生與死的距離。
第一段距離:忻鈺坤《背影》
中國導演忻鈺坤的《背影》可以說是三部短篇中安排最細緻的一部。由陳柏霖
飾演的陳總經理出差至廣西與船務公司洽談業務,卻在船務公司中看到失聯多年的父親。
陳的父親曾經是成衣廠的老闆,後來疑似捲款潛逃,陳再也沒見過父親。出差的這幾日中
,他尾隨年邁的父親,發現父親在廣西另成一個家庭,還有一個兒子;父親為了買小兒子
想要的球鞋、筆電,不惜偷酒變賣好籌錢,但陳卻看見同父異母的弟弟拿了錢四處玩樂,
不知感恩。最後陳終於忍不住父親被如此對待,趁著四下無人的時候痛扁同父異母的弟弟
一頓,卻在心情還未平復之前就收到女友告訴他已經把孩子拿掉的消息。最後陳在下著雨
的夜晚痛哭失聲——作為一個兒子,父親已經認不出他,並且把關愛轉移到一個不值得被
如此對待的弟弟身上;身為一個本來可以成為父親的男人,他又失去了孩子。至此,不論
是陳與親生父親的距離,還是他自己成為父親的距離,都是真的遠了。
忻鈺坤導演的故事對白不多,但總能用畫面補足細節:司機小女兒擺放在車內的
玩具、飯店裡被吵架父母關在門外的小男孩,都反映出《背影》中想表達的親子遠近關係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飾演陳父的秦沛演技實在出色,生活潦倒之餘卻又表現對兒子的寵溺
之情,將一個失意(或許也有失憶?)的落魄父親詮釋的極有說服力;而陳柏霖在《背影
》中說的一口流利廣東話也令人驚艷。
第二段距離:陳世杰《湖畔》
新加坡導演陳世杰的《湖畔》是三部短篇中最隱晦朦朧的一部。陳德明(魏漢鼎飾)和林
仁政是一對經常相約湖畔玩耍的十幾歲青年,長大後再次相見卻是在監獄中:陳變成訪客
(陳柏霖飾),而林即將在兩天後行刑(楊祐寧飾)。他們兩個都沒有想過真的會再相見
,而直到如此貼近死亡的時刻,陳才試著摸回當年的記憶——他與林仁政之間像是朋友卻
又帶著迷戀的情感,界線模糊的青春摻和著泥濘與湖水,人命的脆弱有如屠宰場的豬隻—
—當年赤身裸泳於湖畔的林仁政,如今即將變成一具冷肉。陳必須同時面對兩個人的死亡
:一個是林仁政,一個則是多年前為了救林仁政而葬身湖底的父親。當年父親阻止陳與林
仁政的往來,多少讓陳意識到自己碰觸到某條邊界,如今林的死去又迫使陳釐清當年的定
位,也必須再次面對父親因為林仁政、因為想要阻止自己而死去一事。湖畔不再只是年輕
生命戲耍的場所,同時也是回憶的安葬,更是生者與死者的隔離。
陳世杰導演在處理《湖畔》的敘事時採用將回憶與現在交叉的手法,讓兩條時間
線同時行進,使得林仁政與陳父的死亡發生在同一刻,讓觀眾感受到雙倍的死亡衝擊。故
事的最後只見青年陳、林二人騎著腳車,奔馳在柏油路上。那是他們最靠近的時刻,對
幾十年後的兩人而言卻也是最遙遠的時刻。
第三段距離:Sivaro Kongsakul《再見》
泰國導演Sivaro Kongsakul的《再見》是三部短篇中最溫暖不捨的一部。陳柏霖此次飾演
一位專攻文化研究的陳教授,在泰國某間大學以網路對現代青年的影響為題發表演講。恰
好陳過去在北京大學的老師謝虹(蔣雯麗飾)目前正在這所大學任教。相隔十二
年兩人終於見面,當年算不上好學生卻與教授相戀的陳,如今也為人師表,能夠站在講台
上侃侃而談,見了謝虹只說一句「妳都沒有變」。他看她沒變,其實也是因為他自己沒有
變,仍然愛著謝虹。他們的再見是兩顆相愛的心的重逢,但是再見過後卻不知道能否再見

Sivaro Kongsakul導演在《再見》中仰賴陳柏霖與蔣雯麗的演技撐起整個故事,看他們如
何讓這對在十二年前沒有機會說再見的忘年師生戀好好道別。《再見》盡收泰國滿溢的陽
光,彷彿將這對師生戀的傷感昇華濃縮為陳年美酒,時間的長久似乎不再是遺憾,而是一
瓶佳釀的推手。
《再見,在也不見》的英文片名為「Distance」,意即距離。在三段短篇當中,男主角藉
著不同身份的轉變而體認到他與一個人、在一段感情之中的距離:《背影》中同時是兒子
與父親、《再見》中同時是學生和老師,而《湖畔》則是遊走在朋友與情人之間的模糊地
帶。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或身份也許可以重疊,但是距離很相對,必須雙方認同才能成立一
段距離,一段關係。《再見,在也不見》的三段故事,分別發生在不同的國度、不同的人
物身上,他們的生命狀態和情感,好像離我們很遠,但又好像離我們很近。
作者: kodaayu (kodaayu)   2015-11-06 19:59:00
幫推
作者: josephonex (阿狗)   2015-11-06 21:20:00
昨天看完感到莫名得傷感
作者: df76226 (思思魚~游~游~游)   2015-11-07 00:31:00
寫的真好,昨天看完也深受感動。
作者: st880035 (DDWU)   2015-11-07 00:37:00
第三段陳跟泰國女學生的互動也很有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